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汽修实训工作总结

时间:2023-03-28 15:37:53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汽修实训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汽修实训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汽修实训工作总结

汽修实训工作总结1

  在实习期间该班同学认真和老师学习汽车方面的知识,积极动手,认真了解是车身的构造。完成了汽车拆装的目的,达到了实习的要求,使同学不仅在自己的专业有了突破,在学习到许多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总体来说该班级成功的完成了这次习。

  在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不懂就问,有时也会聊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使我们在这一个多月里相处得很好同学们学到不少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所以,该班学生不仅知道了汽车的各个部位上的零件分别是什么,而且还知道,各自起的作用是什么。

  在实习中,学到了如何给汽车轮胎做保养,首先是将轮胎拔下来,检查一下刹车片有没有故障,是否可以继续用下去,如果磨损较大,就应换新刹车片,然后把车轮上的`轴承取下来用汽油清洗干净,抹上新的球子油,然后放回原位,装好轮胎,装上半轴,同时检查半轴是否有打坏的迹象,如有:应换新的然后装上,就这样轮胎的维修、保养就做好了。

  除了给轮胎做保养以外,还要给车的底盘打黄油,车的底盘下,有许多的黄油嘴,有的在半轴上,并且让学生亲自劳动手去、体验。就这样我又学会了如何给汽车底盘做保养。

  这次实习还后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那就是要做任何事情都得用心才可以。学的理论知识还不够,对于一些小修都还不能完全会操作,在以后的学术中,还要更加认真、更加用心、更加努力的去学习,这样才可以学会、学懂老师所教的东西。这也让同学们懂得干任何一件事都不是那么简单的,都要你付出行动、付出精力,用心去干,才可以干得好,干汽修这行,首先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要多动手、多动脑,这样才可以从师傅那里学。

汽修实训工作总结2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对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给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汽修实习课的教学。如何组织好实习课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尽快掌握维修技能,笔者认为汽修实习应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践两个阶段进行教学。

  一、校内实习阶段

  校内实习是学生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在学校实习室内进行的实习。校内实习主要是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设备等进行拆装、检验、修理和调试,从而掌握其结构、原理、拆装工艺、调整和检修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校内实习阶段是汽修实习课教学的基础阶段,为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教师的示范操作

  在实习中学生对刚接触的新课题会感到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讲完操作步骤、实习要领之后,必须做好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实习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学生顺利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榜样。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部分要着重示范,难以掌握的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要再次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设置一定的悬念,启发学生去思考,必要时再讲些相关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实习的趣味性。例如:装配活塞连杆组时,教师讲完操作步骤后要亲自示范操作一遍,对于“活塞的装配标记(顶部的箭头或缺口)和连杆的装配标记(圆形突点)位于同侧”,以及“往发动机上安装活塞连杆组时,使装配标记朝向曲轴前端”,这些关键步骤要重点示范,在教师示范“安装活塞环”的同时要讲解各道环的安装顺序和方向,各道活塞环的开口相互错开的角度和在活塞上的布置,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安装等内容,使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对解放CA6102型发动机进行气门间隙调整时,对于“找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这一关键步骤要重点示范,并同时讲解找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的其它几种方法。在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思考之后,教师可将一些常见的气门调整方法:逐缸调整法、二次调整法、分电盘图示调整法,以及有些发动机特别是轿车发动机,采用了液力挺柱,可随时补偿气门的胀、缩量,不需要气门间隙及其调整装置等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实习中的及时指导

  实习中对一些零部件磨损、变形的检验与维修,一些标记的对正,以及一些间隙的测量、调整等关键步骤,学生不可能看一遍教师示范操作就能完全模仿,有的知识点并不是完全明白,因此教师在学生实习操作时要及时进行指导,这是实习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在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指导,帮助学生排除操作中的种种障碍,根据学生中存在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果实习指导不到位而流于形式,那么学生的动手操作就会出现蛮干和盲从,达不到应有的实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必须做到眼勤、脑勤、耳勤、口勤、手勤和腿勤,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此外,教师在批改实习报告时,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偏差,对实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不足和成功之处等要及时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 (三)实习中的技能考核

