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永远》的观后感

时间:2022-07-17 21:09:2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永远》的观后感

  《永远》观后感(一):只要你真正生活过,就永远都在生活。

《永远》的观后感

  以前认为扫墓是与自己无关的事。小时候看家人每逢清明、新年、忌日去上坟,心里没有丝毫感触,躺在远郊里的人并没有在自己的记忆力留下多少波澜,身边爱的人都还活生生的在眼前,一起分享生活,死亡是件遥远得好像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对于长大这个词语,如果要找一个对应的事件,大概就是外公外婆的过世。第一次面对死亡,感受它,恨它,到最终接受它,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检验,跨过之后看待世间万物的角度都改变了。死亡掠过,生活从浪漫主义变成了现实主义。

  因为上班的缘故,没能跟家人一起去扫墓,却在晚上看这部关于墓地关于生死的纪录片。拉雪兹神父公墓,曾想象过,如果有一天能去到巴黎,这是我要探访的地方。而我希望那时的自己,已经读过先人的作品,拥有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眼界,理解它因而感激他,希望能怀着这般的心情去探访。而此时看到这部片子,算是为梦想做的热身。跟着镜头漫步在公墓里,阳光撒过,那些石头在说故事。

  那里躺着肖邦,弹钢琴的女生为他献上鲜花。带着对肖邦的敬意而来,也带着对已故父亲的想念而来。她说每次弹起父亲也热爱的音乐家的曲子,思念的心也跟着得到了抚慰。

  公园的大门处,躺着激情四射的王尔德。人们来拜祭他,我想更多的是女性。特地带上一根颜色鲜艳的口红,走到他的面前,慎重的抹上它,然后充满爱意的吻他。因此,他的墓碑上印满了全世界喜欢他的女人的香吻。真奇怪,他并不爱女人,却拥有了世界上最香艳的墓碑。

  那里躺着一位年轻的少女,母亲把她的诗作刻在墓碑上,可是时间经过,那些字符逐渐隐去,也终归与她一同消失在尘土里。

  那里还有全世界都知晓的普鲁斯特,各地的游人纷纷探访。读过他的大部头的,没有读过的,喜欢的,不喜欢的。但大家心里都认可,这里躺着的是位杰出的作家。来自朝鲜的探访者,用他的母语诉说着喜爱他的原因,虽听不懂他言语下的意思,但从他飞扬的表情和闪亮的目光之下,我只知道这个已经逝去的人是如何的影响了这位年轻人的生活。跨过时间用文字引导他,成为他的精神食粮,所以他献上了一盒饼干作为回馈,真是可爱。

  在这里,有无数个过去与现在交融。你能看见,伊人已逝但记忆犹存。有那么多的人,带着鲜花和清水而来。石碑下的,或许是他们的亲人,或许是用作品影响过他们的先人。他们擦拭石碑好像是在抚摸逝者的身躯。为周围的鲜花浇灌清水好似为他们整理衣装。

  已经老去的女人,为她的爱人而来。她说,我拥有过真正的爱情,虽然短暂,但毕竟曾经拥有。死亡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但当它一天发生在你身上时,还是那么的让人难以承受。说着,她的眼泪闪在金色的阳光下,悲伤仍不可抑制的从柔软的内心渗出来滴在坚硬的石头上。

  还有位女儿,每星期来探访父亲,清理墓碑。一边干活一边与父亲聊天,谈得最多的竟然是政治。她用这样的方式年复一年,终于使自己接受了他已不在的事实。

  做入殓师的年轻人说他的工作不是为了把死者画得更漂亮,而是使其亲属认识到他已不在的事实。看到这里,突然认识到一直以来都认为外公依然还在身边的原因大概是我从未亲见过他的遗体,没有见过他冰冷的失去生机的身体,所以记忆里都还是依偎着他的温存与他柔软的肌肤留下的触感。因为这些,让我固执的相信他总是在的,虽然不见,但一直能感受到。

