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时间:2021-11-07 18:57:2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0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0篇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描述了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法国,一个失败的音乐工作者马修来到了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当学监。在这里,校长和教师只会用谩骂和体罚来教育劣迹斑斑的学生,但是马修却组织了一个合唱团,用音乐来陶冶和升华学生的心灵。最后,当被世俗所不容的马修被辞退走出校门时,学生们纷纷将折纸飞机从巨大石墙上狭小的窗子中抛出,为马修送行。

  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来到了“池塘之底”后,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把学生当做牲畜来教训,而是用音乐来挖掘藏在学生身上的美好和善良,陶冶他们的情操,发现他们心灵中的纯洁。马修像慈父一般爱着他的学生,爱着他的合唱团。然而,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合唱并不是那么感兴趣,对马修也并不是那么尊重,甚至还对马修搞恶作剧,但是马修并没有放弃。最后,马修的努力和爱感化了学生,当他走出校门时漫天飞舞的纸飞机就是学生对马修的努力最大的肯定,而学生们在长大成人后所取得的成就是对马修努力的最好的回报。

  在马修的学生中,最独特的是皮埃尔,这个被上一任老师形容为“天使面孔,毒蛇心肠”的学生非常自尊、自卑、自闭,不信任任何人。皮埃尔有着优秀的音乐天赋,然而却不愿意努力学习去发挥他的天赋,最终,在马修老师的感化下,皮埃尔的“面孔”和“心灵”终于统一了。但是皮埃尔年龄还小,他只是在懵懂中感受到马修的关心和照顾。影片最后,当皮埃尔人到中年,功成名就,在听闻到马修老师去世的消息后,当他重新翻开当年在“池塘之底”的影集时,终于发现马修老师对他的关心、爱护和爱是如此深厚,他对马修老师是如此的感激却又无法回报。

  整部电影没有火爆的场面,却感人至深。特别是马修被学校辞退后,走在学校的楼下,最后一次回望他的学生们时,那一只只纸飞机雪花般落下时,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那纸飞机像雪花一样纯洁——那是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恩!无论这些孩子平时有多么顽劣,但这纸飞机是是从他们心底最纯洁的地方飞出来的。影片结束,飞舞的纸飞机和马修的合唱团那天籁般的童声却久久的回荡在心中。我不禁想起另一部电影死亡诗社的一幕,学生们纷纷站在桌子上声援被家长和学校排挤走的老师基廷,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也正像那一个个纸飞机,载满了学生们最无暇的希冀和对老师的理解——我们每个人就是在这样朦胧的理解和感恩中成长起来的。

  老师,像马修一样的老师,就像最慈祥的母亲,也是最严厉的父亲,是无名英雄,也是良师益友。当我们承接着老师爱的雨露时,让我们将感恩的心也奉献给老师吧!让我们在感恩中成长,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将我们感受到的爱都化为行动,将我们手中这爱播撒给更多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电影中对于莫翰奇的描述有“天使般的面孔”、“魔鬼的心灵”、“天籁之音”,可见他是个不一般的孩子。他心中对母亲的依赖却不愿表露,想唱歌却又故意逃避。“池塘之底”的压抑气氛,让他把自己紧紧的保护起来,以桀骜做外衣。一切的叛逆只是想获得母亲更多的爱和关注。

  莫翰奇发现自己的母亲和马修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把墨水泼洒到了马修的脸上。

  马修老师取消了他在合唱团中的独唱部分,把他撂在了一边。当最后的真正的表演时,公爵夫人看到站在一角的孤立的莫翰奇时,马修告诉她,“他是个特例。”回答没有多一个字,轻描淡写中,仿佛莫翰奇压根就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这对于莫翰奇来说,惩罚已经很重,而他那一贯无所谓的神情所掩饰的内心,其实是后悔的,怨恨的。他身体斜靠在柱子上,双手插在裤子的口袋里,微低着头,看与不看之间,希望被谅解的内心,一直在挣扎着。

