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创业成败在于管理
一般来说,对创业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是指创造一番事业。狭义的创业则是指创办一个企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创业成败在于管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创业成败在于管理
决定你的创业是失败还是成功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管理,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个创业案例。
几位天才般的年轻学生在大学寝室里就能创造未来,车库里可以涌现大批创业企业。硅谷的创业神话大抵如此。但是,创业公司多如春笋,最终成活下来的却寥寥可数。这种创业灰姑娘故事的误导之处在于,让人误以为有了天才的创意就可以成功。事实上,真正决定一个创业公司成败的,却是一些无比寻常的细节,一些普通到令人厌倦的管理技巧。
这正是艾瑞克·里斯在《精益创业》中提出的新观点。里斯的见解来自他本人的创业经历。他创办的第一个公司在第一轮互联网泡沫破灭之际惨败,2004年东山再起重新创业,一路磕磕碰碰最后却获得巨大成功。里斯总结,创业成功其实并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一门可以学会且可以被传授的专业,背后的秘诀就是,借鉴我们长期忽略的制造业,尤其是日本式精益制造的管理技巧。
第一次创业时,里斯和他的伙伴踌躇满志,认为自己做对了所有的事情:有最好的产品,明星般的天才团队,前沿的技术,巧妙而适和时宜的创意。他们期待着自己的公司成为改变世界的企业。但是,“除了完美的概念,我们几乎从第一天开始就注定失败,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将对产品的洞见转化为一家伟大的公司。”里斯在书中这样反思。这几乎是所有创业者的通病,绝大部分看起来充满希望的公司最后都以失败结束,大量新创意新产品都没能成功,很难见到企业最终实现他们最初的理想。人们总是以为传统的管理无法解决创业企业所面临的高度不确定性问题,所以创业者及投资者们干脆放弃管理而直接“去做”。
里斯以略带讥讽的笔调,把他们称为创业的“去做”学派(the “Just Do It” school of Startups)。他们认为,管理无法解决创业的问题,混乱才是解决方案。尤其对创业公司而言,只有不断地实践,不停地工作,哪怕混乱也比细致而有条不紊的管理强,甚至混乱本身在创业者和创业公司看来都代表着希望的迹象。
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对其他创业者的观察,里斯觉得,或许他们错了。创业公司的成功不是因为基因优良,或者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用合适的方法做了合适的事情,实际上,创业的公司都有可能成功。换句话说,创业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只是它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方法,需要根据创业的高度不确定性特征做一些相应的调适。
里斯2004年成功创业的IMVU(Instant Messaging Virtual Universe)部分地从正面印证了里斯的创业管理经。IMVU的主要产品是一款3D人物场景聊天软件,里斯在公司里担任CTO。刚开始,他们直接“去做”,打造了一个满是问题的产品,而且在产品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就推给了消费者,还居然就这个非常初级的产品向消费者收费,而产品的改进和升级速度也过于频繁,甚至高达一天几十次。随后,他们强化了管理。通过和消费者不断沟通,吸取消费者意见—但不完全采用他们的意见,而是将他们的建议作为他们整体目标的一个信息源,将之有机融合,如此让企业步入快速上升通道。2011年IMVU的年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美元,有超过100名雇员。而当年看起来完全不可能的IMVU虚拟产品目录,现在已经有超过600万种,还在以每天7000种的速度增长,这些虚拟产品全部由消费者自行开发创造。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创业”会比“管理”听上去更有创意,更酷,但是作者认为,创业只是管理的一种。在多数人看来,创业公司不宜严格地划分部门和职责界限,员工最好都是能够应对多种任务的多面手,作者则认为,创业公司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像传统公司一样,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实现宏观目标是公司的责任。“归根结底,创业公司是一家公司,而不是一个产品。”对于它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构建一桩可持续的生意,打造一个可以永续存在的公司。
有专家提出了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创建-评估-学习(Build-Measure-Learn)”模型。产品毕竟是创业公司的基础,所以要尽快创建并发布产品,然后从各个角度评估顾客反馈,评估是否需要修正,边学习边改进产品。一个好的创业公司必须在这个学习的循环中迅速进步。
借鉴丰田的精益制造模式,里斯建议创业者在碰到问题的时候,也要持续地问5个为什么,由此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针对不同层面的原因,分别找出解决方案。这种评估、学习和改进的循环是产品能否成功,生意可否持续的最重要的保证。
现代社会对大企业已经有一整套靠谱的管理技巧,但对创业企业来说,基本上还处在瞎子摸象的阶段,这部书里的一些观点或许可以帮助创业更靠谱一些。
决定创业成败的八个关键词
一、创业者“勇”
创业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是一条充满压力的路,是一条崎岖坎坷的路,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真正的创业决心必须在身陷危机时接受考验。只有不惧失败的勇者,才能将危机转变成无限的生机。
创业忌讳盲目跟风追随,而是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特立独行,以求脱颖而出。
二、创业者“韧”
没有人是天生的赢家,有些人会赢,是因为他们秉持百折不挠的韧性,比别人更能在挫折压力下支撑下来。
也有人始终没有赢过,只因为总是在没有机会赢之前,便宣布退出。他们不懂得稳健扎实,全力以赴,总有成功的一天。
三、创业者“勤”
如果说,一个人只知顺从天命,懒散着等待幸运之神的眷顾,那么许多机会就会从他的眼前飞过,他注定只能是一生碌碌无为。
如果说,一个人只凭天资而不知勤奋,那么即使难过能够干成几件事,但最终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成不了大器。
四、创业者“知”
第一,必须敏锐地洞察时代的趋向。第二,必须抑制贪心,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创业。第三,必须绝对避免投机心理。第四,要有上中下策多种准备,当上策受挫或失败时,就要果断地放弃,依次采取中策或下策,做到有备无患。
五、创业者“戒”
有些人创业喜欢赶时髦,迷恋前卫,开口高科技,闭口大数据,而对其他产业不屑一顾。
还有有些人,创业初有成果,就盲目进行扩张,固执单纯求大求多元,大力举债进行所谓“二次创业”。
更有一些人,完全不顾自身实际,涉足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和领域。
以上三种人的创业结果不言而喻,或者无功而返,或者亏损累累,或者关门大吉。
幸运的人很快能认识到自己的失误所在,东山再起;可悲的人却执迷不悟,怨天尤人,唯独不从自身找原因。
六、创业者“智”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创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智商,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经营好自己的事业。
要知道,真正的管理高手,往往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教育,尤其是创业型的企业家。
因此,创业者不必为自己半路出家而担忧,在了解了管理常识以后,关键在于你的专心与悟性,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
七、创业者“新”
创业与创新相伴而行,发展的契机和丰厚的利润,总是伴随着创新的头脑“从天而降”。
等待和守旧是没有出路的,抱残守缺更是绝路一条。
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宝,只有千变万化的时局和市场。企业家唯有“相时而动”的经营艺术,才有获取取成功的果实。
八、创业者“恒”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创业者贵在有恒心,所谓一以贯之,持之以恒。
恒是什么?恒是不忘初衷,不改痴心;恒是追梦路上的执著,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创业者成功的压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