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新农村建设考察工作报告

时间:2021-04-04 10:44:32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新农村建设考察工作报告

  一周多的时间以来,认真学习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听取了孙立诚教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途径”的讲座;参观考察了成都、无锡两市,双流、锦江、江阴三县(市)、华西和红砂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并进行了座谈研讨。学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学文件听辅导,聚精会神,耳目一新;学先进,看典型,流连忘返,催人奋进;谈体会,讲落实,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大家反映,通过这次研讨班,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新感悟,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这个班办的非常必要,非常及时,虽然时间较短,但收获很大。

新农村建设考察工作报告

  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新农村”在五十年代就提出过,人们向往的是耕地不用牛、铡草不低头,点灯不用油;八十年代讲的是三转一响;九十年代讲的是住的宽敞、穿着漂亮、吃有营养。尽管“新农村”这个概念在上个世纪曾几次提出过,但这次提出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当前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探索,既源于实际又指导实际,既来自群众又造福群众,既体现全面性又体现科学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既注重发展生产力,又注重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既注重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注重推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

  二、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建设内容

  通过学习、考察和研讨,大家认为,新农村的主要建设内容应体现在“新产业、新农民、新村镇、新福利、新风尚”五个新上:

  一是新产业。就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以花为媒,巧妙运用景区内的丰富农业资源,大力发展花产业,打造“五朵金花”,形成了春有“花乡农居”百花争艳,夏有“荷塘月色”绰姿风韵,秋有“东篱菊园”含蕊迎霜,冬有“幸福梅林”傲雪吐芳的四季花卉主题景区,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江南菜地景区”。花乡农居已成为西南地区著名的花卉生产集散地。2004年锦江区花卉产值达到6168万元,比2000年增长49.6%。接待游客收入1.4亿元,农民土地亩租金由1500元上涨到2000元,改造后的农房由500元/平方米上涨到1600元/平方米,整个院区农户资产增值达到13亿元。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走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路子,从小五金厂、小磨房起家,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铝型材、铜型材、钢材、带管、化工、毛纺六大系列产业,去年销售额达307.81亿元,全村可用财力15亿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华西村村庄变新、村民变灵、集体变富、生活变好、环境变美。先进地方的经验使大家深切感到,加强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这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最直观的体现,但更重要、更本源的内容,是发展农村产业,增强农民经济实力,这对于我们经济欠发达地方来讲尤为重要,必须牢牢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最为根本的环节,否则新农村建设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是新农民。华西村现在初中以上村民占村民总数86%以上,其中大、中专生200多人,还有3名青年出国留学。村党委班子中,大专以上25人,有研究生,也有留学生。近两年,该村还用优惠措施吸引2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来华西创业。华西外贸公司的职工90%为大学生。成都三圣乡红砂村曾光海,今年54岁,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却是个精明能干的农民,他把原有房屋改建为190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楼,称为“曾家花园”,成为接待游人的三星级宾馆,大专毕业的女儿当经理,雇3个厨师、5个服务员,食、宿、玩一体,每年接待游人上千人次,收入相当可观。他的小女儿也是大专生,在村里给游人当讲解员,仪表端庄、神态自然,讲解起来滔滔不绝、丝丝入扣,令人赞叹。在农民家中,看到许多尊师崇教的楹联,其中一副:开天开地莫若开心做人,藏金藏银不如藏书教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学员们感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科技文化知识的哺育和支撑,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大计,也是当务之急。

  三是新村镇。在参观考察的地方,我们闻到的是清新的空气,感受到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时荣的秀美景象。远看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近看是整洁的路面,漂亮、干净的住所。锦江区在打造“五朵金花”中,区政府投入9754万元,成都市级部门投入1800万元,用于搭建融资平台,撬动和吸引民间资金1.67亿元,对2083户农房进行穿靴戴帽式的改造,使老成都民居成为一幢幢赏心悦目的建筑群,成了一道道风景线。按照城市道路标准修(改)建乡村道路32公里;建成蓄水量达20多万立方米的微水治旱水利工程;修建日处理100吨污水处理站3座,村民活动中心5个,公厕15座,铺设污水管网28公里,开通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双流县南星村住楼房户461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9.1%,农户“一化五改”率100%,光纤电视入户率70%。村级有劳动保障站,科技阅览室、医疗卫生配送点,老年活动中心及放心店。华西村民家家住上了别墅,最小的面积400多平方米,最大的600平方米。2002年至今,该村又新建了近20万平方米的别墅和公寓房,使刚加入华西村的周边农民也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2003年8月,由每幢价值200多万元的40多幢欧式别墅组成的“天下农民小区”正式竣工。全村大小车辆总数已超过500辆,最多的户3辆,红旗、道奇、奥迪、奔驰在村内随处可见。

