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元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元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中元节习俗的调查报告
从中元节思考中国传统节日现状
一、中元节的传说与由来
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放灯之习俗就是为了让鬼魂可以托生。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同时依照佛家的说法,阴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孝亲节)。所以中元节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让人谨记父母的恩德。
从有关传说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二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有一定的人情味。中元节在其发展流变中,后因种种原因,中元节逐渐被淡化,民间祭祀的习俗及其代表的意义也各有不同。
二、中元节等传统节日的过节现状
中元节的伦理文化意义:“祭祀祖先,中国人行之已久,中外闻名,举世无双,历代相传”。春节、清明节、中元节是中国人传统的祭祀日子,表达着人们慎终追远的情怀。古代中国在春节期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要举行隆重虔诚的祭祀活动,报天地之恩,感祖宗之恩。清明和中元相似,内容都是祭祀祖先,人们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活动,缅怀先人,感恩先人,因为在中国孝道和祭祀已经合二为一了。
但是,中元节在现代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但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过节时年轻人基本上都不会在家缅怀和祭祀祖先,各种习俗与禁忌也不被他们遵守。
传统节日虽然具有重大意义,但它正在悄悄地消逝却是严峻的社会现实。洋节在中国红红火火,传统节日却冷冷清清。尤其是年轻人对洋节的热情要远远超过传统节日,如情人节和圣诞节的狂欢,实际他们不知道中国七夕就是我们传统的情人节,元宵节就是我们国产的狂欢节。
三、解决方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会迷失自我。由于过去的百年中我们以革命态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改革开放人们对经济利益的一味追求而忽视传统文化再加上全球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遇到了空前
的危机。如何使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弘扬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1.加强教育与宣传
学校的教育应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无论民间编的,还是教育主管部门编的教材,应大量增加中国古代文化典集内容,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本国传统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只有让青少年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有机会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才能拉近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同时,政府与传媒应加大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包装力度、创新力度,大力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
2. 年轻人应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并要有自觉保护意识
要想让传统节日文化保持鲜活永恒,除了国家层面的教育与宣传和保护的努力外,也要靠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年轻人更要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去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应该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过着怎样的生活,在现代社会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和发展。
