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秋拜月神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3-10-11 09:38:18 美云 中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秋拜月神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中秋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其重要习俗。你有了解过中秋节拜月的来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拜月神的风俗是怎么来的,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拜月神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中秋拜月神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起源

  阴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逢秋天,故称中秋节。我们国家古代历法把八月定在秋天,叫做仲秋,因此中秋节又称仲秋节。

  中秋节的夜晚,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看作是团圆的象征,因此,也叫“团圆节”。自古以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他们的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以月寄托深情。唐朝诗人李白的“望明月,低思故乡”,杜甫的露水从今夜白,月为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

  中秋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其重要习俗。古人有春祭、秋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后来赏月重于月祭,将严肃祭祀转变为轻松欢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在唐代非常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活动则更为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国还保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遗迹。在明嘉靖年间,北京的月坛是供皇家祭祀的场所。每逢中秋节时,在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放在桌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如今,祭月已经被一场规模宏大、色彩丰富的群众赏月娱乐所取代。

  吃月饼是另一种节日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从唐代以后,月饼的制作越来越讲究。苏东坡有诗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酥,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了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看来那时月饼与现在已经相当接近了。

  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至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散、中秋夜及左右微服泛江记载。到唐代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纪》记载的中秋节是八月十五。中秋的流行开始于宋朝,到明清时,已经和元旦一起被称为“春节”,是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它也是我国继春节之后的第二个传统节日。

  “西湖游志”上说:“八月十五谓中秋节,民间送月饼以示团圆。”在《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其饼必圆,分瓜必牙,瓣如莲花。”…其有妇归者,是日必回夫家,曰团圆节。中秋节之夜,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小饼子,象征团圆、类似月饼,包内有糖、芝麻、桂花、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祀结束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切成小块,每人一块,若有人不在家,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佳节,云淡雾少,月色明朗,民间除了要赏月、祭月、吃月饼、团圆等一系列活动外,有的地方还举办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中秋节之夜的佳肴,除了月饼,各种时令水果也是佳肴。

  还有一种说法是中秋节起源:农历八月十五,正是稻子成熟的日子,各家各户拜土地神。中秋节,也许是报秋的遗俗。

  中秋月圆之旅

  拜月即拜“月神”,即人们常说的“嫦娥”。先民们以祭拜的方式祈求团圆、康乐和快乐。"拜月"是由古代的秋分祭月习俗演变而来,周朝有一种每年秋分天子祭月的礼制。按照风俗,女子拜月,男子观礼。

  从严格意义上讲,有两个“月祭”。一次是在“秋分”日,用来“迎寒”。古人在立秋以后,阴气渐盛,这个夜晚,古人要举行祭月仪式。又称月亮为阴,代表“寒”,所以我们称之为“迎寒”。在对《周礼》释文“圭璧以祀日月”一句中,唐人陆德明说:“祭日月,谓曰春分朝日。秋天的夕月。""夕月"指的是秋天的夜晚祭月。但是古代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是中秋节。这风一直延续到现在。

  月神崇拜是宋代以后流行的一种祭祀方式。唐朝确实有赏月的习俗,但没有见到拜月的习俗;宋代的男女拜月各有需求:男人希望科举有好成绩,女子祈求美貌。随著时代演变,明清以后才出现「男不拜月,女不祭」之说。大体上就是拜月仪式在八月十五的晚上,在家中或室外放置月神牌位,摆上瓜果、月饼等供品,然后叩拜,祈求月神赐福。

  传说古齐国丑女无盐,幼年就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的品行入宫,但未受宠爱。某年八月十五的赏月,天子在月光下看到她,觉得自己美丽非凡,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貌取人,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以来,由于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庆世俗情趣日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和神话性的文人传统逐渐淡出,功利化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了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于是,“民间拜月”成了人们渴望团圆、享乐、快乐、以月寄情。

  中秋怎么拜月?

  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拜月祭”的习俗,大同小异。普通家庭是:在庭中陈瓜果、月饼供月,进行祭拜,然后赏月。例如嘉靖河南《固始县志》:“中秋节有瓜果酒,男女望月罗拜,已而欢饮,谓之玩月。”“月出所方,月宫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中秋拜月神的风俗是怎么来的】相关文章:

中秋拜月的习俗09-14

怎么开心怎么来的句子说说02-01

中秋节为什么要拜月09-08

中秋节拜月的意思是什么11-15

闽台潮汕地区中秋习俗拜月娘的由来09-07

摩拜单车忘记关锁怎么办呢09-30

春节是怎么来的?01-08

中秋节风俗礼仪08-26

潮汕中秋节风俗09-16

关于中秋的风俗习惯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