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观后感(精选48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1919》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
1919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中意义重大的年。这一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一年,辛亥革命的失败鞭策着新时代的青年们更加努力地探索新的出路;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震撼了国人的心灵,也推进了历史进程。
电影《我的1919》正是讲述了身处这场历史洪流的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1919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转折点,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期盼,失望与愤怒,包含了那个时代残酷的现实和中国近代史无尽的沧桑。
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部电影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人民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揭露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残酷的真理。
弱国无外交这触目惊心的五个大字始终震撼着我的心灵。这是多么令人悲痛的事实,是多么残酷的真相。二十世纪的中国饱受欺凌,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了一堆,列强在我国领土上作威作福,让人人都为之痛心不已。我华夏泱泱大国,拥有五千之久的历史文化,在当时却只能任打任挨。
因此,顾维钧代表的新时代青年们却不甘欺凌,以己微博之力为国为民抗争到底的勇举又是多么叫人感动!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
电影开始,屏幕上现出大大的“我的1919”,我想这个“我”是指谁。就电影本身而言,它可能是在刻画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个杰出的外交家—顾维钧。但这个“我”又何尝不可为中国或世界。我们故且说“中国的1919”吧。
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的激烈斗争,本来就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本来就是中国许多血肉之躯参与的战争,本来就是中国代表在国际法庭上据理力争起效(注:不清楚作者是什么意思)。但是,句“弱国无外交”,中国的山东或许还有我不知道的地方就只能在列强的铁蹄下挣扎了。在个弱国里有几个精明爱国的有识之士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那么多的爱国青年只有用鲜血来激起什么或证明什么。最后,中国第次拒绝在国际性和约上签字。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同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这是新中国在外交上的些成就,我们看到以后就像锋利的坚冰慢慢融化了。我们不禁要想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对,是中国在慢慢强大起来。
所以,我们只有铭记教训,强壮自己,中国才能走好,单靠满腔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
今天下午我们整个初二年级在大礼堂观看了纪录片《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这样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我的1919》观后感 篇4
搭上历史快车
踩上历史的风火轮,一路留下沧桑和喜悦的印辄,亦沉沦、迷惘,亦激情、豪迈,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合。曾经一度的积怨和愤慨在历史的快车上渐渐淡去。但《我的1919》却像一支火焰点燃了我心底深处那股浓浓的情怀。剪不断,理不去。
在和谐、太平的今天,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硝烟;
在与青春捉迷藏的美好华年,是否还记得奋力抗敌,激情澎湃的五四;
在随波逐流与世浮华的时尚风中,是否还记得巴黎和会上那个坚定的“不”字。
当你记起这一切时,难道你的心没有为之一震,没有为流行在现今社会的一些喧嚣哭泣吗?
曾经一时,因政府的软弱与不和而让敌人乘虚而入的岁月已随那个“不”字,随着北京上空喷薄而出的那股热血儿,永远的消失了。高高飘扬在中华大地、联合国上空的是那鲜艳的、永不褪色的五星红旗。
跨越历史长河,展望那些令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呐喊、为之震撼的场面;那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那些视国如己,抛头颅、撒热血,只为保家为国的豪迈。谁还敢说“东亚病夫”,谁还敢在中国的领土作威作福?
光辉的一页已带着芬芳留在了历史的昨天。而现在的辉煌还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铸就。放下自扫门前雪的冷漠;收起虚度年华的安逸;放飞爱国情怀。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谱写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
搭上历史的快车,越过坎坷与泥泞,下一站将会是一片晴朗。
《我的1919》观后感 篇5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106车间团支部组织青年员工观看电影《我的1919》。一群年轻人围坐在车间会议室,观看这部讲述一段真实历史的爱国影片。观看过程中,我们时而愤慨,时而激动,恨不得投身到那个燃烧的年代,从未体会到爱国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这就是“五四精神”真正的源泉。
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直接的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影片主要通过顾维钧作为中国政一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这一幕幕真实的画面不禁把我们带回到过去那段燃一烧的岁月,虽然不曾经历,但却不能忘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和激励是我们最值得铭记的。
我们这青年的一代,请挺起我们的脊梁,抬起头,将这样的精神传承。我们都是祖国培养的新一代,努力投身到工作和生活中,燃烧我们的激情,为祖国美好的明天洒下我们青春的汗水。
《我的1919》观后感 篇6
压抑了近80年之久的耻辱与仇恨在1919年6月2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爆发了,中国人民第一次向世界列强说“不”!
在巴黎和会这个分赃的会议上,各国列强只为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无视中国人民的呼声,更无视中国人民的愤怒与仇恨,赫然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这是列强对中国人民最大的轻视与侮辱。
是的,弱国无外交,弱国谈什么外交,只能任人宰割。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绝不能是弱国!中华民族有着无与伦比的傲骨,它不甘落后,正努力发展,奋起直追。一个优秀的中国外交官的一声“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不屈!
看着列强的士兵举起屠刀,看着千万中国英魂埋骨异乡,看着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与利益,看着日本的嚣张气焰,看着全国上下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中国人民的愤怒被点燃了,被引爆了!
确实,看着国内外的人民为中国获得应有的权力而英勇牺牲,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我们的愤怒,还能压抑吗?不,我们不能了,但我们别无他法,只有努力发展自己,增强国家的实力,尽快地从一个被欺的“弱国”这顶沉重的帽子下,挣脱出来。
历史的车轮可以验证,中国的人民可以验证,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验证,在今日,中国不是弱国!
《我的1919》观后感 篇7
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震撼着。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让我深刻体会到 “弱国无外交”,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只有强大了,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弱国无外交”,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我们必须铭记,并以此时刻提醒自己国家强盛才能立足世界,才能有话语权。国家要强盛这就需要国人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有学问、有理想、有体魄的现代青年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勤奋地工作,众人齐心,心领神会,思想统一,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时刻牢记以国家利益为重,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向社会最前沿阵地,大胆与为富不仁的现象作斗争,与贪腐、与弄虚作假、与横行霸道的行为做斗争。
中国虽在快速发展,但相对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我们应以史为鉴,记住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我的1919》观后感 篇8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是电影《我的1919》中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驳斥日本窃取我国山东主权的慷慨陈词。在这次会议上,顾维钧分别从历史、地理和文化方面驳斥了日本的种种狡辩,使日本代表哑口无言,狼狈不堪,并博得了在场与会各国的热烈掌声。
然而,巴黎和会毕竟是战胜国的次分赃会议,美、英、法三国竟不顾中国代表的反对,将山东主权出卖给了日本。
为什么美、英、法三国胆敢无视事实出卖中国?是中国的代表团没有努力吗?不是。是中国政府自愿将山东拱手相让吗?不是!是中国人民神情麻木,没有抗争吗?不是!都不是!那是因为中国国力弱小,国家积贫积弱,使人家小觑!纵有千千万万像顾维钧这样的外交官又如何!纵有千千万万像肖克俭这样为了国家民族甘愿自我牺牲的志士又如何!纵有千千万万愤怒的中国人民又如何!能言善辩,据理力争,以死抗议,换来的只是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却不能换来中国主权的完整。
弱国无外交!
在当今,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国仍受美国霸权及日本的威胁,我国还尚未完成统,因此我们必须全力发展经济,才能使中国崛起,民族振兴,才能使我国在外交事务中拥有强有力的后盾。
《我的1919》观后感 篇9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是电影《我的1919》中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驳斥日本窃取我国山东主权的慷慨陈词。在这次会议上,顾维钧分别从历史、地理和文化方面驳斥了日本的种种狡辩,使日本代表哑口无言,狼狈不堪,并博得了在场与会各国的热烈掌声。
然而,巴黎和会毕竟是战胜国的次分赃会议,美、英、法三国竟不顾中国代表的反对,将山东主权出卖给了日本。
为什么美、英、法三国胆敢无视事实出卖中国?是中国的代表团没有努力吗?不是。是中国政府自愿将山东拱手相让吗?不是!是中国人民神情麻木,没有抗争吗?不是!都不是!那是因为中国国力弱小,国家积贫积弱,使人家小觑!纵有千千万万像顾维钧这样的外交官又如何!纵有千千万万像肖克俭这样为了国家民族甘愿自我牺牲的志士又如何!纵有千千万万愤怒的中国人民又如何!能言善辩,据理力争,以死抗议,换来的只是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却不能换来中国主权的完整。
弱国无外交!
在当今,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国仍受美国霸权及日本的威胁,我国还尚未完成统,因此我们必须全力发展经济,才能使中国崛起,民族振兴,才能使我国在外交事务中拥有强有力的后盾。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0
今天我看了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我的919》。这部电影描绘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919年巴黎和会时的种.种经历,以及他的好友肖克俭为了抗争列强给中国讨回正义而自焚的感人事件。
看完电影我不禁惊讶于顾维钧非凡的外交才能和肖克俭强烈的爱国思想。与此同时我也记住了个历史性的年代-----1919年。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限;1919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顾维钧代表个“弱国”去参加巴黎和会,他用自己的机智勇敢和能言善辩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卫了中华民族的权利。他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了正义,讨回了平等。他让所有人的眼睛都为之亮,正因为他在和会上的正义之举才让中国挺起了胸脯,面对切不公平说“不”。
这段历史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惨痛的教训,个“弱国”即使作为战胜国也会遭到别人的蔑视,也不会拥有应得的东西。旧中国走上了条曲折坎坷的路,但是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离梦想已经不远了!”因为现在我们有领先的科研成果,现代化的工厂……可以说是个强国了。这切都是那些在和会上蔑视中国的人所想不到的。
我们应该牢记这段历史,但不能再让历史重演!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1
顾维钧,这个名字我将永远不会忘记。
顾维钧,27岁出任驻美国公使,是当时最年轻的外交使节。1919年,他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出席和会。在会议上,他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坚决的态度,流利的口才,有力的论辩,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眼看要成功了,但日本凭着自己强大的势力威胁和会主席,这是何等的无耻。而英、美、法三国,不顾中国代表的强烈抗议,仍然宣布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切权益。中国人民运动不断涌起,顾维钧等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中国政府却要求签字。中国政府的腐败妥协令中国人民愤怒,也令顾维钧愤怒。最后,顾维钧只说了句“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天”,转身走了,拒绝签字。
顾维钧的爱国、才领无不让人佩服。而这国耻又是何等的让人愤怒啊!