  而这些,马修是了解的,他比任何人,甚至比莫翰奇的妈妈都更了解他。这种了解是从马修发现没有参加合唱团的莫翰奇,独自一人在教室里尽情歌唱的那一刻开始的,表面上平静的马修,依然难以抑制内心的狂喜,他断定,自己发现了一个天才,一个在音乐方面绝对有天赋的孩子。这个发现之后,马修一直在帮助莫翰奇,帮助这个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帮助他往这条光明的路上引。他的努力,即便在莫翰奇把墨水泼洒到他的脸上也没有停止。所以在这里,在回答公爵夫人“他是个特例”时,马修这只是说给莫翰奇听的,他已经原谅这孩子了,或者说从一开始,马修就压根没责怪过他。马修只是想让莫翰奇知道,自负骄傲,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当马修转过身来,准备开始之前,对着“乐谱架”郭邦挤了挤右眼时,我知道他是轻松的,快乐的,因为马修知道,莫翰奇已经在求得谅解,这足以说明他的进步。

  在前段演唱完之后,马修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对莫翰奇发出了邀请,提示他,下面该是最最出彩的男声独唱。莫翰奇从惊讶,到直起身,手从裤袋里拿出来,到满是疑惑,再到确认轮到自己独唱时的那种惊喜,投入,进而微笑感激。正如马修的画外音所说的那样,“我突然读到了很多东西,自豪、被谅解后的快乐、还有,对于他是第一次的,懂得去感激。”

  这一生动的情节为我们做了一次学生过激行为处理的示范,我们教学中也可能会遇到做出过激行为的学生。我们应该学学马修老师的处理方法,不发火,不批评;先进行冷处理,让学生有自己悔悟的时间;然后充分了解过激行为发生的深层原因和学生心理上的问题;最后选择合适的情境,表现出你的宽容与期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所以,要用宽容的心去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用爱让闭塞灰心的孩子们看到了美好和希望。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非常感人并且发人深省的法国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位民间音乐家马修去一所问题儿童学校担任老师,这所学校的名字叫“塘底”,意为“池塘之底”,在那儿的学生和老师似乎都处在人生的底谷。校长残暴凶狠,一心只想往上爬;孩子们顽劣异常,恶作剧频发;学校以暴制暴,动不动就进行体罚、关禁闭,从来不与学生沟通。

  其貌不扬、一头“光明顶”的马修到了这所学校,一进教室,班上的孩子们就抢他的皮包、让他踩香蕉皮、让人体模型抽烟用种种恶作剧来给他下马威,马修没有发火,而是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在校长面前隐瞒他们的错误,用自己特有的温情的方法来惩罚。一名学生恶作剧击伤了老师的头部,马修没有关他禁闭,而是罚他照顾老师,直到痊愈。让他深深体会受伤的痛苦,以后不再伤害别人。

  马修发现班上的孩子都很爱唱歌,偷偷翻他的乐谱。马修因势利导,组建了一支班级合唱团。孩子们爱上了唱歌,而大大减少了调皮捣蛋。文中的最大亮点,是一个有着天籁之音、天使面孔、魔鬼内心的皮埃尔。他叛逆,对单身母亲的不理解,行为乖张。皮埃尔犯了错误,马修故意冷落他,不让他参加独唱,就在少年心灰意冷,黯然神伤之际,伯爵夫人来参观学校,马修给了他灿烂的阳光,热情地挥手让他来参与其中表演独唱。少年一扫阴霾,他的天籁之音深深地打动了所有的人。马修还暗暗地写信给里昂音乐学院,推荐皮埃尔上学。谁能想到,一个问题儿童后来竟能成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他的学生在几十年后满怀着敬慕和热爱的心情来怀恋他,这实在是一个老师的无上光荣和莫大成就。

  影片的结局虽然伤感,但却有着小小的温情。马修因带孩子出去玩,学校无人看守着了大火,破灭了校长的升官之路,遭到解雇,而不准向孩子们告别。马修无奈而悲凉地离开校园,无一孩子前来送别,就在一刻,就在马修郁闷之际,高高的窗口飞出了好多张留念的纸飞机,以及一双双热情挥动的小手。是啊,孩子们虽然小,但也懂得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真正用心来热爱他们的人,怎么会忘记呢?马修,虽然被校长开除了,但那一双双从窗口伸出的小手,那一个个写满了孩子最真挚祝福的纸飞机足以让他感动,让他回味终生!

