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互联网创业和传统创业的差别

时间:2022-10-12 16:29:26 创业指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互联网创业和传统创业的差别

  创业是创业者及创业搭档对他们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互联网创业和传统创业的差别,欢迎大家分享。

  一、看清本质商业模式

  我们看待事物,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线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1、线下:销售+产品

  对企业而言,线下最重要的是两个部分:销售部分和产品部分。好的产品需要好的创意和品牌,需要控制成本和质量,销售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包括建立渠道。

  2、线上:流量+交易

  我们看到一些APP平台,比如天猫、聚美优品,都是流量+交易。从流量来看,现在我们的眼球被吸引到移动端去了。从PC端到移动端,从线下延伸到线上,要顺势而为,追寻流向。从交易来看,移动互联网是比较轻的,但是能不能让用户在手机看到产品的同时就形成购买的冲动,这些都是交易场景的构建。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要想好用户是谁,怎样让他们得到好的服务,而这之间的转换是需要顺畅的逻辑。

  3、获客付出+服务收入>0

  线上怎么去赚钱?后面我会再跟大家具体讲补贴的方式。你的服务和产品是要获利的,只有获客付出和服务收入相加之后大于零,这个产品才可以做。融资只是帮助赚钱加速的手段。

  4、商业可持续性的本质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要能够持续贡献现金流,并且可以满足现实的需求同时得到用户的认可。所谓用户认可,一是付费,二是得到社会大资本层面的认可。比如,京东、Uber、滴滴可能还在亏损,却得到很多资本和社会的认可,获得经济的外延和社会的回报,规模效应后也会实现盈利的一天。

  另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能够再不断优化,提供更优的服务,获得更高的单价回报。同时,由于用户对于品牌认可,就会不断重购,同时推荐朋友去购买。这就是所说的客单价和重购率,一个好产品,无论在线上或线下,都应该有这样的趋势。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好好思考,而不是把互联网神话,不考虑商业变现。

  二、线上创业时考虑线下场景

  线上创业如何去做?我们之前投资企业,比如O2O或是电商,会考虑新的商业模式原来在线下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没有互联网,这个市场是否真实存在?

  1、社区电商是否可以卖东西?

  社区电商是当下非常火的概念,像是罗辑思维、女性社区,赢得非常多的眼球关注和流量。但有社群,是否就可以卖东西?能否形成有效的需求呢?

  很多互联网企业,包括一些千万用户量的APP、社群,觉得自己拥有很多用户就可以卖东西,但目前一些社区、APP想要商业化,是很困难的,实际场景和消费理念不一定相同,曾经一些估值很高的社区当下都面临这问题,这些问题与原来在线下是没有区别的。

  我们可以考虑下,线下女性可以聚集在一起聊天、家长里短,这样的聚会线下也是常在的,但这时有商家推着车,上面放着女性用品,就会有人买吗?往往用户是会反感的,她们来这的目的单纯只是信息分享,购物还是在超市或是屈臣氏。

  回归线上也是一样的,并没有因为日活高(日活跃度高)、UGC(用户原创内容)高,就可以中间插卖产品,用户的目的性和消费场景是不易混淆的。 很多女性的、母婴的、美妆社区等等都有类似的问题,面临着巨大的转型痛苦,都是脱离了线下把线上神化了,以为流量为王,交易自然水到渠成,其实不是的。

  2、人群交叉销售,靠周边或高毛利获利,是否成立?

  O2O会提到进家上门或是入口的概念,很多创业者会谈到,我在某个产品不赚钱,但希望通过人群交叉的其他产品或服务销售赚钱。比如O2O按摩方式,上门服务按摩采取很便宜的定价,甚至补贴,然后希望通过按摩师推销一些营养产品来盈利。

  思考一下,我们自己在线下按摩店的时候,希望得到的是安静休息,不希望被推销,但有人去按摩店买来按摩器或是养生品的吗?线下都看不到的场景,用户不会购买所谓的衍生产品。有些互联网企业觉得自己在某个品类不赚钱,通过高频低额切入,通过延伸的非标产品去赚钱,但这种方式很多时候跟线下一样,是无法成立。

  我们看到很多O2O或是进家上门服务项目,都把宝押在其他消费上,殊不知是个大坑,持续烧钱却没有有毛利和可提升的产品或服务。从现实生活中看需求,很多产品都可以放在线上或线下一起去考虑,看看需求成立的真伪性,否则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三、线上低频高额服务创业的获客成本

  互联网不是什么行业都可以快速改造的,低频高额的服务创业,获客成本就非常高为最大痛点的,如婚纱摄影、房屋租赁买卖、配镜、药店这些行业。我们常常说,这些产品店租很贵,产品单价很高,互联网是不是可以去进行改造呢?

