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成因演变及传统习俗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元节的成因演变及传统习俗,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成因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农历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腊日主要的内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著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这一天。
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演变
中元(农历七月十四午夜——七月十五夜半)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地藏菩萨)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清明、中元、寒衣)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莲救母的故事。(其实,很多人认为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七月三十日,鬼门关,一个月的“鬼节”就这样结束。)
然而,相沿至今的'中元节却在农历7月14日。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
中元节老北京传统习俗
法船
法船系大型冥器(纸活,亦称烧活),小者一丈数尺;大者数丈。系由冥衣铺匠人用秫秸扎架,以彩纸裱糊而成。船头为猛虎图案,上站探身持叉的开路鬼,其身后是一对“黑白无常”鬼,对面而立。“白无常”亦称“活无常”,身穿白袍,头戴白色高帽,上书“利见大人”,手持哭丧棒。“黑无常”亦称“死有分”,身穿皂袍,手拿“勾魂牌”,上书“你可来了,正要拿你。”每字还用朱笔圈点。舱内有十殿阎君(秦广王蒋、楚江王历、宋帝王余、五官王吕、阎罗王天子包、卞城王毕、泰山王董、都市王黄、平等王陆、转轮王薛)朝地藏王菩萨。船的桅杆上挂一面旗子,正面写“盂兰圣会”,背面则写“慈航普渡”。另外,还要糊掌舵的一人,持桨划船的数人至十数人。
匠人们为了便于搬运,一只大型法船要分做若干节。船身通常为三至五节,抬至法会现场后,再拼连起来,用细铁丝拧上,船舱以及船上的人物、旗杆都是后绑上去的。拼好后四周还要用绳子拉上纤,防止被风刮倒。
放荷灯
放荷灯,亦做放河灯,乃是中元夜的重要活动。荷灯形式很多,一般是用彩纸做成的朵朵莲花,底下用半个茄子做托,在中心插上点着的蜡烛,使其飘浮水面。还有的是用西瓜、南瓜和苤蓝半个,将其中心掏空,当中插上点好的蜡烛,往河里一送,其灯自然顺水飘流而下,排成一队“水灯”,随波荡漾,灿若繁星。与河里倒影相映成上下双灯,缓缓移动,蔚为奇景。清宗室文昭《京师竹枝词》云:“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当时,凡有河渠湖泊之处,皆有放荷灯之举。例如:积水潭、什刹海、运河二闸,最热闹的是水关,次为泡子河。游人云集,几无立锥之隙,竟有被挤下水者,可见当时盛况。
莲花灯
市面上从七夕后即开始售卖莲花灯,种类繁多。其灯皆是用彩纸莲花瓣组成的各式花篮或鹤、鹭等飞禽动物,任人选购。
从七月十三至十七日晚上(尤以十五日为最),各家儿童及少量成年人均呼伴结群,执灯游行“遨游于天街、经坛、灯月之下”,小孩们众口一词地喊道:“莲花莲花灯啊,今儿点了明儿扔啊!”当年谓此举为“斗灯会”。
贫家小孩买不起纸灯,则举一荷叶,中心用竹签插蜡而燃之,谓“荷叶灯”。也有“一柄荷叶绿盖头”的小孩,将荷叶反扣在头上,再插上半只小红蜡点着,满街跑着玩。据清《燕京岁时记》载:“谨按日下旧闻考,荷叶灯之制,自元明以来即有之,今尚沿其旧也。”
此外,还有用大棵香蒿子,缚香头数百,一一燃点,或埋立于地,或擎举于长街,远望恍如流萤。更为别致的是,茄子插香头而燃之,谓“茄子灯”;西瓜瓤内插蜡燃之,谓西瓜灯。
昔年有别出心裁者,借此大出风头,引人注目。有的背一纸糊粪桶,燃烛为灯,手持粪勺,扮做粪夫;有的则肩担纸糊水桶一付,铸烛为灯,扮做卖水者。以为嬉戏,惹得围观者捧腹大笑。
应景戏
旧时,七月十五前后,京师各戏园子要唱“盂兰盆会”应景戏《目连救母》。《目连救母》系明代戏曲作家郑之珍所编。全名为《目连救母劝善文》,又称《劝善记》,该剧共一百出。剧情叙善人付相,生前广结善缘,斋僧布道,赈济孤贫,死后升天,受封为“天曹至灵至圣劝善大师”。其妻刘青提受人怂恿,违誓开荤,不敬神明,杀害生灵,触怒上苍,死后被鬼使择入酆都地狱,备受折磨。其子付罗卜,夙具孝心,甘冒艰险,到西天恳请佛祖超度,佛祖嘉其孝义,允许皈依沙门,改名大目楗连。目连为寻母去地狱,遍经十殿,百折不回,终于感动了神明,实现了母子重逢,同升天界的愿望。
清乾隆年间张昭参考郑之珍《目连救母》传奇,编撰宫廷大戏《劝善金科》,共二百四十出,每天演二十四出,十天演完。曲艺梅花大鼓也有《目连救母》的段子,但是并无盂兰盆会应节应景的曲艺专场。
祭祖
老北京人历来将中元节呼为“鬼节”。是日各家均祭祖已故之宗亲五代。以示“慎忠追远”。清《北京岁华记》载:“中元节前上冢如清明。”清《帝京岁时纪胜》载:“中元祭扫,尤胜清明。绿树荫枝,青禾畅茂,蝉鸣鸟语,兴助人游。”
旧京中元祭祖的形式不同。有的亲到坟地烧钱化纸;有的则在家以装有冥银的包裹当主位,用三碗水饺或其它果品为祭,上香行礼后将包裹在门外焚化。
据明《帝京景物略》云:“上坟如清明时,或制小袋以往,祭甫讫,辄于墓次掏促织。满袋则喜,秫竿肩之以归。”说明自元、明以来,中元上坟,带有秋季郊游的性质。
地藏会
此外,应提到的是,旧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王菩萨诞辰。是日有所谓“地藏会”,其形式内容均与中元节及盂兰盆会毫无二致。据《帝京岁时纪胜》载,“七月三十日传为地藏菩萨诞辰。都门寺庙,礼忏诵经,亦扎糊法船,中设地藏王佛及十地阎君绘像,更尽时,施放焰口焚化。街巷遍燃香火莲灯于路傍,光明如昼。”
清末以来,叹存盂兰会之举。做道场、烧法船、放荷灯亦仅七月十五一天而已。
【中元节的成因演变及传统习俗】相关文章: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01-26
中元节传统习俗的介绍01-07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介绍01-07
关于中元节的传统习俗介绍01-06
各地区中元节的传统习俗01-07
传统习俗:中元节为什么要吃鸭01-06
营销理念的演变02-04
元旦的蕴义及演变02-09
关于中国元旦的演变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