  严格的技能考核是保障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个课题在学生进行完毕后,都要按照技能等级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这样在考核前的实习中,学生在近期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实习的能动性、主动性会显著提高,学生每做一步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主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及时找教师解决,学到的知识会更扎实。比如在发动机拆装实习前从发动机的拆装顺序、螺栓的扭矩、一些标记的对正、密封、润滑、间隙的调整(气门间隙、分电器触点间隙、火花塞电极间隙)、工具的使用等项目中列出符合技能等级要求的`考核标准,待拆装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考核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当场进行测评,给出成绩。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会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升华,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习效果提供依据。

  二、校外实践阶段

  校外实践是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之后,在校外汽修厂进行的顶岗实习。校外实践主要是对汽车进行故障分析、判断和修理,缩短学生和社会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掌握对汽车故障点的判定方法和维修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实践阶段是汽修实习课教学的提高阶段,它需要依托汽修厂才能完成,因为汽修实习不同于车工、钳工的生产实习,对于汽修实习中的汽车故障分析和排除训练,在校内一般都是教师人为设置故障进行演练,基本上处于纸上谈兵的模拟状态,不能完全体现现场实情,修理厂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汽修厂的车型比较多,车辆故障也不近相同,而且几乎每天都有更新,这是给学生讲授如何分析、判断和排除汽车故障的良好场所,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性,这是提高实践技能的可靠途径。此外,将教学延伸到企业,还能及时掌握汽修行业的一些新技术,如:电喷装置、自动变速器、防抱死装置、安全气囊、巡航控制、汽车导航等,缩短了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

  在修理厂进行岗位实践,教师要严密组织、严格要求学生,否则学生实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学生进入汽修厂后要遵守汽修厂的一切规章制度,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一段时间后各实习小组再分别进行岗位轮换,实习期间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针对故障车帮助学生分析故障所在,讲解其维修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要求学生和工人师傅一起动手修车,遇到问题可以向工人师傅探讨,引导学生自主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每天实习前要向学生讲清注意事项,提出实习要求,实习结束后要进行总结,鼓励表现好的同学,教育表现差的同学,交流维修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可见,依托修理厂进行实践教学能弥补校内实习的不足,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总之,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实习中做好示范并及时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按照标准严格考核学生,适时到汽修厂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适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实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

汽修实训工作总结3

  通过本次34课时的实训,了解了汽车钣金基本工艺和设备的基本要领和基本知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要求,能够使用汽车常用拆装工具和量具,让我对汽车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了解并得到岗位的基本训练,为缩短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打下基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了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目的。

  在此次实训中,不仅掌握了汽车钣金基本工艺和设备的相关知识,而且也使学生意识到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团结协作,以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要学会对已学过的知识和工程文件记录要及时的反省和总结,从而实现知识的根深蒂固!

  一、实习手段

  1、根据汽车碰撞修复的工艺流程,目前设备工具大致可分为车身大梁矫正系统、车身整形设备、焊接设备、车身测量系统和相关附件。

  2、车身大梁矫正系统主要分为L型简易车架车身矫正器、地框式矫正设备(俗称地八卦系统)、框架式矫正设备(专用型设备)和平台式矫正设备(通用型设备)。

  3、测量系统主要有电子测量系统和机械测量系统两大类,对车身进行三维数据测量。

  4、为了配合车身大梁矫正系统安装和定位车身,还需要与矫正台相匹配的一些固定车身用的附件,以及一些专门配合特定车型的专用夹具等等。

  5、车身整形设备主要包括加热工具、钣金修复机(介子机)、打磨切割工具和焊接设备(CO2和惰性气体保护焊以及点焊机等)等。

  二、实习内容

  要掌握科学高效的修理工艺,技术人员必须了解当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车架结构的知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车架对碰撞能量的吸收和传递方面的知识。技术人员对车辆碰撞损伤程度的确认、需要更换的部件、需要修理的部位、修理方式的确定、设备工具的选用以及各种操作规范化等方面的知识都必须熟知工艺流程一般步骤:

