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

时间:2024-09-15 08:50:10 中秋 我要投稿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1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这是秋天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节。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

  中秋节的起源

  中国农历一年分四季,每季分孟、仲、季三部分,所以中秋也叫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所以也叫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全国众多民族流行的传统文化节。这一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待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流浪者,也寄托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据说这个夜晚月球离地球最近,月球最大最亮,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喝酒赏月的习俗;回到母亲家的儿媳每天都会回到丈夫家,这意味着成功和吉祥。也有一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8月16日,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领温、台、明三州时,为了防止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攻击而改变“正月十四日元宵节,八月十六日中秋节”有关。另外,在香港,中秋节过后,还要在十六夜再次狂欢,叫做“追月”。

  “中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古代就有中国人“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迎寒祭月将在中秋夜举行。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对不可或缺。西瓜也要切成莲花状。月下,把月亮的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上,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月,然后家庭主妇切团圆月饼。切割的人应该提前计算全家有多少人。在家和其他地方的人应该一起计算。他们不能切得更多或更少。大小应该一样。

  明代形成了中秋节食月饼的习俗。明代作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所谓中秋节,民间以月饼相遗,意为团圆”。《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的明代史学家沈榜写道 “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蛋糕里以果为馅,巧名异状,一饼值几百钱。”这本书还介绍了当时的生产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月饼用于北京宫中的月饼 “尺余从下到上,重两斤。”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和图案越来越丰富,生产工艺更新,风味更多。8月15日吃月饼已成为中华民族古老而有意义的传统。

  在唐代,、玩月在唐代颇为流行。在北宋,8月15日晚,满城人,无论贫富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烧香拜月,祈求月神的祝福。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宝塔等活动。自明清以来,中秋节的习俗越来越流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节、塔灯、天灯、月亮、火龙舞等特殊习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远不如过去流行。然而,宴会和赏月仍然很流行。人们问月亮,庆祝美好生活,或者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与家人在一起“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有许多习俗和不同的形式,但它们都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2

  中秋节的起源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天的中间,所谓中秋节。中国古代的法律把八月放在秋天的中间,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也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光明媚,古人把满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八月十五也被称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是以月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考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耀等诗,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皇帝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社会制度,民家也有中秋祭月的风格。赏月比祭月更重要,严肃的祭祀变得轻松欢娱。唐代中秋赏月的习俗非常盛行,许多诗歌名篇中有咏月诗,宋、明、清朝宫廷和民间拜月活动更加规模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地都有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历史遗迹。北京的月坛是明嘉靖年为皇家祭月修建的房间。每当中秋节月亮升起,露天设案,桌子上都会提供月饼、石榴、枣子等水果。拜月后,全家人围着桌子坐着,边吃边聊,赏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经规模化了盛大多彩的群众赏月游乐被取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种习俗。月饼象征团圆。自唐代以来,月饼的制作越来越受到考验调查。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焦,清代杨光辅写道:月饼充满桃肉馅,冰淇淋甜蔗糖霜。月饼和现在很像。

  据史书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魏晋时期,有记载神书镇牛迷,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中秋节直到唐初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八月十五中秋节》记载太宗记。从宋代到明清时期,中秋节的盛行已经与元旦同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还说:八月十五祭月,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称团圆节。中秋节晚上,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团圆的习俗,即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糖、芝麻、桂花、蔬菜、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的小蛋糕。祭月后,家里的老人根据人数把蛋糕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果有人不在家,他们会留下一个,这意味着家庭团聚。

  中秋节,云稀雾少,月光明亮。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外,一些地方还有舞草龙、建宝塔等活动。除了月饼,各种时令新鲜水果和干果也是中秋节的美味佳肴。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句话是:农历八月十五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候,每个家庭都崇拜土地神。中秋节可能是秋报的遗传。

  中秋习俗:

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就记载了秋暮夕月,意思是拜月神,此时要举行迎寒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迎寒祭月将在中秋夜举行。设置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对不可或缺,西瓜要切成莲花状。月下,把月亮的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上,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月,然后家庭主妇切团圆月饼。切割的人应该提前计算全家有多少人。在家和其他地方的人应该一起计算。他们不能切得更多或更少。大小应该一样。祭月的习俗也在少数民族中盛行。