“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坚守民族文化几乎成为一种信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久以流传的文化习俗及遗存,是该民族、该地区的根基和发展的原动力,体现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好好地珍惜、保护。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篇二:中元节考察报告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俗称“鬼节”或是“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也称“中元节”。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盂兰盆节原本是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的一种佛教仪式,由于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习俗,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各地习俗皆有不同,最主流的习俗有烧包袱、放焰口、普度拜拜和抢孤等。
其中“烧包袱”是鬼节中最重要的仪式,几乎家家都有烧包袱的习俗,即使城里人也不例外,我们株洲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折叠包袱之人,当然以中老年人居多。烧包袱是阳间活人利用鬼节烧钱给阴间人花的,即把纸钱装进类似于信封的包裹内,写上死者名讳,拿到某个地方烧掉,死者收到后可以在阴曹地府享用。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袱”。年内过世者烧新包,通常都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以地为案,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
据传,农历七月十五是鬼放假的日子,俗信七月初一祖先的亡灵就回阳间了,亡灵回阳间后最先去女儿家或者亲戚家,走完后,才回到自己的孝子孝孙家,待到十五返回阴间。这期间,每日早、晚餐必先供祀先人牌位,若有新亡灵牌位,此时可举行“除灵”仪式,俗称“上堂”,有的地方“上堂”即是逝者一周年祭,并不在七月半举行仪式,新中国成立后,早、晚敬已经革除,“除灵”习俗仍然保留。
七月半既是对先人的至孝和思念之情,又是祈求家人的平安。在家乡“三大鬼节”中,最重视的是七月半,然而,株洲大部分地区七月半烧包袱祭拜具体时间不是农历七月十五,而是在七月十三晚上,烧包袱是有许多讲究的,其中写包袱是一项不可少的任务。写包袱时必须依照一定的格式,比如包袱封皮上要写“故先祖某某或故先批某某冥中受用”包好后与稻草等易燃物混在一起于旷野火化,并焚香、放鞭炮、撒酒食,以示践行,包袱封皮书写格式与墓碑的书写格式差不多。制作包袱和写包袱是有忌讳的,和其他宗法一样,忌讳女性参
与,认为女性写的阴间收不到,或收到也不能用,会被视为废钱的。而在江西吉安地区中元节焚纸,是把它折成锭的样式,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化后鬼拿不动,送到阴间也无益处。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
我并不认为烧包袱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把这视而为一种前传后教的孝道,是生者对故人的追思,期盼后人能得到先人的庇荫,平安幸福。但限制女性参与明显是一种封建社会的歧视,增添了一些迷信色彩。不过现在随着思想的开放,这些禁忌逐渐被淡化,以我为例,从小便也参与到烧包袱的活动中。不仅如此,阴司用的钱也大大的改革了。早前包袱里装的是比较单调的黄草纸,这些草纸折叠很有讲究的,比如把草纸裁成包袱大小,三张一叠,叠好后,在纸的1/3处折下,关于折叠,各地可能都不同,后来包袱里增加了白纸冥币,我小的时候,就见过祖父用樟树木雕刻成模型,然后蘸上墨汁,往裁好的白纸上印,那是冥币的面额大多是1、5、10、50、100元的,面值和尺寸与我们阳间的'人民币差不多,如今市场上阳间寄往阴司用的冥钞可谓品种繁多,由过去的往生钱、打印纸钱发展到现在的各种版质的冥钞票,甚至还有“金元宝”、房子、轿车之类的。纸币上还加印了玉皇大帝、阎王的头像,部分单张面值甚至超过万亿元。
包袱除了规定由男性书写外,还严格要求用毛笔书写,这是因为包袱忌铁器(钢笔);铅笔也是铁,且较容易被篡改。外地工作或定居的人要想给远在家乡的故人“寄钱”,在烧包袱时还得另外增加一个专门烧给脚夫(邮差)的包袱,里面装进若干冥钱烧掉,这样就会有得了邮资的邮差(脚夫)按照包袱上的姓名将包袱投送到“收款人”手里,亡灵才可如期收到并享用。否则,恐怕查无此人而无从将“款子”从地府退还到阳间来。
烧包袱应该算是国人的想象和发明了,寄托着后人对先人的哀思。七月半包袱有别于坟头烧纸,包袱就像现在的快递一样,是以包裹的形式直接把冥钱寄给“收款人”手中,避免失散、抢劫、贪 污和挪用。据说“七月半”那些孤魂野鬼,恶鬼厉鬼都放假了,那些没有后人的,或死于非命的,或被例入长期“失踪”的活死鬼,及后人不孝长期不烧钱用的,这类鬼魂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或风餐露宿,或乞讨度日,加之阴司平时管理较为严格,难得一年一度的放假可以来到阳间,这些恶鬼厉鬼们要么趁烧包袱时大行抢劫,掠夺那些书写姓名不全的包袱,或一时疏忽没有委托脚夫邮递的包袱。为防止万无一失,烧包袱时人们往往还得在地上画一个园圈,将包袱放置圈内焚烧,焚烧完毕后用箩筐、鱼罩、筛子罩着,可防止野鬼疯抢,这有点类似孙悟空用金箍棒画圈子保护唐僧等人一样。
除此之处,穷鬼们还有一种来钱的渠道,那就是恐吓活人。乡村人有种风俗习惯,凡
