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推手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影推手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推手观后感1
李安的电影题材总能把中西方差异表现得非常到位,并且将冲突不断交织从而矛盾最大化,非常有个人特色。晓生拼命读书工作,想把父亲接到美国过几年好日子,而妻子却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无法与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喜欢开着电视节目大声唱着戏曲,而妻子却只想有地方安静地创作,而矛盾也影响到了孩子的生活,妻子与父亲的抱怨让晓生也极其两难。从父亲的角度,儿媳不希望与他同住,做洗碗工手脚却快不起来,更是感受到世间的悲凉,老板一句要你干嘛这里又不是养老院,痛苦的表情令人难以忘怀。
总的来说,本片最大特色在于中西矛盾,并且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和美国的文化。整体节奏缓慢而不拖沓,全篇情绪偏压抑,而与陈太太的片段则是其中缓解气氛的部分,也充分说明了朱先生的孤独。
而影片的光线也整体偏暗,色调偏冷,烘托了压抑的气氛,体现朱先生内心的悲凉情绪。
电影推手观后感2
《推手》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的第一部,于1991年上映是李安的处女作。电影讲诉的是儿子晓生将退休的父亲老朱接来美国,老朱因为与儿媳语言不通而引发的家庭矛盾等一系列事件。
影片同三部曲的其他两部一样,讲述的是与家庭有关的故事。《推手》与《喜宴》一样都存在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喜宴》体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形式的表面层次,而《推手》讨论的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更深层次的为人处世之道。自古以来中国人奉行的处世之道是中庸之道,旨在处世圆滑,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又不伤了和气。而西方文化中人与人相处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向来是直来直往,从不遮掩的。那么当代表着两种文化的老朱与玛莎同处于同一屋檐下时,文化的碰撞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影片里有很多地方表现出了老朱与玛莎的不同以及不相容。开头的长达五分钟的无声画面极好的表现出两人生活的不同,以及中间出现多次的一种框架式构图:从房子外面拍摄,老朱与玛莎分别处在不同的房间。这样充分的体现出老朱与玛莎虽同处一屋檐,实则两人分别在各自的世界,表现出了两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包括玛莎跟老朱、晓生说话都是直来直往的,而老朱为了向玛莎表示歉意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帮玛莎泡上一壶茶。这些都体现出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李安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比作太极拳里的推手。用晓生的话来解释推手即:太极拳是父亲逃避苦难现实的一种方式,父亲擅长的推手是在演练如何闪避人们。“推手”实际上是太极拳里的一种双人对练,是在保持自己平衡的同时让他人失去平衡。这倒是真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有几分相通。就好比有些事我想告诉你却又不能明着说,只好换一种方式让你知道,如此下来各退一步大家都乐意还保留了三分情。在影片里,晓生和玛莎想让父亲搬出去不好意思直说,于是选择撮合老朱与陈妈;而老朱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完整的融入儿子的家庭,于是选择了自己离开;老朱心中对陈妈暗生情愫,不好明着告诉陈妈,只得打翻她的包子引起她的注意,接着送幅字以表心意。到了最后相约陈妈出来玩,却也只是问她下午有没有事。这种含蓄委婉,同时考虑他人的处世方式倒真是可爱呢。
如果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是推手的话,那么西方文化则是一记强有力的直拳。影片中的年轻一代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例如关于感情老朱和陈妈心中都已有数,子女们却急于撮合而插手两人的情感。私下约好一起郊游,并特意为二老创造独处空间。这种直接的方式是二老无法接受的,于是陈妈才会感到被摆布并因此伤心落泪。
说到影片外,现在的我们不也越来越像一记“直拳”了吗?在表达自我的时候有时常常会忽略他人,但到了真正要表达情感时却意外的扭捏起来。我想真正的中庸之道不是与西方文化对立的,而是相互包容的,将两种处世之道结合贯通才是当代世界的处世之道。
电影推手观后感3
在这部影片当中,传统的三世同堂的家庭在与西方的核心家庭相冲突的过程中,一步步被解构了。影片中,晓生来到警察局接父亲回家的时候,失声道:“我在外这么多年,努力拼命地学习找工作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家,就是希望有一天把您接来美国,让您过几年好日子。”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三世同堂对晓生的影响。但由于父亲与妻子矛盾不断,晓生深感维持这样三世同堂的生活并不容易,他为了自己的家,决定送父亲去老年公寓。影片最后,父亲住进了老年公寓,传统三世同堂、享受天伦之乐的'局面被瓦解了。与之相对应的,一种新的家庭模式在这个家庭里建立起来了,子女和父母住在不同的地方,同时保持亲密的联系,这一模式加深了西方文化中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和纽带,中西方文化在家庭模式上得到融合。