  据说齐国古代丑女无盐,小时候虔诚拜月。长大后,她以超群的品德入宫,但没有受到青睐。一年8月15日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女王,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所以女孩拜月,愿看起来像嫦娥,脸像明月。中秋之夜,云南傣族也盛行拜月的习俗。

  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在唐代非常流行,许多诗人的著名作品都有咏月的诗。到了宋代,中秋节赏月的风格更加繁荣。每当这一天,你的家人装饰着台榭,人们争夺餐厅玩月亮。明清宫廷和民间拜月活动规模较大。到目前为止,中国各地都有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历史遗迹。

  文人医生对赏月情有独钟,他们要么登楼揽月,要么泛舟邀月,喝酒赋诗,留下许多流行的千古绝唱。例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月反映了他在异国他乡漂泊的羁旅思绪;宋代作家苏轼在中秋节喝了达旦,醉醺醺地写了《水调歌头》,用月圆来形容离合器。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明月当空的美景,仍然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观潮

  在古代,除了中秋节赏月,浙江地区的观潮是另一个中秋节活动。中秋节观潮的习俗历史悠久,早在汉代的《七发》中就有相当详细的描述。汉朝以后,中秋节的'观潮风格更加繁荣。明朱廷焕的《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的《梦》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节之夜,有燃灯助月的习俗。如今,湖光地区仍然有用瓦片叠塔在塔上燃灯的习俗。江南地区有制灯船的习俗。现代中秋节燃灯的习俗更加繁荣。今天的人周云锦和何湘妃在《闲情试季节》一文中说:广东的灯笼最盛。节前十天,每个家庭都用竹条扎灯笼。制作水果、鸟兽、鱼虫形、庆祝中秋节等字样,用粘贴纸绘制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蜡烛用绳子绑在竹竿上,高竖在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做成字形或各种形状,挂在家里的高处,俗称树中秋节或垂直中秋节。富裕家庭悬挂的灯可以高几丈。家人聚在灯下喝酒。普通人竖起旗杆和两盏灯,享受自己的乐趣。城市里的灯光就像玻璃世界。从古至今,中秋节灯笼的习俗似乎仅次于元宵节。

  猜谜

  中秋节月圆夜,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聚在一起猜灯笼上写的谜语。因为这是大多数年轻男女最喜欢的活动,爱情故事也在这些活动中传播,所以中秋节猜灯谜也衍生出男女相爱的形式。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圆,中秋月饼香甜。月饼这个词起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当时只是一种小吃。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和月饼结合起来,意味着家庭团聚,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朋友接触感情的重要礼物。

  福建厦门也有博饼的习俗,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赏桂花,喝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节吃月饼赏桂花,吃桂花做的各种食物,蛋糕和糖果最常见。

  中秋之夜,仰望月中的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着一杯桂花蜜酒,庆祝家庭的甜蜜,成了节日的美好享受。在现代,人们大多用红酒代替。

  玩花灯

  中秋节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元宵节。玩灯笼主要是在家庭和孩子之间举行的。早在北宋的《武林旧事》中,就记载了中秋节的习俗,有把一点红灯放进河里漂流和玩耍的活动。中秋节玩灯笼,主要集中在南方。例如,在佛山秋季会议上,有各种各样的灯笼: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鸟兽花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开展中秋活动,树也要竖起来,即将灯火通明。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们用竹纸扎成兔子灯、杨桃灯或方形灯,水平挂在短杆上,然后竖起在高杆上,高科技,闪耀着光芒,为中秋节增添了另一个场景。孩子们互相竞争,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光最精致。此外,还有天灯,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灯,灯下燃烧蜡烛,热气腾腾,使灯在空中飞翔,引起欢笑和追逐。此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种灯笼在月下游玩耍。

  在广西南宁,除了用纸竹扎各种灯笼让孩子们玩耍外,还有非常简单的柚子灯、南瓜灯。所谓的葡萄柚灯,是清空葡萄柚,雕刻一个简单的图案,穿上绳子,点燃蜡烛,光线安静而优雅。南瓜灯和橙色灯也是从果肉中取出的。虽然简单,但制作简单,非常受欢迎,一些孩子也把葡萄柚灯漂到池河里玩游戏。