在面对国家危机的情况下,有像顾维钧样为国家争取公平的人,也有为抗议会议决定的爱国的人,但也有卖国的人。中国的耻辱史让些人麻木了,而更多的激起了愤怒,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像那些在巴黎的中国人,为了抗议,死于熊熊烈火之中,他们的爱国是不可置疑的。
顾维钧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出了中国人的气质、英勇。他为中国作出了贡献,也影响激励着中国代又代的人。
面对中国的国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1919年6月28日,中国人将永远不会忘记这天!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2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战胜故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和会。中国代表团希望通过巴黎和会从德国手中收回山东,废除中日二十一条,取消外国人在中国分划的特权。不幸的是,中国本应得到五个席位,却只分配了两个。
主人公我国资深外交官顾维钧的视角让我了解到那个年代发生的一切。
上世纪的中国是经济落后的,那个时候的中国就像外国人眼皮底下的一块肥肉,使中国很不安宁。
在和会上,顾维钧的演讲虽然得到了掌声,虽然日本对中国的影响证据特征如山,但还是以失败告终。
我宁愿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宁愿倒在血泊中,但我想问世界,真想男主角说的:“弱国无外交。”那样吗?
为什么对我们这么不公平,中国的痛苦还不够多么?
不论如何,我们不能让“弱国无外交”在历史上重生。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3
在查阅五四运动科普视频时,看到了《我的1919》电影片段,找来一看,看完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对一些历史事件更加了解一些
在初中历史课本上便学过五四运动、巴黎和会这些,不过当时对这些历史事件并不是很理解,不知道这些活动的目的,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当时国家的意义。通过观看这部电影,对事件的历史背景、事件的经过、事件的影响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二、外交官
如今,我国外交部每天都要开新闻发布会,对外界传达我国的各种政策方针信息。外交发言人每天都要回答记者的各种各样的提问,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记者,问出的一些刁难的问题,发言人总能进行精彩的反驳。感觉这些外交官真得厉害,首先他们对国际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回答各种各样的记者问题;另外他们还能随机应变,对一些别有用心的记者还以颜色,还不失风度。电影中的顾维钧也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面对他国的野心,顾表现得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我国的权益,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外交的无奈
在二十世纪初期,我国还处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国力衰弱。虽然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但他国还是不怕你的,还逼迫签署各种无理的条约。在这种情况下,再优秀的外交官可能也无法改变这种局势,唯有吾辈当自强,整个国家都强大起来。
四、学生运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那些大学生点赞,他们没有选择沉默,甚至有些人献出了生命,才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日子,真得不容易。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4
今天下午我们整个初二年级在大礼堂观看了纪录片《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它会永记在我们心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更激励我们发愤图强,学习“要让我们的人民活得更有尊严”,“要创造机会让人民批评政府”。学习历史,就要用历史来观照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开创大好未来,而不能把历史课当成政治课,并以此机会来灌输国家观念等意识形态的东西。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5
《我的1919》看了这部爱国电影,感触挺深的,不仅仅是因为顾维钧,也不仅仅是因为肖克俭,而是因为我是二十一世界的新青年,是祖国未来的一份子,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爱有恨的中国人。而我也相信,肯定会有很多有志青年和我有相同的感受。
《我的1919》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战乱平息后的时代,1919承载了太多太多。中国人民还我河山拒签条约的请求,中国代表团唇枪舌战对决帝国主义的争辩,中国政府的妥协退让。我敢说在巴黎抗议的中国人都是勇敢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山东的爱,对中国的爱,对中国魂的诠释。书写了一张凄烈、壮美的历史画面。一句“他们欺骗了我们”道出了列强的真正嘴脸,好一群剪了辫子的中国人!
弱国无外交,这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一战结束后,作为做出重要贡献国,出席巴黎和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由五个席位减少到两个席位,顾维钧等人为此据理力争,却终究没能争取到另外该属于我们的位置,更可气的是由中国代表团提出关于归还中国山东主权的问题时,受到了日本的反对与阻挠。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
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是我想说的,也是我们应该要做的。
姚明,篮球明星,丰田找他做形象代言人,酬劳是2000万美元,相当于1亿6000万多人民币,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姚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直接两字:不行。就像顾维钧在国际交际场上,如果接受日本代表团的贿赂,就可以享受很大一笔财富,但是顾维钧没有,姚明也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国耻,他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们坚强,他们有勇气,他们骨子流着同样的一股热血中国血。
相反的,现在依然也有很多让人失望的故事。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一复旦20多岁的女大学生和一70多岁的外国佬谈恋爱,而且还把一些亲密的照片发到网络上,虽然现在是婚姻自由的年代,但是她们又没有想过这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更多人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她们没有骨气,她们见利忘利,她们忘记了中国曾经的伤痛,中国曾经的耻辱。
中国需要强大,更是在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必须要挑起这个重担,而且,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好!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6
观赏中国近代史的有关记实片,最强烈的情感总是思不可揭。首先是对列强对中国的蹂蹑。中国的近代史无疑是一部血泪史,除了“巴黎和约”的耻辱,我们更有举不胜举的例子,历代史实。中国遭受的磨难会活在当下的我们无不有一股拍案而起的冲动,然后再痛发一副理论表达自己的一腔热血,情绪因人而异。但总逃避不了那个深刻的教训:落后就要被挨打。
其次我们也还对一部分国人同胞感到愤恨。在《我的1919》这部影片中我们虽然看不到鲁迅先笔下的“懦夫”,但仔细琢磨片中中国代表团的个别人物,其实他们的实质也离“懦夫”不远。他们是外国人所谓的“没有剪辫子的中国人”,他们逃避在席上发言,推脱责任,不愿意面对中国遭受的耻辱,甚至对顾维君表示嗤之以鼻这种人也是中国的一大耻辱,他们不能真正站在国人的立场,与祖国荣誉与共。
这里还要提及一个人物是顾维君的这位朋友,即梅的丈夫,他也是很多同学表示不满的对象,尽管他不是“懦夫”,但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称他为“莽勇”在这部影片中他的行动似乎只让我们看到他顾维君带来的麻烦与他妻子带来的伤害。虽然我不会说他“勇”,但最后他自焚的刹那,我已经不能单用“佩服”,他的勇气来形容自己强烈的情感了。如果需要牺牲这么一条铁汉子的生命才足以唤醒中国人的话,那么这又是否反映了另一个极端的问题,那就真正成了鲁迅先生笔下的一群人了。然而,在这部影片的描述中似乎他不自焚,顾也绝对不会在和约上签字,那么他的牺牲最终换来了什么呢,也许只留下了一个可怜的梅。
当然,我只说了这部影片中的一些负面,它所要的主要还是像顾这样振奋人心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来。陈道明作为实力派演员应该说将这个角色诠释得足够全人满意。如果当代多几个像他一样的中国人,那么中国可能就不至于遭受那么多的磨难和耻辱,很多同学都纷纷这么说。我没有太大的观念。毕竟挽救中国需要的还是一批人而不是几个人,就像中国共产党,当然好的领袖才能带领一支好的队伍。但历史毕竟已经不能重写了,如果也只是如果,我所庆幸的是自己生活在共产党创造的新中国,庆幸他们终于带领中国走向光明,走向富强。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7
中国缺什么?
洋务者说:“中国缺技艺。”于是他们搞枪炮,炼海军,但最终不过随着黄海上的隆隆炮声,沉于大海。
改革家们说:“中国缺人权,中国没规矩。”于是他们学习日本和西方的制度,可是他们错了,或者说不完全正确。
到了鲁迅先生时,通过对部影片的思索,他最终选择了文艺。
中国缺少的是种精神!
而顾维钧正是对这种精神的最好诠释,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凭着腔热血,他顶住压力,据理力争。终于,中国人第次对列强说“不”,但终究,中国的外交还是失败了,因为——弱国无外交!
一个泱泱大国,引领世界潮流上千年,竞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究其根源就在于民族精神的缺失。
中国是有脊梁的,只不过太少了,少到使他们无法撑起中国这座大厦。我们可以设想,倘若巴黎和会上没有顾维钧,结果会如何呢?
