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嗝嗝老师》的观后感范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嗝嗝老师》的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影《嗝嗝老师》的观后感范文1
20xx年10月19日中午,在电影院看了最新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印度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的电影有比较大的区别。
我看过印度的电影有巴霍巴利王、厕所英雄等,每一部片子都非常生动有趣,加杂在其中的歌舞元素也很有意思。
这部电影取材于印度敏感的社会矛盾,体现了贫富悬殊不同阶层的孩子在一群中学中是如何从相互蔑视甚至仇视到最终相互理解和融合。矛盾源于宗教、社会问题等,甚至源于历史。电影对这些矛盾不回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整部电影充满了正能量,演员表演自然生动,细节真实感人,催人泪下,确实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尤其是演嗝嗝老师的演员把发病时的那种无奈、对待学生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对待工作的这种乐观和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电影中扮演学生的这些小演员表演的也十分到位。
电影整个给人一种厚重的细腻感,说厚重是里边的画面、表达等给人一种真实感;说细腻是电影里边有很多细节给人一种异常真实的感觉。
印度电影在中国引入的并不多,但是我所看过的这几部印度电影各有各的特色,非常真实细腻。希望给中国电影带来更多的启迪,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好莱坞电影,还有印度电影这种真实的感觉。我想观众会体会到印度电影的这种对真善美的宣扬,会认识到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印度电影进入中国,希望我们中国的导演,尤其是大导演能够发自内心地拍好电影,能够打动我们心中的那根心弦,这个心弦不仅是每个人心中的真善美,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真善美。
电影《嗝嗝老师》的观后感范文2
《嗝嗝老师》是一部让人在笑声中落泪,却又在泪光中让人反思的非常好看的励志电影。
片中的女主角嗝嗝老师,名叫奈娜,患有妥瑞氏症,一种抽动秽语综合征,由于神经抽搐,一讲话,就会不受控制地发出类似狗叫的旺旺声音,这让她从小受尽歧视,更让她的母亲和她一样,一次次在别人对她的歧视中以泪洗面。
面对有病的女儿,母爱让奈娜的母亲没有放弃孩子,坚持让她像正常儿童一样在正常的学校接受教育,为此,奈娜在学校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嘲笑讥讽,并让很多老师对她另眼相看。
长大后的奈娜,凭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获得了优异成绩,考取了双硕士学位,她梦想着当一名光荣的'教师,可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当患有抽动症的她来到梦寐以求的学校,一家接一家面试时,因为紧张,让她的抽搐症状变得格外严重,随着她的不受控制地旺旺大叫声音,她的面试一次一次失败,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家开明的学校校长同意接纳奈娜成为该校的老师。
然而,上帝为她打开了一扇幸运之门,却又为她关上了一扇窗,随着剧情的进展,我们了解到,奈娜接手的班级原来是该所学校最差的班级,而班级中的学生也是该校中臭名昭著的最调皮捣蛋的坏学生。
这群学生来自贫民区,他们从小在脏乱差的环境中长大,在恶劣的人际关系及家庭关系的夹缝中存活下来,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染上了很多恶习,比如抽烟喝酒,骂人,打架,捉弄别人等等。
刚一接触到这群差生,奈娜就被这些捣蛋学生不停整蛊捉弄,洋相层出不穷,学生通过种种匪夷所思,又让人笑破肚皮的整蛊手段来捉弄自己的新老师,企图让她知难而退,早日辞职走人。
然而顽强、勇敢并怀着一颗慈爱之心的奈娜始终没有忘记小学时铭刻在记忆深处的第十三位校长(因为受到歧视,不停转学,一连转了十三所学校)的话,“我们会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待你”,这让奈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平等待遇,也让她从小立志当一名优秀的老师,她矢志不渝地相信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
所以当她接手最差的班级学生时,坚信自己可以通过爱心和努力改变这些差生。然而差生因为根深蒂固的陋习,再加上遭受的各种不公正歧视和待遇,让他们心中集聚了太多无名之火,他们最初并不信任奈娜老师,并一次一次通过破坏行动,给班级和奈娜老师带来厄运。
