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招聘创业者的反思
近日,在由以太资本举办的“我的失败与伟大”主题活动中,前hiStarter创始人张乃忻分享了他的创业经验,以及对项目失败的反思。
hiStarter是2014年成立的一个针对创业公司提供服务的招聘平台,主要专注于帮助从种子轮到B轮的创业项目招聘前期员工。于2015年初拿到百万级天使投资,今年3月份停运。
张乃忻以亲身经历总结出“社交招聘不存在”的结论。他认为,招聘产品存在高营销成本、低用户留存率以及品牌效应差的特点,且商业模式相对缺乏创新。
“我们认为创业公司招人都特别急,愿意为服务买单。后来发现大部分创始人或者这些公司其实没有任何使用猎头、为服务买单的消费习惯。”张乃忻称此为其对招聘行业最大的误判。
在张乃忻看来,过去两三年中的很多项目,都是“大众创业”特定时期的产物。
此次活动主办方,以太资本创始人周子敬表示,做公司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个过程都很有挑战,创业都是不断突破自己,不断的去成就更大一个事情的过程,中间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核心的事,只要学的够快就能完成。
以下是前hiStarter创始人张乃忻的分享:
分享之前想说明两点。第一我的创业经验不适用于所有行业,我个人对一些内容专业性的行业了解有限;第二这个项目没有拿到A轮融资,因此对项目中后期的经验没有办法提供。
回归正题。
2012年到2015年我认为是整个创业服务的爆发期,为什么这么说?这是一个大众创业的黄金时期,当时移动互联网结合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项目井喷式发展起来。创业服务规模式的爆发,个人觉得就是找钱、找人、找流量。hiStarter就是针对创业招聘方向去做的产品。
2012年我就想创业了,原本想了一个旅游方面的创意,就兼职做,但当时发现找合伙人比较麻烦,拉勾网这样的招聘网站还没有出来,后来就想到要做招聘这个事。我们设想社交招聘能否帮助中国创业者或者HR解决招聘问题。
2014年我找了一个同事出来做运营,另一个做产品开发,到9月份开始正式研发产品,想先做出产品再做融资。谈下来发现,因为我的背景经历不是从人力资源、招聘出身,所以感觉“卖”我个人有点难。而且当时正赶上资金紧张,团队就比较着急。后来产品上线,报道也上了一些科技媒体,这时候投资人开始源源不断找过来了。个人认为产品先上线比先找融资好。当然如果你的背景跟你的项目非常相关,可以先去融资再做产品。
当时我认为是创业资本的一个泡沫期,而且基本上达到了顶峰。很多非常同质化的项目在同一时间都可以拿到挺多的钱。大概在2015年4月份以后我们开始觉得行情有点不对了。流量成本快速上升。之前我们在微信订阅号下面做广告,获得有效关注用户成本是5块钱1个人。这个成本现在而言是不可想象的(比较便宜),当时很多初创公司拿到200、300万的融资,用户增长也可以起来的非常快。但从同年的5、6月份开始,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最后我们发现获取一个有效用户的成本涨到30~50人民币。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承担不了了。
对于一个初创公司而言,如果下一轮融资不顺利就需要尽可能把现金流、收入做起来,第一流量尽可能的廉价,第二个尽可能找到第一桶金,并知道它是怎么来的。
比如说同一家基金的一个项目,它的用户到达百万规模,而且已经基本做到收支平衡,回到两三年前像这样的项目估值绝对不会低于5000万,但是现在可能同样的规模是不足以帮助你进入A轮的。所以说,现在的项目可能收入比获得用户数量更加重要,这是我的理解。
主要有三方面的分享:
首先从招聘行业来说,招聘产品本身它的拼次是非常低的,而且绝大多数用户获取在于营销。招聘其实跟做电商有比较类似的点,用户流失率非常高。一个人找到一份工作,不管通过哪个方式,可能下次再找工作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了。如何在短期内得到一批人的信赖?就是投广告。招聘产品本身的`品牌粘性是非常非常差的。
创始人或者HR都知道,招人是非常难的。他们会广洒网,只要是渠道我就会用。而且招聘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不管有没有效,它们都在做同样的两件事情,一个是卖简历,第二个是做猎头。如果纯线上的话,商业模式就是把钱投到广告上去,然后把简历捞上来,再批发。或者专门做猎头。这是我对招聘行业商业模式的理解。
我们当时有一个错误的判断,觉得创业公司招人都特别急,都愿意为服务买单。后来发现大部分创始人或者这些公司其实没有任何使用猎头、为服务买单的消费习惯。可能有些大公司会有一个预算猎头费,但绝大多数创业公司客户是没有的或砍价,这使我们现金流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其次因为我们是一个创业招聘,不是行业性的招聘,后来发现只是根据不同的招聘公司按不同的行业来区分的话,最后会落到你的平台对每个行业的人才简历充不充沛,有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