  1、进行充分的修复准备

  (1)了解车身制造材料和车架焊接工艺,以选择妥当的维修方式。车身制造材料、车架焊接工艺上的差别,导致维修方式发生变化。

  传统的车架式车身主要是由低碳钢或中碳钢制成,在进行焊接和切割时,应使用气动车身锯,使用氧—乙炔切割则会对车身造成较大的破坏。现代整体式车身构架通常是用高强度钢或合金材料(如铝合金)制成,在结构零件修理中必须使用CO2保护焊、惰性气体保护焊或点焊机进行焊接。

  (2)了解车身结构

  对于承载式车身,其主要部件焊接在一起,易于形成紧密的构造,乘客舱的强度最大,车身前后部都属于溃缩区,当碰撞发生时,前后部发生变形以吸收碰撞冲击能量,有助于在碰撞时保护车内乘员安全。这种车身侧面没有溃缩区,因此A、B柱强度很高,车门内部通常采用高强度加强筋和加强杆。

  尽可能采用全方位拉伸的方法进行矫正,尽量不采用加热的方式,以防止金属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强度改变,使汽车在第二次碰撞时不能有效保持乘客。

  (3)定位参数

  各种车型的数据参数是整个修复工作的依据,测量、定位、拉伸和检测都是在原车数据参数的基础上开展的。

  一些公司推出了数据光盘,进口车型可达300多款,国产车型数据涵盖了国内主要厂家的主力车型,而且数据非常全面、可靠,并且可以定期进行补充和升级。

  2、诊断测量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

  观察车身受损状况,弄清楚碰撞后车身如何受力,力是如何沿着车体传递的,对直接受损部位、间接受损部位及惯性效应受损部位应如何修复,车身各部位材料的应用情况以及采用什么样的焊接工艺,使用辅助支撑定位在矫正拉伸过程中有什么帮助,在实施焊接换件作业中如何对所需更换部件进行准确定位等均应认真思考。

  (1)利用先进的测量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电子测量系统,除了使用方便之外,它在很多地方还能发挥重要作用。以意大利SPANESI(史宾尼斯)TOUCH电子底盘车身测量仪为例,

  ①事故车维修中为钣金工提供底盘和车身各点准确的数据,保证维修精度。

  ②进行零配件的检测,如测量下摆臂是否弯曲缩短,测量减振器是否弯曲,测量轴承座是否扭曲,借助电子测量系统,可以准确地判断零配件是否损坏。

  ③进行汽车四轮定位的检测。

  (2)确定低成本高效率的修复方案

  碰撞修复中经常会遇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比如车门或发动机舱盖受到局部损伤,为了保证整体的美观,采用整体进行钣金喷涂办法,在工时和用料方面造成很大的浪费。

  科学的修复方案,除了要考虑降低维修成本之外,还要综合考虑整体维修质量,比如局部拉伸时如何保证周边部位不受影响,切割和焊接时如何保证金属内部结构尽量不发生较大变化,以及使用何种钻孔打磨工具不会对安装造成影响。

  3、车身安装固定

  安装固定时要首先确定夹紧部位,固定前要仔细观察车辆底盘部位裙边形状,判断应选用哪种夹紧系统。防止造成车身”二次损伤“。安装时要根据碰撞车损坏程度和部位确定损伤车在平台的位置。在车和塔柱之间应留出足够的拉伸空间,一般在塔柱与车身之间大约留50~70cm距离。要施加驻车制动,用三角木将汽车轮胎垫好,在夹紧过程中,防止车辆滑动。