  马修要坐上公交车离去了,一名孤儿跑了出来,每到周六他总是盼着父母来看他,他请求马修带他走,马修犹豫不决,这天正好是周六,就做孤儿的爸爸吧。这名孤儿后来也成了音乐家。

  放牛班的意思,是无人管吧。但是有了好老师,即使是一群放牛的孩子,也会迎来春天。

  一个老师可以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一群孩子的肯定能够给老师满满的幸福。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爱心、用真情去感动学生,都能受到学生的爱戴,做一个幸福、富有的人!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4

  很有幸,借着继续教育的机会我能和老师们一起欣赏了这部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起感受着一个学监和一群问题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平淡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看,看完之后真的让我好感动!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和背景,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简单,干净的音乐贯穿着整部影片,使观众在天籁般的童声中欣赏着电影,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很多人,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好电影就是能让人感动,因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很难得到甚至得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能为你人生指引的老师或者是一个伯乐。马修是一个秃顶的老师,他其貌不扬,但人倒是不坏。他服从制度,但能在制度下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干点事情。他喜欢音乐,于是他便开始用音乐来教化那些问题少年们,艺术的确有其自身的魅力,但尊重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上他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的那一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小小的举动包涵着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呢?而马修老师以其温和的作风改变着什么,让整座学校师生之间的对立缓缓消散,除了那个刻板的校长,但在某一刻他那冷酷僵死的心何尝没有松动过呢?这就是尊重的魅力、温和的魅力、情感的'魅力、爱的魅力!用爱心可以试着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则只能驱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极端,那个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终用同样极端的方式来回赠给寄宿学校。毁损的不止是校舍,还有那个孩子早已残缺的心灵,这便是以暴制暴的结果。马修不是圣人,他无力坚持自我的真理,他只是一个不成功的小人物,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当他矮小的背影转身离去,我们何尝没有一份无奈的苍凉。

  让我很受感动的是合唱团表演的那一刻,那个最具有音乐天赋的男孩因为过错被晾在一边,心情沮丧,神情显得格外落寞。而第一节音乐结束时老师突然转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惊讶更惊喜,而后带着一种幸福的满足感完成了他的演唱。

  一位老师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对自己的肯定,对人生的期待,真的很伟大!但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伟大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伯乐的,可虽然如此,每一位孩子都渴望着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能遇见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位给自己最多帮助的人。能够遇上便是一种幸福,尽管这种幸福在现实中显得这样的奢侈,但是我们仍然会渴求得到。而做这种教师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像马修,虽然被校长开除了,但那一双双从窗口伸出的小手,那一个个写满了孩子最真挚祝福的纸飞机已足以让他感动,让他幸福!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爱心、用情感去感动学生,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都能收到孩子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期盼的纸飞机!在三尺讲台前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

  我是......因为即将要毕业了,所以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影片叫《放牛班的春天》的影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影片大概讲述了一位老师如何将一群调皮的也男孩帮助他们找回信心,重新给他们希望。我认为这部影片很感人,一位充满爱心的音乐代课老师来到了一所专门收留问题少年的学校,但同时,马修老师也遇到了不少的麻烦。还可以看到影片中的院长,不但没有耐心去好好的教导那些孩子们,而且还只要他们一犯错,就以严酷的体罚,将小孩单独关在禁闭室,无视这些孩子的惊恐害怕,不仅如此,本身也是一位贪慕虚荣的人。可马修老师却与这位院长形成了对比,他心中充满对这些孩子们的爱,对于孩子们犯的错,他也不是一味的偏袒,而是给予他们能够改过的机会。

  剧中我最喜欢马修老师他不顾院长反对,硬是要将学生组一个合唱团,他要让这群小天使高声欢唱生命之歌,他还自己编步谱子。另一位是不屑参加合唱团的男高音莫翰奇,但他老是在扫地时偷偷的哼唱,有一次意外地被马修老师听见,觉得悦耳动听,于是安排一场独唱,获得全场观众的赞赏。 这群孩子我觉得由于院长只要他们一犯错,就以严酷的体罚,将小孩单独关在禁闭室,无视这些孩子的惊恐害怕,所以养成了他们的调皮捣蛋,但大部分孩子还是本质是善良的。他们从一开始不服从马修老师,花招百出的捉弄他,每到上课时间,都吵吵闹闹,一会儿在黑板上乱画,一会儿骂老师秃头、亮光头,老师也笑笑不当一回事,经常气得马修老师七窍生烟,但是当老师被院长解雇时,海派悲观禁闭的孩子们不敢出来送行,在窗口押动着小手,纸飞机从窗口落下,这些都是把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送给马修老师的祝福,孩子们都舍不得这位有着父爱般的老师,观后感《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马修老师之所以能够得到孩子们的认可,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付出了真爱,还有就是因为他爱好音乐,可以说是用音乐让孩子们快乐起来的,非常喜欢马修老师,感谢马修老师没有放弃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爱。电影里面最让人感动的,还是马修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对于每个孩子,他都坚持用音乐重造他们的灵魂。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人之初,人本善)。

