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两高工作报告五大民生关注热点

时间:2022-11-08 07:26:45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6两高工作报告五大民生关注热点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13日分别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工作报告。小编梳理出两高报告共同关注的五大问题,或可从中感知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风向”。

2016两高工作报告五大民生关注热点

  两高报告中的六大民生关切

  关注一:严打暴恐

  在两高报告中,打击暴恐犯罪都处在重要位置。

  根据最高法工作报告,2015年,中国各级法院审结危害国家安全、暴力恐怖犯罪案件1084件,判处罪犯1419人。周强称,2016年各级法院将深入实施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严惩煽动分裂国家、暴力恐怖等犯罪。

  曹建明在工作报告中表示,检察机关去年坚决贯彻国家安全法,依法严惩暴力恐怖犯罪。今年将坚决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和极端宗教活动。

  关注二:严惩腐败

  周**、蒋洁敏的名字,两高报告亦均有提及。

  曹建明称,中国检察机关在2015年对令计划、苏荣、周本顺等41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对周**、蒋洁敏、李崇禧等22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他说,今年检察机关将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动摇,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审结周**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彰显党和国家从严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周强说,中国司法机关去年审结蒋洁敏等15起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对腐败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他表示,今年将加强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

  关注三:依法纠错

  如何纠正冤错案,周强和曹建明都很关心。

  谈及陈满故意杀人、放火案,周强直言,“从中深刻汲取教训”,健全冤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各级法院对66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72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357件。

  曹建明也表示,对近年来纠正的冤错案件进行深入剖析,“深刻反省检察机关自身在批捕起诉、诉讼监督等环节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沉痛教训”,着力完善纠正和防止冤错案件的常态化机制。他表示,检察机关今年将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坚守防止冤错案件底线。

  关注四:终身负责

  在报告中,周强和曹建明都提到了对案件“终身负责”。

  曹建明称,去年中国检察机关健全检察权运行机制和司法责任体系。检察官依法履职受法律保护,在职权范围内对所办案件作出决定、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周强亦表示,针对审判中存在的行政化、层层审批、权责不清等问题,最高法出台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意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法官在职责范围内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曹建明和周强均提出,今年将全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试点。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关注五:净化队伍

  如何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是摆在两高面前的共同问题。

  周强在报告中坦陈,一些法官法治信仰不强,司法作风不正,违背职业道德,违反党纪政纪甚至徇私枉法,尤其是奚晓明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教训深刻”。最高法去年查处本院违纪违法干警14人,各级法院查处利用审判执行权违纪违法干警721人。他强调,将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

  曹建明透露,去年检察机关坚决惩治利用司法权贪赃枉法的行为,查办涉嫌犯罪的司法工作人员2424人。同时查处违纪违法检察人员465人,同比上升15.1%。他表示,将建立检察人员权力清单制度,建立检察官惩戒制度,对违纪违法行为敢于亮剑、敢于亮丑,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2016全国两会两高报告内容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两份工作报告“新鲜出炉”。严查基层腐败、严惩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打击金融证券等领域犯罪……两会工作报告中哪些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关?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详情请关注下文精彩内容。

  1、健全机制防范冤错案件

  【最高法】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健全死刑复核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司法救助制度,进一步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最高检】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坚守防止冤错案件底线。

  【解读】过去一年来,“陈满故意杀人放火案”“杨明故意杀人案”等冤错案件被平反,司法正义进一步彰显。这次两高报告提出“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加强侦查监督”等多项具体措施,“防患于未然”,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司法过程中的冤错案件。

  2、举报职务犯罪将获保护和奖励

  【最高检】落实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制度。

  【解读】不少职务犯罪能被及时发现并查办,举报人功不可没。然而,现实中,举报犯罪线索却遭恐吓威胁甚至被行凶殴打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如今,最高检明确提出“落实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制度”,未来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3、基层尤其是涉农腐败将成查处重点

  【最高检】严肃查办、积极预防发生在基层尤其是“三农”领域的职务犯罪,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为期五年的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解读】政府补贴被冒领侵占、国家补偿款被克扣拖欠,对于这些身边的腐败,尤其是“三农”领域的腐败,基层群众深恶痛绝却常常无可奈何。今年,最高检明确提出严肃查办基层职务犯罪。有了最高检“撑腰”,基层群众的利益将得到更好保障。

  4、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将被严惩

  【最高法】严惩煽动分裂国家、暴力恐怖等犯罪。

  【最高检】加大对黑恶势力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个人极端暴力犯罪。

  【解读】今年1月,银川公交纵火案震惊全国,犯罪嫌疑人携汽油登上公交后点燃,导致公交车着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对于类似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今年最高检已经明确表示要“依法严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将进一步增强。

