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1-04-05 20:31:0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

  《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一

《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

  开心麻花的第一部大荧幕作品值得期待,这是我这几年看他们的春晚小品得出的结论。果然没有让人失望。首先,这部电影代入感非常强烈,全程领着观众的情绪走,笑点频发,泪点暗藏,在这方面非常成功。其次,这几年打着青春怀旧牌上映的电影也不少,但没有一部能像这部电影所呈现的90年代那么靠近我的记忆。这才是我们的青春啊,我们的90年代。最后,虽然有些劝世,但它的泪点在我们看来真诚而不俗套。曾经年少,qq签名都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而今年纪大了,才知,相濡以沫才是真实的人生。

  一直本着在不剧透的情况下写完影评的原则向大家推荐电影,不过这部电影其实剧透与否都无所谓的。故事非常简单,可能你开始看没多久,就能基本猜想个大概,但重头戏在于每一个画面都非常值得看。开心麻花是做话剧和小品(原谅我这个春晚小品迷),因此,许多画面呈现出了话剧舞台的感觉,这在电影里看到,是很新鲜的感受,也颇具美感。而小品对在短时间内的剧情反转的高要求,这功力也在这部电影里有所展现。它的情节发展非常流畅,再加上网友原创投递笑料极强的真实感,你根本没有时间出戏。所以是一部非常适合在电影院观看的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沈腾和马丽的演技也有了新的认识。或者说整个开心麻花团队。要知道,这部电影里的演员,除了校长之外,都是开心麻花的成员。每一个演员的角色都那么的到位,细节的塑造非常成功。毫无疑问,这是个小人物的故事,在讲述着小人物的诉求:男人都要面子,装也要装出来;每个小吊丝心中都曾有一个不可靠近的女神,小时候不敢,长大了也要做点什么;在我怯懦软弱的一生里,也渴望功成名就!

  根据一些大咖们对现在电影市场的分析,能够是最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能够赢得二三线城市的观众的认可,在营销宣传上渗透于二三线城市的地方独特性宣传,电影就能赢得最大的市场,如《捉妖记》《杀破狼2》和《煎饼侠》。这几年春晚小品为开心麻花成员攒的观众,再加上这部电影的品质不错,也非常期待《夏洛特烦恼》的票房表现。

  详细谈谈我最喜欢的这个电影的细节:

  不得不说,我们的90年代!在看到这部电影之前,我没有这么怀念90年代。我都忘了,我们的童年经历过那么多的特别的一年。电影里的90年代的房子啊气氛啊,就是我的小时候的感觉,一模一样。1997年的时候,我是小学四年级。1998年,王菲和那英在春晚上合唱《相约九八》印象深刻。2000年,大家在讨论千年虫,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能够赶上千禧年。beyong成为坏孩子的偶像,当然还有古惑仔,热血青春的小混混们,不是打群架就是抱着吉他弹唱《光辉岁月》,那时候我就开始迷茫了,为什么那些被家长称为小流氓的高年级男生,唱起歌来那么有范儿呢!

  2002年高一那年许巍出了他的新专辑《时光*漫步》。那时候我们还听卡带。我那一张,磨损得螺丝都松掉了。那时候,数学卷子的背面,写满了歌词。那时候,我也喜欢朴树,喜欢他特别的声音说:妈妈,我。再后来,开始流行周杰伦,2001年,他的第一张专辑《范特西》,班上的男生喜欢听《爱在西元前》。高中圣诞节晚会上,一个平常完全不喜欢说话的数学满分呆男,给大家在无伴奏的情况下,唱了一首《龙卷风》,当然我们什么也没有听清,还是被震到了。也不知道这个怪咖现在干嘛呢!对了,还有初中三年级,f4正流行,贴纸卖疯!高中那些年的新概念作文,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幻城》,还有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被当作小黄书,都在班上传阅!(都是我的书!)啊,我们的90年代啊,不怪我们爱怀念!

  电影里的沈腾,1997年的时候高三。我高三的时候已经开始听林肯公园了。但相同的是,那时候,我们对世界有那么多的看法,但在现实面前却丝毫没有能力。所有人都在讲:决定一生的高三。那时候的我们,心里很倔强,但是怯懦无力。我未曾见谁做过勇敢的事,我们都很乖。以至于现如今都没有敢yy过,如果再有一次机会,重回那些年代,是不是可以改写一切,成为万众瞩目的人,向心爱的人表白。而青春里荒诞的虚荣,是不是会一生追随,让我们忽略了身边真正重要的人。

  我跟苏先生一起看的电影。大荧幕上,马丽把沈腾网友原创投递的那首歌唱完整了,她说她还是最喜欢这一首,我转头看见苏先生在掉眼泪,就对他说了一句:一生只要一个大粉丝就好。

  《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二

  我一次又一次地把笑出来的眼泪抹掉。

  一部喜剧电影拍得让人笑出来,而不是笑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要求电影的故事要好,情节要好,表演要好,还要拍的好,每一个环节做到都很难。而要做到让观众笑出眼泪来,就不仅要做到好,而是要做到极致,《夏洛特烦恼》做到了。在整部影片的各个重要的情节点上,一次又一次地做到了。

