- 相关推荐
你愿意流浪吗——《流浪地球2》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你愿意流浪吗——《流浪地球2》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流浪是什么?是冒险,是不稳定,是丢掉过去,是追逐未来,追逐一个看不到的未来。
有人说,成千上百年来我们都过着安定的生活,为什么偏偏到了我这一代,就要流浪,就要放弃舒适,放弃原有的运行规则?但有没有一种可能,现在的舒适安定是偶然,是转瞬即逝的光,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流浪才是常态?在人类两百万年的进化历史中,也就是近一万年才开始出现定居生活,此前都是无尽的流浪和冒险。记得小时候,奶奶经常跟我说“你们这代人最幸福了”,上课时老师也会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成长于二战的祖辈都感受过战争的残酷,他们体验的不一定是直接的战火燃烧,也可能是被侵略者统治的绝望,被上位者剥削的痛苦,被同行者背叛的无助,成长于冷战期间的父母辈也以为自己已经是幸运的一代,因为战火没有烧在生养他的大地,但战后建设的贫穷和艰辛不断提醒他们美好生活还在远方,不知何时到来的外部威胁也一直盘绕在头顶。现在,可算是最好的时代了,当然仅仅是于我们而言,世界的纷纷扰扰还是不断提醒着我们,这不是常态,我们只是截至目前看似最幸运的那代,但永远不知道,明天是否会有比人类战争更可怕的事情到来。
那么,流浪可怕吗?当然可怕,人对未知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孤独的恐惧会被无限放大,因为孤独者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他的任何情绪都会变得无限大。如果是两个人呢?他们也会恐惧,但他们能产生其他情感羁绊,可能是亲情、友情或爱情,也可能是厌恶或仇恨,无论如何,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会只剩下恐惧,这就是抱团取暖的重要性,也是人类变成群居动物的原因,就算是天降猛男,也有生老病死的一天,如果一直都是孤单一人,他那变异的孤勇基因也无法流传。所以流浪固然可怕,但只要有人陪着,恐惧就能淡化,甚至随着人数变多,恐惧也会变少,因为要考虑的事情也会变多。有人嘲讽集体主义是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满足多数人的利益,这种对集体主义的否定,可以推断出他们对个人主义的认可。然而从人类史来看,集体主义是支撑人类繁衍生息的自发观念,个人主义似乎有点开历史的倒车,而且是史前史。龙应台说“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其实这根本不是少数人和多数人的矛盾,而是一个整体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没有作为一个集体的国家提供的长期安全庇护,逐步解决好马斯洛理论的底层需求,哪来小民“挺直腰杆子”的尊严?而且什么是利益,利益就是人的欲望,但正如独处未知中的恐惧无限大一样,人的欲望也是无限大的,当满足了基本生存,人们就会想要更好的生活,而“更好”是没有尽头,所以满足每一个人的利益,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也有人认为“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今朝有酒今朝醉,为什么要牺牲当前的利益,为根本享用不到的长远利益而服务?因为历史会记住的,只要洪水被疏导,只要大地上还有人,就会有人记得是谁造成这一切,不然秦桧也不至于被打了那么多年。人和未来的联系不仅仅是跟自己后代的血缘联系,还有记忆。有一种说法是,所有动物都只是DNA的宿体,DNA会控制人的思维来延续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假设这些“今朝醉”们是人类中的变异体,那么还有另一部分常态化认同繁衍的人群,他们必然会穷尽所有方法来实现人类的延续。也有人认为,人类人性太过丑恶,毁灭了就毁灭了,不值得留存,自以为是地试图把控和终结他人的正在努力和奋斗的人生,那么只能说,这些人本身就是人性丑恶的代表,人性美好的那部分是向着光明前进,而不是轻易放弃、堕入黑暗,如果眼前看不到光明,那就用黑色的双眼去寻找,人性的美好就是体现在不懈寻找光明的过程。