为了中国这座大厦屹立不倒,我们要做中国的脊梁。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8
最近我又重看了遍《我的1919》这部振奋人心的影片,被影片中的顾维钧公使所深深的震撼, 历史的沦回里中国充满了苍桑。
那言行的怯懦,那字句的野性,那砖瓦的狼籍,那……在腐败的清王朝下,中国开始没落;在野蛮的攻击下,中国开始亡失;在暴虐的侵略下,中国不再富饶。
是谁在列强面前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那么坚强地维护着中国的领土、民族的利益。
他用庄重的语言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在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豪壮的语言,声音里流淌着对祖国的热爱,沉着中透露着中国人的顽强。
在他的行动里,渗透着中国的尊严,他明白这切,于是做得很好,没有让中国在细微之处有失尊严。他不仅是外交家,更象征着中国。
顽强的言行里是中国人的骨气。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在中国近代史上顾维钧绝对是个让无数中国人为之振奋的 公使!因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个向帝国主义说 〃不〃 的中国人。
《我的1919》观后感 篇19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找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夺取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我知道,那个时代的中国,得到这样一个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俗话说得好:“弱国无外交”,这是一事实!中国是个一个拥有四万铁血儿女的国家。他们饱受了很多的虐待。他们是在怎样的忍受这样的羞辱。但顾维钧和先进的青年们再次让我们沸腾起来,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去赞扬他们,他们是铁铮铮的好男儿。
看完了这部片子后,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0
历史的沦回里中国充满了苍桑。
那言行的怯懦,那字句的野性,那砖瓦的狼籍,那……在腐败的清王朝下,中国开始没落;在野蛮的攻击下,中国开始亡失;在暴虐的侵略下,中国不再富饶。
是谁在列强面前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那么坚强地维护着中国的领土、民族的利益。
他用庄重的语言告诉世人“中国不能在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豪壮的语言,声音里流淌着对祖国的热爱,沉着中透露着中国人的顽强。
在他的行动里,渗透着中国的尊严,他明白这切,于是做得很好,没有让中国在细微之处有失尊严。他不仅是外交家,更象征着中国。
顽强的言行里是中国人的骨气。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1
中国代表团开赴了巴黎,肩负的使命,压力令人无法得知,时人也无法了解,他们在和会上的据理力争,在和会下的积极奔走,挽回的不是预期的主权完整,是国际上的震惊,但更多的也许是国人的唾骂和愤怒,可这不是他们的错,是软弱无能的北洋政府,是必然的结果——弱国无外交。
我想起邱吉尔的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战胜国打着维护世界和平、公平的旗号,谁不在为各自的利益打着算盘?当强国与弱国的利益相碰撞时,他们谁不在牺牲任由宰割的中国?连同情中国的也不例外。个人力量是微小的,靠别人的同情支持更是不可取的。我们不怨恨那些出卖中国的外国首领,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衡量自己与他人得失时,我们又能说什么。
巴黎贵族女儿对顾的爱慕,是衬托顾的人格魅力吧,它更是在诉说中国人的骨气。1919年6月28日,中国人第次对列强说——不!
中国不会是永远落后的国家,今日的飞速发展,成就明日的发达。但中国人绝不称霸。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2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我的1919》。这部电影描绘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919年巴黎和会时的种种经历,以及他的好友肖克俭为了抗争列强给中国讨回正义而自焚的感人事件。
看完电影我不禁惊讶于顾维钧非凡的外交才能和肖克俭强烈的爱国思想。与此同时我也记住了一个历史性的年代-----1919年。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限;1919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顾维钧代表一个“弱国”去参加巴黎和会,他用自己的机智勇敢和能言善辩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卫了中华民族的权利。他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了正义,讨回了平等。他让所有人的眼睛都为之一亮,正因为他在和会上的正义之举才让中国挺起了胸脯,面对一切不公平说“不”。
这段历史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一个“弱国“即使作为战胜国也会遭到别人的蔑视,也不会拥有应得的东西。旧中国走上了一条曲折坎坷的路,但是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离梦想已经不远了!’’因为现在我们有领先的科研成果,现代化的工厂。可以说是一个强国了。这一切都是那些在和会上蔑视中国的人所想不到的。
我们应该牢记这段历史,但不能再让历史重演!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3
偶然在“学习强国”的平台上,看到视频学习里有看电影。那天饶有兴趣地打开,看到陈道明梳着油亮的背头,穿着笔挺的黑色制服,很绅士的样子。旁边赫然写着“我的1919”,就这了。偶像的力量真是无穷大,人们常常因为喜欢一个人而喜欢一首歌或者一部电视剧。就像此刻的我,因为欣赏陈道明,所以选择了《我的1919》
《我的1919》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的凡尔赛宫集会,商讨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问题。当时的中国政府是袁世凯政府,从清政府以来,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国际社会也并没把中国放在眼里。原定的5个代表席位,最终只给了两个,5个代表只好轮流参会。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应该在和会上争取更大的利益,然而列强们无视中国的利益,经本应从德国手中归还的山东半岛的主权,直接转送给日本。代表团的提案,最终被否决。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最后黯然离开。
电影中浓墨重彩的部分就是代表团中驻美公使顾维钧在和会上慷慨陈词,机智辩论的情节。在入会场时,日本代表把怀表掉在地上,被顾维钧意外拾起。在发言时他拿出怀表,被日本代表诬为偷盗。顾维钧顺水推舟,借题发挥。他说:“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请问日本这个行为,算不算无耻呢?!”然后他又强调了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孔子孟子皆诞生于此,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稣。在日本代表叫嚣中国在战争中未出一兵一卒时,顾维钧出示大量华工照片,有力地驳斥了日本的言论。顾维钧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的掌声,然而却不能扭转最终的结果。
看了《我的1919 》我很想了解这个民国的外交才子,后来百度了他的生平。顾维钧,字少川,1888年1月29日(清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七)生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初入旧式私塾,后于1899年考入上海英华书院,1901年考入圣约翰书院。1904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法及外交,获博士学位。不仅人长得帅,还才高八斗!
他一生有四位夫人,第一位夫人叫张润娥,是父母包办的,因此有名无实。第二位夫人是时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女儿唐宝月,几年后病逝,第三任妻子黄蕙兰,最后离婚。第四任妻子严幼韵陪他走到生命尽头,享年98岁。
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唐德刚先生认为,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是一个,李鸿章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之所以说他半个,是因为他没有外交决策权。即使是半个,也是非常高的赞誉了。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4
历史让愤怒又一次出现在了1919年的法国巴黎。只见一群外国贵族正在参加一个室外会议,主持人正在说“中国代表顾维钧先生因……”,一辆黑色的马车飞奔而来,车上做的正是这位具有绅士风度的中国人——顾维钧,中国赴巴黎和会的五个代表之一。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他赶赴巴黎和会,为了中国人的主权,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然而他感受到的却是落后挨打的悲哀,肩负着弱国子民的悲愤。
作为中国代表的他应以何种态度来面对呢?面对外国代表所提出的“中国在战争中未伤一兵一卒”,他从容不迫,拿出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付出,一座座的`坟墓,满载着中国人民沉痛的悲愤,满载着不可改变的既定事实。这一切,使外国代表哑口无言。影片中顾维钧的发言“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不仅使当时的与会代表掌声如雷,也使今天的我们为之全场鼎沸。他的言辞铿锵有力,包含有憋屈在心的个人愤恨,更是压抑已久的整个中华民族愤怒的爆发。顾维钧面对日本代表的威逼利诱,泰然处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种不为利诱所动的精神多么可贵啊!法国女士让娜在顾维钧被人民的呼吁压得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她说“他和你们同样爱国”,听啊!这是出自一位外国友人的愤怒。
“是人民把你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坐标位上的”,对于影片中肖克俭等人的爱国行为,我们就不难理解,有谁能说肖克俭的自焚牺牲毫无价值呢?没有人能这么说。虽然他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他在努力的唤醒着周围的人民,唤醒着人们的爱国意识。他有权力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内心情感。他呼吁着、维护着自己祖国的主权。所以说它是伟大的。“弱国无外交”,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巴黎和会中唯独中国是在战胜国中没有得到任何战争赔偿的国家,也是在凡尔赛和约中唯一没有签字的国家。这是中国人愤怒的表现。
“中国人是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弱国无外交吗?弱国更需要用外交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巴黎和会上的那一幕,久久地在我的心头萦绕。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这一惨痛的教训,使我明白了许多。就让这沉痛的教训停留在历史的1919吧!历史已成历史,愤怒激励着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也永远也不敢忘记这惨痛的历史,回归现实,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迎接挑战!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5
1919,中国史上一个永恒的转折点,却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期盼、失望与愤怒,包含了那个时代残酷的现实和中国历史无尽的沧桑。
重温《我的1919》这部电影,我的内心仍充满感动,感动于顾维钧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执着与坚韧,感动于肖克俭为革命献身义无反顾的爱国精神,感动于那些为争取世界和平而牺牲的中国劳工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用自己的智慧诠释了中国人的不屈不挠。但同时,我的内心又是悲愤的,我悲愤于北洋政府军阀的妥协与懦弱,悲愤与西方列强无耻地瓜分世界的野心,更悲愤于他们对中国人民应有权利的无视。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让亿万身处水生火热之中的世界人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巴黎和会的召开同样带给四万万中国人民以无限的期待。作为中国代表团的特定公使,顾维钧的一言一行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志,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勇敢、坚定、正直、睿智、沉着冷静而又有责任心的年轻外交官,他具有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可贵品质,而这些品质正是“中国魂“的体现!巴黎和会上,他身穿秀有中国龙的服装,并且用汉语而非英语来批驳日本人的无耻轻行,这就向在场的所有人证明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立场,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家,失去任何一寸土地都如同失去血肉一般,正如他所说的“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那么经典而又值得深思的话语,我们都知道,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就出自山东,山东承载了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像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这是绝对不能丢失并且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更让我佩服他的是他的机智,他在会前捡到了日本代表的怀表,日本人却愤怒地认定他是偷盗,而顾维钧恰恰利用这一点,指出日本对山东的无理抢夺更是一种赤裸裸的盗窃行为,他把日本对山东经济主权的占据形象地比喻为警察捡到钱包,把里面的钱占为己有,而只把空钱包还
给主人。日本人对中国的山东垂涎已久,他们借助“二十一条”给中方代表施加压力,并以拒绝签字威胁最高委员会,但是顾维钧的精彩陈述博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这让我们感到振奋和自豪。