  现在我更加懂得,清明时节,大家去祭拜逝去的亲人并不仅仅是遵从传统,而是以这种方式让他“永远”存在。只要你真正的生活过,就永远都在生活。因此,画家的墓上总有画笔而作家的墓上总有钢笔。

  《永远》观后感(二):电影之外的故事——生与死不经意的别离

  有多少次别离

  在这瑟瑟的秋夜里

  让以为

  成为过去

  是夜,没有月的夜一样美,月是月,夜是夜,都各自散发着梦一般的凄美,又有着森然的清冷,我在这之中寻找着温暖。微风渐渐吹起来,窗外的世界万家灯火,这里却有些静的可怕,生命之火有在空气里燃烧着,昏暗的白枳灯映在地的脸上,苍白如雪。

  我颤栗着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脸庞,小巧的鼻子,失去血色的嘴唇,紧闭的眼睛,曾经那双清丽的眼睛紧闭着,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聚在一起化为沸腾的水。

  昨天,她中途醒来了,睁着眼睛,一直盯着天花板,白色的天花板,有几只飞蛾一直在不停的飞,她的眼睛眨也不眨的,嘴角勾了勾嘴角,含着微笑。

  “它们真幸福啊!”她突然道。

  我望着天花板上飞动着的飞蛾,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眼中有些雾气,隔着朦胧望着她,那迷茫的眼神中深藏着闪烁着火焰的光茫。

  “过钇”她轻轻一唤,像是从尘埃中发出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唤醒,沙哑的声音像是从喉中挤压出来的。

  我放下手中的动作,情不自禁的走向她。

  忽然,她使劲拉住我的手,似乎要把我往她那里拽,嘴里模糊不清,我急了,赶忙跑去找医生,不敢当过一分钟,空荡荡的走廊中,空气中有些冰凉,消毒水的味道,充斥着我的鼻腔,冷汗直冒,跑步的回声飘荡着,凝成一团簿雾。

  心中有什么东西像要破裂似的,脑袋乱成一团。

  医生非常快就赶来了,竟还带着一点微笑,不知是职业性的还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我也微微一笑,自己也不知道为何而笑。在看到医生进手术室后,我连忙让开,看了看时间,仅仅一分钟,让我的心受到了波涛汹痛。场面有些混乱,医生和护士都穿着纯洁的白色,冰冷的白色,我却看到了光茫。心中仿佛得到了保障,好像给自己果了一座房子,自己在那座房子里,异常的有些轻松,原本紧绷的弦越来轻松。就觉得有医生在,她应该会没事。以前她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最后也是好好的。

  三十分钟后,穿着白大卦的医生走了出来,年青的面孔让我不禁有些怀凝起来。

  他朝我走了过来,我微笑着,像往常一样,觉得这件事是多么习惯的,内心大也准备点着炮火等你着宣告着胜利

  这一次医生并没有微笑地对我说病人没事了,注意多休息,而是向我慢慢进走近,脸上有些坚硬,还有些细微的表情穿过我的意识,我也有些惊讶。

  “对不起,我们尽力了,”

  他顿了一下,抬眼望着我,又说道:“谢谢,这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轻微的叹息,也消逝在空间中,无力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时间仿佛停止了运动,我静止的定着。许久,我托着沉重的身体,又觉得无比轻柔,像踩在云上。

  隔着雪白的屏障,她的身体像蒙上了一层层薄雾,我想着,好像她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会对我哭,对我笑,不过印象中她从来没有我面前哭过。

  渐渐地,内心冰冷被火焰燃烧着,又冒出火花,一空清冷,没有月光,也没有灯光,黎明赶走了黑暗。

  我把脸贴进她的心脏,倾听夜的宁静,轻轻呼吸,感受她寂静的世界。

  没有人知道死亡何时会降临到我们的身边,也没有知道人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们只是在这之中寻觅着与死相关事物,面对死亡,我喜欢伊壁鸠鲁的论述:“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我们就不存在了。”

