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电影观后感(精选7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断背山》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断背山》电影观后感 篇1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面对爱你的人,用冷漠的心,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泰戈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风景如画,江山如黛,断背山上雪未消散,一群绵羊,一匹骏马,一条牧羊犬,一杯烈酒,两个落魄青年,一个19岁,一个20岁,故事就在这静谧洒脱中悄然展开。
两位年轻男子的一见钟情在脉脉温情中流淌,本是平淡的友情,或者有些暧昧却并未挑明,直至艾妮斯在运送食物的路上遇上了狗熊,马儿受惊,艾妮斯受伤,一周的伙食泡汤,两人的情感才捅破了那层薄薄的看的破的窗户纸。两人在寒冷中相互依偎发生了在那个年代不该发生的事情。太阳初生,暖暖的阳光照在这对刚刚陷入爱恋的年轻人身上,一切是如此美好。杰克的父亲拿着望眼镜看到了这一幕,急转直下,两人就此分离,各自结婚生子,过着平淡的生活。
在电影的镜头里,艾妮思在家长里短,油盐酱醋里讨生活,杰克在强势的岳父与不爱的妻子之间生存。两人的境遇在蜚短流长中重复着相同与不同。四年悄然而过,彼此认为这段感情已经淡忘,却不料再度重逢,两人用力的拥吻着对方,贪婪的奢望将对方揉进骨血,深入骨髓,情不知所起,一网而情深。四年里短暂的相遇,依然有一方没有勇气说出:“我爱你,我们能不能在一起。”此情不老,情深不寿。二十年后的艾妮斯,得知杰克已先他身去,重回初见的断背山,恋恋此情难述,初见的两件衬衫整齐的挂在同一个衣架,物物仍在,人已老,情难续,潸然泪下,此时的艾妮斯才知我是多爱他,他是多爱我,可惜我们难以在一起。他们用一生的遇见和错过证明着我们曾经相爱,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若我当时勇敢一点,你还愿意带我走吗?
李安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这不是说每个人都有同性情节,只是换一种表达说,我爱你,无关性别,只是我爱的这个人是你,可能恰好我们是同性。《断背山》讲的是有关“爱”的故事,只是视角上或高或低的有别于主流文化,将镜头安放于亚文化当中。
有别于主流文化,这种亚文化会受到世俗的非议和阻碍。它的本身也是脆弱不堪,同性之间的情感,几乎完全建立在爱和性上,区别于主流文化建立在伦理道德和法制保护上,亚文化不受到法律保护,社会不予证明,亚文化上的情感被正统爱情观所唾弃,所阻碍,亚文化中的情感在很长一段时期,并且会持续存在更长的时期上的遭到阻碍,特别是一些基督教国家,因为在西方的宗教信仰中,《圣经》上说同性恋会导致灭城,是不容于世的,是丑恶的,是犯罪,即使是在如此开放的二十世纪的美国依然存在着强大的反同性恋主义。而李安恰恰是抓住这一点,将亚文化下的情感与主流文化的情感相互冲击,展现亚文化情感的微妙动人。不是粗鄙的宣泄,不是让主人公在现实中无处藏身,不是对世事的抗争,只是李安用它一贯儒雅细腻的笔调展现了那些无力抗争,却依然相爱的两个人的种种无奈,爱情无法分出高下,爱情没有对与错。《断背山》中的爱情渴望着水远山长,却无法冲破现实的牢笼,主流文化容不得他们,他们想爱不敢爱,他们要以一种常态出现在主流社会中,亚文化的感情不能被接受那只能隐藏住自己与人不同的性取向,造成两个家庭的悲剧。我想我是你的,你是我的,但是我们却都不是我们自己的。相爱而不得,生离伴着死别,在袅袅秋风中,我们是否要思考,他们这样并没有危害国家,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感情难道真的错了吗?难道爱一个人就真的错了吗?难道同性之恋真的就难存于世吗?