然而,一个国家的外交终究要依靠这个国家的实力,当有的中方代表感慨“弱国无外交”时,我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努力无望的无奈和疲惫,是啊,没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做他们坚强的后盾,他们何来勇气和自信去争得本属于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只能沉默地承受列强的压迫、歧视与侮辱。尽管在有些人看来,顾维钧太过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然而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他肩负着改变国人命运的重担,这对于一个青年来说无疑是任重而道远。如果遇到困难,一个外交官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没有为国奋斗的意志,没有尽一切努力去争取的能力,而只是一个一味的退缩,我只能说他是一个彻彻底底失败的人,或许还不如一个满腔热血的普通群众。当看到顾维钧为陆总长的推出而落泪时,我体会得到他内心的失落与悲伤,虽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为自己同胞的软弱和物理挣扎而落泪,我觉得他才是一个真真正正、有血有肉的大丈夫。
最后,我们没能实现收回山东的愿望,顾维钧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他已不想再同那些丑陋的人争什么,虽然巴黎和会带给中国人民的是内心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痛,但顾维钧的这一行为不仅代表了中国对于西方列强的反抗,同时也激起了亿万中国人民投身革命的热情,随之国内爆发出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已经觉醒,中国的命运开始发生转折。影片中爱国主义激进分子肖克俭在凡尔赛宫广场上自焚,熊熊的烈火伴随着刚劲有力的钢琴声,那一幕让我看到了中国无限的希望,就像那大火越烧越旺,中国人追求平等、独立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在烈火中,一个民族已经崛起;在硝烟下,东方睡狮已经醒来。虽然这些人与事已成为 ,但我们不能忘记,是他们的努力和牺牲让我们拥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尽管时间的车轮已渐行渐远,但90年前那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鲁迅先生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从那段血与火的耻辱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服务现在,展望未来。
1919,属于顾维钧,也属于全中国人民,虽然它已成为历史,但我们会永远铭记5月4日,这一天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磨灭,五四精神,也将如一棵常青树,深深驻扎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顽强、勇敢、坚定不屈的国魂,永远不会改变!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6
一九一九,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一九一九,中国人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一九一九,有太多的中国人走向了绝望的边缘,也有太多的中国人走出了抗议的第一步。
《我的一九一九》,苦难的一九一九,耻辱的一九一九,振奋人心的一九一九,因为中国最广大的青年走向了抗争奋斗,不论工人学生,不论贫穷富贵,不论民族地域,于是五·四成为他们不朽的丰碑。
当肖克俭跪在英美法的国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将自己燃烧,那时愤怒的火焰,四万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是在弱国无外交面前的悲痛。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不能收回本国应有的主权,德国占领的山东半岛在巴黎和会上划分给了日本,中国的主权变成了列强的盘中餐,成为他们相互交易的砝码、赠送的礼物,他们完全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人的愤怒。这一切只源于两个字:贫弱。
一九一九,正是我国内忧外患的灾难时期,国内军伐混战,各地拥兵自重相互争战,国外则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他们正在中国落多交通权,经济财政权,近而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领土主权要求,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在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上源源落后于西方大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任人宰割。耻辱的历史使我们悲愤,耻辱的历史更应该使我们铭记责任、吸取教训。
眼前依然难以忘怀他在烈火中的视死如归,他坚毅的目光,似乎要告诉世界:中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人终有一天回洗刷今天的耻辱,沉睡的东亚之狮一定回站起来。恍惚间,泪水已经充满了眼眶,一个人可以有太多的选择,可以富足可以安逸,可是是怎样的一股力量怎样的一份坚毅使他远离故土,使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肚外,在富足面前他选择了漂泊,在安逸面前他选择了冒险,在一己之爱面前他选择的祖国之爱,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气魄,因为他心中装者祖国。
今天,世界正处于总体和平的大环境之下,但是各国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它以新的形式在新的领域,展开着更为激烈的斗争,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也带给了我们心得威胁。而我们是青年的一代,先辈的努力使我们有了安定舒适的生活,我们应该无愧于我们所享有的幸福和安定生活的富足不该使我们丧失斗志和迷失起码的信仰。
画家之责在于尽显自然之美,歌者之责在于谱写生命之音,青年之责在于壮祖国之强大。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八周年,八十八年一晃而过,也许肖克俭的尸体已溶解在深厚的泥土中,也许他的尸骨正滋润着一株幼苗,也许正如这株幼苗一样,他的精神正感染和带动着新的一代人。
还记的他留给自己妻子的那句话“梅,回祖国去吧,那里正在燃烧!”我们这青年的一代,挺起我们的脊梁,抬起头,将这样的精神传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吧那里正需要我们,那里正期待着我们的燃烧。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7
不久之前,在德育基础课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我的1919。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巴黎和会时期,我国北洋政府的时任外交官顾维钧、陆徽祥等为了争取祖国东北的合法权益而所做出的鲜为人知的艰辛努力。
看完这部电影后,它所留给我印象最深感受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的话那么一个是心寒,一个是震撼。
1919年,从国家这个大背景上也能推断出小至个人的生活经历。当时的北洋政府头子袁世凯一心只想当皇帝,并为此早已和协约国日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把当时生活悲惨的老百姓更是推向了水深火热之中,全国一片哀鸣。好不容易等来了中国作为战胜国而参加的巴黎和会,可结果呢,中国不仅没能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反而又将落入日本之手!作为一个富有强烈爱国之心而有才华横溢的年轻外交官,顾维钧当然不会听之任之,只会倾尽其所能来维护祖国的利益。但让人可悲的是当他运用其过人的机智与学识在与日本代表的辩论中大获其胜并赢得会议全场的热烈掌声后,面对的却是胆小怕事的同事们的非难。和这样的人共事已经够心寒的了,可更让他心神俱碎的是来自政府甚至是同胞们的责难!一面是自己艰辛的为国家所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而另一面却是自己政府发来的一封又一封的催签电报。终于这一切的一切让他的长辈陆徽祥彻底崩溃了,只好借出走来躲避,但顾维钧没有而且直至后来遭到同胞们的辱骂与挨打时他也没有选择逃避,独自的坚持着、坚持着……但我看出了他的心在滴血、愤怒在燃烧、从未有过的孤独也在侵蚀着他的心灵。可他最终都没有让这种种困难得逞,而是毅然对抗政府的命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看到这一幕时,激动的热泪早已盈满我的双眼。
以前的我曾一直坚信“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可看完这部影片后,更确切地说是看到少川(顾维钧自少川)作为一名外交官所展示出来的翩翩风采后我毫不犹豫地改变了我的观点在那样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弱国,如果按照“弱国无外交”的说法,哪顾维钧应该像以前的李鸿章和以后的何应钦一样,乖乖在帝国主义的威逼利诱下签字还谈什么我国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因为“弱国无外交”嘛。可让我震撼的是顾维钧没有,在同事们都在回避日本代表团的邀请时,他不仅独自扛起了这个任务,而且还聪明地利用怀表事件像猫戏老鼠般把日本代表狠狠地耍了一顿,并借此表明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欧洲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也因此应得了欧洲各国对中国山东权益的肯定。这怎么能说不是一次成功的外交呢?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外交!这也是中国第一次真正对帝国主义说“不! ”
没有哪一个国家从一开始便是强盛的。虽然强国往往在外交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不是强国,但却努力为维护本国应得利益而奋斗的国家实体。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有希望、这样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这样的国家才具有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动力!
说来可悲,要不是这部电影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那样的年代里曾有过少川、肖克俭等等这样一群优秀的中国人为了祖国的利益义无反顾地牺牲着自己的青春、才华甚至是生命,但从我知道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光辉形象将会永远地留在我的心里,借此也向所有为了人类高尚事业而奋斗的无名英雄们送上我最诚挚的敬意。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8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让签字。”——《中国近代现代史》
终于看了期望已久的《我的1919》这部电影,这并不是一部新电影,甚至有点老。早在我读高一的时,历史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这一部片子。但由于种种原因,观看的时间一再推后。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不像平常看的那种战争片,整片充满着鲜血和枪炮声,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充满看不见的硝烟,充满着悲壮。1919年是个特殊的时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街弃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这是这部电影的内容。
当我看到顾维钧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时;当我看到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时;当我看到他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时,我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我为他感到自豪,他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而当我看到肖克俭因为组织留学生抗议,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直至最后一书告爱妻,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我为他而心痛,为他而愤怒。他要用他的热血来唤醒沉睡的中国人民。然而当时在他们背后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也许正是印证了那一句至理名言“弱国无外交”,当时的政府竟然会要求代表团在和会上签字,他们完全不顾及人民的想法。
巴黎和会是失败的,但我个人觉得,它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真因为这个巴黎和会,才有了五四运动,我们要感谢顾维钧,是他拒绝签字,因为这样,1919年才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才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1919年6月28日,中国人民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弱国无外交”,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现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了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我的1919》观后感 篇29
回首那一刻,耳畔是否还能听得到那一声声动人心魄的呐喊与口号?蓦然转身的那一瞬,是否还能看得见天边那一抹如烈火燃烧般的残阳?母亲啊!多少次,多少次辗转于灾难与屈辱中,又有多少次,多少次伤痕累累地站了起来,因为你有一群勇敢的儿女,一群敢于拼搏,敢于反抗的儿女!是他们一次次地将中国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他们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震撼着整个世界,一个个坚定不屈,昂首傲立的身躯共同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与骄傲!
当历史的车轮辗过1919年的时候,巴黎和会的谈判桌前,英、法、美等强权国家不顾及身为战胜国的中国的利益,在《凡尔赛和约》中,竟决定将本应属于中国山东半岛主权割让给日本!消息一经传出,中国愤然了,中华儿女愤然了,如此屈辱怎能忍受?而北洋政府的软弱无能更是令所有国人感到震惊!
巴黎广场上那团自焚的烈火,燃起了中华的愤怒。“中国不能没有山东,一如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于是,一幅幅标语走上街头,强烈要求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为争主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在中国学生的带动和感染下,工人、商人、市民纷纷走上街头,加入了拯救中华主权的运动中,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运动,将整个运动推进了高潮!最终,迫于压力的中国北洋政府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对强权说出了“不”!