  一个婚纱品牌,其实它通过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的地面广告,随着时间推移,其获客成本在降低,把受众的接触点再拉长,品牌意识在覆盖长期人群,从女孩时可以影响。如果你把婚纱摄影搬到线上去获客,线上成本不断上升,关键词或是打榜。

  在获客成本是第一要素的前提下,我们看很多线上企业转投线下广告,因为现在线上成本并不比线下低,而且红利期很短。时间沉淀下,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其实线下获客的综合成本摊薄之后,更有优势。

  四、线上服务只能满足线下项目的服务功能

  并不是所有线下场景都可以搬到线上,比如线下教育,大家把孩子送到学习班,看似场租和人工费是比较贵的,放到在线视频又便宜又方便,但大家实际考虑一下,送到补习班,实际上支付费用是包括学习费,还有托儿的费用,家长可以解放出来,难得的轻松。

  但如果采取在线教育,旁边就需要有人看着读书保证质量,而学生在电脑面前的场景是复杂的,可以想到了上网页、玩游戏、看电影,都是场景的转换造成学习效果成本的反向提前,有时,托儿可能是家长的第一需求和痛点,不是所有线下场景过简单搬到线上就万事大吉了。

  再比如互联网医疗,我们通过手机可以获得快速的医生咨询,但你是否会相信这是医疗?在医院场景下,你会获得一种生命安全的信任感,但线上医疗仅仅是咨询而已,不一定带来生命安全的信任感,所以大家会为医院付费,不一定会为线上咨询付费,这也是很多在线医疗营收困境的原因。

  五、所谓互联网加速:再看补贴

  补贴烧钱已似乎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基本特征”,我们会问创业者:你们融钱用来做什么?他们说:要补贴客户,补贴是互联网改造重要方式。但我们现在也在反思补贴是真实的互联网需求吗?

  让我们再看如下要补贴的“原(jie)因(kou)”:

  1、竞争策略选择

  所谓真正的安全边界是规模10倍于行业第二,但实际情况是往往拉不开距离。行业内各家同行不断融到资金,想要成为行业第一名,但是,就像当年“百团大战”,拼补贴、拼商家、教育了行业,先驱却变先烈。

  再说说美团怎么胜出,达晨也投资了分众传媒,当年“百团大战”中,唯一没有一开始就投钱在“分众传媒”的是美团,其他团购拿了很多钱去分众传媒投广告,让全国人民知道团购的概念,但在各大团购没有钱时,美团仅投了一次分众,大家都记住美团。

  投钱时间点很重要。创业者拿钱要考虑市场格局,还有是不是真的遥遥领先,如果没有的话,适度留后手可能反面是最好的策略。

  2、融资策略选择

  现在很多估值的基础是订单数或GMV(网站成交金额),融钱会让竞争者望而却步。很多人拿到钱后,先把产品单量做起来,在过程中调整产品,再考虑变现或赚钱,实际上即使你补贴到一定程度之后,已再赚不到钱。

  通过补贴,有可能原来不是你的用户却变成了用户,可当你不补贴时,这些人还是不是愿意继续使用你的产品呢?这些用户可能并不是你真实的需求,融资是让更多的伪需求来让我们陷入数字的狂想之中。

  市场如此激烈,但投资人在同一跑道上不能没有标的的,行业内弥漫着“宁可投错、不可错过”下,在对内对外的压力下,融资额不断注水,包括我们笔记侠也揭示很多。市场越来越浮躁,大家急着要压制竞争对手,补贴其实就像吸上了大麻,一旦停“药”了,才发现什么都是假的。

  3、用户习惯养成策略

  用户的习惯养成需要时间和体验数量。我们通常说20次可以在人脑中形成印象,当然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但通过补贴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别人对你的印象,将线下习惯演变成线上使用习惯,但习惯后就有再度选择的问题。如果不补贴的时候,用户是会选线上还是线下呢?

