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养家之人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养家之人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家之人观后感1
浅棕的闹市,浅灰的房屋,来往的青壮年扛着枪,跟在男性后面的妇女捂紧自己的沙丽。可这不是真正的阿富汗,这个国家已满目疮痍,环绕着飞机的轰鸣嗡鸣。
在战争发生前,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是一个正高速发展的地方。崭新的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妇女可自由选择佩戴面纱,女孩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它一度领先于世界很多其它国家,然后——政变、入侵和内战接踵而至,血和泪洒满了这片安宁祥和的大地,往昔的开放平等在战火中渐渐融化。
电影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主人公帕瓦娜的故事,一条是帕瓦娜讲述的小男孩苏莱曼的故事。在主线中,女孩的父亲被无故抓走,为了让自己与家人活下去,她女扮男装,一面挣钱养家,一面想办法救出父亲。而小男孩像另一个帕瓦娜,借男孩的故事说出了帕瓦娜内心的恐惧、踌躇、坚韧。
但男孩与帕瓦娜是不同的,他们虽性格相像,但所处背景不同,结局也不同。男孩是故事中的人物,其中的'象王最终被他悲惨的故事所打动;可帕瓦娜呢?她生活在盛行暴政的战争时期,生活在女性被严重歧视的年代,他们一家虽然团聚了,这却并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高知的教师父亲和作家母亲对抗不了这个畸形的社会,帕瓦娜的姐姐最后还是会嫁人,甚至连帕瓦娜也许也要过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庭主妇生活。
影片的最后,他们一家是向着初生的朝阳走去的,但他们忘了,属于他们的光明已被黑暗吞噬,黑暗太多,便也没有光明了。
养家之人观后感2
今天无意间看到了这部电影,吸引我的是里面的小说明“中东阿富汗花木兰替父养家”。
花木兰,在中国可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花木兰代父从军。
其次,其动画形象也与中国的很相似,不禁让人产生兴趣,看看这阿富汗的花木兰是怎样的,是否命运也与中国的一样?这不禁让人产生联想。
这部电影采用正叙和插叙的方法,讲述了帕瓦娜家因为社会的'原因,那时的军人对百姓想抓就抓想打就打,导致其父被抓去监狱,而当时的风气是不允许女人踏出家门,就算出门也要蒙头垢面,所以才有帕瓦娜假扮男孩出去赚钱和买东西养家。
其实看完电影我才知道这电影的名字叫“养家之人”,弹幕中的人还说这是根据故事《帕瓦娜故事》改编来的。看完了,才明白一个国家的动乱是多么令人可怕,特别是其中人性的丑恶与善良的对比,那对于女性的歧视是多么令人气愤。
不过电影里处处透露着帕瓦娜的勇敢,对社会的反抗,最后救出了父亲。她母亲也反抗跟他表哥走而放弃女儿。
“在这片土地上,人是最宝贵的财富”。
“你可以铿锵有力,但不能仗势叫嚣,滋养鲜花的是雨露,不是那滚滚的雷鸣”。
我喜欢看电影,不止它那非一般的艺术与视觉冲击,还有动人故事情节。不得不说,好的电影都有这些特质。
所以,要学会看电影,欣赏电影的艺术美,体味里面的丰富世界。
有时,看电影,就是在看人生。
养家之人观后感3
在昨天的时候,我和表弟、妹妹和妈妈拿着学校发的电影票一起到新建文奥斯卡电影院去看电影。一路上我和表弟都兴奋的说个不停,我们还想了好多有趣的事情。终于到了电影院,我们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这回看的电影是养家之人。我们走进了影厅,等待着电影开始。
电影开始了。在影片的开始,就介绍了在一个遥远的'国度,那里的女人都不能出门,只有在男性的陪伴下才可以出门,一旦女性出门了就会被那些巡管给打。看到这里,我对那里的女性愤愤不平,为什么不让女性出门啊,可看到最后,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有一个女孩她叫卡瓦那,有一天家里的粮食吃完了,可爸爸被那群人给抓到了监狱,无奈之下,卡瓦那只好把自己那长长的秀发给剪掉了,穿上了自己去世的哥哥的衣服穿上了,把自己伪装成了一个男孩。在买货品的时候,卡瓦那认识了一个中年大叔,并和他成为了好朋友。在最后的时候·,大叔不顾危险把卡瓦那的爸爸救了出来。
在这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最后一个片头。卡瓦那的舅舅来接妈妈了,可卡瓦那的妈妈不愿意跟他走,因为卡瓦那还没回来。卡瓦那的妈妈和舅舅拼搏了一阵,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受伤,就让自己的孩子跑。
这个影片告诉了我,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不让做的事,都是为了保护你的安全。
【养家之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性格内向之人的面试技巧08-06
个人简历之人力资源主管范本07-30
写作教学之人文教育探究教育论文07-13
相爱之人在一起很知足很幸福的经典说说05-18
涵养家风倡清廉演讲稿11-15
七夕情人节跟心爱之人表白的浪漫文案最新02-15
做一个文明之人的演讲稿01-09
做一个文明之人演讲稿06-15
《做一个文明之人》演讲稿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