  四是新福利。成都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把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2000年初,由市县两级财政将1991年实行货币化安置以来已征地农民纳入社保范围,对新征地农民直接纳入社保。全市26.75万名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和2.66万名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险,已有13.1万名征地农转非人员和9105名新征地农转非人员按月领取养老金。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为基础,以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安身工程三大救助工程配套的城乡一体的救助体系。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制度。从2004年开始,计划用四年时间,市政府投资10亿元,完成全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2006年起全部免除14个郊区(市、县)义务教学阶段学生杂费和信息技术费。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进行统筹调配,不收借读费。三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卫生体系。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划归县政府管理,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505.4万人,参加率89.4%,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站集中配送药品率达100%。大家感到,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使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五是新风尚。我们所到的村镇,不仅体验到这里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文明的高度融合,也深切感受到和谐的生活气息。青年人忙碌的身影,老年人喝茶打牌,盈意笑意,孩子们脸上荡漾欢乐。探寻其中的奥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素质提升人。这些村镇,均靠近城市边缘,较早地接受了城市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和先进生活方式,且农民自身文化程度较高,接纳能力较强。二是环境改变人。室内地板地毯,窗明几净,室外马路平坦,鸟语花香,四时有常青之树,八节有不谢之花,车在人中走,人在画中游,农民有了精气神,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风尚。三是制度管束人。这里除了法制宣传和礼仪教化外,还利用各种方式对农民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南新村开始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把道德、学习、创业、守法、计生、环境分成六颗星,达到六星的给予表彰奖励。华西村坚定德育为先,一边富口袋,一边富脑袋,他们每月开一次村民大会,组织村民职工学习《合同法》《刑法》等等,成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教育华西人发扬16字精神,做到三守(守法、守纪、守信誉),“六爱”(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该村还做两项规定,一是奖励举报赌博者,举报真实一次奖励1万元,但目前还没有人拿到这个奖。二是孝敬老人奖,家有年过百岁老人,每人奖励1万元。去年该村一家37口人,一位老人年过百岁,得到37万元奖励。四是设施吸引人。这些地方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为农民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场所。华西村成立了华西特色艺术团,下设京剧团、越剧团、锡剧团、歌舞团、杂技团五个分团,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家感到,三个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准,使农民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新型生活观,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进一步找准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着力点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做好规划,科学引领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做好产业规划。加速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做好村镇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应该体现三性。一是前瞻性。要充分考虑到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突出重点镇的中心村的建设,对边远村庄和人口较少的村,实行萎缩性规划和管理。二是具有和谐性。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和农村社区,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三是具有包容性。尊重民俗特点,注意保护有价值的传统民居、祠堂、庙宇等文化遗产。

  第二,提升新产业。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大的支柱产业,全力推进玉米、肉牛、肉鸡、肉鹅、生猪、鹿产品、蔬菜等加工体系建设。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扩大瓜果、苗木、三辣、蔬菜、黑白芸豆和晒烟特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

  第三、建设新村镇。在搞好规划的同时,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就势,加快村镇建设。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要突出县城和省市确定的示范村镇建设,加大村容镇貎的改造力度。

  第四、造就新农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

  第五、培育发展新组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培育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制定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产业政策,资金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运行机制,加强规范管理。

  第六、完善新体制、新机制。各级政府要真正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建立城乡统一公平合理的财政分配体制,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要向三农倾斜,建立专项支农资金,确保每年的财政支农资金要高于上年。

  落实中央财政对粮食生产县给予奖励和补助政策。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体系,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机制。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支农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农民负担监管体制,努力化解乡村债务,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机制。

【新农村建设考察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大学生新农村建设实习工作报告04-26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07-26

招商考察工作报告范文09-04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08-29

关于新农村清洁进展工作报告08-18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12-30

品牌建设工作报告08-15

市民办教育考察工作报告09-01

校长提高班考察工作报告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