我无法评判他们的是非对错,娶一个不爱的人,爱着不该爱的人,伤人伤己,只是觉得若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有多好。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我爱的是你,无关性别。
《断背山》电影观后感 篇2
所谓爱,所谓爱情,早已贴上了迷离的标签,定义已模糊不清。在等,在追逐中,人是否还能和最初一样,有静澈的心,以及真挚的意。
电影《断背山》中,埃尼斯的面容总是如背景里绵延不绝的大山一般,隐忍着,藏匿了太多的想法,却不敢清晰地表达,也叫人不能轻易猜测,总是看似淡淡的,但仍旧能隐隐地感觉到他内心的跌宕,跟随某人,有意无意表现出来。阴郁的氛围从一开始便显露无疑,漫长的路,一重又一重的山,还有深沉的黑夜,一切似乎都看不到尽头,阒静得有些压抑。杰克蓝色的眼眸,以及时不时流连在嘴角的笑意,澄澈地暴露了他的心。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人,具体来说是,两个男人,刚刚好的年纪,刚刚好的氛围,像火和冰,猝不及防地进入了彼此的世界,不自觉叫人去猜测结局。
要怎么定义这样的“爱”?两情相悦,无法自拔,但又是那么的不合时宜,令常人不解,令自己困惑。
断背山上难得的阳光,杰克晒太阳时的惬意,我想,在后来的日子里,再也没有如此回忆得起的灿烂时刻。木讷的埃尼斯,紧锁的眉头,还有低沉的音调,没被仔细刻画地不经意的触动。埃尼斯像一个不苟言笑的长者,知道的太多,畏惧的也太多,所以怯懦,迟疑;而杰克,如一个什么都不怕的孩童,随心而行,却不曾想在那样一个人面前慌了神,变得妥协起来。
一个人,像埃尼斯一样,与爱人离别之际,忍着忍着,最后还是无法自持,蹲在角落,捶心而泣,无助,心痛,无奈,不能大胆说出自己的爱,不能把爱的人留在身边,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是隐秘的。内敛的人,往往伤痛起来比任何人都彻底,无法想象。通过李安的视角,我看到的是细腻的情感与无法割舍的情意,像深流的静水一般,无声,存在。厚重的音乐,正如主人公的心情,想,却又有颇多顾虑。杰克吹奏的口琴声,丝丝缕缕,携带着埃尼斯的纠结,蒸发在了那时的阳光里。
片中因杰克和埃尼斯的牵扯,而不免女人们的伤感,阿尔玛大声反抗,忍受不了这样的丈夫;而洛琳,在丈夫一次又一次与口中的老朋友出去钓鱼时,心底不知会不会有浅浅的涟漪,她的红唇似乎是在诉说着什么,可又没有声响。总说,女人的青春很宝贵,而她们的青春,是在检验一场不太牢固的爱情或是婚姻,最终剩下的只有自己知道。阿尔玛改嫁后的生活是否完美,我并不知道,可是她的耐心,早就被现实磨得不见踪影,期间的心酸与心碎又岂止一言两语能说清道明的。时光匆匆,最后能留下来的,是真的,还有的,则是回不去的纯真。若是一开始,埃尼斯能大胆一点,不惧怕世俗的眼光,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可现实就是如此,哪怕过于苍白,把一切撕扯得太纯粹,也改变不了什么。他们在变,变成了别人的丈夫、父亲,眼角的细纹告诉我,他们已不再年轻。年轻的杰克会通过汽车的后视镜,以挑逗的姿态打量那个引起自己兴趣的人;而年轻又老成的埃尼斯,也会受某人的影响,将笑容带在一成不变的脸上。我真想那个放羊的夏天永远不会结束,纵使满山大雪也不感到寒冷。
杰克的死让我怔了怔,埃尼斯同平常一样,泪水流去哪里了呢,那四处飘散的悲伤却骗不了人,隐隐作痛的心脏,咚咚咚地,绝望地击打着。我想我们是该勇敢,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兜兜转转中,还是想回到起点。很多人像埃尼斯一样,不愿别人看穿自己的心思,不敢对世俗说不,害怕担忧的太多,老是低头,老是锁眉,老是妥协。可有些时刻我们要为自己而活,敢于争取。
杰克说,他们只有断背山。可我还看见了眼泪,看见了很多人的眼泪。爱,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都不该成为让他人心伤的理由。我们怕被伤害,但却在做自己认为对的选择的同时,狠狠地伤害了别人。我们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和轰轰烈烈的经历,值得用一辈子去珍惜回味。路远人乏,勿忘真心。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重要的不是我们最终停在哪个位置,而是无停在哪个位置,我们都将因为无与伦比的经历而成为无与伦比的自己。人这一生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但愿我们能带着满满的爱,活出感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断背山》电影观后感 篇3
分两天看完的,因为第一天实在太迟,明天还要上班(才不是嫌无聊忍不住看了剧透,原来杰克最后死了,但当我去看最后三十分钟时,出人意料的最后的恩尼斯,知道杰克死讯的恩尼斯,导演没有拍出他痛哭流涕之类的片段,从他知道死讯,到结束电影,他都特别冷静,虽然觉得这个时候来一场哭戏有点俗套,但没看见又觉得差点什么。
从始至终这个恩尼斯都不敢表露自己的情绪啊,怂包。
从断背山下来时,他望着杰克远去的卡车,呕吐、哭、趴在地上捶墙、对着好奇观望的路人咆哮。看到这个片段我的第一理解是他对自己的同志身份的痛恨,对自己放纵的悔恨,上了一趟断背山,我变成什么了?