  什么场景会决定做线上的选择呢?用户选择场景会出于价格、便利、时间、服务、质量、信任等多种因素,在如此多维度下,用户是否还会选择你?有些行业比如金融,并不会因为补贴就发生改变,客户更多是需要资金的安全信任。

  在比如,出行在路边,的士在我们面前开过,在有补贴下,很多用户即使有空车,也要等叫的车过来,但没有补贴下,很显然招手是最快的行为,还是方便才是第一考虑。再如,煤炭B2B行业,补贴比较没有作用,客户都是巨量的交易,实效、安全、品质更为重要。补贴也只是让某一因素的选择占据了主导,但实际上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选择是多纬度下,还是要更多要考虑商业模型下消费者的利益如何最大化,而不是扭曲下的习惯。

  4、用户体验门槛降低策略

  所谓“好而不贵”,通过互联网去中介化,重构服务成本,减少营销成本,降低门槛是可行的,但我们也要思考一下,在服务成本不变下的补贴,是否可持续?比如社区O2O,你通过在线上购买可口可乐,然后有人送货上门的价格和实体店购买价格是一样的,对于用户是节省时间成本,但送货人工成本谁来买单?

  在商业模型中,要考虑把所谓的门槛降低,让更多懒人享受到服务,但有没有人来为此买单?所谓“好而不贵”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好?体验 ≠购买,很多免费的东西大家都愿意拿,一旦要付费,回归真实场景时,用户会不会愿意加5元选择可乐送货上门?你可能降低门槛,但实际购买却上不上来,甚至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如同超市,真实购买的人可能不用试吃,但试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买。

  六、回归经济学本质:消费的收入分配基础

  我们做决策依据实际收入中对于消费内容的再分配,消费场景是根据个人经济基础决定。让我看下现实中我们: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4年人均GDP 7485美元。2014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

  这是一个全国平均情况,城里人应该是更有消费能力的,所谓“城会玩”。城市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有一定消费边界,大城市增长也有瓶颈期,我们看下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中国人均GDP不到1万美金,美国日本欧洲在4万美金的水平,但现在的补贴让国人享受到了发达国家没有享受到的服务。

  例如,平价手机下单、超市或小卖铺产品免费送到家、活动补贴“1元起送,1小时送达”、在家享受上门服务(美甲、按摩、送药、厨师上门,但人工在发达国家非常昂贵,我家在日本,一年回日本4-5次,我提到中国这么多免费,这是日本人连想都不敢想的)、在线及时医疗咨询服务(在线问国内三甲主任级别的医生,还能实时答复,特别在医疗资源紧缺的中国)、线上外卖(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不是因为我们已到了共产主义阶段,而是依靠资本逐力的“投资人”的补贴。大家不觉得听起了不大对吗?这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吗?

  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现实:补贴等于变相提升用户收入中的部分支出结构,让5000元月收入的年轻用户提前享受到8000元、10000万,甚至更高收入用户的消费支出。

  比如说一个女孩子有美甲需求,其实可以想象她的生活已经比较精致了,这要在收入覆盖了房租(房贷)、吃饭、穿衣等等后剩余收入下还有可以享受的收入剩余,但补贴其实相当于只是单一地改变某一方面的消费意愿,但这个女生真实的支出分布是怎么样的?在收入增长平稳下,能持续吗?

  但现实情况是:经济下行、GDP在保七、很多公司在裁员缩招,收入提升要经历4~5年,但补贴能持续多久?资本有周期,互联网周期更短,资本补贴不可能长时间持续。在不补贴且收入无法迅速增长情况下,用户会不会继续用你的服务?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需要回归商业本质,你的收入能不能大于成本?否则你的商业会一直亏损下去,被市场淘汰,当然很多项目可以讲后面的大故事。比如社区O20希望通过大规模销售实现直接厂家进货,降低成本,但一样要建仓储物流。O2O上门可以节省店租,但是门店有广告效应,你节省店租,但也许营销成本会更高,同时门店可以提供面对面场景服务,这些问题希望创业者好好去思考,再去谈创业。

  七、关于未来的“饼”

  我们常说“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来看看有谁来买单?