  慢慢孤寂长路,没有谁的拥抱可以避免死亡的到来,佛说:诸行尽无常 缘生法皆灭 刹那不暂住 如露被风惊 。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我们喜欢讨论死亡,是因为我们更想好好的活着。

  《永远》观后感(三):《永远》:渴望站在死里去看生

  史铁生说的这句话一直难以忘怀,我想为什么人们会去看地坛,也许是因为想了解史先生的魂魄,人一旦离开和死亡,就有种有形之物让人们有欲望去接近,所谓睹物思人,这是中国的说法。荷兰导演赫蒂·霍尼格曼 Heddy Honigmann 的《永远》拍摄于法国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却更在某种层面接近史老的渴望,说怀念略显单薄,这分明是某种生和死之间的各自宽恕,万事万物坦荡美好的发亮,如同电影中为公墓工作的导游所说,“我是先认识墓地,再认识的死亡,死亡在其他地方随处可见,可死亡并不在墓地。”

  影片的开篇,导演使用日常场景代替公墓以往给人的凝重感,用路人对着镜头问路、工人冲洗墓碑上的铭文等动作来解除观者面对此类题材思维定式的不适感,另外给与公墓一个开放通透的环境,体现出《永远》的选材不止于公墓,此后影片也可非常自然的将场景放在街边、卢浮宫以及钢琴教室。开端最后停在肖邦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的碑文上的音乐符号与探望者留下的花朵上,音符与花,艺术与生命,导演想表达的正是如此。没有旁白和字幕,由影像自身去铺陈推进,同时穿插受访者提到的艺术家诗词和音乐作为转换场景的方式。记录手法浑然天成,下笔不着痕迹,仿佛已与镜头里的每件事物形成默契与信任,懂得酝酿留白又妥贴丰满。

  一位日本女孩弹奏肖邦的《幻想即兴曲》为始,在整篇中,这位受访者成为一条主轴穿插在影片中。导演与每位受访者的对话为叙事段落,一位白发妇人为她钟爱的作家普鲁斯特清洗墓碑在四周的鲜花里灌满新鲜的水,她了解艺术家就像了解身边的某个人;伊朗中年男子对沙迪克?海达亚 Sadegh Hedayat 深情,导演问到为何离开自己的国家时,他沉默然后用海达亚的话来回答,而后我们知道这位男子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平庸生活的他却念念不忘波斯古典音乐,他说这是他活下去的原因,唱起哈菲兹的诗,羞涩如少年;两鬓有白发的瘦小夫人探望生前为设计师的父亲,她说她来自于亚美尼亚,“现在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相会”,她给父亲讲一切琐事讲生活与社会;热爱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Amedeo Modigliani 的入殓师,他说莫迪利亚尼的画不是人物的写实,而是在画这些人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导演拍摄了一段这位入殓师为死者化妆的工作场景,他说他的灵感来自于莫迪利亚尼;一位老妇人在丈夫墓碑前,她说:“所有少女都想要的爱情,我到54岁才找到。但是我们结婚不久他就去世了,我们每天都听到死亡,但它真正牵涉到你。”墓碑上她丈夫的照片还是青年模样,他比她小二十岁,但深爱彼此。

  片末,日本女孩为她已故的父亲弹奏肖邦,镜头长久的推近定格在她弹琴时的脸部特写上,与影片中在卢浮宫提到的安格尔名画《拉罗林娜·里维埃小姐》(也是《永远》的海报图像)用了相同的镜头语言,我们似乎已经找到她们眼睛里共同的美与忧愁,找到这些沉默的艺术作品在人们内心里发出声音,观众因美妙与共鸣而落泪,纪录片的穿透力在《永远》里不言而喻。死亡与生命存在的时间差被凝结成墓碑与铭文,“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是史铁生笔下的地坛,拉雪兹公墓也是不说话的沉睡者,在来往人前因思念被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