  广西有一盏简单的秋灯,用六根竹条扎成灯,外面贴着白纱纸,里面插着蜡烛。挂在祭月桌旁祭月,也可以给孩子玩。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灯(或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比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江西中秋之夜,孩子们通常在野外捡瓷砖,堆成一个圆形的塔形,有多孔。黄昏时分,在明月下面的木柴塔里燃烧。瓷砖烧红后,倒煤油,火上加油。突然,四个野火变红,像白天一样照耀。

  直到夜深,没人看,开始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用砖砌成空心塔,填满树枝烧火。还燃烟堆,就是把草柴堆成堆,拜月后燃烧。广西边疆的烧番塔也类似于这样的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著名的抗法将军刘永福烧死的英雄战斗。福建晋江也有烧塔仔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建立后,汉人血腥统治,于是汉人不屈不挠地反抗。他们在中秋节到处见面,并在宝塔顶部点火。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虽然这种抵抗被压制,但烧宝塔的习俗是遗留的。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3

  中秋节的起源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天的中间,故称中秋节。中国古历法把八月放在秋天的中间,所谓“仲秋”,所以中秋也叫“仲秋”。

  中秋之夜,月光明媚,古人把满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8月15日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其乡的游子,更多的是,就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考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春风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重要习俗。古代皇帝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日月社制,民家也有中秋节祭月之风,到了之后,赏月比祭月更重要。严肃的祭祀变得轻松起来。欢娱。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在唐代十分盛行,许多诗歌人的名著中有咏月诗,宋、明、明、清朝宫廷和民间的赏月活动规模较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地还有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是明嘉靖年这个房间是为皇家祭月修建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在露天设案,将桌上提供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拜月之后,全家围桌而坐着,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活动已经规模化了盛大、多彩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被取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聚。自唐代以来,月饼的制作越来越受到考验。调查。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如嚼月,中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满,月饼饱满”桃肉馅,冰淇淋甜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相当相似。

  中秋节,云雾稀少,月光明亮。除了举办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外,一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筑宝塔等活动。除了月饼,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节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水稻成熟的时候,每个家庭都崇拜土地神。中秋节可能是秋报的遗传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

  在中秋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记载了“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节都会举行寒冷和祭月。设置大香案,摆放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绝对不可或缺。西瓜也应该切成莲花。

  在唐代,中秋节赏月、玩月相当流行。宋代,中秋节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夺餐馆玩月”。每逢这一天,京城所有的店铺、餐厅都要重新装修门面,牌楼上挂着丝绸,卖着新鲜的水果和精制食品。夜市非常热闹。人们经常上楼。一些富裕家庭在自己的亭子上赏月,摆上食物或安排家宴,团聚孩子,一起赏月聊天。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依然存在,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节、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习俗。

  吃月饼

  中国城乡人民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8月15日圆,中秋节月饼又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祀月神的。“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当时,它只是一种像菱形花饼一样的蛋糕食物。后来,人们逐渐将中秋节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起来,象征着家庭团聚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里做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记载了月饼的做法。近代,随着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精致,外观美观。月饼外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月圆是人的团圆,蛋糕是人的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祈求丰收和幸福,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人们的心愿。月饼也被用作送亲朋好友的礼物,联系感情。

  中秋节的其他习俗

  中国地理位置广阔,人口众多,风俗习惯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多种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4

  中秋节起源

  中秋之时,正值农业丰收季节。收新谷、酬神农、庆丰收、祭土地、敬神明,也是中秋的一大特色。

  远古人民感谢土地赐给人们衣食,所以每逢中秋,农民将稻谷堆成圆圆的谷堆上面用烧过的稻草灰写上“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吉祥话,祈盼来年丰收。

  有的地方中午祭神祭祖,晚上过中秋。台湾有的地方傍晚以牛、羊、猪三牲以及润饼,祭谢土地神。有的地方还祭潮神和观潮水,以求航运平安。

  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底店镇偏远地区老住户的家里,家家的房屋侧墙上都设有土地神的神位,神位面对着家里的大门,当地人把土地神也叫“土地爷”。每逢重要的节日这里都有一种祭拜土地神的遗俗,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是秋季收获的季节,各家为了拜谢土地神的庇护,在土地神位前摆上桌案,桌上放着苹果和月饼等贡品,由家里的男主人烧香祭拜土地爷,拜土地爷有男拜女不拜的习俗,这种活动被称为“秋报”。