  只是先天的环境造就了先天的行为。 我很敬佩马修这样的老师~ 老师给予我们的鼓励,让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承担未来的力量。不会忘记,所以当马修老师被开除离开时,看到教室窗口有那么多纸飞机飘落,写满了孩子们最真挚的祝福。而叫自己很感动的是在快结尾处,老师指挥全班合唱一曲。那个最具天分的男孩因为过错被晾在一边,神情显得格外落寞。

  第一节音乐结束时,老师突然转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惊讶更惊喜,而后则带着一种幸福的满足感完成了演唱。相信我们在毕业后感恩并时时刻刻不忘记自已的老师。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

  当我一开始听到“放牛班”,我还以为是农村放牛娃的班级。看完才发现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放牛班”其实是由一些难缠的问题学生组成的班级,影片是从两个老人看马修老师的旧相片和日记开始的。这个“放牛班”与真正的“放牛”一点关系也没有,所谓“放牛班”指的是一帮问题少年,他们的性格,脾气和他们短短的却复杂万分的人生历程,而春天,是一种希望,是一种“重新”之意,一种冬天过后又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象征。

  这是一部优秀的法国电影,是每一位坐在环境优美、有着优秀教师资源的学校读书的同学们必须要看的一部经典电影。这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电影里的男主角——马修,是一个失业的音乐家,一个其貌不扬、内心善良、有无足轻重的小小代课老师,但是,他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用了独特的所作所为,用他那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以他的音乐和他的善良、宽容、仁慈、大度,博得了放牛班那群已被遗弃的孩子们的喜爱。他的作为让这些不被老师们认可,调皮淘气甚至还弄过一些夸张的恶作剧的孩子们,得到了尊重,感受到爱的力量,喜欢上了学习。

  其实放牛班的这群孩子是幸运的,他们遇见了马修老师,他给了学生最大的宽容和保护,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他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音乐和集体合作的快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春天”。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只有你带着宽容的心态,大度的心理,一切都会被你的宽容所感动,所谓“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将这群问题少年集中在这样一个没有爱的环境中,他们可曾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外面的“春天”是那样充满生机。他们需要的,正是我们现在生活中所渐渐忽略的爱与呵护啊!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觉得一生中能够遇到一位好老师或者一位好领导是一件幸事。他们往往给予学生和下属的不仅是知识和工资,还有在下属遇到困难时时说的那一句句鼓励的话语,在下属对前途感到迷惘的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还有很多很多……电影往往是虚构的,也许在真实生活中它不曾发生,但是它却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放牛班的春天》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和深厚的爱。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么一锅浓浓的,温暖的心灵鸡汤。

  和“池塘之底”学校里的孩子相比,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不仅曾经拥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更有环境优美的校园和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现在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昆钢这种大企业里工作的一名员工,我感到很自豪!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7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已感动了无数人,因为这部电影有许多我们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发光的那一面,只要你用心去挖掘,问题再大的人,也一定会成才。

  故事发生在四十八年前,一个叫马修的人被派到“池塘之底”去做学监。“池塘之底”是一所专门收养问题少年的男子住宿学校。这个学校,有着无比厚重的铁门,幽暗的教室,令人窒息的环境。在“池塘之底”,采用“行动-反应”的残忍理念,体罚,关禁闭是最平常的事情,同学老师们已经失去了爱。而马修改变了一切。他用一颗充满爱的心来关爱,教育孩子们,他对学校残忍的教育制度深恶痛绝。他办了合唱团,让孩子们在歌声的感染下充满欢笑,充满爱。但是,幸福的生活也有结束的一天,当马修被开除时,孩子们的歌声伴随纸飞机落下来,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马修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学监。但是,他用他的爱,他的无私,他的宽容,以及他的音乐去感染了那些表面上看起来调皮的问题学生。他使他们懂得了爱,他使他们懂得了生命的美好,他使他们懂得了勇敢去追求梦想!他用他纯净的音乐挽回了那些孩子们冰冷的心。他不求任何回报,他将他的爱献给所有的孩子。而孩子们也在他的音乐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友爱,与信任。老师可以造就学生,也可以毁灭学生。若马修是前者,那么残忍的哈森校长无疑就是后者。哈森校长用暴力,用强权制度压迫孩子们。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是哈森校长残暴的教育制度将他们的天性压迫得可怜无助。虽然人无完人,但是人之初,性本善。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那效果一定比暴力、惩罚好得多。

