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1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又一说法是说,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小结:中秋节的点灯笼传说是关于民间的人触犯了天庭,使得玉帝发怒,要火烧人间。之后玉帝的女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人间之后才会这么一出,但是这些都是神话传说,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一直都有流传下来。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2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我最喜欢过中秋,因为可以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一边听妈妈讲故事。
不过今年的中秋下雨了,不能赏月,但我们一家人还是坐在一起吃月饼。记得去年的中秋节,我们一起赏月,那天的月亮圆的像一面铜镜,高高的悬挂在夜空中,照得那个夜晚很美丽。“你看那月亮里面有一个身影在浮动,妈妈告诉我说,”那就是传说中的嫦娥,她是在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以中秋节是用来表示团员和祝福思念远方的亲人,希望他们能够幸福快乐,我点了点头,终于理解了中秋节的意义了。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3
婺源的中秋,空气中散发着八月桂花的香气,偶尔还有点点蛙叫片片虫鸣,初秋的天气似凉非凉,树叶正是最深绿的时候,小桥流水映衬青砖黛瓦。
舞草龙灯是婺源乡村庆中秋的古老习俗,意在祈福、图吉利。
草龙灯是由稻草、木棍扎成的一条龙。
在婺源这样一派恬静的乡野里,男人们拿出祈福用的香灯,插在用稻草、木棍扎成的草龙上。中秋之夜,乡亲们会拿出祈福用的香灯,点燃插在草龙上,长长的草龙灯星星点点,与天空的明月对应,煞是壮观。
长江以南的皖南,提起皖南,最具代表性的皖南民俗文化当属徽州地区了。同样有舞草龙灯这一习俗。
徽州舞草龙,最有特色的是歙县洪琴村的舞香龙。全村分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扎成5条香龙,明月之夜作“五龙闹中秋”之舞,很是热闹。龙身围2尺,用稻草捆扎而成,长约30余丈,每隔七八尺用一柄钢叉支撑;龙背上扎草辫。龙头制作很是精致。龙头和龙身的`钢叉各由两名壮汉撑举,龙头主领全龙动作。入中秋之夜,龙头灯火齐明,龙身插满篾香,星光遍体。舞龙进入高潮时。鞭炮声震耳欲聋,烟雾弥漫,纸屑纷飞;灯光、月光、香火光交融一片,喊声、笑声、唿哨声一时齐发。五副锣鼓齐响,指挥着五龙表演。五条龙要协调一致,步伐整齐,队形和舞姿造型,都有常规。
首先是“五龙献月”。五龙依次走圆场,后龙头接前龙尾,顺绕三圈,反绕三圈,盘成圆圈造型,象征亲人团圆。突然一龙昂首斜插入圈中,其余四龙依次紧跟,小跑步,往中心盘旋,逐层叠高,中心龙居于最高点,形成一座层次分明的五龙盘旋塔。稍停片刻,只听唿哨一响,撑龙人回身向后,反尾为首,在紧锣密鼓声中,小跑反盘,美其名为“五龙盘月”。
然后是“五谷丰登”,五龙各自盘成圆形,其一居中,余者居四角,五圆彼此靠近,象征五个粮囤,同时各自在原地盘旋,一顺一反,重复三次。又一声唿哨,阵势猛然变化为“金龙追龙”。由一龙组成一个小圆,其余的围成一个大圆,前龙头和后龙尾将小圆夹住,小圆就象月亮绕地球一样,既自转又随着大圆圈的龙尾公转,于是,大圆、小圆同时旋转,越转越快,直至小圆公转一周才停。此时,鼓声如滚雷,锣声如急雨,气氛非常热烈。后五龙再度走圆场慢步行进,各自构成“梅花瓣”,然后靠拢,美其名为“花好月圆”,象征人们相亲相爱,美满幸福。
怎么样,舞草龙这一地方习俗很是热闹吧。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4
临近中秋,家家都采购好多月饼,用来送老人,我妈妈要回娘家送烧鸡和月饼。有时候带我爸去。未婚的女婿是一定要到岳父母家送礼的,还要比较隆重的礼,因为这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
那里的月饼,是很大的,表皮不平,俗称赖皮月饼,用蜡纸包着,油汪汪的。馅里有花生芝麻,有碎的冰糖,有红红绿绿的青红丝,送老人的烧鸡也是自己烤的,自己杀鸡,褪毛,煮的时候加大料,一两个钟头。煮完又熏,用红糖放锅底,灶下烧火,架一个铁箅子,放上鸡,盖好锅盖,几分钟就出锅了,红亮亮的,很好吃,是我们当地的特色食品。到了晚上要祭月,在院子里摆小桌子,摆上苹果葡萄月饼什么的,还要摆兔儿爷。兔儿爷是身穿甲胄,兔面人身的泥塑,很有趣,供奉完就是孩子们的好玩具了。
除了晚宴,早餐午餐也要改善,蒸饽饽、包子,我会揉面,烧火,出锅热气腾腾。除了月饼外,晚上都要举行家宴,菜式很丰富。一家人在院子里赏月喝酒。此时是秋季,正是收成的时候,从这天起开始吃芋头、地瓜、花生、萝卜和雏鸡等,叫做“尝鲜。
吃完饭,月上中天,分吃供奉的水果和月饼,再吃一点尝鲜,饱的要命,有种富足的感觉。
而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5
食田螺
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饮桂花酒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6
今天是中秋节,中午,我和爸爸妈妈先来到姥姥家,我们一起吃了午饭,姥姥给我一个大月饼,里面有四个蛋黄,很好吃。吃完饭我和哥哥一起去李家村万达广场玩童子军了!
我们穿上保护服,带上安全帽,我和哥哥一起上童子军三层玩,我一点都不害怕,童子军有铁环、轮胎、钢丝、绳子、大网、积木块组成的各种各样的关卡,要我们闯关。哥哥后来还上了四层,四层很高,我开始有点害怕没有上,下次我会试试。今天玩童子军的孩子特别多。
晚上,我们一起回奶奶家,爷爷奶奶为我剥好了我爱吃的一碗核桃,一晚石榴。奶奶给我做了丰盛的饭菜。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家人团团圆圆,很开心!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7
1、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倪庄中秋》元好问
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苏轼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5、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苏轼
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中秋月》晏殊
9、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中秋月》齐已
