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袁隆平》有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袁隆平》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袁隆平》有感 篇1
昨天晚上,我看了有关袁隆平的电影。就觉得袁隆平给了我很多启发。
还记得有一次,天公不作美———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袁隆平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里去。可是,暴雨是无情的。那些被袁隆平细心栽培的水稻瞬间化为乌有,虽然当时受损害的是那些水稻,可是,痛却痛在袁隆平的心里呀!过了一会儿,袁隆平的心情开始缓缓地平静了下来,因为他在一污浊中找到一株幼苗,这真是燃烧的希望,生命的奇迹啊!此时的袁隆平心里又充满了自信与希望,因为他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自己的愿望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电影渐渐地接近尾声,时间在慢慢地流逝。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袁隆平是一位很坚强的伟人。他的坚决感动了我。每当他遇到挫折时他总会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并且吸取给多的教训与经验。
袁隆平真伟大,是他让人们的天敌——饥饿消失;袁隆平真伟大,因为他让我知道了:做人要坚强,要用尽一切努力去达到目标。袁隆平真伟大因为是他创造出了一个奇迹,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
观《袁隆平》有感 篇2
袁隆平是一代伟大的农业专家。他帮助我们摆脱了饥饿。
这部电影讲了袁隆平不辞辛苦的为人民造福,发明了杂交水稻。他不怕权威,敢于挑战,还屡次受到迫害、欺凌,但还是坚持真理,值得我们学习。俗话说得好:“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袁隆平愿意坚持真理,是因为他愿为人民造福。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曾经因为研究,找了几株稻子。可是红卫兵却阻挡他的研究,砸烂了花盆。但袁隆平没有放弃研究,而是继续他的探究。后来他被平反,终于成为了一代伟人。
我们爱戴袁隆平是因为他为我们抗击了饥饿,让全中国人们活了下去,因为当时饿死了许多啊!
还有,袁隆平从来都是一路坎坷。他为了杂交水稻差点死掉,因为他陷在了沼泽里。他的杂交水稻次次失败,几乎都没信心了,终于成功,真是让他欢呼雀跃。
他为了人民,用了二十年。二十年,什么概念?!研究时是一个年轻的小伙,研究完已经是一个邋遢的老头了。他几乎浪费了他的整个青春,让他前途渺茫,寂寞失落。二十年,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外国人研究失败了的杂交水稻?但袁隆平没有放弃,因为他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成功了!但他只是为了人民!多么崇高的思想,多么巨大的牺牲!但,有付出就有回报,他的名字被中国人永远铭记!
我们真该感谢袁隆平,是他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要不然,我们可能都出生不了了呢!所以,让我们人人都赞颂这位伟大的英雄吧!!!
观《袁隆平》有感 篇3
每当看完一部优秀的电影我就会写观后感,今天去电影院观看了《袁隆平》这部电影,感慨万千。
袁隆平爷爷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他把价值连城的珍贵稻种毫无保留地奉献献给全人类,使亿万饥肠辕辘的人从此吃饱,吃好,他做出了世界级的贡献,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而电影只拍了袁隆平爷爷从30岁到60岁的故事,虽然有点短,但是袁爷爷91年的`人生每一年时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了解,不管是在电影中还是看袁爷爷的采访都能看到袁爷爷是一个风趣丝幽默且平易近人的一位老人家,这部影片以鲜活艺术手法再现了袁爷爷心忧天下,造福人类,自强不息,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袁爷爷曾说过"人心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这句话用在我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出生在一个好时代,不愁吃不愁穿,不曾体验过挨饿受冻的日子,物质上容易得到满足,但是精神上却得不到满足,人也容易浮躁,然而老辈的人虽然物质上较为匿乏,但是精神上却是丰富的,他们的内心也是无比纯粹的。
再次向袁爷爷致敬,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空就不再回来,但是您的光荣奇迹将会被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袁爷爷,一路走好!