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也得到了展现。在中国,一直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刚开始,晓生很孝顺地把父亲接到美国来与自己一起生活,玛莎在抱怨父亲的时候,还对她说:父亲是他生命里的一部分。不过当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孝顺”遇到现实,当父亲与妻子的矛盾影响到他的生活的时候,他考虑把父亲送到老年公寓里,传统文化的“孝”在这里遭到了冲击。影片最后,晓生的家庭回归平静。
电影推手观后感4
从跨文化交际看《推手》。
全片以美国的一个“中外混合家庭”为背景,记录了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以朱老先生为主线,通过讲述他与美国儿媳之间的矛盾来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引人深思。
影片既要反映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比手法就必定不可缺少。影片以小见大就是通过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的,也可以说对比是建立在以小见大的基础上的,这两种手法相辅相成,将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像刚开始时朱老先生以打太极的姿势入画,而儿媳妇则坐在电脑前绞尽脑汁地编写小说;孙子想出一个荒诞的故事,儿媳妇给予了鼓励,而朱老先生则认为那些暴力动画会影响孩子的思想;还有在吃饭时,儿媳妇总是给孙子一些乳酪之类的,而朱老先生则重视为孙子夹一些肉食类的。在这些大量的对比下,给观众印象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感,从而在无形中强调了主题,使主题深深烙入观众心理。
饭桌上向来就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代表名词。在影片中出现过儿媳妇和公公一起进餐的场景。公公抱着一大碗饭,还有各式各样的菜,拿着筷子津津有味的吃着。而儿媳妇只吃着一盘沙拉和一块饼干。两人各吃各的,互不搭理对方,这其中也包含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在影片中,当小杰米画出了衣服充满暴力色彩的漫画是,玛莎会亲吻他并给予鼓励。而在爷爷看来,那些动画却太过于血腥暴力,会教坏小孩子,他更希望在孙子身上看到中国儒学的文化底蕴,于是他给孙子画画是用的是水墨画。从这个方面可以表现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作,自己生活,从劳动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好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育十分重要。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者拉着孩子走。
另外在影片中也反映出中西方对待老人方面问题的差异。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孩子一旦成年建立了家庭之后通常都不会跟父母亲再住在一起,因为他们注意于自由和隐私。而对于中国来说,很多家庭都存在三代同堂的现象,中国人普遍把父母接到身边,抚养父母,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这其中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故在影片当中,玛丽和朱老先生两人独处的时候往往都是黑着脸没什么话说,虽然这其中也包含了语言无法沟通的的原因,不过更重要的是她难以接受她的家庭突然多了一个“外来者”,所以也就出现了玛丽向晓生诉苦的一幕。
故事的主角选得都是最具特色的个体。老人喜欢打太极,唱京剧,对儿子的爱内敛而隐忍。儿媳是最典型的美国人,拿青菜沙拉当饭吃,做自己的事情时不爱受人打扰。夹在中间的儿子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美国随处可见的中国新移民,通过留学的方式来到异乡,自己接受了美国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想让长辈也过上好日子,却无法调解两边根深蒂固、无处不在的各种差异。于是,我们在《推手》里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对立,父亲和儿媳的对立,老人和新生活的对立……故事主要从父亲的角度讲述,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很容易接受老人的传统观念,但实际上,稍作分析,便可发现任何矛盾的任何一方,都是情有可原,迫不得已的。于是这个故事里虽然有着很强的对立性,却没有俗套的“好人”、“坏人”之分别,也正因如此,我们便更加不能一味地指责哪个人,哪种制度。
既然谁都没错,那么继续生活下去的办法就是融合。大家各退一步,你理解我一点,我谦让你一点,矛盾仍然存在,但是我们把它搁置在一边,也就不用再理会它的尖锐。这一点,也正是导演李安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所在。中西文化冲突是当时大批在外华人需要面临的问题,他用电影给大家提了一个醒,既然不能消除矛盾,那不如就选择融合和理解。其实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我们都要有交流容纳之心,既不能崇洋媚外而忘本,也不能盲目封建而排外,因为各国文化都有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我们只需要做到“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电影推手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超越观后感03-20
电影搜索观后感03-19
电影观后感【热】03-15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03-11
电影刮痧观后感03-10
电影1921观后感03-03
1921电影观后感02-22
《1921》电影观后感02-21
电影《1921》观后感02-17
电影《夺冠》 观后感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