  1、补贴改造行业:想要改造原有行业,要有足够的集中度和规模,也就是你是否可以抢下线下总量的20%?如此才有所谓的拥有定价权,总量20%的企业已经是行业内巨无霸。万达才能够占到线下零售行业的几分之几呢,20%讲得太轻松了吧;

  2、重塑上游利润分配:比如高毛利行业,即使你占有20%市场总量,改造上游毛利空间的议价力边界还是很远;

  3、行业大数据及金融:很多互联网公司通过大数据进行变现,旦前提是要有大数据,用户需要达到一个量级,从量变到质变,怎能做到“大”?

  特别是服务O2O项目,由于区域和服务多样性,互联网企业在整体中的占比更低,所谓一天一万单的服务O2O(估值已数亿),除以覆盖区市数,分到大的社区甚至不足1单,百分零点几的占有率要提升到百分二十,我们测算下要花多少钱与时间来拉动市场?

  钱只是缩短时间,宏观经济可否支撑?谁能买得起单?资本泡沫下我们是否离真实需求远了?

  八、认真审视现实情况

  1、审视用户需求是否真实?

  补贴获单为主的互联网创业项目,自己可以停下来思考:如果补贴没有了,用户是否迅速下降?如果用户不变,这个需求是真实的,适当下降是正常的,但有的是迅速下降,那我们就要认真审视用户的需求是否真实?

  2、审视是否让专业人做了很多“非专业”的事?

  许多人为了补贴,做了非专业事情。社会分工后,专业人士需要时间专注投入,但比如O2O上门服务,可能让厨师也好,美甲师医生也好,浪费很长时间在路途中,让专业人做不专业事情,社会整体效率并没有提高,谁为此买单?要审视一下社会分工在提高,还是在下降?要知道这些人为了学成专业技能投入了多少时间与精力。

  3、审视当下营销手段

  创业不易,在找到自己可验证的商业模式前,勿在营销和运营上过度用力。当下朋友圈有很多创业心灵鸡汤,这也是一种营销方式,营销是暂时的,且过度的,否则怎么会引起大家创业的欲望?

  营销中可能有虚假的增长数据,很容易让自己用有找到了方向的错觉,而方向不对,一切白费。这些话与所有创业者共勉,投资人可能损失的是钱,但是创业者错过的是生命、时间或者是新的创业机会。

  九、谈谈精益创业

  泉州很多企业都在“精益创业”中发展起来,原来可能是小作坊、夫妻店或是从小需求出发。我们常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泉州一些企业是从原始积累开始,在精益把控方面做的比较好。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初创公司不是大公司的缩小版。我们不是央企、国企,精益创业让许多人有了创业机会,但在机会中需要不断反思需求是否真实。也许你到达的终点和开始的出发是不同的,但你在不断学习,你的商业模式不断在优化。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个人认为有些方向是大家可以大胆突破的。比如,在地理信息实时共享等方面出现了具大的突破,以前大家在电脑上的IP地址是固定,有了手机后,人的定位是移动的,这种变化对于很多商业模式形成突破,比如打车场景。

  在精益创业中你要把握机会,创业“高速公路”产生了,很多东西会发生变化。同时,也有些东西变化不大,比如装修,使用手机还是电脑下单没有区别,甚至这么慎重的事情,电脑上操作和选择更合适。

  移动互联网对碎片化时间有帮助,但对于高额低频的项目,大家还是要很慎重,红利很小,即便是在PC时代市场也是比较平稳。如果“高速公路”没有变化,我们要思考为什么之前的人不选择这个创业方向?并不是别人笨或不努力,每个人都很努力,拼搏只是最基础的,拼搏不一定成功。

  十、关于创业初衷的七点思考

  1、从自身的痛点去思考

  从自身角度出发解决自己的一个痛点,别只是想到别人是怎么样的?别人是不是这样的痛苦和需求?别人是否为此买单?应该要思考这个是不是你最痛的点,你是否愿意为此付出高的价格?