观《袁隆平》有感 篇4
前几天,我看了《袁隆平》这部电影,当我走出电影院时,我热血沸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主要讲:袁隆平爷爷是一位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吃苦耐劳、不畏艰辛、意志坚强、奋斗终身、的人。以前的水稻产量很低,可是在袁隆平爷爷的不懈努力下,反复地研究和实验,终于使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成为了“水稻之父”,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爷爷在工作中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所要具备的,这使我深有感触。昨天,我在楼下学玩滑板,我刚站上去,妈妈还没来得及扶我,我就先摔了个四脚朝天。我连忙站起来,拍拍屁股上得尘土,说:“什么破玩意儿呀?还没等我站上去就给我送了个礼!”我赌气地说:“不学了,不学了!”妈妈看着我要打退堂鼓了,便用激将法说:“ 以前你总是缠着要我给你买滑板,现在给你买了,可你又不敢学。嘿——我还是把它送给别人算了!反正留着也没用!”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勇气一下子就提上来了,我想:我不能让妈妈小看我,我要让她对我刮目相看。这时,袁隆平爷爷的影子仿佛出现在了我的眼前,给了我巨大的鼓励。我下定决心,今天我一定要学会玩滑板。可我刚一站上去,又摔了下来,害得我青一块,紫一块,手也擦伤了。妈妈看着有点心疼了,也劝我暂时不练了,可我却不依了。经过一次次地摔倒,又一次次地站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天,我终于学会了玩滑板。
通过观看了这部电影和我学滑板地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永不言败是驶向成功的风帆!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我要让袁隆平爷爷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做到不畏艰险、脚踏实地。在学习中,要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为生命奏响动听的乐曲!
观《袁隆平》有感 篇5
近几日的长沙,悲伤逆流成河,思念汇聚成海。这一切,只因一人离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噩耗袭来,百姓奔走捧花相送,泪如泉涌。按理说,年逾九旬已是高寿,但在人民心中,有些人已经亲切和伟大到人们无法面对他的离去,袁老就是这样的人物。
不过,袁老从不自觉伟大。在他的眼里,“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是种子,必然起于细微,自然期待发芽,追求开花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袁老一生逐梦稻田,矢志“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广袤大地,年年上演“五谷丰登”的景象;风雨百年,袁老把自己活成了闪亮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梦想的种子精神。无梦想,难至远;梦越早,越有力。他从小就热爱草木,在汉口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参观园艺场,激发了他对田园的向往,于是悄悄埋下“长大学农”的种子。填报大学志愿时,他坚定说服家人填报了“农学系”。从1953年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开始,他正式着手农学试验,研究红薯、西瓜……不久,他将研究方向转向水稻育种,从此踏上了让水稻增产高产的科研之路。1973年,他与团队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一梦既圆,新梦又起。渐渐地,他又做起了“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一“稻”之梦想,无穷之力量。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大面积示范每公顷产量不断抬升。即使病危之际,他还念念不忘他的杂交水稻事业……少年种梦,一生逐梦,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梦想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顽强的种子精神。每一粒种子都要经历破壳之痛,顽强必然是优良种子的内在基因。水稻杂交是一项世界性大课题,不少研究人员因困难而放弃或中断研究。但袁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铁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求索之路坎坷艰辛,从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起,到三系配套成功,他奋斗了10年。这期间,他排除干扰,坚持研究,成为忠实的“稻田守望者”。他带领助手做了3000多场实验,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熬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季节赛跑、追着季节走,从1968年起,每年冬天,他和助手都要赶到海南三亚搞水稻育种,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孩子出生、父亲病故,他也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眼。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谋一稻,最终他凭着顽强斗志,与团队攻破一个个难关,创造出一次次高产纪录,为后人树立起一座座丰碑。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顽强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创新的种子精神。无创新,不科研,创新是科学家的生命。袁老终其一生,就是以稻秆为笔,以稻穗为字,以稻田为纸,把科研论文写在辽阔的大地上。他敢为人先,冲破束缚,偏要把“外国人搞不成的”自己搞成;他脚踏实地,一辈子躬耕陇亩,视杂交水稻为孩子为“宝贝”,平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认为“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电脑里长不出水稻,温室里育不出高产品种”“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崇尚实干,凡是不愿意下田的研究生,他坚决不带。他执着地向泥土要结果,直到今年初还坚持在海南开展科研。正是因为这种创新+实干,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征服一座座科学高峰——从三系法、两系法到超级杂交稻、第三代杂交水稻,屡创高产纪录,同时,海水稻的“沧海变桑田”乃至沙漠水稻的阶段性成功,让杂交水稻在他手里,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也赢得了近百项海内外荣誉。一生一事,勇于攀登,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创新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为民的种子精神。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心中有民、心忧天下”的袁老,立志“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杂交水稻让中国人进一步端稳了自己的饭碗。不止于此,袁老和他的团队还将目光对准世界。