  电影中的皮埃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皮埃尔,一个因为经常闹事而被公立学校开除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一些恋母情节。他自卑,他孤傲,他调皮,一个被称为“有着天使的外表,但有着恶魔的内心”的孩子。他可以说是最大的麻烦制造者。但是,他并不坏,只是缺少爱。他有着惊人的歌喉,但是因为孤傲,他不在别人面前唱歌,还常常以戏谑的样子让自己出局。但是,他经常跑去无人的地方,让自己的歌声穿过教室,跃过学校,直达自由的天堂。直到有一天,他独自唱歌被马修发现,马修督促他参加合唱团。马修在适当的时候取消了他的独唱部分,当在重要场合时,马修让他重新独唱时,我们从他的眼中读到了自豪,宽恕后的快乐以及一点点的感激。皮埃尔那异于常人的音乐天分,在马修精心培育下,发挥得淋漓尽致!

  看完了影片,哈森校长的残忍使我愤怒;马修的善良使我欣慰;皮埃尔的改变使我感动;派皮诺的可爱执着使我高兴。也许,这就是爱吧!有些东西是表面上看不到的,要用心去挖掘。就像里面的孩子们,虽然表面上像一群坏学生,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是最美好,最纯洁的!正是他们,让我们懂得怎样用心灵去挖掘,怎样用尊重去感化!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作为一位教育大家,他的一生都在为教育做贡献。他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放在当今社会之下,仍然非常适用。

  教育的本意是育人,所以教育一定要把人放在首位,各种教学观念也都要以人为本。但是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如何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孔子给出了比较好的方法————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而要做到这点,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优势、劣势,各自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因为老师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花该施什么样的肥,才能对症下药,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从理论上早已接受了这种观点,但在实践中几乎都把备课看做是备教材、备教案,很少备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别,千篇一律地灌输知识,至于哪些学生能接受,哪些学生不能接受,学生接受多少,很多教师都不去考虑。在他们看来,他们的任务只是教知识,至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和他们无关。其实不然,在我看来了解学生比教学本身更重要,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去了解学生,尤其是那些个性迥异的学生,就像影片中的莫朗奇,如果不是马修老师的仔细观察,他那副唱歌的好嗓子可能就会被埋没。

  影片给我的另一个感受就是:不要轻视任何人。

  记得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同学非常调皮,整天不认真听课,不写作业,成绩很低,总是倒数的。这样一来,时间一长,这位同学就成了老师眼里的坏学生,老师看见他总是不顺眼,六年以来一直如此。六年以后小学毕业了,这位同学升入了初中。在这之后,我曾和他有过一两次的来往,但也仅仅是一两次,当时我依然认为他陋习未改,还是和以前一样,对于这样的人,还是少接触的好。但是当中考成绩出来以后,我惊奇地发现,曾经小学班上的那个所谓的坏学生考的却比班上其他大部分学生都要好。

  这件事后,我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同时,这件事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无权轻视别人。好学生和坏学生都不是绝对的,坏学生有时未必就不如好学生,相反那些坏学生更容易成就伟大的事业。因为对于一个坏学生来说他所经受的要远比同龄人经受的多,它所承受的压力要比同龄人受到的压力大的多。那种被轻视的感觉,被人看不起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的到。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抗压性更强,要比同龄人获得的更多,因为他们收获的是精神上的财富,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9

