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班级成就学校的集训交流发言稿范文
想起罗大佑的《童年》里有这样的歌词: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每个新学期初始,我都会不自禁苦叹:又在教研组混了一个学期了!今天的交流发言,万分愧疚,我无法给辛勤栽培我的领导以及信任我的同行们一份满意的答卷。
泊湖的教研,我想套用李清照的《武陵春》中的一句词:只恐泊湖教研舟,载不动许多愁。是的,除了"愁",我想再没有更好的字眼来形容我对教研的看法了。这个"愁"里包含了我的期望,我的理想,我的热情,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包含了我深深的失落感和茫然无措。
我经常问自己,教研活动的开展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留存资料吗?表示我们也走在时代的前端,也在高大上地"煮酒论教研"吗?不,绝不是这样,教研是为了让我们找到自己,改变自己,塑造自己,是为了让我们在教育的天空下寻求自己的定位,实现自身的价值。我知道我们很多的'老师一直都在努力地追求属于他们的教育理想。比如,我们中心本部的语文组就有很多这样可爱的老师,我们的杨卫华老师,曾经我开玩笑说他是根炸不老的油条,近临退休的他,却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教育热情,在教学上孜孜不倦地找方法、想点子,很多想法尽管质朴,但是却跟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我想在他的字典里永远都不会出现"职业倦怠"这四个字。我们的老顽童方国红老师,貌似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其实他是深藏不露,他对教育教学有着非常独特的思想。周琼老师,她对生活永远饱含着希望和热情,她把对生命的热爱传递给了她的孩子们,相信向善向美的人性温暖是她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胡莉莉老师,才华横溢,善思进取,她在专业化发展的路上走得很远。钱晖老师,她的课堂善于隐,总是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她的学生,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还有我们新生代的徐学娟老师、吴静老师和徐凤鸣老师,我总是能在办公室听到她们闲聊时夸赞自己的学生,一个懂得欣赏自己学生的老师一定是位好老师。她们就像邻家大姐姐一样,用她们的聪慧和灵气耕耘着属于她们的三尺讲台。
是的,我们一直在前行的路上,只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优秀的老师没有因教研而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反而陷入了一种形式化的怪圈呢?在这种怪圈的辐射下,我们逐渐迷失了自我,远离了自我。我们缺什么?缺天时?缺地利?还是缺人和?或者,兼而有之。
话说回来,作为组长,我是失职的,除去常规化的教研活动,我没有主动地进班听过课;没有在老师们对教学有困惑的时候,深入地一起交流症状,探寻方法;没有关注过老师们对教研的看法和需求…… 惭愧至极,"天时地利"的客观环境,我无能为力,但在"人和"上,我做得远远不够,愧对老师们的信任,我会不断地检讨自己,反思自己!尽我的绵薄之力,努力为大家创设更融洽的教研氛围。
王瑶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无论是在现代文学领域,还是古代文学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有一次,他对学生钱理群说:"我现在老了,做什么事都是‘垂死挣扎’,什么都不做呢,又是‘坐以待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对于一些在工作岗位上克己奉公、兢兢业业的人,我们总喜欢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这样的标签来评价他,在我看来,像王瑶这样的学者,与其说是职业精神,不如说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以人性化的方式来面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用质朴的人性温暖本能化地去观照自身、观照他人、观照世界。而如今,我们却与这种本真渐行渐远。
我真切、殷切地渴望,我们的老师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找到自身定位,寻找到幸福感,我也渴望,我们的领导能为老师们搭建、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和锻炼机会,只有在内力和外力的交相呼应下,我们才能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拓宽我们的专业视野,如此,"改变班级,成就学校"才会实至名归。
【改变班级成就学校的集训交流发言稿范文】相关文章: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10-15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发言稿12篇03-28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发言稿15篇03-25
教师经验交流的发言稿11-14
学校班级口号08-20
英语集训个人总结07-25
教师经验交流会发言稿范文08-29
工作交流会发言稿08-16
经验交流发言稿 15篇05-02
小学班主任交流发言稿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