为了走近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奈娜开始了艰难的家访,随着镜头中贫民窟生活的拉近,也让观众反思了电影中另外一个深刻的命题,那就是依旧触目惊心存在的贫富分化和阶级歧视问题。奈娜老师当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学生后,也让她更深情地同情和关爱自己的学生,更让她鼓起勇气,不在最困难的时候放弃自己的学生,因为没有人,比她更懂自己的学生。
当电影故事层层展开,随着奈娜老师的付出,她见招拆招,游刃有余对付这些调皮学生。她巧妙使用各种创新有趣的教学方法去教育自己的调皮捣蛋学生,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去打消学生的顾虑和恐惧,让学生忘却歧视,查找自身缺点和不足,并努力改变自己,实现质的飞跃和转变。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奈娜老师的付出,这些差生陆续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并且身上都迸发出了可爱的闪光点,而她们也不再敌视奈娜,愿意和奈娜老师老师团结一心,携手拼搏去争创优异成绩。
然而,就在观众以为马上看到胜利之花结出硕果之时,剧情却急转直下,出现大的波澜,让观众替可怜可敬的奈娜及她调皮的学生深深担忧。
随着剧情深入,观众们或欢笑或流泪或惊呼,生动引人的剧情,赚足了大家的泪水,可是又让大家觉得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是那么真实自然,细腻感人。
观众们在开心感动之余,欢笑和洒泪的同时,又会忍不住沉思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
那就是“生而为人,众生平等”“只有差老师,没有差学生”等等深刻问题。
然而,更让观众觉得深受启迪和感触的是励志的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励志名言暗含在片中,这些名言在剧情中自自然然传递给了观众和孩子们,没有任何说教的痕迹。
电影末尾,悬念不断,高潮迭起,最后一个故事也是全剧最画龙点睛部分。当两位教育理念截然不同的老师,面对问题和矛盾时,最终和奈娜有争议的老师良心战胜了上风,说出了真相,解开了谜团,也让奈娜老师和孩子们沉冤得雪。
电影结尾是最精彩部分,让人看过之后唏嘘不已,又感慨不已,随着剧情的反转,最终,观众们会发现嗝嗝老师的付出没有白费,她梦想中的一切,随着她的脚踏实地的每一分努力及辛勤耕耘,全部都一一实现。
嗝嗝老师,一个有残缺的老师,带着一群有缺陷的差生,却实现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完美梦想,这个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观看之后,感触颇多,观众在印度电影经典的载歌载舞镜头中,深入学习到了不少知识,也领悟到不少人生的真谛!这部影片感人至深,让观影的人们普遍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欣赏学习和观摩。
总之,《嗝嗝老师》这部电影是一部口碑极佳的院线电影,整个电影故事完整而富有层次,表演真挚打动人心,更重要的是它的情感共鸣非常强烈,值得我们看过的人细细回味。
电影《嗝嗝老师》的观后感范文3
恰好看完朱曦老师课上推荐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一直想写点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朱曦老师推荐并赠票看了今晚的这场电影,我心中生发一念——选择做一名教师需要勇气,教学更需要勇气。今天我想就这部电影谈谈我观后的思悟。
当银幕渐渐暗去,奈娜老师教书生涯的传奇随着滚动的字幕逐渐地飘远了。我不知道这个故事圆满的结局里饱含着多少作者或导演理想主义的呼唤,但它也分明向我们悄声耳语着这世上千千万万所学校里有着这样幸运的孩子,一定也有畸变的教育的细菌在滋生感染。
嗝嗝老师因为患有妥瑞士综合征而不受控制地发出怪声,30多年来她一直饱受生活的玩弄和他人的嘲讽,在以有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立志成为教师后整整五年都找不到工作。我对她在求职中所面临的挫折并不抱有义愤填膺的感情,校方的顾虑的确是情有可原的,活泼好动、模仿性极强的学生们薄弱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不得不说现实教师求职中面临的歧视从身高到性别要更加严重。
我认为,我们的关注点应放在奈娜让人钦佩的勇气上——她成为一名教师的勇气、做好一名教师的勇气。我认为大多数教师们心中都曾燃着和正在燃放着教育信念的小小火苗,并希望积攒放出簇簇烟火,但毕竟现实不是理想的温室,曾经夜以继日高唱的颂歌都在一盆盆冷水后渐弱为梦中的呓语,能为了成为老师坚持整整五年的奈娜,能在面试中面对各种质疑还笑着证明自己能成为一个老师的她,最宝贵的就是这种贯彻教育信念的勇气。这种勇气于学生们而言是一种人格魅力,这也是陪伴了奈娜老师一生的“嗝嗝”给她的别样的礼物。