  2、思考有多少人有相同的痛点?是否太小?以至于这样小的痛点太多,对社会是否意义有限?

  比如,我之前遇到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朋友,提到说国内衬衫都不是定制的,是通用版本,穿起来不舒服,所以想要进行定制化生产。拿衬衣钮扣来说,在中国现有GDP水平情况下,我们还无法享受到所谓的“英式管家服务”,这个需求太小众,以至于社会还关注不到,或者说这个需求如果都被关注到,社会需要付出很多成本做教育。

  中国老百姓还在消费升级过程,如果自己创业的点太小,你能服务的人就那么几个,要做成一个事业还是比较难,但你可以做成一个爱好,为一帮人服务,但不要轻易说融资做多大的市场。

  3、是否“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或已建成?

  任何人的车都是一样,我们不是一个巨头,没有造“高速公路”的能力。我们要在“高速公路”已建成后,在这个跑道上积极努力奔跑。很多人说自己可以建“高速公路”,这是巨头和国家去做的事情,后面需要非常大的时间和区域。比方,有的创业者说要做找车位的软件,那么,停车后面的“高速公路”是怎样的?

  日本每1000人中有600人有车,中国购车还在增长过程,但中国的路和土地是稀缺资源,日本却把很多停车场除了建到地下,很多人说地下已建成还是不够,如万达,但在日本还往上建到四、五层上去,也就是开到楼顶,再电梯下来,还往上建到第四、五层,这就是所谓“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可以把闲置资源匹配,消除当中的信息不对称。大家在创业中要找到一条好的“高速公路”,并在开始第一刻冲出去。

  4、如果目前国人付费意识较低下,能否成为一个商业可行模式?

  中国人之前习惯用盗版软件,很少愿意为软件东西如App付费,但愿意为硬件比如手环买单。你要考虑现今中国场景是否到了可以支持一个付费模式的阶段?

  5、如果没有付费或者其他收费模式,自己是否愿意当作公益事业来持续?

  比如,你当年投入很多钱做的事情,虽然不赚钱,但还有其价值,你是否可以当作公益事业或是自己喜欢的舞台来做?而不是想着到处融资,因为做不大。

  6、如果是一个工具类或其他流量社区类产品,在价值有限下,是否可以忘却估值和融资的浮躁虚荣?

  比如铲子或是挖掘机的价值,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厦或一个商铺的价值,否则就是市场泡沫下被“想太多了”,会变成是泡沫,终会被打回原形,但工具有工具的价值,要做好工具的事情。

  7、是否可以等待到下一个“高速公路”诞生?

  把心态放平,时代会给很多人机会,大家的收入在提高,硬件使用在提高,创业者要积累,等待下一个“高速公路”变革时代。

  十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为创业而创业

  看到互联网企业频频的融资消息,就像看到股票屡创新高,但是,大家可能只听到朋友说从股市赚钱,却绝口不提亏钱,因此,你就能理解投资机构说估值翻多少倍,却极少提到投资失败。

  心态放平,世界是很公平的,保持一个好的创业心态,反思自己的商业逻辑,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不要去跟风。创业也是一种社会的分工,也是一类人的职业,刚好有一些素质和机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分工,让我们做自己喜欢的,在擅长的领域,都会得到尊重与回报,未来社会收入分配会更加平衡。

  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报着创业的心努力和反思是可以的。创业是从0到1建立一个平台,但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当你没有资源时,你是否能够自己去创造资源,创造客户?这其实是一种心态,不要在没有的情况下就认命。人生的成功是多纬度的成功,幸福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估值赚了多少钱,这和我们没有关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失败了,也会很开心。

  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如何做微信营销

  七年前,有人告诉你,开淘宝店能赚钱,你信吗?

  五年前,有人告诉你,玩微博能赚钱,你信吗?

  三年前,有人告诉你,团购能赚钱,你信吗?

  就是因为我们对于这些的不相信,导致了我们错失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一是因为我们没有长远的目光,二是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胆量。敢于承担风险的人现在都已赚的体钵满盆,而我们却还在苦苦等着下一轮的机会。

  现在,空城告诉你,微信营销依然可以赚钱,你信了吗?当然,并不是说我鼓动大家都积极的投身微信营销的浪潮中来,只是想如果你的产品适合做这个微信营销,这次你敢不敢大胆的尝试下呢?