这种种举动,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坚强、勇敢的一面,中国人民凭借着信念与决心向强权说“不”,中国,不会被磨难摧毁,中华儿女也不会低头,这是不会被改变的,即使在强权面前,也从不动摇!
在声声的奋喊中,体现出了中华儿女大无畏的民族气节,中国人民是自尊的、自强的,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是任凭谁宰割的,中华儿女是永远不会屈服的!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0
17世纪中叶,随着英国资本主义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纷纷确立,资产阶级为摆脱自身经济危机,不断地开拓殖民地。到19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国的大部分近邻地区和国家先后沦为殖民地,他们将魔掌伸向了我们地大物博的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蒙受了奇耻大辱。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帝国主义通过军事侵略和外交讹诈,强迫中国签订了70多个不平等条约和协定。
然而在众多的不平等条约中,最令人愤恨的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竟丝毫不顾及中国的尊严和权利,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的领土割让给领略日本。
中国人民争取过,赴法谈判代表团努力过,可最终中国山东的割让写在了协定上,众多的帝国主义代表也在协定上签了字,但是,衰落的中国不表明她精神的衰退!中国,仍然有着热血的青年,有着反抗的青年。最后的会议上,我们听到的是中国代表的这样一段话: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送给了日本人!中国人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
是的,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但我们更不会忘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的精神仍然在焕发她的气息。
记住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今天我们中国在中国人的不断奋斗中不断走向富强。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往昔那任由帝国主义宰割的中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天的中国,是苏醒的雄狮,是跃跃欲飞的蛟龙。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我们应铭记历史,同时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富强的国家。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1
这是一部含着血泪的影片,这也是一部含着血泪的历史。
我用两个小时去看完它,却用了很久很久去体会这部影片带给我的落寞。
《我的1919》,我的民族,我的国家!
一九一九年,这个多事之秋,一九一九年,这一年,有屈辱的巴黎和会,这一年,有无奈的外交妥协,这一年,也爆发了举国震惊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年,勇敢的中国外交官在和会上奔走斡旋,这一年,无畏的中国人民在巴黎走上街头,洒着鲜血呐喊。
看一部电影,我看不懂它的拍摄技巧,也看不出演员的演技,我看的,只是这个电影讲述的故事。我深刻地明白,当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被当成故事讲给一代又一代的人听时,那个故事,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我的1919》就是这样一个承载着历史风尘的故事,厚重得令我窒息。
影片的开头,是一个神情疲惫的中国男人,他坐在马车上,沉思着。他是中国驻美公使,他也是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全权代表——顾维钧。从美国赶往巴黎,他带着收回山东的要求,带着四万万同胞的希望,带着国家的尊严。我无法揣度那个男人赶往巴黎时的心情,但我却看见了那个男人脸上是深深的疲惫,我仿佛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他心中的沉重。这一趟,他或许会带着国家应的利益回去,也有可能至此成为民族的罪人。
我不懂在一九一九年,在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怎样才能拯救中国,但我知道,那时的人们,每一个国人都在为了拯救中国的理想而奋斗着。有人在外交上忙的焦头烂额,有的人在报刊上传播着思想,有人在街道上高举着旗帜反抗……但是,不管用哪一种方式,不管是机智如诸葛的顾维钧,还是为着理想奋不顾身的肖克俭,亦或者是为爱远涉异国的梅,在那样一个时代,他们都不能将落后的中国彻底解放。
我不了解外交,但我却知道,在外交上,每个人都在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为了利益,他们可以不管正义,也可以失去同情,为了利益,他们像丛林里分食的老虎,忘记了承诺,也抛弃了曾经作为盟友的中国。
对于那些在和会上张牙舞爪的老虎们,我的印象不是很深,但有一个人,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淡忘的身影,他是威尔逊,一个带着他的十四点来到和会,又带着同意抛弃中国的不平等的意见离开巴黎的美国总统。他让我渐渐明了,在面对国家利益时,有时候,个人信念、个人理想、个人情感、信任等等都不再重要。威尔逊被后世认为是理想主义典范,他曾说,我的国际联盟的设想,应该作为全世界人类的有组织的道义力量发挥作用,无论在何时何地出现错误的行为和侵略的行径,或者产生采取此类行为的企图,它们都要暴露在良知的探照灯下。那么在巴黎,是什么暴露在良知的探照灯下了呢?
面对背叛和抛弃,肖克俭跪在英美法的国旗面前,用熊熊燃烧的烈火将自己的信念彰显,那是四万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悲凉的挽歌,那更是在弱国无外交面前的悲痛。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不能收回本国应有的主权,列强将山东半岛的主权送给了日本,像是赠送一个礼物般,他们完全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无视中国人的愤怒。但是我们不能去责怪他们,落后、贫穷、软弱,我们没有责怪他们的资本,也没有责怪他们的力量。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公平,还需自己争取。
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在得知中国的山东主权被日本抢夺之后,无奈地说:“我不知道我留在巴黎还能做什么,我没有勇气去拒绝签字,但是我的良心不允许我去签字,不能成为民族的罪人。”
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的顾维钧在离开的时候也流泪了,那个铁血男儿的眼泪里有着屈辱和不甘,还有深深的无奈。有人说顾维钧不理解普通群众的心理,他指责群众的鲁莽,但群众也不理解他的思想,外交是一个复杂的东西,
和会的签字仪式上,顾维钧痛心地对那些西方的强盗们说:“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
我们也不会忘记,一九一九年,有一场丧权辱国的巴黎和会和一张凡尔赛合约,一九一九年,有无数的英雄在反抗和救国的道路上留下了鲜血和生命,一九一九年,有一种思想在扎根萌芽,五四的鲜花即将开遍祖国的上上下下。
我们更不会遗忘,唯有强大,才能立足,公平是努力的结果,公平,也是强国的特权。
影片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让我难以忘怀:一九一九年,中国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2
回首那一刻,耳畔是否还能听得到那一声声动魄的呐喊与口?蓦然转身的那一瞬,是否还能看得见天边那一抹如烈火燃烧般的残阳?母亲啊!多少次,多少次辗转于灾难与中,又有多少次,多少次伤痕累累地站了起来,因为你有一群勇敢的儿女,一群敢于拼搏,敢于的儿女!是他们一次次地将中国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他们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震撼着整个世界,一个个坚定不屈,昂首傲立的身躯共同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与骄傲!
勇敢、坚定、不屈、奋斗,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国魂。
当历史的车轮辗过1919年的时候,巴黎和会的谈判桌前,英、法、美等国家不顾及身为战胜国的中国的利益,在《凡尔赛和约》中,竟决定将本应属于中国山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一经传出,中国愤然了,中华儿女愤然了,如此怎能受?而北洋的软弱更是令所有国人感到!
巴黎广场上那团的烈火,燃起了中华的。“中国不能没有山东,一如不能没有耶撒冷!”
于是,一幅幅街头,强烈要求中国在和约上签字!“为争,内惩”,“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在中国学生的带动和感染下,工人、商人、市民纷纷街头,加入了中华的运动中,出现了工人、学生、商人的“三罢”运动,将整个运动推进了!最终,迫于压力的中国北洋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对说出了“不”!
这种种举动,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坚强、勇敢的一面,中国凭借着与决心向说“不”,中国,不会被摧毁,中华儿女也不会低头,这是不会被改变的,即使在面前,也从不!
在声声的奋喊中,体现出了中华儿女大无畏的民族气节,中国是自尊的、自强的,中国的领土不是任凭谁宰割的,中华儿女是永远不会的!
1919年已被岁月铸成历史,但5月4日,这个会让我们铭记一生的日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磨灭,五四,将如一棵常青树,深深驻扎于每个中华儿女心中。顽强、勇敢、坚定不屈,这就是国魂,永远不会改变!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3
众所周知,1919年是我国近代史很重要的一年,是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的分割线,具有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就是这一年发生的。而电影《我的1919》就是讲述了这一年发生的事情。这部电影是我高中时学校组织看的,今天又把这部电影看了一遍。算是重温一下这段令人气愤的历史,也有许多和当年不一样的感受。
《我的1919》讲述了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陈道明扮演的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参加巴黎和会前,中国以为这是一个机会,作为一战战胜国的我们有权利让他们给我们的屈辱一个公正的判决,可我们得到的是什么?会议开始前,中国参会的五个席位减到两个。中国代表团希望德国归还山东省,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可是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遭到拒绝,山东省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一切只是让我们深深地感到遗憾和无奈,总结起来只有五个字:弱国无外交!
我印象最深的是顾维钧在和会上中文发表的演讲,他拿出会前捡的牧野先生的金怀表,说是牧野先生进入会场之前为了讨好他,争夺山东的特权送给他的。当牧野先生说他无耻时。他又说“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问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是不是极端的无耻?”后来他又言辞激烈的强调“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看到这段我首先对顾维钧的外交手段和机智表示钦佩,就像当时会议代表们所说的,他像老鼠一样聪明,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从他激烈的言辞中我们也深深感到他的爱国情怀和对不公平待遇的气愤。我为中国有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英雄感到自豪。然后是对日本的无耻行径表示愤慨,更对列强的行径表示无奈,和主权完整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巴黎和会并不是一次正义的审判而是帝国主义无耻的分赃场所。我不明白山东省是中国的领土,他们有什么权利把山东送给日本,中国在他们眼中到底是什么?弱国没外交,那连基本的尊严都没有了吗?