在“七月半鬼节”生病的人,尤其是孩子头痛发烧的,就会联想到某位死去的亲人或同村的某个人,受了某鬼的惊骇。有的是用“抬箕”(操作方法为在桌子上平放一个簸箕,里面放些米铺平,然后在筲箕边侧上绑一个筷子,两人用手指托住筲箕,等鬼魂附上,然后问话,鬼魂则借助筷子在米上写字来回答阳间人的问话)询问恐吓孩子的鬼魂姓名,然后给其烧钱,有的是自己立水碗测试,即拿三只筷子放在碗中央竖起,然后从筷子顶端浇上水,口中念着某个你认为有可能恐吓你孩子的鬼魂姓名,当念到哪个死去的姓名时筷子在碗中央立住了脚,就毫无疑问地说明是这死鬼缺钱用,找上你家的孩子了,得赶紧给这个“死鬼”烧点纸,求他保佑孩子早点好。还有一种做法,是请乡村的算命先生或菩萨、马脚的给算一下,看是哪家的鬼魂吓了孩子,烧些钱纸就会没事,往往能“纸到病除”。事实上,我对此的观点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相信自己,但这种灵验我在农村生活时曾亲眼见识过并亲身体验过,其中奥妙至今也不得而知。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传说是,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半时(也有说是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还有一个重要的传说是目莲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遂导致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盂兰盆节,相沿成中元节,七月半烧包袱的起源无法考证到具体年代,但根据清明节有烧包袱的习俗来推断,应该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无论道教还是佛教都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二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是很有人情味的,所以“中元节”在当今崇尚和谐社会的倡导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篇三: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一) 调查背景
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做了当地一份问卷调查,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地民俗民风。
(二) 时间
2014年2月10号—2014年2月16号
(三)过程
① 问卷调查个人情况
我调查的主体人群为16—20岁的年轻人,其次是中老年人,少数几分为小学生。
② 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他们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像清明祭祖,端午包粽子,中秋团圆等,这些节日都由来已久,文化底蕴丰厚,值得的我们了解。除此包括24节气也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铭记与探究。
③ 我对传统节日的看法
传统节日有助于我们了解传承中国文化,但我们不能把过节的形式僵化了,我们不能固守一些相对保守落后的封建形式,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代发展结合一些地方特色进行活动。
④ 实践感想
本次的民俗民风调查选择在我老家黑田铺进行,总体来说收获较大,了解了些平时不知道的风俗及其来历,同时也给了我一次与老人们交流的经历。一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不识字,我就把题目给他们念一遍,解释清楚,然后将他们说的一些风俗记录下来,总体如下:
正月初一早上必吃油煎糍粑,邻里拜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初五破五,十五元宵节做汤圆食之。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蒿另有艾蒿煮水沐浴等,女婿送粽子至岳家。邵东还有称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也有包粽子一俗,但不似小端午风行。 六月早稻收割有尝新一俗,现已少见。
七月初七有乞巧小孩子拜乡间小桥为亲娘者,谓之桥亲娘,传如此小孩能茁壮成长。七月初十左右开始中元节,放鞭炮烧纸钱迎接逝去先人谓之接老客,十四放鞭炮烧纸钱送之走
谓之送老客。期间天天上供烧纸并以烂熟绿豆为馅做糯米粑粑以油桐树叶裹之谓之桐子叶粑粑上供。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敬老而已
十二月二十四谓之小年,家家大扫除,亦隆重过之。小年以后开始舂糍粑杀年猪。俗传小年以后死人皆为阎王误做年猪收之,故丧家秘不发丧直至翌年破五之后。大年三十举家团圆,乡间多在中午团年。
(四)如何保护传统节日
保护传统民俗的首要工作时进行记录传承,我们需要把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节日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单纯的记录更多的只是原始的,传承才是更大意义的保护。首先对其进行现代化认定,即对其现代生活中存在价值的认定,以这为基础对传统节日的一些形式筛选,认定那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化价值,然后推动文化保护法,建立相应的文化博物馆交流各地民风民俗。
从小学开始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民俗文化素养与兴趣,同时开展各类民俗文化知识竞赛活动,让大家更多的接触与了解。
【中元节习俗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中元节习俗08-20
中元节的习俗07-31
中元节的由来及中元节习俗08-20
广西的中元节习俗08-23
中元节节日习俗09-20
台湾中元节的习俗09-05
中元节的忌讳与习俗01-07
中元节的由来与习俗09-05
中元节讲究的习俗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