  4、拉伸整形及部件的拆卸、修理和更换

  (1)拉伸整形的注意事项

  ①对于整体式车身,必须用固定的'方式,至少需要4个固定点,根据车身结构,有时还需要另外的固定点。

  ②对于损坏部位的维修,一定要找到一个以上的拉伸点。

  ③对车身部件进行矫正操作时,要使用多点拉伸。车身材料金属板件很容易发生移位、收缩和延伸,不正确的拉伸有可能增加车身部件的损坏。

  ④汽车都考虑了对碰撞损伤的隔离,对每一损伤部位都作为一个独立体看待,对于发生损伤的部位,要按照“先进后出”的规则。

  (2)车身大梁的拉伸程序

  拉伸时,每次拉伸一小点,然后松开链条,卸力、测量。操作时,注意“从里到外”完成的顺序。

  ①首先是长度,沿着汽车中心线,对汽车进行纵向拉伸。

  ②然后是宽度矫正,对汽车的进行横向拉伸。

  ③最后是高度矫正。

  由于整体式车身的高强度对热很敏感,通常不要试图一步就完成整平矫正拉伸。一般应该拉伸保持平衡再拉伸再保持平衡,循环往复。

  如果一些车身被碰撞以后折叠得太紧,金属有被撕裂的危险,就需要对其加热。加热只能作为消除金属应力的一种手段,而不能把它作为软化某一部分的方法。

  (3)妥善处理拆卸、修理或更换部件

  用加强补丁来过度加强的部分,可能阻止“可控制的损坏”,使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失效。因此当断裂、磨损或弯曲的部件在不用补丁就修理不好时,应该更换整个部件;对于可修理的损坏部分,矫正与部件更换不要同时进行。

  5、最终检测和交接

  最终检测作为承上启下的一道工序,它既要确保碰撞修复的质量可靠,防止车辆上路出现故障而返修,又要对喷漆工序负责,保证进行喷涂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检测中必须注重细节以避免带来重复性工作。

  三、实习心得

  传统意义上的汽车碰撞修复,只是简单将碰撞受损变形的车身固定后,用加热、机械拉伸的方式进行维修,然后再靠榔头等简单工具调整和修复车身钢板、车门和立柱等的间隙和形状,最后靠腻子、原子灰以及修补漆恢复原貌。随着汽车工业的纵深发展,很多先进的材料被应用在汽车生产上,从而使车身上的很多部件都对驾乘人员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汽车碰撞修复已经由原始的“砸拉焊补”发展成为“车身二次制造装配”,经过修复的车身应该恢复到出厂时的状态。

  原来手工作坊式的碰撞修复中手工操作占有相当大的成分,设备及工具只起到微小的作用,手工作坊式的碰撞修复更注重的是个人的技巧和经验。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车身制造中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人与设备工具在修复工作中的比例已悄然倒置。设备工具逐渐成为企业提高汽车碰撞修复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的必备之选。

  修复一辆碰撞损坏的车辆,维修人员不但要了解车身的技术参数和外形尺寸,还要掌握车身材料特性,受力特性,力的传递,车身变形趋势和受力点以及车身的生产工艺,如焊接工艺等。

  维修人员还要借助先进的测量工具,通过精准的车身三维测量,以判断车身直接和间接受损变形的情况以及因车身变形存在的隐患,制定出完整的车身修复方案,然后配合正确的维修工艺与准确的车身各关键点的三维尺寸数据,将车身各关键点恢复到原有的位置,将受损车身恢复到出厂时的状态。

【汽修实训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汽修实训心得体会11-07

对提高汽修实训设备完好率的探究论文02-24

实训工作总结02-02

惠文实训基地实训心得04-06

金融实训工作总结03-17

销售实训工作总结03-17

电气实训工作总结03-18

造价实训工作总结01-15

数控实训工作总结01-23

焊接实训工作总结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