  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什么是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5

  1.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就记载了秋暮夕月,意为祭月神,此时要举行迎寒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设置大香案,摆放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对不可或缺,西瓜也要切成莲花状。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崇拜月亮,然后家庭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全家有多少人,在家,在外地,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祭月的习俗也很流行。

  据说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她小时候虔诚地崇拜月亮。长大后,她以出众的品德入宫,但没有被宠坏。有一年,8月15日赏月时,天子在月光下见到了她,觉得她很漂亮。后来,她成了女王。中秋节,她崇拜月亮。因此,女孩崇拜月亮,希望看起来像嫦娥,看起来像明月。云南傣族在

  2.拜月

  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在唐代非常流行,许多诗人的名著中都有咏月诗。到了宋代,中秋节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天,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夺餐厅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规模较大。到目前为止,中国各地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文人和医生对赏月情有独钟。他们要么爬楼揽月,要么划船邀月,喝酒写诗,留下许多流行的千古绝唱。例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来反映他在异国他乡徘徊的羁绊思想;宋代文学大师苏轼在中秋节喝了大丹,喝醉了,写了《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少人之离合。直到今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明月的美景仍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3.观潮

  在古代,浙江除了中秋节赏月,观潮可以说是另一件中秋节的盛事。中秋节观潮的习俗历史悠久,早在汉代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细的描述。汉代以后,中秋节的观潮风格更加盛行。明朝朱廷焕的《补武古事》和宋武自牧的《梦梁录》也有观潮记载。

  4.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帮助月色的习俗。如今,湖广地区仍有用瓦片叠塔在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地区有制灯船的节俗。现代中秋节燃灯的习俗更为盛行。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一文说:广东灯笼最盛,每个家庭在节前十天,都用竹条扎灯笼。做水果、鸟兽、鱼虫形、庆祝中秋节等字样,用彩纸画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子系在竹竿上,高垂在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类。各种形状挂在家里的高处,俗称树中秋或垂直中秋。富家所悬的灯,高可数丈,家人聚在灯下欢饮为乐,普通人则竖起旗杆,两盏灯笼,也自取其乐。满城的灯光无异于琉璃世界。从古至今,中秋节燃灯的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节。

  5.猜谜

  中秋节的满月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聚在一起猜灯笼上写的谜语。因为这是大多数年轻男女最喜欢的活动,爱情故事也在这些活动中传播开来。因此,中秋节的灯谜也衍生出一种男女相爱的形式。

  6.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中国各地庆祝中秋节的必要习俗。俗话说,8月15日是圆的,中秋节的月饼又香又甜。月饼这个词起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当时只是一种小吃。后来,人们逐渐将赏月与月饼结合起来,寓意着家人团聚,寄托着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节朋友联系感情的重要礼物。

  福建厦门也有博饼的习俗,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7.赏桂花,喝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节吃月饼来欣赏桂花,吃桂花做的各种食物,蛋糕,糖果是最常见的'。中秋节之夜,仰望月中的桂花,闻到桂花的香味,喝一杯桂花蜜酒,庆祝家庭的甜蜜,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丽的享受。在现代,大多数人都被红酒所取代。

  8.玩花灯

  中秋节没有元宵节那样的大型元宵节,主要是在家庭和孩子之间。早在北宋的《武林老事》中,就有记载中秋节的习俗,就有一点红灯在河里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节的灯笼大多集中在南方。例如,在佛山秋季会议上,有各种各样的灯笼: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鸟兽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木中秋活动,树木也要竖起来,即将灯光竖起来。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们用竹纸把兔子灯、杨桃灯或方形灯绑起来,横挂在短杆上,然后站在高杆上,高科技,闪闪发光,为中秋节增添了另一幕。孩子们互相竞争,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光最精致。此外,还有天灯,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灯,灯下燃烛,热气腾腾,使灯在空中飞翔,让人欢笑追逐。此外,还有各种儿童手提的灯笼在月下游玩耍。在广西南宁,除了用纸竹扎各种灯笼让孩子们玩耍外,还有非常简单的柚子灯、南瓜灯、橘子灯。所谓柚子灯,就是把柚子掏空,刻出简单的图案,穿上绳子,里面点蜡烛,光芒淡雅。南瓜灯、橘子灯也是把肉拿出来的。虽然简单,但制作简单,很受欢迎,有的孩子还把柚子灯漂进池河里玩游戏。