另一段印象深刻的就是影片接近尾声给时肖克俭在凡尔赛宫广场的自焚,熊熊燃烧的烈火中英法美三国国旗付之一炬,他用牺牲自己生命的方式表达了对合约的不满,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了深爱的祖国。
我想到了弱国的悲哀,没有在国际上占据地位,所以我们连保存自己尊严的眼里都没有,只能任人侮辱,得到的只有拒绝。我们也为当时北洋政府的无能与软弱表示气愤,那样的合约竟然还准备签字。不过,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一直的都在,不论是在哪。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这次会议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
中国这次外交失败有意义的,他让我们深刻的明白“弱国无外交”的悲哀,让我们感受到被列强欺辱的无奈,我们能做的只是让自己变强,让他们再不敢轻视。弱国无外交,这五个字教会我们太多,而我们为此也付出了太多,历史记载的是过去中国为此所付出的代价,而我们要做的是书写祖国美好富强的未来!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4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会永远记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更激励我们发愤图强,学习更多知识,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要在土地和人数上强于别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在综合实力上。而中国的崛起更是离不开那些有志青年的努力,他们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不断为国家和人民献计献策,为中国的崛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让我更清楚地了解了这段历史,也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理解。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不断地鞭笞自己前进,尽个人最大力量让祖国屹立于民族不败之林。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5
今天我们班组织观看了电影《我的1919》。电影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并震撼到我。影片中有许多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在日本提出不平等合约后,在签字的会议上,顾维钧表达了他的愤怒。就如他所说,谁能接受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中国作为战胜国,却还要把山东省让给日本,这恰恰证明了只有国家强盛,才能被国际社会看得起。只有国家强盛了,我们才会有在世界上的发言权。今天,我们要铭记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革命烈士,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一份力。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6
在《我的1919》影片中描述上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为抗争列强,讨回正义感人肺腑的事件。影片充分表现了中国在列强的国际会议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就是深刻烙印在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在这个和平年代,这句话我们需要常响耳畔。须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7
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团参加巴黎和会的外交全过程。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却不能享有战胜国应该取得的权利,这是对中国的无视,对世界和平的无视。中国代表团虽一再争取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但中国政府的软弱与各列强的联合敌对,中国最终事与愿违。
其实并没有哪一个国家从一开始便是强盛的。虽然强国往往在外交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不是强国,而是努力为维护本国应得利益而奋斗的国家实体。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有希望、这样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这样的国家才具有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动力。作为有良知,有理想,有责任的新一代青年,传承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从自身做起,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8
《我的1919》无疑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其表现了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明的外交使节顾维钧等,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与列强抗争的种种过程。更有爱国志士肖克俭为国请命,最终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悲壮之举。从而讴歌了中华民族勇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源远流长的爱国情义。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素来以沉稳、儒雅风格著称的中国大陆实力派演员陈道明在片中扮演的顾维钧非常引人注目,其将顾维钧身为炎黄子孙的尊严气节及外交家的睿智潇洒等都表现得入木三分,不论是澎湃之时还是伤感无奈,都予以观众们真情触动。
由于本片是一部专题的反映民族情感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不论是哪个角度都折射着发人深省的气息。陈道明的出演也很好的贴近了更为年轻的一代观众。因此不妨从感性的层面来表达一下感受了。
影片初始的几分钟里,貌似'使用了侧面与正面'、'国外加国内'这俩“派系”的某些细节穿插,间接为主的反应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所以即使是完全没有接触过当时历史的人也可体会到那种虽属乱世但惟德馨的气息。陈道明等,则是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项铁律一路贯穿。
上述简洁的概括基本上也足够了,太过具体的情节故事之始末,其实不用过于追究,史实就是史实。不过,还有一个应专门提及的问题,就是本片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我自己本身,虽没有足够把握来评定,只是想从被触动最为深刻的情节处来寻求答案。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的名称不在话下,还有跟“和会”有关的专用词语都被反复着,过多讨论那些没有必要。那接下的,个人意见就是‘欺骗’及‘出卖’还有‘四万万同胞’等。这些词其实不用专门的填补到戏词当中,应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想法基本上会被认可的。还有“侵犯权益”等用意的词汇也不在少数。这样一来,若是针对该脉路,就等于内申体现了一个重要问题:不管当时还是现在,占世界人口相当比重的,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其利益需被维护并不是某几类人或事专门写到某条规定里的。而且通过故事的始末可以告知人们,我们的利益往往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站出来澄清和加以维护。本片也不愧为一个非常典型的“史实案例”----不需再去进行诸多的‘雄辩’,可靠性多年后依旧一目了然。影片也就可以顺应自然的向国内以至世界的影众们,毫无顾忌的讲述人们不应漠视的种种道义。上述这些应不失为本片的轴心骨之一。
所以,对于史学比较精通的朋友,其实不需要重复的观看本片。因为其起到的就是一种真实的、警示后人的作用,内容相当坦诚,事实早已摆在那里。不论任何一个群体都无法扼杀,这无疑也是影片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来,回到现在,我们当前的新一代,具备的预见能力毫无疑问会更加强大。当下的各个民族,都可借助更多的历史事实,还有更科学的‘社会公式法则’来推算咱们的将来。那是不是说于当代,咱可以较过去更适于防患于未然?好比火苗还未充分燃烧时,由一个小孩子也可将其扑灭或加以限制,若等到火势已经非常凶险,不论是城市还是郊外、过去还是现在,这种情况可能就不是一回事了。比方现在的亚利桑那山火;当年的圆明园之类----估计都不是小孩子能够去举足轻重的,至少要交给消防队来处理,至于处理过后收效如何。上述例子而言一般世人都有目共睹,点到为止吧。
再回到片中,日本的咄咄逼人,陈道明饰演的顾维钧于影片明里暗里都提示着当时欧美诸强----他们纵容般的所谓调停协助,实际上也将自己的“利益”长远来讲摆在了风口浪尖。这从某个角度,体现了宽容智慧的国人,以客观的态度和形式警示了世人……欲望是没有极限的,如果不加以合符情理的限制,必将造成长远的后患。因为不说其他,我们这个世界的资源现在过去都是相当有限,经受不起太多纷争战火的洗礼。维护世界是长远的大计,仅靠某个别国家不可能有怎样的收效,可那么多国家却不自觉的反其道行之,这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深刻伏笔。
再有不得不提的,就是顾维钧的好战友肖克俭。他以最震撼的方式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可相信咱们更希望他们这样的钢铁斗士能留下来,好指引我们如何迈出下一步。但他们没有这样选择,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十万火急,已经没有时间用更平和的方式去作唤醒了。言下之意,只要是知道这段悲壮史的民族成员都对其生命的痛失附有连带的责任义务。而还清了这笔“债”的人现有多少?可反之,有的时候,埋怨的声音好像更为响亮……究其因,该归属哪些方面呢?其实人们大都心知腹明。冥冥中,我想到了影片的最后一幕,标写着几行醒目的大字。字幕意思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中国人民敢于说不。敢说不于片中指的是开始敢于向列强们说不。但实际上,于日常中,去针对我们自身的某些情况,说起不来应貌似更为“便捷”,可事实往往有所区别。对这个问题,可能好比去评判他人之前,应先基本上管好相关的自我,这样去做评判才易收效。不知有无共识,仔细一想,以一定标准来管好自己还真不是件容易事。恰好影片中也有“呼应”的陈述,就是陈道明机智巧妙的用日方人员怀表作以铺垫,引出了激情有力的辩论,使得会议代表们都以掌声回应……。由于制片方导演明显在此段情节中下了功夫,无疑使之成为本片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幕。因为这说明了很浅显的世理:不论是民族还是群体个体,如果连自己的利益尊严还有言行都懒得去维护和评价,那周边的人甚至是物,有谁还心甘情愿的去为你效劳。这种可能忽略不计吧,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遇到,反之还会因此饱受侵害。但世界就是有其残酷的一面,很可能还会使得自身所处环境都跟着一起受罪遭殃。所以咱们把这些理综合,再等价至刚才提到的先以一定标准来管好我们自己,再去……的那段,便会发现二者其实是作同理看待啦,而与之可生共通同理的,又何止一二。
上述只是浅显的道理,不过本片在一定程度上难道不就是在提示激励我们不要等到崩溃之时才去认真反省吗。我们的世界总是处于变革起伏之中,不久的将来,很多事物都还无法明确。想要适应和发展,则需在自己不断努力的前提下;重要条件已经到位之时,才好考虑兼顾和促进其他群体的事宜等。不然,就算是再给力的点子都多半是行不通的----这又可联系到片中同理的“弱国无外交定律”,其对于民族和个人来说都绝对可以“灵验”,时间问题而已。
《我的1919》观后感 篇39
2019年4月28日,学院团委组织我们观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很纪实的电影,像是顾维钧的自述,把1919年巴黎和会前后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电影最开头的地方,乘着马车前来参会的衣冠楚楚的顾维钧被一大群一战欧洲伤兵拦住,车窗被敲碎,脸上带了伤,衣服也扯破了——从一开始仿佛就预示着巴黎和会里中国的狼狈和无力。
中国代表团在升旗仪式穿了汉装,这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希望在世界面前笔直地站立的仪式感,但是一句“弱国无外交”就道尽了一切。“如果中国参战,就以大国身份对待中国。”这是欧洲列强许下的空头支票,没有实力就拿不到平等的话语权。说好的五个代表席位被压缩成两个,据理力争竟然是为了换取英美法意对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同情!要通过别人的同情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多么无奈、多么可悲!
