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合法化背后的博弈
网约车合法化的新规出台之后,滴滴出行的 CEO 程维在朋友圈里感概:四年的时间,团队「一点点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如果算上易到用车在 2010 年的上线和 Uber 在2009 年的成立,这个时间表可能还要拉长。
几年的时间,打车软件们在中国完成了从出生到成长,被市场接受,到最后终于受到法律认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企业的起伏和政策的不断调整,都将作为重要的节点被载入史册。其结果的意义,也远远大于专车行业本身。
合法化之前,网约车面临的尴尬
新规出台之前,从出租车罢运到相关部门的查处,整个专车市场与各方的博弈就一直没有断过。
比如,在 2015 年 1 月,沈阳的出租车罢运事件中,司机们表达的诉求之一就是要求监管部门打击互联网专车。
同年,天津、西安、三亚、青岛、深圳各地也纷纷出现了出租车罢运抵制事件。罢运事件后,沈阳市交通局明确将专车认定非法,到 2016 年 6 月 21 日为止,交通局已累计查处各类非法客运经营「黑车」1760 辆,其中包括利用「滴滴快的」等互联网平台、手机软件从事客运经营的违法车辆 269 台。
2015 年 4 月,广州市工商、交委和公安三部门联合来到 优步广州分公司,进行专项检查,并指出因优步涉嫌未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组织不具备运营资质的私人车辆从事经营活动等原因,将对相关经营工具的一批手机终端等物品进行暂扣处理。
安全性的问题也成为滴滴、优步们的尴尬所在。2016 年 6 月,因专车司机中暗藏 102 名在逃嫌犯,深圳市网信办、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局、市公安交警局等部门再次联合约谈滴滴、优步、易到、神州、星星五家网约车平台要求整改。
而政策之所以迟迟不肯为网约车开绿灯,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打破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垄断
专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滴滴快的,优步等的补贴大战也让传统的出租车驾驶员和企业反映强烈,罢运时有发生。
网约车的税收问题
与其他能够开具专用发票的交通运输行业相比,网约车究竟应该开具税率为 6% 的现代服务业服务发票,还是税率为 11% 的交通运输服务发票尚无定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不开专用发票或低于税率开具发票均会有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平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网约车服务是基于共享经济发展而生的产物,本质上是运营司机和乘客的一种自由交换,而这时乘客作为承运人,需要对意外损失承担主要法律责任。
保险方面,私家车投保额度低于出租车,在营运中发生事故,保险公司还可拒绝理赔。此外,各平台网约「专车」司机入职须进行的安全驾驶记录、违法犯罪记录、吸毒史等背景审查,执行力度参差不齐,又缺乏相关政策监管,相比传统出租车更易滋生违法、犯罪行为。
如何一步步走向合法化
1.第三方打车软件从不予认可到被承认
政策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倒向滴滴、优步等平台。最初,出租车司机利用第三方打车软件,也会被视为违规。根据新华网在 2013 年 5 月份的报道,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局长孙建平曾表态,上海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一些第三方打车软件「加价约车」行为不予认可,出租车司机要严格依法运营,对于出租车司机私自利用第三方打车软件的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第二年的 7 月,国家交通运输部办公厅颁布《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两个月后,该通知正式颁布。
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副司长李志强解释,不要求所有的召车软件统一合并到平台上也不影响服务商之间的良性竞争。
2.私家车禁止专车运营
允许出租车使用叫车软件只是开始。
2014 年,优步进入中国的同时,也第一个将私家车参与的低价叫车服务带进中国。随后,在私家车能否作为专车运营,政策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改进:最初私家车是无法当做专车来运营的。接入私家车的「滴滴专车」和「滴滴快车」等都被视作违法违规。
2015 年 1 月 8 日,交通运输部在表态中首次直接使用「专车」一词,承认专车的积极意义,称专车服务是创新,但禁止私家车参与。3 月份,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永远不允许私家车进入专车范畴进行运营。
3.平台争取运营资格
不管是本土企业:滴滴出行、易到用车,还是进入中国市场的优步,都对政策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