想来,这两类的人就是不能理解“五十岁以上出列”这段剧情的人了。我并不是一个喜欢科幻类文学或艺术的人,从来没看过刘慈欣的任何一部小说,也没看过球1,高中物理本来就在60悬崖边挣扎,开始学天体运动公式之后,测验考试直接不及格,所以这部剧最初完全不在我选择的范围内,反而是网上对“五十岁”这一段剧情的争论勾起了我的兴趣。私以为,从“五十岁出列”和炸月球这两段剧情所体现出的情感是全剧的精髓,也是全剧最感人之处,让我眼泪忍不住地淌。网上争论焦点大多集中于“牺牲的自由意志”上,这也折射出一种社会观念,工作就是为了挣钱,没有其他任何意义,“何必呢”成为工作的心理底色。有时我们加班加到死的时候,也会在小群里发“唔通拿命搏咩”,但说是这么说,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还是必须干。同理,剧中的这些航天员是军人,保家卫国就是这份职业的使命,“随时可能牺牲”是在他们入伍之时就应该做好的心理准备。至于说,年纪大凭什么就要优先牺牲,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人,请允许我狂妄地猜想一下,他们的家庭多少是有点不幸。一般正常家庭里,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是很自然的事,只是有时那种关心会过了火,带着强制性和压迫性,或者是过多的宠溺和给予,其造成的结果多少让人难以接受。这让我联想到最近看到的“社会化抚养”话题,虽然不完全认可里面的一些观点和方式,但我觉得,让小孩子年幼时在安全和教学均有保障的寄宿学校参加集体生活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能培养起人的独立人格,也更能让人如何学会与他人相处,虽然从成人的角度看来,是强制孩子独立,会让孩子有被抛弃感,但从小孩子的角度看来,也许只是换了个地方跟不同的人玩而已,关键还是看父母和孩子在相处的时间内如何交流与引导。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这也只是我个人经历的一些感想,不科学也不全面。
在争论中,有一类人让我很反感,也让我觉得很可笑,他们高高在上,说电影本身就有门槛,对看不懂的人横加指责。在我看来,他们指责别人的话,一样可以用在他们自己身上。在我看来,看不懂或不喜欢球2的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人从一开始就不接受剧情的设定,认为把地球开走是一件很荒谬的事,代表人物是我朋友的爸爸,他老人家“睡了两大觉”的评价差点让我错过这部好剧,这可能也是这部电影票房不够高的原因,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不一样,特别是一些年纪稍大的人经历太多现实,对未知浪漫的想象力和对高科技的接受能力确实会不如年轻人;第二类是无法集中精力的人,现在太多人被短视频腐蚀,看三五分钟的视频都嫌长,我看到有人评价说电影太冗长、多线叙事说不清,但我却觉得这个信息量的输出刚刚好,而且还有让我处理信息的空闲,比如我就觉得电影为了控制时长,剪得有点多,后半段有些剧情确实衔接得不太好,不过基本逻辑是完整的,缺少的部分完全可以根据其他剧情线索脑补出来;第三类人属于智力挑战者,他们看电影是为了看懂其背后的科技技术,而非剧情本身,然而术业有专攻,如果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哪怕智商爆表也很难实现在观影时做专业的分析和计算。
我个人之所以不喜欢科幻类题材,因为我自己就是第三类人,总想挑战自己有限的智力,钻科学的牛角尖,忽略剧情的“真香”。但我觉得,那也不是我的错,毕竟我小时候科幻类书籍比科幻片多,看书的时候,大量页面文字充斥着科学推理,我的天!谁看得下去啊!跟书籍不同,科幻片多了视觉上的冲击,冲淡了科学的凝重感,所以也能让人有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剧情当中,我纯粹是个追剧情的视觉动物,并没把这部剧当作科幻片看,对我来说,这就是一部浪漫主义背景的现实主义题材剧,这可能就是我能看得进去并且喜欢的原因吧。之前看《上帝掷骰子吗?》时,我就悟出看书新方式,物理不好,那就把这本书当历史书、哲学书来看,尽管文字是二维的,但其蕴含的内容本身是高维的,人也是有主观能动性,为什么要受限于已知的条条框框里?
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跟文学艺术是一样的,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也有一千个刘培强、张鹏和图恒宇,看不懂或者不喜欢一个艺术作品,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为什么要陷入互相攻击的狂热当中呢?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