  广西有一盏简单的户秋灯,用六个竹条圈扎成灯,外面贴着白纱纸,里面插着蜡烛。挂在祭月桌旁祭月,也可以给孩子们玩。

  9.烧塔

  烧瓦子灯(或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游戏在南方广为流传。如《中华民族风俗》卷五记:江西中秋之夜,一般孩子在野外捡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在明月下置木柴塔烧之。瓦片烧红后,再倒煤油,火上加油,突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到夜深,没人看,开始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用砖砌成空心塔,填满树枝烧火。同时,还燃烧烟堆,即将草柴堆成堆,拜月结束后燃烧。广西边疆的烧番塔也类似于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著名抗法运动员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鬼魂(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也有烧塔仔的活动。传说这一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建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各地相遇中秋节起事,在宝塔顶层点火。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这种反抗虽然被镇压,却遗留了烧宝塔的习俗。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6

  中秋节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是秋天的中期,所以叫中秋节。中国农历一年分四季,每季分孟、仲、季三部分,所以中秋也叫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所以也叫“月夕”,“八月节”。这一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待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流浪者,也寄托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古代就有中国人“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迎寒祭月将在中秋夜举行。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绝对不可或缺。西瓜也要切成莲花状。月下,把月亮的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上,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月,然后家庭主妇切团圆月饼。切割的人应该提前计算全家有多少人。在家和其他地方的人应该一起计算。他们不能切得更多或更少。大小应该一样。

  据说齐国古代丑女无盐。她小时候虔诚地拜月。长大后,她以超群的品德入宫,但没有受到青睐。一年8月15日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来,她皇后,中秋节拜月。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所以女孩拜月。“长得像嫦娥,面像明月”。

  在唐代,、玩月在唐代颇为流行。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无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烧香拜月,祈求月神的祝福。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宝塔等活动。自明清以来,中秋节的习俗更加流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节、塔灯、天灯、月亮、火龙舞等特殊习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远不如过去流行。然而,宴会和赏月仍然很流行。人们问月亮,庆祝美好生活,或者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与家人在一起“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有许多习俗和不同的形式,但它们都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中秋节历史悠久。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也在慢慢发展和形成。古代皇帝有春祭日和秋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它就已经存在了“中秋”记录单词。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模仿,在中秋节,对着天空明亮圆圆的明月,观赏崇拜,表达感情,习俗传播到民间,形成传统活动,直到唐朝,祭祀习俗更受关注,中秋节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唐书里记载了太宗记“八月十五中秋节”,宋朝盛行这个节日,明清时期,与元旦同名,成为我国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非常丰富,嫦娥奔月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据说在古代,十天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农作物死亡,人们不生活,一个英雄叫后羿,无限强大,他同情痛苦的人,爬上昆仑山顶,运动足够的力量,打开弓,一次射出九个多太阳,严格让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伏,造福人民。

  因此,后羿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后羿娶了一位名叫嫦娥的美丽善良的妻子。除了传艺狩猎,后羿整天和妻子在一起。人们羡慕这对才女相爱的夫妻。

  许多志士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逄蒙也混了进来。

  有一天,后羿去昆仑山拜访朋友求道。他遇到了路过的王母娘娘,向王母要了一袋不死药。据说服用这种药可以立即升天成仙。然而,后羿不愿离开妻子,所以他不得不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宝箱里。出乎意料的是,她被反派逄蒙看到了。他想偷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出去打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留下来。后羿带大家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关键时刻,她立即转身打开百宝箱,拿出不死药吞下去。嫦娥吞下药,身体立即漂离地面,冲出窗户,飞向天空。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她飞落在离世界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女。