  这是一部优秀的法国电影,观看后感悟颇多。主题曲《眺望你的旅途》久久在我的耳边回荡,男孩们的合唱是夜莺的天籁之声,让人回味良久。

  影片中的那些孩子们大多是让老师a头疼不已的问题学生:打伤马桑大叔的乐格克,顽皮捣蛋的佩皮诺,古怪固执的莫杭治以及其他无心读书整日胡闹的孩子。面对这样一群几乎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一味胡闹的孩子,的惩罚和奖赏,善意的提醒,坚持不懈的劝导等等。于我而言,这些都是必须学习的,引导的技巧能极大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友谊,在教学过程中引导还可以改正学生的习惯和思维模式,进而令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好像莫翰奇在剧中主动学习自己的独唱部分,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改变,从老师教给我,到我要提前学,我要学更多更好的转变。也许我没有像马修老师一般的引导能力,但我急切的希望能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这种能力的锻炼,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关爱,是师者作为高一辈者应当存有的品性。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否提高,不仅决定于你对他的引导,更在于你对他的鼓励,对他的肯定,还有与他的心灵进行对话,我知道,师者与学生的对话其实都是一番关爱,因为我可以肯定没有老师是对学生的一切不闻不问的。马修对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他的计划,对犯错误者保留处罚权力,同时保有他的名字,不让校长进行暴力教育,对自以为是者予以痛击,令其思考自己的过错,给予改正机会,而莫翰奇很幸运地得到了这位老师处处的关爱,也因如此改变了他,让他展露了他唱歌的才华。那么我,假如作为一名老师有能力让学生懂得我的关爱,而不是厌烦,这其中的适度而为之,适度适时的处罚和鼓励应该就是我应该摸索的,毕竟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想法。

  平等,是建立师生友好关系的必要因素。并没有绝对的老师和学生之分,老师同样要在学生帮助下学会处理的方法,而学生就应该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短板,努力改正,而马修老师的执教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没有学生就没有令学生依依不舍的马修,没有马修就没有改变如此巨大的“问题”学生。毫无疑问,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有自己的想法,还要去聆听学生的想法,双方平等互敬的前提下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最后,我可以这么说,教育都应该建立在心灵的基础上,假若师者无为师之心,学者无求学之心,那么教育无从谈起,最终只会落下问题学生和无能老师的趣闻,所以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后,感动之余,我沉淀下来的是对平等、关爱、指引的教育理解,同时我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教育。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0

  这是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插曲,其讲述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马修,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马修的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就组织了一支合唱团,让每个孩子都找到了新的有价值的自己。

  男主角——马修,他也只是一个失业的音乐家,一个其貌不扬、内心善良、有无足轻重的小小代课老师,但是,他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用了自已独特的所作所为,用他自已那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以他的音乐和他的善良、宽容、仁慈、大度,博得了放牛班那群已被遗弃的孩子们的喜爱。他的作为让这些不被老师们认可,调皮淘气甚至还弄过一些夸张的恶作剧的孩子们,得到了尊重,感受到爱的力量,喜欢上了学习。

  一开始,马修刚来到了辅助学院里,受到了同学们的恶作剧,被同学们骂成了“光头”,可内心宽容大度的马修,却从来不斤斤计较,而是一再地去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因此,他才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马修把他的学生真正当成人来对待,来尊重,来相处。电影中,马修管的班上有着这么一批让老师们头痛不已的学生:打伤马桑大伯的乐格克,小不点儿贝比诺,顽皮捣蛋的佩皮诺,古怪固执的莫杭治……面对这样一群几乎没有把老师放在眼里的学生们,一味胡闹的孩子们,辅助学院的人都采取了体罚,紧闭。但他——马修,一个失业的音乐教师,而且当时他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选择了教育孩子。

  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师,发现了学生们都十分喜欢唱歌,其中,一个叫皮埃尔的男孩有一副好嗓子,这就是“黄金”,但它被埋在土里,如果没有人把它挖掘出来,就永远无法显示它的光芒,但马修把它挖掘了出来。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只有你带着宽容的心态,大度的心理,一切都会被你的宽容所感动,所谓“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经典台词“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酌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马修作为一名老师,他的灵魂是高贵的。然而,伟大的灵魂往往在当世得不到世俗的认可。马修没有想过要成名,他只是做着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追求着自己人生的步伐。作为一名音乐家,他没能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他是不成功的,但是他创作出了许多唯美动听的音乐;作为一名学监,他不懂得去讨好校长,最终被解雇,他也是不成功的。但是他成功拯救并成就了许许多多的灵魂!从另一方面来说,马修是居功至伟,为音乐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世俗太污浊,或许是我们自身太脆弱,带着一颗纯净的心,继续我们的生活…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0篇】相关文章: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篇)03-11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篇03-11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篇)01-26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篇)01-20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篇01-20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01-05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01-05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集合6篇)01-26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通用8篇01-22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合集8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