由于家庭处于社会底层而成为弱势群体的9F班学生,需要的或许正是这样一位与他们同一立场的并能与他们一起从逆境翻盘的老师。正是外界的不公正的对待让孩子们柔弱的内心长满自我防御的刺,他们的叛逆表现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反抗也是害怕接受自己的表现,是一种深到骨子里但怕触及灵魂的自卑。然而这所贵族学校的许多老师们由此戴上有色眼镜早早放弃了这一群群平民窟来的孩子,有些老师放不下自己高高的自尊和身段,认为孩子刺伤了他就要加倍报复回去从而加深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随之他们教出来的部分学生为迎合老师的喜恶也会对这群同学产生抵触、厌恶和打压心理和行为。
奈娜向校长证明即使语言有缺陷她也能成为一名教师,有时候对于身体健全的人来说成为一名教师还要更简单一些,你只需要合理的履历、优雅的谈吐和面试里恰当的反应,然而更多学生需要的东西是入职要求里完全无法涵盖的。“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大多数教师满足于“教之以事”而没有下文了。
奈娜老师从第一节课就向孩子们展现了一种悦纳的姿态,她逐渐让学生们在周围嘲笑、歧视和敬而远之的态度之中得到了久违的信任和关怀。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奈娜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统治的校园里敢于在教学场所、教学用具、教学手段等方面大胆创新,注重做中学的方法,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的跨学科教育方法。且不说这种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孰优孰劣,但这确实是更适合这些孩子学习的方法和更适合奈娜老师教学的方法,她可以用更多的演示实操代替语言传授。但实际上从荧幕里跳到现实中又能有多少老师愿意或敢于为学生做这些尝试呢?
奈娜老师接纳自己不足和学生不足的勇气不仅没有影响她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反而树立起自己更坚实的自尊和充满魅力的形象。我对奈娜老师更多的是由衷的敬佩之感。
整个影片最令我动容的反而是瓦迪亚先生,他代表的或许正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所最感亲切的形象。他对一部分学生戴着有色眼镜并在多次的执迷不误后却向我们展现了身为一个教师的温暖的底线,在他得知真相后那一瞬间的表情给我最深的震撼和感动。导演似乎大声嚷着,你们认识的老师们可都不是什么坏人哦,虽然他们有些人可能有点迂腐,存在偏见。现实中有多少如瓦迪亚先生一般有勇气否定自己、改变自己的老师也未可知。
瓦迪亚先生说他认识到学生才是最难做的。而我觉得做老师还是更难的,这是由教育给教师们赋予的责任决定的,奈娜老师多少次叫着“未来”这两个字,没有勇气支撑之人怎么能在这份责任下行走呢?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有色眼镜是可怕的,但老师对学生的有色眼镜是可悲的,这可能最终使孩子们对自己产生怀疑,可能剥夺了他们今后的幸福人生。虽然这种有色眼镜在我们的学校里还是潜伏的、隐形的,但仍然需要奈娜老师这种教师勇气的灌注。他们需要的不是被告知那无法逾越的藩篱,而是敢在被别人不看好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是幸福人生的途径。
电影《嗝嗝老师》的观后感范文4
近几年,印度的正能量电影感染了很多人,其中《嗝嗝老师》就特别感人。
故事简洁明了却全程都是泪点,就像片尾曲唱道:“眼泪很珍贵,不要随便流”。反正我是哭了,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你也一样思绪万千。
影片中玛图尔老师带着9F班同学成功逆袭,诠释了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形象。特别是她的经典声音和动作,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吱吱”声音同时手肘磕几下下巴,从一开始同学们的嘲笑讽刺,到最后对老师的无尽感激和爱戴,这是一群有爱的学生,他们因为有了玛图尔老师人生才变得精彩!
演员出众的表现将玛图尔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及授课方式刻画得细致入微,更让人不禁感叹:我上学的时候怎么没遇到这样的好老师呢? 其实,好老师就在身边!
影片关注的是妥瑞氏综合症患者和印度贫民生活,却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那么,在你心灵深处的深处的深处,他是一个什么人,未来他将成为什么人。也希望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一定相信——在我心灵深处的深处的深处,我是什么人,我就能成为什么人!
【电影《嗝嗝老师》的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嗝嗝老师》的观后感04-07
嗝嗝老师观后感15篇04-18
嗝嗝老师观后感2篇03-26
《嗝嗝老师》观后感(15篇)03-22
《嗝嗝老师》观后感(集锦15篇)04-04
有关电影的观后感02-22
1921电影观后感02-22
《1921》电影观后感02-21
电影《1921》观后感02-17
电影超越观后感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