通过亲身经历,个人认为社交招聘是不存在的。在中国还是人与人关系的网络,人的资源是非常珍贵的。在海外市场,我给你介绍朋友,只要你信任我你会非常愿意,中国都是在酒桌上、饭局上完成的。
我想说,大众创业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的流量成本非常非常贵,不是说你有一个点子就能成功的。你现在想成功的话必须要有行业资源的积累,其次融资难度会比之前大很多,从种子轮到天使轮对你们团队的要求更加高。
第二,创业行业选择,我个人认为并不存在风口不风口一说,而是要抓住一个机遇。前两年是移动互联网,现在可能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什么时候看风口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把握住当前的时机。
就推广而言,可能两三年前微信订阅号非常重要,当直播时代来临,现在比较廉价的方式就是一个人通过直播平台导向了个人微信的粉丝数量,然后再通过微信粉丝数量导入,这是目前来说找流量比较廉价、方便的方式。现在的流量获得成本非常高,做项目时首先要把商业模式做好,千万不要想着说先把钱拿到,然后产品做出来积累用户,等用户起来融个A轮再去想赚钱的问题,这是大错特错。现在你融天使的时候,很多人对你的收入是有要求的,不是像以前一样说我比用户数量就可以了。
是否要开发APP,现在需要考虑的第一点是,你的产品除非用户非常非常需要,否则千万不要把钱砸到APP里去。大家手机里面有多少APP了,怎么样让大家用APP、存下来、使用下来都是问题。另外,开发一个APP便宜一点要30万,贵一点要100万,还需要开发周期。
分析市场的时候,要分析是单边还是双边市场。单边市场比如说工具,双边市场比如说我之前做的招聘,有一个用户端和一个求职端,如果服务两个市场的话,建议要优先于一端。
第三,合伙人股份的分配和融资。我们有3个合伙人,因为股份分配的相对比较均匀,就出现了问题。如果合伙人之间股份没有进行差异化分配的话是一定会出现问题的。我们当时3个人,每个人平均33.3%,前期大家觉得没有问题,后来会发现当出现关键性决策的时候会出现,比如A说我认为往这个方向,如果B说服不了A和C,会尝试拉其他人,形成一个拉帮结派的情况。我认为建立公司股份必须有一个人的股份要大于50%以上,如果考虑上融资稀释的话,个人建议第一轮要占60%以上。从长期考虑讲,合伙人股份不能均匀分布。
不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多项目一出来,就说我希望这件事情改变世界,希望改变行业痛点。大家做用户调研,最起码需要和你周围的朋友,以及潜在的比较熟知的客户,让他们反馈一下对你产品、想法的见解。
做BP的时候也要好好思考。你们去见投资人的时候通常会被打6.8折,这不是说你的项目不靠谱,而是项目太多了。我去听过很多路演,也见过很多投资人,注水太多了。投资人自然而然形成定式思维,会在你路演的真实性上面打个6.8折,所以在做BP上或者是跟投资人交谈的时候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个人认为可以稍微把数据往上提一提。大家的期望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当去实际聊的时候可以把实际情况讲出来,但在BP设计上最好以最高水平展现出来。
融资的时候,通常参与的核心创始人不能超过2个人。关于融资的技巧,我最开始融资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讲,就按我的故事讲,投资人不愿意了我就跟他撕逼,如果我吵得过他我就继续,后来发现吵不过投资人。尽量让投资人跟你的故事走,不要让投资人把你带偏掉。
很多创业者说这个投资人不懂,这不能怪他们,因为投资人不是万能的神,他们不可能在所有行业都非常精通,在很多情况下他当时做出的判断不是正确的,但是从大方向讲,如果出现分歧时,直接跟投资人说你不懂这个行业,这是一个大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跟投资人分析一下,在有些问题上大家理解偏差在什么地方,把你的想法跟他们进行详细阐释。短期内每次约谈最多两小时,你没有办法改变他的想法,对于融资你只需要把融资约谈完成,不是要在这件事情上把投资人压下去。
融资渠道,要看周围人脉资源积累。个人感觉朋友圈、公关是有效的方式。很多时候跟投资人光说你的产品怎么怎么好是没有用的,你需要把事情分享出去,让他们主动找你聊。其次,FA是很好的方式,它能够在短期内,广洒网情况下帮助你大量的找到一些对你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
hiStarter是今年3月份停运的,之后我就一直在想下一个项目怎么做,基于之前的思考,我想这一个项目需要更加偏向于单边市场,以及更加靠近收费这么一个环节。
【一个招聘创业者的反思】相关文章:
一个草根创业者的失败反思02-23
一个创业者的告别02-20
一个屡战屡败的创业者故事03-01
一个创业者的独白与自省07-23
一个屡战屡败的创业者故事精选03-14
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的理念08-13
一个85后连续创业者的告白09-12
一个望风披靡的创业者故事01-11
一个老掉牙的HR招聘故事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