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陈永镒一生创业的故事
陈永镒,69岁的他骨瘦如柴却健步如飞,一身朴素、两袖清风的形态实在无法和商人联系在一起。若不是别人提及,我绝不会相信眼前这位老人曾经是汉正街老少皆知的"皮衣大王"。
"单打一"和"快半拍"
1979年,陈永镒的父亲病故,母亲无业,正值中年的他更是为刚失去工作而发愁。这时正好武汉市政府批准恢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消息传来,陈永镒眼前一亮,何不去试一试!于是,他拿着母亲从亲戚家借来的80元钱走进了汉正街市场工商所,办了个体工商执照,开始摆摊做生意。
80元钱,交了办证费后所剩无几,简直就是赤手空拳打天下!怎么办?老陈只好从亲朋那里赊货做买卖。第一次是赊回了20件女衬衣和50双袜子,第一天喊破了嗓子卖了3件衬衣和8双袜子,盈利12元,算是开门红了,陈永镒全家高兴得不得了。就这样,老陈尽量想方设法找人赊货,在汉正街摆货摊。
1983年7月,汉正街成立了第一个服装专业市场,艰难中的陈永镒敏锐地感觉到服装生意的潜在前景,再次找亲朋筹借资金,率先进入服装市场。当时的汉正街,做服装生意的人不多,正因为陈永镒的这种"冷门"生意,使他避开了强手如林的小商品经营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寻找到空白点,很快就在同行中独树一帜。
当然这一切并不一帆风顺。服装摊总是因为"慢半拍"而成为一个积货的"杂货摊"。面对此景陈永镒左思右想,分析市场行情,做服装生意得有新鲜的招数,我有你无"单打一",还得比别人的货上市"快半拍"才对!陈永镒豁然开朗,马上扭转方式。他发觉女式灯芯条面料将成为服装面料的首选,便迅速批发来几捆灯芯条面料,联系厂家生产女装马甲,不仅成本低,而且做工好,独此一家卖,一炮打红,供不应求。一次他到上海订货,看到一些年轻人腰间缀一个真皮腰包怪神气的,灵机一动赶紧采购一批运回武汉,一上市,青年顾客争相购买,十分紧俏。就这样,陈永镒靠"单打一"使他的服装生意日益红火起来。他的"快半拍"让他赚了大钱。
"出奇招"和"讲信誉"
1985年,陈永镒在手中资金越来越雄厚的时候,加大了经营。他拿出一部分资金从北京购回一套蒸汽烫衣设备,开始兼营蒸汽烫衣。于是,"成记烫衣店"挂牌了。最后,陈永镒又利用自己能写文章的特长主动给报社写了一篇蒸汽烫衣的稿子,来招引顾客,培育市场,这一招还真管用,"成记"很快被人记住了,烫衣店有了起色。
1987年,陈永镒审时度势,率先在武汉六渡桥开了一家皮装专卖店,专营黑色皮夹克,使武汉市一时刮起了一股"黑色旋风"。当时有一商家见卖皮夹克利润大,跟着上,并利用消费者对皮衣真伪辨别能力差,以人造革冒充皮衣欺骗顾客。陈永镒赶写了《怎样鉴别真伪皮服》、《渐入秋凉话皮装》等系列文章发表在报刊上。文章见报后,人们读文寻物,使他的皮衣店热闹非凡,有时店门未开,已有顾客等在门外,连当时国营武汉东方皮件厂的厂长也前来取经。陈永镒的皮服店不断推出质优价廉的品种,不断推出新奇的经营高招,顾客盈门,从此得到"皮衣大王"的美称。
"传商道"和"搞咨询"
1998年,武汉市汉正街市场总商会成立了,陈永镒因经营有道,德高望重,被推选为常务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一段时间,不断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来找他咨询一些商场上的经验和商务知识,启发了陈永镒的思维,他意识到用自己的知识和从商的经验也可以开创一番大事业。
他想,如果举办一个商务培训班,向下岗职工传授经验,使更多的人能自谋职业在商海获胜不是更好。于是,2000年2月14日,陈永镒向武汉市桥口区工商局申报"陈永镒商务顾问工作室",企望用自己的经商经历、经验、学问、眼光为来汉正街进行商贸活动的客户提供咨询、策划、顾问等智业服务,以图为汉正街招商引资聚人才、聚钱财做点事。
他的文章开始在武汉的媒体上频频见报,文章大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真实的故事,讲汉正街老板的故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写自己做生意的心得体会,还换位思考,以消费者的角度来写文章。
陈永镒还免费不定期在武汉团市委青年创业培训中心和武汉市图书馆等地当授课老师,对青年创业者进行创业培训。创业虽然艰难,但你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不要想着一夜暴富,成功只是一个过程而已,经验也只是靠这个过程来积累的。
【陈永镒一生创业的故事】相关文章:
陈光标的创业故事05-04
唱吧CEO陈华的创业故事09-25
奥运冠军陈一冰的创业故事07-20
创业的故事11-03
成功创业故事04-12
经典创业励志故事11-07
名人创业故事11-04
创业成功的故事11-03
村姑创业故事05-04
草根创业故事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