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朱瑞广创业故事

时间:2022-08-24 19:44:29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朱瑞广创业故事

  9月21日,在山东单县终兴集镇小阁子村瓜蒌种植基地,朱瑞广穿梭在瓜蒌架下观察瓜蒌的长势。

朱瑞广创业故事

  今年38岁的朱瑞广,本可以不用在土地上忙活。这个时候,他本该在南方大城市某制药公司的办公室里,指挥工人生产研发药品。但是,他选择了回归,选择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对土地有着真挚的感情

  说起放弃高薪回乡创业,朱瑞广眼角里泛起泪光。他说自己就生在长在小阁子村,每年过年回家对村里点点滴滴变化都记在心上,可最近几年他发现小阁子村几乎没有任何发展变化,尤其是看到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荒草丛生,他心里顿感悲凉,对土地的情怀促使着他回到家乡。

  2016年,在家人的责备声中,朱瑞广毅然辞掉医药企业的高薪岗位,回到了小阁子村。

  “我本身就是搞医药出身的,对中药的种植和市场比较了解,有回乡创业打算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种植什么了。”朱瑞广说,他去年回到小阁子村,就承包了村里150亩地,开始发展瓜蒌种植。

  说起瓜蒌,很多人对它比较陌生。瓜蒌,原名栝蒌,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其果实、果皮、果仁、根茎均为中药材。现阶段,瓜蒌主要是开发其果仁,做成商品瓜子。

  朱瑞广介绍,瓜蒌全身都是宝,其果实、果皮、果仁以及根茎均可入药,是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中药材,每亩年均纯收入可达4000-6000元。比起以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现在种植瓜蒌的收入要可观多了。

  “由于瓜蒌属于多年生植物,一般每四年进行一次刨根、栽新苗种植,正常情况下,第一年的收益就能赚回投资成本,第二年至第四年每年的收益都是纯收入。”朱瑞广说。

  基地对接企业订单化种植

  朱瑞广介绍,在农村搞创业必须保证村民的收入,想要村民发展瓜蒌种植,必须打消他们心中的种种疑虑。

  起初,朱瑞广回村发展瓜蒌种植因为资金等方面原因,只流转了村里150余亩地,面积太小,很多企业并不愿意收购。“我动员村民发展瓜蒌种植,只要种我免费提供种子,并且和企业签订收购协议,保证收购。”朱瑞广说,通过做村民的工作,今年又发展了50余亩瓜蒌。

  加上村民种植的瓜蒌,现在朱瑞广已经有200亩的种植基地。由于之前在药企工作的经历,今年他还和江苏的一家制药厂达成合作协议,每年基地的瓜蒌全都由这家企业订单收购。

  “瓜蒌每亩产量在5000-6000斤,每斤企业给出的订单价格在0.8元-1. 2元,村民的收入有了绝对保证。”朱瑞广说。

  今年下半年,朱瑞广再次向村民“预约”订单种植。订单化种植,效益高,不愁销路,很多村民开始踊跃参加。

  瓜蒌地里的循环经

  朱瑞广不满足于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在他看来,“种瓜蒌也要讲创新”。“现在国家正在进行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传统的种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很快被淘汰,只有绿色无公害的、可循环的才是农业的未来。”朱瑞广说。

  今年年初,朱瑞广开始把他谋划已久的想法付诸实施,他要在瓜蒌地里发展循环经济。

  “你看这个瓜蒌是架在空中生长的,下面是一大片可以利用的土地,我在地里养殖了蚯蚓,地面上放养着蟾蜍,种植着西洋参。”朱瑞广说,这一片地里看似只有瓜蒌,其实进行着四样种养循环经济,而且都和中药有关。

  蚯蚓是土壤的活化剂,改良土壤;蟾蜍生活在地里,吃着飞虫;西洋参长在瓜蒌架下,可以增加经济收入;瓜蒌架下定期放鹅除草。朱瑞广说,这一亩地,五项全算下来纯收入可达到9000元。

  “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满足现有的瓜蒌种植营销模式,想要利用瓜蒌获得新发展,还要多动脑子。循环经济就是我的一个尝试,未来我们还要多与科研单位合作,积极引进人才,把瓜蒌这篇‘文章’做好。”朱瑞广说。

【朱瑞广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创业的故事11-03

村姑创业故事05-04

草根创业故事06-10

明星的创业故事09-26

邵逸夫的创业故事11-09

成功创业故事04-12

创业励志故事12-12

名人创业故事11-04

经典创业励志故事11-07

创业成功的故事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