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生中秋节的来历

时间:2021-01-07 17:02:30 中秋 我要投稿

小学生中秋节的来历

  导语: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中秋节的来历,欢迎各位参阅。

小学生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 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人。

  附2:中秋节的来历传说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大事庆祝一番。这个节日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照亮大地和给大地带来温暖,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却一起出现,大地上的农作物都被烤焦了。 这时,有一个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个太阳射了下来,替万民消除了灾难。人们于是把他拥立为王。后羿当上皇帝后,沉迷酒色,随意杀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长生不老,跑到昆仑山盗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药, 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长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药偷来吃了,于是她自己就轻飘飘地飞上了月宫。

  后来,一般妇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民间流传极广的是嫦娥妒恨丈夫后羿薄情,偷吃了他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不死之药,于农历八月十五之夜飞上天去,在月筑室为宫,遂为月宫之神;后羿后悔不已,年年的八月十五夜,望月设供,祈望妻子返回人间与自己和儿女团聚,由此而衍生出后世民间祭月祈团圆的文化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八月十五日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古时,我国将每一季度三个月依次分为孟、仲、季,八月属于仲秋月。仲、中通假,故“中秋节”亦称“仲秋节”。

  “中秋节”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春昼,击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之鼓)、吹豳雅以逆(意为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就是说,中春的白天,敲打着土鼓,吹奏起豳都大典所用的典雅乐舞,迎接将要到来的夏暑。中秋节的夜晚,在秋收迎寒之际亦举行如此的大典。另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就是说朝日是在中春的早晨;中秋祭月是在晚上进行。“夕月”就是晚上祭月。由此可知,在西周时期周王特别重视一年的中春早晨祭日和中秋夜晚的祭月。祭典也特别隆重,设香案献上月饼、瓜果等供品,击土鼓并高奏豳地雅乐,周王身着白衣,骑着白马,前往祭坛,虔诚地祭拜阴月娘娘和土地神所给于人间的恩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的关系,而秋季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为此,中秋祭月更显得特别重要。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说:“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即月亮)园”。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说是与我国古代祭月、拜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我国中秋节的渊源始于我们关中地区。

  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已知秋收季节的八月中秋之夜月光分外皎洁。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已经知道了中秋月光特别明亮的原因:这是因为秋天风势弱,地面又覆盖着成熟的庄稼和绿色的植被,大气中的沙尘、水气和杂质较少,空气清新,月光通过时自然明亮得多。再者,月亮是围绕着地球赤道运行的,中秋正好在秋分前后,太阳直射着赤道,所以也直射着月亮,月亮反射出来的光就强。李白的诗句“月到中秋分外明”其实就包含着这个道理。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又赋予月亮许多美丽的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像力为月宫世界描绘出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古代帝王祭月、拜月的活动和民间是相通的,这时五谷即将丰登,果子已经成熟,农民们为了庆贺自己一年辛苦劳动而得来的收成,就准备些瓜果、糖饼之类,在中秋之夜祭拜月神和土地神,这就成了民间的传统活动。

  古代各朝都有祭月、拜月的活动,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秦汉时,中秋节除了祭月还举行敬老活动,官府向老人赐予坐凳、手杖和圆饼。从汉代起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赏月之风。汉代枚乘在《七发》中说,“客日:将于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便是中秋节赏月泛舟的最早记述。《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有“秋八月,夕月于西郊”的记载。汉魏之后,赏月之风渐盛,《晋书·袁宏传》载:“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

  古代赏月之风以唐代最为流行,中秋夜店家、酒楼重新装饰,牌楼扎绸挂彩,人们登楼、上台赏月;有的安排家宴,子女团圆,赏月叙谈。唐政府也特别重视这个节日,唐太宗时即将八月十五定为重要节日,这个节日又与三年一次的科举取士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举行,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说到中秋赏月,有关道士助玄宗游月宫的传说值得一提。风流天子唐玄宗崇尚道教,罗公远、法善等道士经常出入宫中,受到玄宗的青睐。道士助玄宗游月宫的传说版本较多,此处仅举一例:《唐逸史》载“罗公远鄂州人,开元中秋夜,侍明皇於宫中玩月,奏曰:‘陛下能从臣月中游否?’乃取柱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帝同登,行约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裳,舞於广庭。帝问曰:‘此何曲也?’曰:‘霓裳羽衣曲也!’帝密记其声调而回。顾其桥,随步而灭。旦,召伶官依其声作霓裳羽衣之曲。”此记叙当然不可取信,它只能说明玄宗时宫中闻名的《霓裳羽衣曲》乃月宫之曲也!至于玄宗八月十五夜于禁中与诸学士备文酒之宴及玄宗中秋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木栏望月之事,《开元天宝遗事》有载。《洛中记闻》记述了唐僖宗听到新科进士于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

  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北宋都城“中秋夜,贵族结饰台谢,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的情景。《梦粱录》记述南宋杭州中秋赏月的景况是:“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更,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唐宋之际诗人们咏月的诗篇约有数万首,它成为诗歌中最高的语汇之一,由此可知国人拜月赏月和咏月的盛况。本文篇幅有限,咏月佳作不予列举。

  从元到明清,中秋节基本上沿袭了唐宋的旧习,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已为时尚之举。元代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高压政策,不准民间私藏铁器,规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为了暗中联系发动起义,刘伯温想出了个点子: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夹在月饼中,到处散发。人们纷纷参加义军,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元蒙统治。明清两朝赏月、祭月、吃月饼也成了佳节的时令风尚。

【小学生中秋节的来历】相关文章:

中秋节的来历03-14

小学生作文中秋节的来历01-13

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02-25

小学生中秋节的来历200字作文09-07

中秋节的来历与传说09-16

中秋节的来历视频01-21

中秋节的风俗的来历09-08

潮汕中秋节来历09-09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