更可悲的是,外交官要看政府的脸色行事,而当时的中国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一直对日本妥协。当时的中国政客仿佛是在拿国家利益换取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家族利益,完全无视了中国人民的意愿。在这样的国内政治背景下,作为外交官的顾维钧纵使旁征博引舌灿莲花,纵使有再大的人格魅力让列强的首脑和外交官乃至他国人民都敬佩他,也无济于事。
顾维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孤军奋战的,因为中国政府并不支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有四万万中国同胞的支持的。
我本来觉得肖克俭仅凭一腔热血并不会有用,这种冲动行事最后可能就会让别国把刺杀这样的黑锅扣在中国人头上,哪怕你没有做过,因为有暴力和示威游行的前科,你也会成为被怀疑的对象,这样不仅于国家无利,而且会让家人忧心。一开始的顾维钧大概和一开始的我的想法是差不多的,做事情要有大局观,肖克俭的冲动只会让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白费。
但是到了影片的结尾,我突然反应过来这种天真的执拗和团结有多珍贵。以死抗议是爱国的赤子之心,这一把火点燃的是中国人的反抗精神,是压迫到极点看不见希望终于决定奋力反击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终于从精神上挺直了的中国的脊梁。一个人的呐喊没有用,两个人的呐喊没有用,四万万人的呐喊终究会量变产生质变,会在世界上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最终迎来新生的希望。
勿忘历史,愿我们永葆爱国的赤子之心。
《我的1919》观后感 篇40
乱世出英雄,弱国无外交。时穷节乃现,板荡识忠臣这是我看完电影之后的感想。
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在国际舞台上的表演跟在原始部落中的比划没有什么区别,我孔武有力,你打不过我,你就要听我的,所谓的道义,只不过是为这些行为披上一件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衣罢了。再绵里藏针的外交话术也好,再铿锵有力的游行呼号也好,都不如那一身实实在在的腱子肉。但那却是我们在那个年代下,最缺乏也最渴望的一些东西,是映照于顾维钧决然走出巴黎会场和会时眼里的光的决然眼神中,燃烧在是肖克俭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的熊熊烈焰里。
生活在如今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无数在那个年代觉醒的先烈们用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甚至是他们的生命,给他们的后人们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应该感恩,感恩那些前辈们给了我们一个繁花似锦的世界,但是更应该清醒,并不是“乱世出英雄,弱国无外交”的法则不在了,而是有人站在我们前面仍在负重前行,他们在国家的战车的后面用力的推动着,沉默着,燃烧着,威慑着,一步一个脚印的推着它往前走,这才有了我们这些在车上的人看到的太平景象,万里风光。
而现在,到我们这一代了。我们被时代洪流裹下了车,不知不觉间已经站到了该站的位置,国家接下来该往哪里走,它的速度又如何,当我们把自己手里的接力棒交到下一代手中的时候它的成绩又是怎样的,这一切都还是未知。但是,我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充满信心的,我觉得他的未来是可期的,我也对我的同龄人们抱有绝对的信心,他们是充满热情的,活力无限的,他们一定可以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就让历史来证明这一切吧。
《我的1919》观后感 篇41
这学期老师组织我们看了部影片——《我的1919》,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1919年初,中国代表顾维均等人赶赴法国巴黎参加和会的事,中国作为战争胜利国,但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要求却不被接受,中国代表顾维均无奈,只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历史。影片真实生动的记录了当时中国屈辱的一段历史,同时又是令人感慨的历史。
看完电影,我感慨万千,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代表在驱车赶往巴黎的路上被围困殴打,以至于在巴黎和会的开始就被其他国家的代表嘲笑?为什么日本帝国敢在战败的情况下,还如此猖犷的要求中国代表作出让步?为什么中国的热血青年和留学生在抗议的同时,被无情地殴打?而又是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参加和会的代表从开始的五个变成了仅仅的三个,却还依旧无法有发言权呢?记得有人说过: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不是中国代表的无能,也不是中国代表情愿被其他国家的代表踩在脚下。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不仅仅是一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其他帝国势力的强大,集团的私欲不断地膨胀,在占有欲的驱使下,他们不断的向外扩张势力,都想侵占中国这块没有反击之力土地,而且都不希望中国在东方崛起!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中国的落后,清朝政府的腐败,当局统治者的懦弱无能!即使有些许有志青年也无法挽回这段沉痛的历史,有多少热血青年的举动不是被统治者无情地抹杀!这就直接的导致了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失败。我们都不情愿看到事情还是无情的发生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在和会结束后,中国的热血青年再次的愤怒了!
在影片中中国的代表更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驱车赶往巴黎和会现场被围困殴打时,他的内心是平静的;在被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嘲笑时,他的内心依旧是平静的;在会见法国重要代表时,从言谈表达中可以知道他仍然是平静的。然而在得知中国参加和会的代表即将被减少为三人时,他立即和其他代表商量,进一步和法国重要代表斡旋,当被婉言拒绝后,他愤怒了!在巴黎和会的现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代表的无理取闹、滑稽之谈,他真的愤怒了,从他的言词可以看出一颗爱国的心在跳动。他的言语铿锵有力,让日本帝国主义代表无言以对。
当中国有机会取得胜利的同时,清朝腐败政府作出屈辱的让步,他愤怒了,在离开的时候,他的心伤了。但是他还是强忍着泪水和悲痛,在和约即将签字的现场,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表明了全中国有志青年的观点。在他的言辞中,我们不仅听到了他的愤怒,更听到了一个民族即将奋起的声音。不仅是他在努力着,全中国的有志青年都在努力着。他的好友在和会的同时不断地争取中国能够得到应有的公平,不断的在各处激愤的演说,号召有志青年奋起。在烈日下他慷慨激扬,不知疲倦的演说!在暴雨下他依然如故,他的演说带动了中国的有志青年,也代表了当时中国热血青年的心声,为了中国能在巴黎和会取得胜利,他瞒着妻子,带着自己的远大理想,崇高目标自feng了。一个个热血青年为祖国的胜利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了解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要在土地和人数上强于别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在综合实力上。而中国的崛起更是离不开那些有志青年的努力,他们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不断为国家和人民献计献策,为中国的崛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让我更清楚的了解了这段历史,也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理解。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不断的鞭笞自己前进,尽个人最大力量让祖国屹立于民族不败之林。
《我的1919》观后感 篇42
历史步伐回到了1919年,思绪也追溯到了巴黎和会上,乌云密布就一定预兆着悲剧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从这里站起来了,他们没有在和约上留下任何笔迹。
一幅幅中国劳工在战争中受奴役的照片,清晰地可以看到他们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一片片白色的墓地是劳工们所向往的“天堂”吗?难道中国人只有遭遇苦难才能得以生存吗?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愤怒地辩驳了日本代表指责中国未出动一兵一卒竟梦想着获得利益的谬言。各国代表似乎也认同,响起了掌声,文化的差异却有着共同的情感认知。
东方睡狮还是没有凶猛的抗争,赢得掌声,难道是切实的利益,胜利的果实会降临到我们的头顶吗?弱国无外交,此刻一点也毋庸质疑了。
雷雨交加,一个不好的征兆,山东问题未能如愿解决,一群华人和留学生满脸的愤慨,无奈与悲痛,顾维钧真的可以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解释与满意的答复吗?
惟独用鲜血染红巴黎和会,让有良知的各国代表知道他们的媾和是中国人用生命换来的。然而,他们在烈火中真的永生了吗?
一辆黑色的马车载着中国代表缓缓驶入了和会现场,各国代表们正襟危坐,等待着亲手一笔后将带来无限的利益,中国代表心情是沉重而又是忐忑不安的。顾维钧走到了红色的和约本子前,讲了一席让中国人听了热泪盈眶而又为之骄傲自豪的话语,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代表团不能签字!中国人会永远记住这沉痛的一天!”合上了和约,大跨步的走出了会场。凝聚的空气终于流通了,广场上空的云朵也散去了,呈现出蔚蓝的天空,久久回荡的钟声也在称赞中国,中华民族崛起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19年,我们的1919年,中华民族一个不同寻常的1919年。
历史的车轮不停地向前翻转,中华民族的明天将由我们去谱写华丽的乐章,跳动的音符此刻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献给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我的1919》观后感 篇43
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1919年是中国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
啊!一段血泪史,几多辛酸泪!
《我的1919》,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又一次警钟长鸣,给我们以居安思危的训诫!
本片描述上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为抗争列强,喂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1年中国推翻封建王朝满清帝国。
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直接的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一颗再尖锐的沙砾,又怎么能敌得过一块坚固而巨大的石头呢?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这样慷慨激昂而又字征辞严的话语又有什么用呢?充其量是赢来了让娜母女的支持。有用么?无奈啊!
实际上,不论何时,国家强则外交赢的真理都是不变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建国初期为什么饿着肚子都要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艰苦卓绝都要研究原子弹氢弹,为什么你排除万难都要钻探油气田。或者说为什么如今的朝鲜要发展核武器,为什么当代的印度要搞航天。
为的就是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说一句有分量的话,为了能在这个地球上站稳脚跟,不致像鲁迅先生说的,被开除:“球籍“啊!