  晚上,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在白天哭了。后羿既惊讶又生气。他抽剑杀了恶棍。逄蒙早就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仰望夜空,呼唤妻子的名字。这时,他惊讶地发现今天的月亮特别明亮,有一个像嫦娥一样摇晃的身影。他拼命追月亮,但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后羿别无选择,只能派人去嫦娥最喜欢的后花园,放上香案,放上她最喜欢的蜂蜜和新鲜水果,在月宫里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人们纷纷在月下摆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良的嫦娥祈。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在民间传开。

  中秋传说二——吴刚折桂

  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月亮上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高度超过500丈。下面经常有人砍它,但每次砍下来,被砍的地方都会立刻合拢。几千年来,这棵桂树永远不会被砍掉。据说砍树的人叫吴刚,是汉代西河人。他曾经和仙人一起修道,来到天堂。然而,当他犯错误时,仙人将他降级到月宫,每天做这种徒劳的苦差,以示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三——朱元璋和月饼起义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人民无法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种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非常严格,传递信息非常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计划,命令下属藏起来“八月十五夜起义”纸条藏在蛋糕里,然后派人分别送到各地起义军,通知他们8月15日晚上起义响应。起义那天,各种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火燎原。

  很快,徐达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赶紧传下口甲,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让全体士兵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月饼”,作为节日蛋糕奖励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也越来越多,大人如圆盘,成礼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

  中秋月饼

  月饼是中秋美食的首选,起源多种多样。说到元末,江苏泰州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将其夹在蛋糕里“八月十五夜杀鞑子”每个人都看到了蛋糕上的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在这个夜晚一起。“鞑子”(元兵),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圆饼为月饼。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都贴着小纸!

  不幸的是,近年来生产的月饼没有小纸片,月饼代代相传“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一种说法是,明洪武初年,将军徐达攻占了元朝残余势力占领的北京,好消息传到了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中秋节庆祝,并向臣民赠送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从此,月饼成了中秋节“法定”食物,一定要吃。

  民国时期,南京的月饼市场是广(帮)、苏(帮)和当地(帮)“三分天下”,广式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为主,厂家以冠生园为主,其次是大三元、康乐园等。他们在报纸上为手段,在报纸上刊登巨大的广告,在窗口布置霓虹灯。著名的苏帮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广告制作上颇具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质量不亚于广帮,价格便宜,所以节后盘点,财源滚滚优于广帮。广帮的客户是达官贵人、豪商巨人;苏帮的客户大多是富裕家庭;大多数普通市民都很乐意追求本帮。虽然馅料只有肉五仁和素椒盐,但本帮100多家小吃店的外观也很老套。他们既不装饰窗户,也不做广告,但他们都依靠质量、诚信和价格赢得了客户的利润,市场份额比广帮和苏帮差。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祭月秋节祭月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祭祀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是北京的月坛。《礼记》记载:“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是夜晚祭月。这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习俗不仅被宫廷和上层贵族所追求,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习俗来自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娱乐。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始于魏晋,但未成习。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相当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都有咏月诗。宋代,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悲伤,常以阴晴圆缺,比喻人情事态,即使在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了宋人的悲伤。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节还有另一种形式,即中秋节是世俗快乐的节日:“中秋节前,所有的商店都卖新酒,你台榭,民家争占餐厅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达旦无尽。

  民间拜月

  明清以后,由于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年间节日中的世俗情趣余毅浓厚“赏月”以抒情神话为中心的文人传统被削弱,功利的崇拜、祈祷和世俗的情感和愿望构成了普通人中秋节习俗的主要形式。因此,“民间拜月”人们渴望团聚、幸福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从早期纯道教色彩的嫦娥月宫图景演变为月光菩萨和捣药玉兔的世俗形象。在此期间,人们崇拜画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称为“月光马儿”。《燕京岁时记》(19○六年)。记载:“月光马,以纸为基础,上画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画月宫和捣药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间多卖。七、八尺长,二、三尺短,顶有二旗,红绿、栅栏或黄色,向月供之。烧香行礼,祭祀与千张、元宝等一起焚烧。”

