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水崖水库观后感
周姑戏《淌水崖》以上世纪70年代九山镇淌水崖水库6000多名建设者为原型,集中展现了九山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我县浓厚的文化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下面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带来的淌水崖水库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1】淌水崖水库观后感
“淌水崖地势险要施工难,再难工程也要办,因为咱们是共产党员!”3月11日下午,优美而极富地方特色的唱腔在临朐广电大厦演播大厅激情回荡,一场大型现代周姑戏《淌水崖》在这里精彩献演,来自全县各界的观众在醉享非遗魅力的同时,更接受了一次令人震撼的精神洗礼。
淌水崖水库,位于临朐县九山镇宋家王庄村南,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历时五年余,被国内外水利专家叹为“世界石砌连拱第一坝”。修建该水库形成的以“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淌水崖水库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临朐人。去年以来,临朐再次掀起学习“淌水崖水库精神”高潮,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激发。
临朐是著名的小戏之乡,文化资源丰富。为充分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艺术地再现、诠释、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让其成为新时代可以触摸到的思想财富,临朐县委决定创新思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优良传统精神传承相结合,通过周姑戏来宣传、发扬“淌水崖水库精神”。周姑戏,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2009年,临朐县周姑戏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为让广大群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淌水崖水库精神的力量,周姑戏《淌水崖》从剧本创作到音乐设计,从舞台舞美到服装道具,从乐队伴奏到演员排练,历时一年之久,经过了反复推敲打磨。
演出现场,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演员们精彩的演出仿佛把观众带回到那个“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火红年代,演出到动情处,许多观众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整场演出精彩不断、高潮迭起,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周姑戏《淌水崖》,以淌水崖水库建设群体为标杆,通过周姑戏这一颇具临朐特色的戏曲形式,大力倡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淌水崖水库精神,积极响应了该县“学先进、找差距、转作风、抓落实”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了“淌水崖水库精神”,提升了责任担当,转变了工作作风,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
【2】淌水崖水库观后感
“当年条件那么艰苦,他们都硬生生地把一个造福千秋万代的水库修了起来,前人的功劳我们不能忘,这种精神我们不能丢。”3月11日,在临朐广电大厦演播大厅观看完《淌水崖》的临朐市民宋女士感慨万千。当天,周姑戏《淌水崖》在临朐广电大厦演播大厅精彩上演,来自全县300多名观众领略到了传统老戏的魅力,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台上真情现观众现真情
当天下午2时30分,周姑戏《淌水崖》在临朐广电大厦演播大厅准时开演。
被誉为“高峡平湖”的淌水崖水库,位于临朐县西南部群山绵延的九山镇宋家王庄村南,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及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 是上世纪70年代九山公社3万多名干部群众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由一个人口只有3万、启动资金只有1万元的山区公社历经6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修建而成,在天险石崖上建成了堪称奇迹的斜卧式浆砌石十连拱大坝,被国内外水利专家叹为“世界石砌连拱第一坝”。
台上演员真情流露,台下观众看到痴迷,动情之处,不免偷偷擦去眼角的泪水。主人公张彦士和他那为百姓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精神感动着现场的每位观众。
剧本创作来之不易
为艺术地再现、诠释、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临朐县委决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优良传统精神传承相结合,通过周姑戏来发扬淌水崖精神。
周姑戏,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2009年,临朐县周姑戏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接到任务的.临朐县文化馆馆长李咏梅犯了难。思忖再三,李咏梅决定上门拜访老戏剧创作员尹文良。翻看着淌水崖的历史资料,尹文良被当年修建淌水崖的干部群众感动得泪流满面,最终答应帮忙创作。四易其稿后,尹文良于去年9月底完成了剧本创作。10月底,临朐县周姑戏研究人员冯奎业完成音乐设计初稿。11月初,著名作曲家吴超凡、黄少民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目前,该剧已排演完毕,自今年2月29日开始在临朐县进行巡演,此次巡演是该戏的第三次演出。
老剧新唱有看头
提到淌水崖,每个临朐人都由衷地感到自豪。水库建成后,40年来九山再也没发生洪灾,沿河还垫出了一万多亩肥沃平原地,解决了部分村行路难的问题。“淌水崖,是九山镇最重要的地理座标,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座标和精神座标,记住那些人,记住淌水崖精神,是为了将这种美好的价值观更好地传承下去。”九山镇党委书记张守兵如是说。
【3】淌水崖水库观后感
2月29号,由县文化馆主办的大型现代周姑戏《淌水崖》文艺演出在九山镇首演,副县长赵同祥参加观看。
我县是“小戏之乡”,周姑戏是我山区农村流传的一种地方戏曲,已有200多年的传承历史,为传承和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文化馆以淌水崖水库建设为题材,组织50多人的表演团队,历时3个月,创作了大型现代周姑戏—《淌水崖》,通过演员们淋淋尽致的演出,真实再现了上世纪70年代淌水崖水库建设者们 “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进一步弘扬了“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淌水崖水库精神,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淌水崖水库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南民歌崖州民歌12-25
贵州神秘景观红崖天书10-16
宁夏特色建筑崖窑与箍窑12-24
关于密云水库的旅游攻略12-27
北京十三陵水库的旅游攻略03-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03-01
春晚观后感05-19
八佰观后感05-19
《孔子》观后感05-19
《八佰》观后感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