请13亿的中国人牢牢记住吧: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我的1919》观后感 篇44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亦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议上与法、英、美、日各国斡旋,中去中国主权而却最终外交失败的历史故事。影片详细地描述了那段历史和那次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失败外交的经过,让我对那段历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相对于从教科书的简单叙述中获取的知识,影片更是为我提供了一个认识历史,对待历史人物的视角。
顾维钧,影片的主人公,年轻,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拥有了一切优秀的品质,而他所作的种种,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无可指责的爱国青年。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梭赏识;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下午三点前阐述自己在山东问题上的观点,二他们接到通知时已是将近两点),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
只是,正是应验了那句话,“弱国无外交”,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付诸东流,举办国法国权衡各种利益,最终仍只给予了中国两个席位,而山东问题,英法美三国左右权衡,最后仍然决定牺牲掉中国来获取自身的利益,将山东转让给日本。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一个外交家所能左右的结果,尽管直到最后陆征祥总长都灰心丧气绝望的时候,他还相信“我们还有机会在争取”,只是局势,早已不是他顾维钧一个人便能力挽狂澜的,无论他再出色,再如何才华横溢,因为他的背后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
外交失败,代表团成员成了众矢之的,更有甚者,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愿意以三个人头来换代表团成员的一个人头,之前的担忧“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为现实。国内政府叫他们签字——他们倒像成了卖国贼。
与顾维钧相对应的另一个人,他的好朋友肖克俭,是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者,领导工人有幸工,为争取山东权利为废除“二十一条”领导法国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行威,最终视死如归,在凡尔赛广场自焚,以死来抗议《巴黎和约》的签订,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了深爱的祖国,相对于顾维钧,他的爱国是激烈而直白的,引起无数爱国者的共鸣。
似乎肖克俭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是为了与顾维钧相对照的,肖克俭的激烈而直白的爱国容易被人们所儿呢和赞同,但是谁又能说顾维钧不是同样爱国的呢?他在和会的最后,拒绝和约签字,在未接到国内政府关于任何拒绝签字的通知的前提下,仅仅从这里,便可知道他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他与肖克俭不同的只是,他在运用自己的方式与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其实是殊途同归。
还有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总长陆征祥,某种程度上他是软弱的,亦如身后那个软弱的政府,只是他那句“取消顾维钧的资格我立刻辞职”而得以保住顾维钧的全权代表资格,只是他最后黯然离开巴黎,称政府叫他在和约上签字而他的良心不让自己签字,由此可见,他也绝非就如以前我所以为的那样是一卖国贼的形象。只是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环境,还有他所处的位置的尴尬,是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的。
爱国有很多种,爱国的人也有很多种,我至今仍然不能说清顾维钧和肖克俭的爱国方式究竟孰优孰劣,只是他们身上都具备着那份爱国的热情,这是毋庸置疑的。肖克俭这个人,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存在过我并不清楚,因为查不到真实的资料,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说,在我们去判断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时候,或许该设身处地地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原任务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位置,这样才不至于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才可以看清历史的真相,这是我们面对历史时应有的,也是影片为我们提供的另一个的视角。
《我的1919》观后感 篇45
"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这坚实激昂,代表着四万万人民意愿的声音在巴黎会上让世界为之一惊,一位年轻有为、充满爱国情的中国外交官,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但尽管这样,在1919年,那血雨腥风、国衰民弱的日子里,中国人民还是只能面对丧权辱国的协议。这是外交的失败,这是政府的失败,这是中国的失败!
呜呼,悲哉!悲那 列强的铁蹄在中国的领土上肆意践踏;悲那中国政府昏庸无道,软弱无力,悲那外交官虽然以精彩绝伦的演讲博得了喝彩,却换不来一份平等的协定;悲那拥有四万万人口的泱泱大国却不如日本说话更有份量。国人的愤怒,化为烈火在巴黎熊熊燃烧;青年的愤慨化为"五·四"在中华天地上如火如荼,不签字的中国人才对得起民族,对得起时代。记住这个年头,1919,饱受辱的中国第一次--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1919,这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虽然令人难过,却并不苍白。它以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没有经济发展,没有长治久安,没有国富民强,就算有100个,甚至1000个顾维均,也会被列强藐视蹂躏。惟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历史的车轮辘辘向前,人类文明高速发展,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虽然硝烟不再弥漫,炮火不再轰鸣,鲜花取代荒芜,笑容驱散恐怖,但新的正义新的形式紧张激烈地进行着,各国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就是新的兵种。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重任,面临着时代,对于我们的严竣考验,在这风华正茂的时期,我们没有理由不充实自己,学好知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绝对没有过时。也许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像顾维均那样在和会上慷慨激昂,但有朝一日,我们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激情四溢地宣读自己的成果,那同样是自豪的中国之音。有实力,才会有魅力,我们努力要让祖国富强,祖国的富强才能使我们说话更加理直气壮,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我们今天的一分一秒,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国家富强的需要。
让我们记住1919,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警示:让我们回味1919,回味它给我们带来的痛楚与苦涩,中国的今天来之不易,我们应当乘风破浪,紧扼时代的脉搏,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在纷乱的国际格局中,将历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的1919》观后感 篇46
正值“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于是班级组织了《我的1919》这部爱国电影的观看。观看影片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沉重,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心情更加沉重。我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生活安逸的大学生还有多少人知道这次会议,还有多少人会铭记92年前的雨风。的确,92年了,92年足以改变一个民族的面貌,足以改变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思想,足以让一切惊心动魄成为历史。
《我的1919》,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目的是重新瓜分列强在世界的势力范围。中国作为战胜国也出席了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上以顾维钧为首的中方代表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最后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历史事实,展示了“弱国无外交”时代中国外交官内外交困的艰难处境和拳拳爱国之心。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理应受到公平待遇,而且中国并没有提出瓜分其他国家的领土的什么过分要求啊,只是要求归还本国领土的完整和解除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条约而已,但事实却是这样的残忍与不公,这充分证明了历史的血淋淋:弱国毫无外交可言。如果你的实力弱那么只能任人宰割,谁都想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
弱国无外交,这个惨痛的教训,使我们中国人清醒地认识到锋交必先自强富国,虽然中国的这条道路走的曲折、坎坷,但走到今天我们中国人可以自豪地对世界说:看啊。我们正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我们有了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有了可以与世界水平相抗衡的科技人员,有了现代化设备的工厂,有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些曾经在巴黎和会上轻视中国及中国利益的列强们所料不及的吧!
看完《我的1919》,我的感触颇深,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时期,各个领域还不成熟,祖国的各个地区、各个行业还需要大量有知识的人才。我们应该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学好我们的专业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知识与青春。
《我的1919》观后感 篇47
历史课上,我们曾看过一个小片段,顾维钧,这个杰出的外交家,在第一次和会上亮相发言,这段小视频全班人都全神贯注地观看,没有人不钦佩顾维钧,这个令人敬仰的人!
而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看电影,看的就是这个《我的1919》,感触更加深刻!
顾维钧,一个永远让人赞颂的名字,不会被抹灭,这个名字响亮又永恒,他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在巴黎和会上做出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国际委员会向中国代表团发出最后通牒的时候,是他,勇敢地站出来,并致以完美的一击。他通晓英语,法语,却义无反顾地用汉语发言,他非常伟大!
至今,顾维钧第一次在和会上亮相的场面我仍记忆犹新,那是不容被忘记的。会议上,牧野男爵非但对山东特权的事情只字不提,还不留情面的羞辱了中国代表,而这个时候,就在这个时候,顾维钧并没有退缩,反倒是挺起胸膛走上前,用汉语发表了演讲。这点小伎俩就激怒了牧野男爵,因此他说“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在其他战胜国代表的嘲笑声中他掷地有声的开始反击,“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盗窃,是不是无耻,是不是极端的无耻”。一段热血澎湃的演讲,体现出他的不满,体现出全中国人民的不满。“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多么充满智慧的一句话,让在座的各位无不惊叹于他的智慧。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他是一只智慧的老鼠,美国总统威尔逊说他是一个充满斗志的诸葛亮,他赢得了这次会议的胜利,中国将永不屈服。
然而,事情的结果未能被改变,最高委员会最终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然后再由日本将租借地归还给中国,但归还后仍享有全部经济权利包括胶州铁路,这无疑是对中国的羞辱,对中国来说这是不公平的,这是不平等的!我们绝不会同意!
1919年6月28日,这一天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屈辱的一天。在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仪式上,顾维钧没有让四万中国人民失望。中国成了在战胜国中唯一没有签字的国家。
1919年6月28日,中国人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这段国耻,我们不能忘记,它是不可抹灭的!我们要变的更强大,这样才不会被欺负,被侮辱!
《我的1919》观后感 篇48
1919年,一个动荡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影片以“我”的视角,讲述了这个历史故事。故事发生在巴黎,顾维钧作为中国的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一位中国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进行发言,商讨关于是否将山东割让给日本。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在和会上却只有两个席位。顾维钧在和会上的激情发言,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人的风采——中国是战胜国;他面对日本牧野男爵的挑衅,面对和会主席,不卑不亢,慷慨激昂,让外国的总统连连称赞——一个充满斗志的诸葛亮;他用怀表来激起了牧野的愤怒,而从中引出了中国人对山东被剥夺的愤怒——那就是盗窃,那简直是无耻!
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一样!——这不仅仅拥有口才便可以做到的。他激情澎湃,用事实反驳,正是心中对民族的自信心,使他有了这份动力;这不仅仅只是充满斗志就可以做到的。他大义凛然,义正言辞,正是胸中那份强烈的爱国情怀,让他的热血沸腾;这不仅仅只要有热烈的情绪就可以做到的。他义愤填膺,声震天地,正是身上流淌的炎黄子孙的血液,令他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肖克俭,一个充满正气的青年,强烈地反对山东的割让。他身为一个青年团队的组织者,组织巴黎的青年进行游行,激起青年们的爱国之心。他心知谈判是没有结果的,于是,他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他燃烧起的不仅仅是他的肉体,燃烧的更是他满腔的爱国之情,更是点燃了青年运动的热潮。他告诉全世界的人:中国人真的愤怒了!
最终,各个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出卖了中国。所有战胜国都愉快地在合约上签了字,但只有中国,没有。顾维钧在场上的短短几句话,震撼了所有人。“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他合上了合约,脸色凝重地走出了会场。
中国人,第一次,向世界说:“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不再是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列强的屠刀下弱小的羔羊,我们有我们的民族尊严!
这是在每个炎黄子孙心中,刻骨铭心的痛,而那也是每个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爱国之情。
我们之所以处处受宰割,是因为那时的我们,不够强大;我们之所以被各国出卖,是因为当时的我们,太弱小;我们之所以被称为“东亚病夫”,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抬头与站立!
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把握当下,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的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的中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那么,让我们把握好自己,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我的1919》观后感】相关文章:
我的1919观后感08-27
有关《我的1919》的观后感01-23
我的1919观后感作文12-12
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01-29
爱国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01-21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作文01-15
我的1919观后感6篇09-05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3篇03-17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400字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