  兔爷儿

  兔子爷的起源约在明末。《花王阁剩稿》,明人纪坤(约1636年前后在世):“京中秋节多为泥泞兔形,衣冠如人形,儿女祭拜。”清代,兔子爷的功能已经从祭月变成了儿童中秋玩具。制作也越来越多精致,有的打扮成武将,戴盔甲,穿长袍,有的背着纸旗或纸伞,有的坐着或站着。坐着的时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打扮成兔头的小贩,或者剃头师傅,或者缝鞋,卖馄饨,茶汤,不一样。

  “每一个中秋节,市人之巧,用黄土揉成蟾兔像卖,叫兔子爷。”过去北京东四牌楼一带,经常有兔儿爷摊,专卖中秋祭月兔儿爷。此外,南纸店还出售香烛。兔子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作,已经人格化了。兔头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模仿戏曲人物,把兔子爷雕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狮、象等猛兽,有的骑孔雀、鹤等鸟。尤其是兔子爷骑虎,虽然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作。还有一种兔子爷可以活动肘关节和下巴,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虽然是拜月的供品,但却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玩花灯

  中秋节,有很多游戏活动,第一个是玩灯笼。中秋节是中国三大元宵节之一。当然,中秋节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元宵节。玩灯笼主要是在家庭和孩子之间。

  早在南宋的《武林旧事》中,就记载了中秋节的习俗‘将“一点红”灯在河里漂流。中秋节玩灯笼,主要集中在南方。例如,在上述佛山秋季会议上,有各种灯笼: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鸟兽花树灯等,令人惊叹。

  此外,烧瓦子灯(或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南方广为流传,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也广为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在中秋节的夜晚,孩子们通常在野外捡起瓷砖,堆成一个圆形的塔形,有多孔。明月下的木柴塔在黄昏时燃烧。瓦片烧红,再倒煤油,火上加油,瞬间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到深夜,没人看,开始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用砖砌成空心塔,填满树枝烧火。还燃烟堆,就是把草柴堆成堆,拜月后燃烧。广西边疆的烧番塔也类似于这样的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著名抗法运动员刘永福烧死逃入塔中的鬼魂(法国侵略者)。还有福建晋江“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中的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建立后,汉人血腥统治,于是汉人不屈不挠地反抗。他们在中秋节到处见面,在宝塔顶部点火。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虽然这种抵抗被压制,但烧宝塔的习俗仍然存在。这个传说类似于中秋节吃月饼的传说。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7

  中秋节的介绍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也称为 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节日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的英语

  the Moon Festival or the Mid-Autumn Festival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8

  月饼是汉族人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饼也是圆的,是一家人分享的,象征着团圆和谐。它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中秋节吃古月饼作为祭品。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这种蛋糕在北宋时期被称为宫饼,在宫廷中很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到明朝已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如今,品种繁多,风味因地而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受南北人们的喜爱。

  古代月饼被用作中秋节的祭品。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代。北宋时期,这种蛋糕被称为宫蛋糕,在宫廷中很受欢迎,但也传播到民间。当时,它通常被称为蛋糕和月团。后来,它演变成一个圆形,意味着一个美丽的团聚,反映了人们对家庭团聚的美好愿望,但也深深地想念亲戚和朋友。

  汉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饮食习俗。据说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熙宗让人送月饼赏进士。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首赞美月饼的诗,小饼如嚼月,里面有酥脆和麦芽。由此可见,宋代的月饼里有酥油和糖馅。元代,相传人们利用送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夹带字条,约定8月15日晚,同时行动,杀死赶走蒙古鞑靼人。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比较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士妃家具以月造面饼为遗,大小不一,叫月饼。”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从初一开始,就有卖月饼的人,到15日,家家户户供奉月饼、瓜果。若有剩月饼,则整收于干燥凉爽的地方,到岁末分用,说团圆饼也是。元明两代后,中秋节吃月饼,送月饼的习俗日盛,月饼有团圆的象征意义。从清代到现代,月饼在质量和品种上都有了新的发展。不同的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使月饼更加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如今,月饼不仅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节日食品,而且是四季常备的精致蛋糕,很受人们的欢迎。