通过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已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000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水稻,中国境外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无数人因杂交水稻摆脱了饥饿的威胁。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赞誉袁老是“真正的粮食英雄”。一心系百姓,一稻济天下,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为民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高洁的种子精神。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是,在光处,依然质朴无华。他说,“在事业面前要勇往直前,在荣誉面前急流勇退”“荣誉不能当饭吃”“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他淡泊名利,把所得奖金几乎都捐赠给了科研事业,国家给他在青岛提供的一座住宅,他却完全改造成了办公室,带领满屋子的科研人员钻研海水稻……他心灵富足,生活节俭,喜欢去路边小店剪头发,穿35元一件的'短袖、100多元的鞋子,戴260元的手表。他风趣幽默,爱好高雅,业余除了游泳、读书,还喜欢下象棋、拉小提琴、跳踢踏舞。他还是粒浪漫的种子,每个重要日子都要给妻子惊喜……一边科研报国,一边质朴生活,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高洁的种子。
种子是生命的开端,更是一种延续;种子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精神。在人间,袁老因为一粒稻种,热恋土地;在云端,袁老把自己化作一粒精神的种子,融入湖湘精神的沃土,激励着千万来者“敢为人先,心忧天下”。有人说: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第二次是在葬礼结束,第三次是最后记得你的人死去。依照这个逻辑,袁老第三次生命必定永恒,因为,无论是“长哭送袁老”,还是“倾一城之花悼念”,袁老的名字已经深刻在广袤的大地上,印刻在人民的心田里。
此刻,我们目送一颗卓越的种子去了白云之上,除了不舍,我们对袁老的纪念就是,接过他的精神种子,用心呵护,让它们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
观《袁隆平》有感 篇6
彩虹,总在风雨后出现;成功,总是在付出血汗和经历坎坷之后才会来到我们身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在经历过无数挫折、失败,付出了大量精力、汗水之后成功培植出了高产量水稻——杂交水稻。
12月2日,我们五年级同学观看了电影——《袁隆平》,电影的内容是这样的:袁隆平是一所农业大学的教师,在充满饥饿的时代,他立志要培植出高产量的水稻。一次大暴雨毁了他实验田中的杂交稻,家中的盆栽水稻全部被红卫兵砸了……在研制的过程中,他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他毫不放弃,坚持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杂交水稻被他研制成功了。
在“风雨交加”的培植实验道路上,他不屈服、不向困难低头的顽强精神把我深深感动。袁隆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比起袁隆平,我就要和他相差“十万八千里”了。记得有一次去爬山,我刚爬到一半就累得不行,不愿意跟着“大部队”向胜利前进。现在想起来,自己真是太容易向困难低头了。
在生活中,我们会有许多挫折、坎坷、不顺心,但只要战胜这些,美丽的彩虹就一定会出现在你眼前!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米菩萨”,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12月2日,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电影《袁隆平》,让我对“杂交水稻之父”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平凡中见到了伟大。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之上,在布满荆棘的实验丛中踯躅前行,呕心沥血。历经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倾其一生;经历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袁隆平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影片通过再现袁隆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进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表现了袁隆平心忧天下、造福人民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有句俗话说:“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袁隆平取得这些成果不是靠运气,而是经过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探索,才使他得到回报。我想,他成功的“秘诀”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正是有了这些,袁隆平才一次又一次地攀登高峰。而古今中外,哪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不是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呢?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时珍经过长期艰苦的实地调查,编写成了约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的《本草纲目》;“炸药大王”诺贝尔,由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发明创造上,终身未婚……
我们也要在人生的起跑线,经过“加速”到“冲刺”中展示,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发挥美丽人生!
观《袁隆平》有感 篇7
每个成功的人士都是那样荣光,那样威武,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欣赏之余,难免有一种羡慕的涌动,可是我们又深知,任何成功的人士,他的成长道路都有一段艰辛的历史,甚至不为人知。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他也不例外。前几天观看了《袁隆平》电影,使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只从电视上看到过他获奖的镜头,看到的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老头,没有想到他竟然有如此巨大的成就,不由衷的对他产生敬意。是啊,一个科学家能如此的专注,潜心研究出一种成果,从而造福了广大的'老百姓,这就是他的人生价值。他曾经是一个性格倔强的农科院的大学生,为了研究水稻,在xx期间曾受到多少的侮辱和迫害,可是他研究水稻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他甚至不惜抛下妻子和儿子,把研究阵地转移到海南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研究出优良的水稻品种,产值每亩上千斤的好收成,实现了自己的宏伟志向!现在的人们生活在蜜罐子里,什么都可以随手拈来,岂不知这些都是别人的劳动果实,我们自己又有什么奉献呢?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只有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努力,那怕是收获甚微,那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所以我们应以次为契机,好好反省自己,多在工作上下点功夫,比什么都有意义!