第二天看到一篇影评对它的解读是恩尼斯对杰克的舍不得,下山时恩尼斯忧心忡忡,很沉默,杰克却像没事人一样依然和他嬉戏打闹,杰克恨他的若无其事。 我觉得也很有道理 。
全片无时无刻都在告诉你,这是个容不得同志的年代,恩尼斯第一次放纵后的沉默和那句:你知道我不是同志、下山后的结婚想回归正轨、离婚后和前妻在厨房的争执、恩尼斯的恐同情绪早有伏笔——儿时父亲带着他去见横死路边的同性恋,而最后他的爱人竟也是同样的遭遇。
现在的我还不能明白是什么样的感情能让两个人以那样的状态在一起二十年而不感到厌倦,可能只是作者幻想的把。
对同性恋越来越包容的现在,“断背山”的故事应该会越来越难以发生了吧!是不是得不到和失去才是爱的所在?
《断背山》电影观后感 篇4
说句实话,豆瓣上对于想看电影的标签,我给断背山的,就是爱情,别无其他。
看断背山的时候,我纯粹是当爱情片来看的,别无其他。
不过一个隐忍成性的遇到了一个热情开朗的,一个沉默孤独的遇到了一个渴望拥抱与爱的,碰撞出爱情不是很正常的吗?
有人说恩尼斯不够爱杰克,只是他的爱比较深沉,不惯于表达而已好嘛!离开断背山,看着杰克开车走,恩尼斯捂着肚子在墙后面哀嚎痛哭,完全是在嚎!悲伤痛苦到胃痛抽搐,他究竟有多难过你们知道吗?他的不舍只有他一个人最清楚。恩尼斯没有付出吗?他原本可以有幸福的家庭,可以有安稳的人生,结果呢?全没了!他最后一个人孤孤零零,可能就等着见杰克的那几天!
不要和我说恩尼斯对杰克不好,他爱死杰克了好吧。对他来说,那个有点莽撞有些孩子气的帅气开朗的杰克,既是点亮他生命的火种,是他心之所向狂热迷恋的天堂,也是一只引诱他走向深渊的恶魔之手,是他不敢碰触一心躲避的地狱。后面杰克死了,他对着杰克偷偷留下来的他们的衬衫,再也忍不住悲伤,流出了泪水。我看到这里气得不行,我恨得不行,如果你不是这么懦弱,如果你可以勇敢一点,结局不会是这个样子!你对不起杰克!可是另一边,我又不得不心疼恩尼斯,他难道不想和心爱之人一起生活吗?但世俗却让他一步也不敢多迈,这是双重折磨啊!剧中背负太多太过隐忍的他恐怕才是最痛苦最挣扎的那一个!
整部剧中,我没有看到同性,我看到的只是爱,与伤害。恩尼斯和杰克,多么相爱,这种爱会因为性别而有所改变吗?不会!