  首先考虑下这些问题:

  1.能否有助于和老客户维护好关系?

  2.能否有助于带来新客户?

  3.微信这个平台是否聚集着我们大部分的客户?

  4.能否能给我们带来想要的利益?

  当你看完这些心里回答都是肯定的答案时,那你就不要担心你会不会做微信营销了,因为今天笔者会带你玩转微信营销,和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实战经验。

  一、传统商家

  我的堂姐在家里的小县城开了一家美容店,还算是上档次的那种,但是生意一直不是很好,尝试了很多的优惠措施都不见效,一次晚饭时我就说,不然让我试试吧。

  申请了一个,并制成二维码放在易拉宝上,并写上,扫描二维码,下次来享受8折优惠(美容这个行业利润太大),并且赠送一瓶眼霜,很多人在出门前都会拿出手机扫下,毕竟一般来美容的人年级都不大,微信都还是经常玩的。

  让每一个美容师都有自己的微信个人号,并且让她尽量加她服务的客户为好友,并且不管是下班还是在家,都要加附近的人为好友,每天都有任务,完成有奖金,完不成扣工资,当她们好友达到一定数量时,每天在朋友圈发布关于美容店的信息。

  印传单,自己带队去街上发,女的人手一份,男的几乎没有,看到年龄比较合适的,就去交流,引导他们当场扫描我们的。

  这样做了大概有半个月,就发现生意明显的好转,每个美容师一天几乎都没有空余的时间。半个月公众平台的关注就有1000多,这还不算那些朋友圈的。

  通过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其实做微信营销,只要产品适合,找准人群,坚持去做,其实微信营销就是那么回事,很简单。

  传统商家做微信,需要注意的就是线上和线下的相结合,毕竟他们和单纯的互联网企业不同,互联网企业可以在线上完成一整套的交易,而传统的商家则不行,他们必须要通过线下才能完成交易。

  二、互联网企业

  这里主要是指一些个人站长和电商网站,一些小号引粉导入大号,引导用户分享推送的消息,以前也写过,在这就不多说了,空城给大家在这说下付费做微信营销的方式,虽然有投入,但是回报也较高。

  对于一些没有微博粉丝,没有微信粉丝的商家或是网站,如果想推广自己的产品或是服务,还不想费那个劲去加粉丝,那就只有一个办法,花钱找大号帮你做广告。其实很多人都明白这点,但是都没去做,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微信营销的效果所在,二是因为对自己产品的价值了解的不透彻。

  今天看了懂懂的日记,里面说,如果你想挣100万,你就要花60万去送礼,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想挣100万,花60万做推广也是值得的,当然,前提是你要确定我这60万投入进去之后能有100万的回报,这就需要你深入挖掘你产品的价值和小范围的实验。空城就曾接触过这样一个企业,在微博最热的时候这个企业的老总听说微博营销能带来效益,然后就大手一挥找大号做宣传,最后钱都是打了水漂。

  我们要相信一些行业名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如果他们能帮我们宣传,不管是微信也好,微博也罢,都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如果我们能够请动,即使多付出点资金,总体来说我们还是赚的,打个比方,笔者是做SEO诊断的,如果李彦宏能在他的微信上发个动态说,我们(笔者)做的网站优化都是最符合百度要求的,最符合用户体验的,那相信我们的订单就是雪花了。

  写在最后:

  其实被炒的越来越热的微信营销说破了也就那点事,腾讯开发的微信平台更多的是为了在和阿里的O2O之战中占得先机,只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它变成了一种营销工具,弄的现在朋友圈广告横行,微信群各种链接,所以建议大家,如果不能在微信营销中获得可观的收益,趁早还是放弃淌这个浑水。

【互联网创业和传统创业的差别】相关文章:

关于互联网创业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和方向07-18

互联网创业的步骤07-26

互联网创业杂谈07-22

互联网的创业指南09-26

互联网创业方向09-25

互联网创业指南08-08

互联网创业故事07-29

传统行业背景能主导互联网创业吗?07-29

农业互联网的投资和创业机会在哪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