观《袁隆平》有感 篇8
寒假期间,我和妈妈带我去看了电影《袁隆平》。
电影开演之前,妈妈什么都没有对我讲,我也不知道袁隆平到底是谁,是干什么的。电影开始后,当我看到影片中有个姐姐饿得头晕,还是那个姐姐要拿出家里仅有的准备种地的种子要给袁隆平爷爷做饭吃而磕破了头,袁爷爷眼睛里满含着泪水、充满着坚定:不能让老百姓再挨饿,让老百姓吃饱从那以后成了袁爷爷毕生的'奋斗目标。我忽然想起,我在国学班里最早学过的神农氏,那袁爷爷不就和神农氏一样,用一根神鞭,正在赶走那个让许多人民饥饿的恶魔。
从那以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袁爷爷数十年如一日,不论春夏秋冬:在烈日下、在暴雨中,他不畏惧任何困难,勇敢执着地为着自己的梦想前行。最终经过十几年的艰苦科研,袁爷爷终于成功了!
我虽然还只是一个二年的小学生,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梦想——真的很想在若干年后去北京念一流的大学。妈妈告诉我那同样也是一条艰苦的道路,我也要像袁爷爷一样,遇到困难执着前行,多多学习增长本领,持之以恒地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向前!!!
观《袁隆平》有感 篇9
带着深切的缅怀之情,我观看了电影《袁隆平》,剧中时间跨越近半个世纪,真实再现了袁隆平数十载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影片从小事落笔,以袁隆平普通人的情感和品格体现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报效祖国的情怀,将生命写在大地上的初心,在逆境中敢于探索的坚定执着,于简单处见不平凡,于朴素中见大情怀。图片
“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为实现这个梦想,这位“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一辈子为此奋斗不止。然而,通过影片中的讲述,我们才知道,他的科研之路曾走得那样艰辛。
炎炎烈日下,要观察要测量;风里雨里,要护好苗,避免夭折。风吹日晒、挽着裤腿、赤脚下田是袁隆平工作的常态。天灾难料,可能会让精心培育的秧苗毁于一旦,但人为的恶意破坏更是让科研进程举步维艰。图片
有一次,红卫兵冲到袁隆平家中,将他家盆里的水稻苗全部践踏毁坏,导致前功尽弃;在xx农场,试验田里的禾苗被别有用心的小人全部破坏,袁隆平看到眼前惨象,顶着倾盆大雨,在黑夜中,痛心疾首,仰天长呼:它也是一条生命啊!在那黑白颠倒动荡不安的特殊时期,一名心中有大爱的知识分子想顺利地搞科研,是何等艰难!图片
“研究了十来年,交了一张白卷,这项目还有必要坚持下去吗?我看还是取消项目,停拨经费算了!”“外国人都没有研究出来的,你还能研究出来?”面对上级领导的质疑和其他同事的`冷嘲热讽,袁隆平掷地有声:“不管怎么样,就算是停拨经费取消项目,我决不放弃!”有一次,为了寻找一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不小心掉进沼泽地,如果不是被路过的村民发现及时搭救,袁隆平差一点就丢了性命。事后,他还风趣地说道:阎王爷见我没研究出成果,还不想收我呢!