《断背山》电影观后感 篇5
有一种力量是没有声音的,但却撞击在心头,久久震鸣,欲罢不能,欲止无休;
有一种美是没有颜色的,它素净得甚至有些冷,但看过后,便再也走不出眼前的视野;
有一种泪是不会流淌的,因为它已紧紧地捆缚了胸口,不知何时,会勒起令人窒息的痛。
看完了已经在等待中几乎要习惯了等待的断臂山,也许是因为太过激动兴奋,或者是受语言的障碍,第一遍我没有像以为的那样撕心裂肤地痛哭,当然眼泪还是在最后母亲和自己儿子的爱人彼此只能通过眼神传递那份心痛的时候流了下来,可这还不及前两天为那只大猩猩所弄湿的纸巾多,一时,我有些找不到原因。
看一眼表,凌晨四点半,说不清自己是梦中醒了,还是醒着做梦,但感觉很敏感,躺了近6个小时的床似乎还很陌生,体会不到一贯那种被子几乎和自己融为一体的踏实,眼睛一直闭着,可总看到画面移换——一个坚强的男人在简陋的汽车房里煮着咖啡,外面的荒野一望无际。
觉得自己胸口有些堵闷,似曾相识——那个男人曾经被沉默压倒在路边呕吐。
在黎明前的寂静里,我突然明白,原来悲郁的'极致不是眼泪,而是一种被勒紧的无语。
骷髅岛和帝国大厦带来的感觉是明确的,伤心、悲壮、惨烈、好人、坏人,一场痛哭之后,依然可以哭累得睡着了。而断臂山上,当简单变成一种力量,它便成为了自身的一部分,随血液流淌,不知在做哪个日常动作的时候,会骤然间把你掏空,无从抵抗。
看过很多生死离别的故事,动情深时,每每想起便会眼眶酸楚,而这一次,却是心悸,像被囚困的呐喊。
也许一个今生今世,就是为了一次永生永世。
《断背山》电影观后感 篇6
《断背山》是讲述同性恋题材的经典,作为一个敏感话题,“同性恋”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和抵触,而且难免有一种猥亵爱情的感觉。但是李安却在《断背山》中让我们为这样畸形的爱深深触动,表达自己对同性恋的态度,李安用一种并不强硬缓缓引入的方式博得了我们的认同。
恩尼斯与杰克在断背山上放羊时相识相恋,虽然两人都有西部牛仔的野性,但却是温柔多情的同性恋者,这样的反差让人物形象极具张力。他们一面沉于禁忌之爱不能自拔,一面还要过常人的生活,显示自己的男子汉气概。恩尼斯有自己的妻儿,在柔弱的妻子面前他是那么勇武挺拔;杰克也以自己男性的魅力征服了镇上最美的女人,并在与岳父的一家之主的争夺中获得了主动。但是他们都让妻子感到疏离,因为他们真正爱的人是不能说出来的。因为同性恋不为社会世人所接纳,他们注定要在重逢与分离中挣扎。杰克死了,恩尼斯在杰克的壁橱里发现了自己曾在断背山上遗失的衬衫,杰克把自己的衬衫套在恩尼斯的衬衫外,最后在恩尼斯的壁橱里,他把自己的套在杰克的衬衫外,以这种无言的行动回应对彼此的爱。
杰克外向活泼,他敢于主动接纳与恩尼斯的爱情;而恩尼斯因为9岁时曾目睹同性恋者的悲惨遭遇所以心有余悸,内向含蓄的他面对这段爱则一直畏畏缩缩。两个相爱的人却彼此分离,不仅指时空上每年横跨两地仅为见两三次面,而且指心理上的欲爱不能,后者比前者更令人痛苦。所以纵观整部影片,导演讲同性恋不是极力描绘两个同性恋的卿卿我我,而是给我们看两个人深深相爱却永远不能在一起,所以在断背山优美的风景和抒情音乐的渲染下才会让我们始终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忧伤中。最后,当杰克死后,恩尼斯把自己的衬衫套在杰克的衬衫外并轻轻说:“杰克,我发誓……”时,所有人的泪点在这一刻爆发了。恩尼斯和杰克的一生都在分离,直到生死让两人阴阳相隔,然而时间空间乃至生死都无法改变的,是爱情。
这样一段同性之爱令人汗颜,甚至比许多异性恋题材的故事都更让人震撼,因为这段爱发生之初便是不被准许存在的,但恰恰这样反而更能突显出爱情的力量。同性恋者要远比常人更难找到爱情,一旦找到了,便注定是唯一和永恒,所以要打破“不准”和禁忌走到一起。《断背山》不仅颠覆了传统对同性恋者的态度,也重新诠释了爱情。
在故事之外,李安以其个人风格为影片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除了画面和音乐在形式上的作用,李安的叙事是含蓄平和的,将冲突内化而不过分强调显露,融合了西式的戏剧性与中式的写意风格。全片最大的冲突时两个男人相爱,而这份爱却不能被世人容纳,李安没有着力刻画这份爱情与世俗的对抗,而始终是含而不露的。阿尔玛发现了恩尼斯是同性恋,他们之间最大的冲突就是在厨房里大吵一架,而阿尔玛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当恩尼斯告诉卢琳自己和杰克是在断背山上认识的好朋友时,卢琳也知道了他们俩的关系,但她的反应是强忍泪水,在电话里的声音依然镇定自若。这些冲突都在悄悄发生,却让我们明显的感知,这就足够了,而不需要大场面或者大情绪来强调。因为冲突是隐含着的,所以让我们感到潜在的叙事张力,于是让他们如履薄冰的爱情更显得扣人心弦。李安给我们呈现的视角是感性的,他是在用平和的方式来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