  极致的喜感从何而来

  能做到这种效果的喜剧片并不是没有。比如《波拉特》,一胖一瘦两个裸男肉搏追逐的戏能让人笑到抽筋,但看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部"没节操"的电影。而一部有节操、三观很正的电影,要做出这种"笑果"则是难上加难。但是,《夏洛特烦恼》做到了。

  在我看过的国产片当中,能达到这种"笑果"的电影是非常罕见的。十多年前的《大腕》,傅彪扑倒在美国导演的棺材上痛哭流涕的情节,让我当场笑翻。更早的则是《活着》,葛优看到昔日的仇人在枪毙前被五花大绑游街示众,他在惊恐之下小便,这时轰鸣的枪响声传来,在极致的恐惧中营造了极致的喜感。

  没有恶搞,没有恐惧,全部都来自日常的生活,《夏洛特烦恼》做出了纯正而极致的喜剧。虽然,此片现在还只是点映,还没有正式公映,但我断言,这将是一部以后不断被人们提到的中国喜剧片。

  全新的笑点在哪里

  作为一部由舞台剧改编而来的电影,《夏洛特烦恼》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舞台毕竟和电影有着巨大的区别。舞台有舞台的魅力,电影有电影的魅力。电影绝对不是舞台录像。故事虽然还是那个故事,但由于电影的容量更大,表现手法更多;所以,一部好的改编电影势必要扩充影片的内容。

  这部电影中的很多笑点都是全新的.,在舞台上,这些笑点几乎无法表现出来。比如可敬的王老师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一块砖头把他车座上的臀部颠了一下,这个稀松平常的细节,放在前后剧情当中,有着冷热兼顾的喜剧神韵。

  所以,如果你认为,我看过舞台剧了,就不用看电影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还有,我不得不提一句,这部电影对现代汉语会有一点或多或少的影响。当李立群饰演的校长大呵一声"住嘴",从此,现代汉语对这个词汇将有全新的阐释。至于新的意思是什么,你不看电影是不会知道的。

  从粗剪中涅盘的电影

  我曾在年冬天看过《夏洛特烦恼》的粗剪片。有经验的电影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并不准确的"常识":粗剪片经常是噩梦。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导演绝对不把粗剪片给制片人看的原因。这次我真正领教了其中的玄机。

  《夏洛特烦恼》的粗剪片给我的印象是耳目一新,在我的印象里,中国喜剧电影没有这样的故事,没有这样的表演,总体感觉就是非常新颖,仅此而已。而粗剪片中电影语言的运用,并无可特别称道的地方。

  粗剪片的片头很沉闷,我曾提过这样的修改思路:一个喜剧片的开头应该有"扑面而来的喜感"。后来的完成片确实有这样的效果:第一个镜头就让人哈哈大笑。从影片整体而言,完成片实现了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经过电影语言的巧妙运用,笑点的爆炸当量被成倍地放大,泪点的冲击波力度也被成倍地放大,这样的效果在剧场里是绝对达不到的,更别说那英的主题曲,以及黄渤和左小祖咒的插曲,这些重要段落在粗剪片里都是没有的。

  检验喜剧的唯一标准

  看电影其实就是看人的故事。一个好电影一定要塑造令人难忘的人物。主角暂且放下不说,最难的是配角,要用最少的情节刻画人物,而且要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也体现电影制作者的才华。《夏洛特烦恼》把这种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说的是王老师,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你看了电影就知道我在说什么。我得承认,当夏洛喊"爽"的时候,我也很爽,这样的镜头没有被审查后剪掉,简直是个奇迹。

  也许有人会说,影片就是告诉人们:活在当下最幸福,身边的人就是最好的。我无意议论这种形而上的价值观,对于喜剧电影来说,逗笑是检验喜剧的唯一标准。如果能把观众逗得哭了,那就是绝倒。

  电影故事是假的,但是人物的感情是真实的、真挚的。男主角夏洛复合着一个普通人的情感,他会有虚荣、虚伪、贪得无厌的一面,也会有善良、坦诚、知恩图报的一面。特别是,他经常是个"心太软"的人。很多人都是这样,不是么?人们为什么热爱电影,就是因为世界上有这样一些电影,它们讲的故事,或者塑造的人物,能够让你记住,能够打动你,能够感动你。

  世界上有很多你需要的东西是免费的,比如空气。还有一些你需要的东西,有时候免费,有时候收费,比如快乐。沃尔特?迪斯尼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好的生意是贩卖欢笑。大家都知道,他就是靠着做这个生意打造了迪斯尼帝国。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做这个生意,生意越大越好。

  最后,我要说,几年前看《夏洛特烦恼》舞台剧之前,我总有一种错觉,以为这戏和莎士比亚有点关系,实际上,它和莎士比亚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事实上,现在的我,看到"夏洛特"三个字,想到的不是莎士比亚,而是郝建。

【《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夏洛特烦恼》观后感5篇04-16

电影超越观后感03-20

电影搜索观后感03-19

电影观后感【热】03-15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03-11

电影刮痧观后感03-10

电影1921观后感03-03

1921电影观后感02-22

《1921》电影观后感02-21

电影《1921》观后感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