“任它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在袁隆平身上,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无论遭受怎样的阻力,他始终初心不改。远离新婚的妻子和初生的孩子,远离年迈的双亲,带着他的助手远赴x搞科研,一去就是几十年。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袁隆平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所有的精力汗水。当他的爱人告诉他,“父亲已经走了”,袁隆平痛苦地双膝跪地,泪如泉涌,充满了深深的自责。看到这一幕,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回望党史百年,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漫漫征途中,有太多的时代英雄让我们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他们舍弃小我,胸怀祖国,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想起“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蛮的戈壁滩上隐姓埋名几十年,一腔热血只为新中国国防事业,28年的等待,28年的追寻,终于迎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临终前,他思考的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图片
而袁隆平院士呢,生前最后一次住院,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天气,他担心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同为科学家,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他们代表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影片中,袁隆平的求真务实和刘老师等人的虚伪浮夸形成鲜明的对比。没有经过实践,刘老师在课堂上公然教导学生“只有高密度种植才有高产量,”为了让学生相信他的论断,他竟然从外地移种稻株弄虚作假。当袁隆平的试验失败时,他做为看客在一旁讥讽,这类没有责任担当的知识分子才是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进步的绊脚石。
幸运的是,袁隆平遇到了成洪涛这样的好领导,爱才惜才,理解并支持袁隆平。成洪涛担任省农业厅厅长后,还亲自带着专家赶到x听取汇报,在众人都反对继续实施项目时,成洪涛力排众议,态度坚决,在人员和财力上都给了袁隆平莫大的支持,也给袁隆平带去了信心和力量。
在影片的最后,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终于研发出了高产量的水稻,亩产超过千斤。当地村民载歌载舞,鞭炮齐鸣,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只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才知道粮食的可贵。“袁隆平让咱们吃饱上饭,过上了好日子,他是咱们的大恩人哪……”村民洗十八带领着群众齐刷刷地向着袁隆平鞠躬跪谢,这一跪,让袁隆平红了眼眶,电视机前的我,也濡湿了眼睛。“你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你高高举起。”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他的身上,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韧定力,有对艰难险阻的乐观豁达,有卷起裤管的朴实无华。”活着,是一面旗帜;逝去,是一座不朽的丰碑。袁老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的精神魂魄早已浸润山川,辉映大地,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愿人间天上,处处稻香!
观《袁隆平》有感 篇10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环保事业战线上的一名知识分子,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首先要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院系学校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教学做精、科研做强、专业做大着眼一步一个脚印。
其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高等教育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再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金融教研室主任更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后送伞”,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专业和院系全局决策,统一认识,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及教学科研培养工作办成、办好、办到位。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以树科大高知形象。
最后还要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深深地激励了我,作为环保事业的普通设计者,我的收入不算丰厚,但是我所从事的事业却也是极为崇高的,我要尽自己的全力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我,更净化了我的心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贯彻公司领导的各项安排布置,执行上级的政策和规定,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积极推进环保设计师的业务学习,学习环保专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使环保技术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环保质量,同时更好地参与政治学习及文体活动,关心同事们的生活,尽自己的能力做到互相帮助。从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和标准来不断督促并提高自己,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观《袁隆平》有感 篇11
12月2日下午,我校在博学楼二楼组织参看了电影《袁隆平》,影片使我受益匪浅。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袁隆平从普通的农业教育者通过实验,经过不懈努力,饱经风霜后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在实验中,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形状奇特的植物,他欣喜若狂,经过研究证明出了它是杂交水稻,而且它比一般的水稻结出的稻粒还多出了许多,于是袁隆平就在崔主任的阻碍中不懈努力研究杂交水稻。有一次,崔主任和一些人来袁隆平家闹事,还把袁隆平精心研制的杂交水稻摔烂,幸好袁隆平的'徒弟把几盆比较好的给藏好了,不然袁隆平多年来的心血就会在这转眼间就化为乌有了。还有一次,袁隆平的一块杂交水稻田也被崔主任他们全部糟蹋了,虽然崔主任一直在和袁隆平作对,但袁隆平始终坚持着他的信念,所以他取得了成功。
看完《袁隆平》,我又联想到了自己,现在我们的家庭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照道理说我们成就自己的理想也比以前更容易了,可是在我小时候学笛子时,刚开始笛子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因为好奇所以我学得很高兴,学得也很好,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太没劲了,学了一年我就不学了。我又去学跳舞,可是有许多动作做出来都很疼,我便也不学了。可是现在看到小伙伴们吹笛子,跳舞时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回想起来当时没有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的很后悔。还有一次,我在科学课上做实验,好几次我都没能把电池装到小装制中,虽然如此,但是我没有气馁,坚持又做了七次,终于把电池装了进去。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
电影《袁隆平》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才能取提成功。我们一定要向袁隆平学习!
【观《袁隆平》有感】相关文章:
袁隆平的观后感04-06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11-15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03-11
袁隆平观后感(精选34篇)02-03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3篇03-11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通用20篇)12-05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通用10篇)10-10
袁隆平语录09-26
袁隆平青春创业励志故事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