《断背山》电影观后感 篇7
活了这大半辈子,也算经历过爱情,但仅限于异性之间。虽然期间曾因了我的性格豪爽行事类似男性被两位相交甚密的闺蜜的老公戏谑为“同性恋”,但对“同性恋”的理解仅限于“同性之间的恋爱”,其他一无所知也无从感受。
前日,在朋友的说说上看到一句话“《断背山》:黯然神伤!恋人般的情感,兄弟般的情义,亲人般的情怀。失去,永生不可弥补!”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搜来一看。
曾听说电影《断背山》讲述的就是同性恋的情感故事,在这部电影公映后,“断背山”几乎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在看完这部电影后,给我的思想造成冲击的并不是两个风华正荗的英俊男子间的缠绵悱恻,而是他们之间不被世俗接受的情与爱带给他们的痛与苦。
以前只是相信:只要把年龄相差不太大的一对男女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假以时日,爱情,会不知不觉地产生;后来,翁帆杨震宁的爱情公诸于世的时候,又明白爱情与年龄差距无关;在看完《断背山》之后,又明白:爱情,不仅限于男女之间。同性之间,因了环境因了生理或心理的需求,因了互助互爱或同病相怜或惺惺相惜,同样会有一种依恋由心而生;同样会在分手后化作思念,痛了那颗婚姻这块遮羞布无法遮掩、无法慰藉的心;同样很真同样很纯。只是因了同性之间的爱情因其不被世俗认可的程度与婚外恋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爱得更难!所以爱得更令人神伤。
真正的爱情不会因时与空的转换而淡了其纯,更不会因角色的转换而变了其味。恩尼斯与杰克亦是如此。
其中有个情节让人唏嘘:分手四年后,恩尼斯已为人父、已为人夫,却因杰克即将到访而神不守舍、坐立不安,最终难抵相思之苦,在第一时间拥吻了杰克。这一切没有逃过恩尼斯青梅竹马的妻子艾尔玛的眼睛。为了挽回心中保管着的那份美好,于恩尼斯上断背山与杰克以钓鱼之名约会时,艾尔玛在鱼篓里放下一纸约定:记得带些大鱼回来。但恩尼斯一次次空篓而归,于是也空了妻子爱尔玛的心空了那份希望。最终有一次妻子在检查鱼篓时,发现放在里面的纸条一动未动,丝毫没有水浸过的痕迹,于是明白一切都不过是徒劳,以她和女儿之力是无法影响或改变杰克与恩尼斯之间的感情的。于是选择了放弃,还恩尼斯自由之身与自由之心。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女性,作为一个观者,看完这部电影后,略感不平的地方——杰克和恩尼斯不该在心有所属后却拉上他们的妻子——两个无辜的女人,做了他们被世俗埋葬的爱情殉葬品。
与异性之间的爱情共同的是:同性之间的爱情也有排他性,经受的考验与诱惑并不比异性之间的爱情来得少。当杰克忍受不了对恩尼斯的思念的煎熬而到别处去寻求慰藉时,背叛随即产生。然,恩尼斯对此选择了理解与原谅。在杰克的生命以意外的方式结束后,在杰克的妻子告诉恩尼斯杰克想将自己一半的骨灰撒到断背山上时,恩尼斯明白了杰克对自己的爱,于是将宽容和着相思一并吞下,怀抱了杰克套在一起的两人初识时的衬衣伴了余生。几度借现实的理由未能承诺与杰克厮守终生的恩尼斯,在爱女找到心上人后,对心中的杰克发誓:愿有情人终成眷属,这里面含有多少酸涩与悔恨应该只有恩尼斯自己知道。
【《断背山》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断背山》观后感01-18
《断背山》经典台词05-31
《断背山》经典台词精选03-20
断背山经典语录集锦03-10
电影的观后感12-26
电影观后感04-21
三部电影电影观后感01-12
电影斗牛的观后感01-04
皮鞋电影观后感01-04
《斗士》电影观后感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