10、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11、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中秋夜临镜湖望月》陈羽
12、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月夜思乡》佚名
13、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关中秋夕》薛能
14、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15、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中秋对月》曹松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王建
17、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中秋待月》陆龟蒙
18、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中秋待月》陆龟蒙
1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
20、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八月十五夜》徐凝
21、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尾犯·中秋》曹勋
22、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中秋月·凉霄烟霭外》方干
23、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八月望夕雨》徐凝
24、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
25、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26、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27、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
28、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
29、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
30、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
31、碧天如水,湛银潢清浅,金波澄澈。——《念奴娇·咏中秋月》曹冠
32、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文天祥
33、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踏莎行·中秋不见月》陈德武
34、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
3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
36、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念奴娇·中秋对月》文征明
37、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
38、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丘崈
39、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陈着
40、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白居易
41、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42、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43、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44、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45、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4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47、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48、夜闲银汉淡天涯。亭亭丹桂现,耿耿玉绳斜。——《临江仙·中秋和沈文伯》蔡伸
49、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50、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中秋旅思》**民谣
51、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52、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白居易
53、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文天祥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8
中秋福建风俗是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中秋夜烧塔在广东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
江南一带的风俗和美食有关。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
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
天府之国的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相关文章: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8篇)01-03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8篇01-03
关于中秋的传统习俗集合8篇01-03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02-08
中秋饮酒的传统习俗介绍范文12-14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优秀作文11-22
中秋节传统习俗15篇09-24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3篇09-22
关于地藏节传统习俗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