  月饼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当时月饼是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同时存在,是四时皆有,随便打电话,不误。可见这个时候的月饼不仅仅是中秋节吃的。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起源,没有办法验证。然而,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下了一首诗小饼如嚼月,里面有酥和麦芽。也许这是月饼名称的来源和月饼做法的基础。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人民无法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种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非常严格,传递信息非常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计划,命令下属将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蛋糕里,然后派人分别送到当地起义军,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回应起义。起义那天,各种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火燎原。很快,徐达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赶紧传下口甲,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让全体士兵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信息月饼作为节日蛋糕奖励大臣。此后,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也越来越多,大人如圆盘,成了馈赠的好产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有些地方也形成了许多特殊的中秋习俗

  从明朝开始,就有很多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月饼是圆的,只在中秋节吃。它是明朝以来中秋节祭月的主要供应。《帝景略》说:8月15日祭月,祭果饼一定是圆的。家里的月光位于月亮的出处。如果你向月亮敬拜,你会烧月光纸,撤回供应,分散的家庭将再次出现。月饼月果,齐家报告,蛋糕直径两英尺。

  月饼意味着团聚,也应该从明朝开始。如果综合明朝关于月饼和中秋民间的信息,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月饼意味着团聚的历史轨迹:中秋节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和月果。因为月饼也是圆的,而且是家庭分享,所以月饼逐渐形成了代表家庭团聚的意义。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9

  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历史悠久。“中秋”这个词最早记录在《周礼》中。因为中国古代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天,八月中旬,所以叫“中秋”。此外,在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都分为“孟、仲、季”因此,秋天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三部分“仲秋”。直到唐初,中秋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神话传说。

  简而言之,根据历史记载,古代大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因为这个时候是三秋之半,所以叫“中秋节”。汉辞网认为,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吃月饼,就像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饺子一样,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代有吃月饼的习俗,但月饼作为食物名称,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是宋代的事。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像嚼月一样的小饼,里面有酥和焦。”《武林旧事》中南宋文学家周密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用月饼传递反元信息,说明月饼已经进入普通人的家中,成为中秋节的必备食品。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在制作月饼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蛋糕制在月饼上印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充满桃肉馅,冰淇淋甜蔗糖霜”,看起来和现在的月饼很像。在现代,有专门制作月饼的车间,月饼的制作更加精致,馅料精致,外观美观,也分为平、苏、广、台等不同口味。作为吉祥和团圆的象征,月饼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祭月赏月的习俗。每逢中秋夜,周代都会举行迎寒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习俗在唐代很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都有咏月诗。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天,“贵家装饰台榭,民间争夺餐厅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拜月活动规模较大,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遗存“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医生对赏月情有独钟,他们要么登楼揽月,要么泛舟邀月,喝酒赋诗,留下许多流行的千古绝唱。例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月反映了他在异国他乡漂泊的羁旅思绪;宋代作家苏轼在中秋节喝了达旦,醉醺醺地写了《水调歌头》,用月圆来形容人们的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明月当空的美景,仍然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不同地区的人们还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习俗庆祝中秋节,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不同中秋节习俗。例如,中秋节赏桂和观潮在南方很多地区都很流行。在老北京玩兔子很受欢迎。此外,还有广州的树木中秋节、安徽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许多少数民族也有中秋节的习俗,如跳月和拜月。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10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1、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当时,杭州民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2、糍粑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糍粑是一种信物,圣洁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赏月活动即喻示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当然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

  3、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这个东西没剥开的时候可玩性大于可看性,摸在手里凉凉圆圆滑滑的,剥开之后可看性又大于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宝石攒在一起,好看。也是取个团圆的意思。

  4、麦箭

  山东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麦箭乃是即墨中秋节吃的一种应节食品。它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逄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逄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逄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11

  月光马儿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中秋宴俗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玩花灯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中秋节赏月的由来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中秋节的起源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相关文章:

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09-14

中秋节的历史典故(附习俗+历史起源)09-25

端午节起源和习俗06-04

端午节的起源及习俗的演示文稿素材06-30

中秋节的起源和来历10-13

中秋节的起源简单介绍09-21

中秋节的习俗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11-10

中秋节习俗01-09

中秋节的习俗03-12

中秋节习俗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