  5、“执行难”两到三年将基本解决

  【最高法】向执行难全面宣战,深化执行体制改革,提高执行信息化水平,规范执行行为,穷尽执行措施,加强信用惩戒,让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无处逃遁,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

  【解读】法院判决“执行难”是个“老大难”问题,一些生效的裁判文书沦为一纸“空文”,让人唏嘘。此次最高法宣布“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并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执行难”疾有望真正破解。

  6、审判执行将实现全程留痕

  【最高法】要通过信息化实现审判执行全程留痕,规范司法行为,力争到2017年底建成全面覆盖、移动互联、透明便民、安全可靠的智能化信息系统。

  【解读】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民众感受到司法公正,最根本要靠透明。通过信息化实现从审判到执行全程留痕,不仅能让当事人赢得清楚、输得明白,更让司法腐败无处藏身!

  7、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将被坚决整治

  【最高法】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落实对干预案件进行记录问责的“两个规定”。

  【最高检】完善检察人员违纪违法行为举报机制,建立检察官惩戒制度,对违纪违法行为敢于亮剑、敢于亮丑,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解读】司法机关是老百姓说理儿的地方,司法腐败最伤民心。不管是领导插手案件,还是司法人员徇私枉法,都在伤害司法公信力。如今,最高法、最高检不约而同表态要坚决管好自家人,给大家吃了定心丸。更重要的是,两高还为保障司法公平立下了规矩:建立检察官惩戒制度;干预案件就要被记录问责!

  8、金融证券等领域犯罪将被“突出打击”

  【最高检】突出打击金融证券保险领域犯罪,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解读】过去一年,打击证券领域犯罪备受关注。一些证券公司员工涉嫌违法从事证券交易活动,一些个人涉嫌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今年,最高检明确表示,要“突出打击”金融证券保险领域犯罪,资本市场的秩序将得到更好维护。

  9、非法集资将被依法严惩

  【最高法】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依法审理民间借贷等案件,规范融资行为。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案件的研究和审判指导。

  【最高检】突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解读】从去年底到今年初,“e租宝”非法集资的新闻轰动一时。据初步查明,“e租宝”实际吸收资金500余亿元,涉及投资人约90万名。对于这种涉众型经济犯罪,今年最高检直言要“突出打击”;最高法也明确提出,要“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网络借贷、民间借贷将进一步规范。

  10、“被判实刑却未执行”将被集中清理

  【最高检】强化对刑罚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执行和强制医疗执行的监督,部署开展集中清理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专项活动。

  【解读】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罪犯已被法院判处实刑,但判处的刑罚却没有得到执行。这种情况的存在,影响了司法公信力。今年,最高检部署开展集中清理专项活动,“被判实刑却未执行”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11、拉票贿选等犯罪将被严肃查办

  【最高检】严肃查办、积极预防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等犯罪。

  【解读】拉票贿选是严重的吏治腐败。一些干部花钱买选票、谋官位,不仅违反党规法纪,更严重污染了当地政治生态。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要陆续进行换届。这次最高检表态要严肃查办拉票贿选等犯罪,可谓有的放矢。

  12、“紧盯”破坏环境资源犯罪

  【最高法】健全环境资源司法制度,依法审理公益诉讼案件,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最高检】深入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解读】当下,一些地方对破坏环境案件不以为然,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导致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的行为迟迟难被纠正。严查破坏环境资源背后的黑手,需要司法机关咬住深挖。这次“两高”齐发声,给破坏环境资源的人敲响了警钟:再伸手,必被捉!

  13、“同案不同判”现象将越来越少

  【最高法】完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和数据集中管理平台,加强大数据分析,统一裁判尺度,促进类案同判和量刑规范化。

  【解读】现实中,“同案不同判”现象并不少见,这不仅让人疑惑,也有损法律尊严。如何实现类案同判?最高法给出了答案:加强大数据分析,统一裁判尺度,从而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

  14、关系案、人情案将受到巡回法庭“阻击”

  【最高法】增设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继续推进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

  【解读】过去一年,最高法设立了两个巡回法庭,不仅诉讼便民利民,也减少了不当司法干预,为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建起了“防火墙”,赢得了良好口碑。如今,最高法回应了人们的期待:增设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继续推进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

  15、法官的从业环境将得到改善

  【最高法】坚决依法惩治伤害法官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解读】作为法官,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各类案件,还可能面对因审判工作而带来的安全威胁。法官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这次最高法提出“坚决依法惩治伤害法官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将让法官群体更有底气。

【两高工作报告五大民生关注热点】相关文章:

关注农村民生的调研报告12-31

民生实事工作报告01-03

五大行高管薪酬行情走高07-29

改善民生的论文08-02

宿迁两聚一高心得体会08-07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面试热点题目及解析07-17

中考作文热点素材07-18

学习两聚一高心得体会范文08-07

2017年两聚一高心得体会范文08-08

民生银行面试秘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