根据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网站的信息,优步在中国的注册公司——上海雾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1 月成立。
公司为台港澳法人独资,法定代表人为 优步副总裁,财务主管 Axel Martinez,股东方为优步(Hong Kong), Limited,当时的注册资本是 100 万人民币。在同年 6 月,增加注册资本到 21 亿人民币。优步随后还宣布,业务已经搬到中国境内服务器上运行。同时承诺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将达到 63 亿元人民币。
此前 优步以另一家公司——御驾(上海)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中国运营。这家公司为外国法人独资,法定代表人为优步的全球运营总监 Ryan Allan Graves,股东方为 Uber International Holding B.V.。两者的最大差别是,优步在中国由外国法人独资身份转变为港澳台法人独资身份。它最直接的好处是优步在中国具备申请「专车」经营资格。
优步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透露,优步中国正在根据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沟通情况,积极准备相关资料。一旦新规正式开始实施,将在第一时间,按照规定流程申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许可。
当时,看上去是滴滴先走了一步。10 月 8 日,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宣布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滴滴快的也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网络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
当时神州专车也表示已经提交申请,过程很顺利。
不过,仅仅过了 1 个月,上海交委再次回复称给滴滴快的公司颁发的证书是临时的、尚未生效,目前无合法专车,“上海允许私家车做专车”的说法是断章取义。上海市交委回复称,滴滴快的取得《网约车经营资格证》仅仅是平台拥有网络约租车的平台方具有的经营资格证,不具有对车辆及人员审核的权利,现在没有权利,以后也没有权利。至于媒体所说的上海将出租汽车额度交由平台审核完全是断章取义误导民众。
4.公布征求意见稿
2015 年10 月10 日,交通部发布了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在征求意见稿中,一般的'出租车可以即招即停,也可以提前预约,专车只能预约,不可以即招即停。
车辆要想接入专车平台的,需要在车管所将车辆性质由私家车变更为营运车辆,而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的使用年限是 8 年,8 年后强制报废。在专车价格上,采用政府指导或市场调节定价。
10 月19 日,滴滴出行正式向交通部提出针对「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建议包括给兼职司机和车辆留出发展空间,不要求网络约专车车辆变更为营运性质;建议以“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专车”的方式管理网约专车;给地方探索网约专车发展和管理留空间。
除了回复征求意见稿,滴滴和优步各自在安全性上做投入。优步就在前几个月上线了「双向匿名电话」,司机和乘客的来电全部变成了一个区号开头的座机号码,他们还和 Face++ 合作,用人脸识别帮助身份验证,提升安全性。
滴滴出行则先后在产品上推出紧急呼叫,一键举报等功能。滴滴还牵头组建的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宣布引入专车司机「负面清单」,严格处理违规司机。
5.转折:网约专车最终合法
转折出现在 2016 年 5 月:李克强总理在贵阳论坛时就分享经济问题表态,「一个新事物诞生的时候,我们确实不能上来就管死了,而要先看一看。」该表态被认为是暂行办法延迟发布的原因之一。
最终,2016 年 7 月 28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新规中,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被明确,私家车只要满足规定的条件,并在公安机关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就可以作为网约车运营。
新政是一个开始,它的意义大于行业本身
梳理以上历史可以发现,从政策空白到最终合法,个中曲折和调节不断。这其中,互联网企业和官方对话沟通的尝试也一直不断。
这在房屋共享等互联网事物先行,法律尚未明确的领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尽管新规的出台也会让行业面对更多的监管,比如在新规中,对价格和补贴的规定可能意味着司机收入的减少,各地政府在审核时也有一定自己的空间。但相比于之前的禁止、叫停等已经是极大的改变。我们再也回不到不用手机叫车的年代。
【网约车合法化背后的博弈】相关文章:
网约车新政出台04-09
广州网约车新政出台10-28
2016常州网约车新政02-05
重庆网约车立新规02-04
重庆发布“网约车细则”02-10
温州网约车新政落地02-03
网约车考试培训题06-05
网约车考试培训题库06-05
网约车司机就业前景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