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伏天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时间:2023-07-05 22:55:32 晓丽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伏天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三伏天进行艾灸有很大的好处,可以祛除体内的寒邪和湿气,既能解暑又能祛寒去火。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三伏天进行艾灸要注意一些事项,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伏天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三伏天为什么要艾灸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艾灸、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根据穴位的主治病证,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药物注射、艾灸、埋线、刮痧、拔罐,或内服药物等,其中艾灸和穴位贴敷运用最为广泛。

  “冬病夏治”三伏灸便是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艾灸具有温补、祛痰、行气、通经祛寒等穴位,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的效果。

  三伏天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艾灸前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艾灸中

  1、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2、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3、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艾灸后

  1、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不可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可以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3、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三伏天艾灸的方法是什么

  1、艾灸顺序问题

  总原则:先上后下,先背面后正面,先左边再右边,先身躯后四肢。有些个别穴位会有个别顺序。

  2、艾灸频率问题

  平时身体没有病痛的话,每隔5-7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3-5钟左右。如果有伤风感冒等病痛,或身体寒症较重,可以艾灸相应的穴位,时间可以长一点,5-15分钟都可以。无病痛的情况下,不要每天艾灸,易上火(口干舌燥、便秘、痘痘、鼻血等)

  3、艾灸时间问题

  原则上一天任意时间都可以艾灸,上午是艾灸的最佳时间,上午>下午>晚上。晚上10点后最好不好艾灸。晚上适宜养阴。例外:如果是治疗失眠症,临睡前艾灸效果较好。四季中,夏季是除寒湿补阳气冬病夏治的最好时节。

  4、气血问题

  艾灸是调动你自身的气血消灭体内的敌人,多少会损耗自身气血,所以要注意补气血。但坚持艾灸,体内阳气终将胜于邪气。

  三伏天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三伏天艾灸具有温经通络、扶阳驱寒、去除冬病的功效。而对于实热证、阴虚发热者、孕妇的腹部和腰骶不宜施灸。

  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时候,因为此时是自然界温度最高,人体代谢最旺盛的时节,是身体排除寒湿伏邪最好的时机,这时艾灸是最佳时期,它不但能刺激穴位,还有助于疏通经络,把体内的顽疾、寒湿伏邪都驱除体外,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功效。

  通过艾灸可以驱除体内的寒、湿气。通过三伏天艾灸可以减少很多冬季易发的疾病的发生率,比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反复感冒等。

  而对于身体过于疲劳或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定、空腹、过饱以及醉酒者是不能艾灸的。患上某些传染病、感冒发烧期间,还有昏迷、身体极度衰竭时也不宜艾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不能施灸,以免影响胎儿。同时做艾灸时要注意保暖,不然毛孔打开,反而被寒气侵入体内,导致效果不佳。

  艾灸之前应先咨询医务人员,并且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艾灸的穴位。

  三伏天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三伏”暑热,正巧是大自然阳气最强、阴气最弱的时候,此时使用艾灸疗法,既有利于药物的快速渗透与进入,又可借助炎热的气候环境、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正是源于以上两点,才有中医提出的著名理论——“冬病夏治”。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因此要根据一年四时之气的不同特点来适时调整人的饮食起居和精神意志,使人体之气与自然四时之气取得和谐统一。对于冬季寒时容易加重的咳喘病,多为阳虚而阴寒内盛引起,夏季时,阳气较旺,因此病症较轻,此时扶阳最适宜。《内经》中说:‘春夏养其阳,秋冬养其阴。’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冬病夏治的依据。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治未病”的代表性方法。其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在每年夏季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开始施灸。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进行艾灸及穴位贴敷,可帮助人体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脏腑,三伏灸乘其势而治疗,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所以也有人说,三伏天艾灸,胜吃千年参。

  三伏灸案例配穴

  1.妇科问题:

  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小叶增、产后腰痛、女子宫寒等;

  艾灸穴位:腹部穴位及八髎穴、三阴交穴、涌泉穴等。

  2.男科问题:

  男子阳痿、早泄等;

  艾灸穴位:肾俞穴、命门穴、八髎穴、三阴交穴等

  3.骨关节问题:

  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滑膜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胃肠问题:

  胃寒、胃痛、胃炎、肠炎腹泻、结肠炎、腹部凉怕冷等;

  5.呼吸系统问题:

  咽炎、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6.体质弱问题:

  面色晦暗、体弱怕冷、手足发凉、失眠多梦、体质弱挑食、经常感冒、老年畏寒症等;

  7.面部美颜问题:

  肤色晦暗、黄气、色斑、黄褐斑、痘等。

  禁忌人群:孕妇、皮肤严重过敏者。

  三伏灸常用穴位

  日常防病养生保健灸:大椎穴、膏肓穴、肺俞穴、中府穴、膻中穴、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

  1、大椎穴——振奋人体一身之阳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用幼儿体质虚弱、发热咳嗽,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2、膏肓穴——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

  膏肓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肺结核、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等作用。

  3、肺俞穴——统一身的卫外功能

  肺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止痰,治疗咳嗽气喘、吐血、支气管炎、皮肤瘙痒等作用。

  4、中府穴——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中府穴归属手太阴肺经。有缓解胸满、气喘、扁桃体炎、咳嗽、支气管炎等作用。

  5、膻中穴——通畅上焦之气机,通达经络,理气散瘀

  膻中穴归属任脉,有提高性功能、可以丰胸、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等作用。

  6、中脘穴-专治一切脾胃之疾

  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中脘穴以治疗消化系统为主,可以调理一切腑病(胃、胆、胰腺、大小肠),尤以胃病为先,有健脾祛湿、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的功效。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故云“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凡病者首应调和胃气,胃气调和则谷气生,故此穴为养生保健要穴。

  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中脘穴无所不疗。可以按摩、艾灸疗法。如有脾胃不好的朋友,赶快行动吧。

  7、足三里穴:后天之本,气足之源

  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

  由于足阳明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有气血双补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足三里穴位能够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以从古代起就被作为要穴来使用。

  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大家都知道母鸡是大补人体的,可以补气生血,补肾益精。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是现在的鸡不是自然生长,是靠饲料,激素喂养的,谈不上营养,吃了只会对身体有害。所以古代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中曾说过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这句话就是说,如果要想身体健康足三里穴要经常保持不干燥。

  足三里还可以用来防止老花眼、中风、治疗高血脂症等等。

  8、神阙穴-人体的长寿大穴

  【部位】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

  【作用】艾灸神阙可以调理身体虚损、虚弱的症状。

  9、关元穴:元阴元阳交关之处

  关元穴的作用:温肾阳、补虚,壮阳的作用。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募穴,也是脾经、肝经、肾经、任脉的交穴。位于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妇胞宫、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有统治三阴经、任脉诸经疾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从古到今都把此穴作为保健要穴。

  常常用于治疗:

  A、元气亏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

  B、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

  C、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各种妇科疾病。

  D、还有就是下焦疾病: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

  10、命门穴:生命之门,动力之源

  因本穴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门之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所在。命门穴的功能体现了肾阳的作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育功用有重要影响,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饮食消化、吸收与运化,以及水液代谢等都有促进作用。因此认为是藏真火之穴。命门火衰主要表现四肢清冷、虚损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阳萎、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经痛、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

  根据临床实践,命门和神阙穴组方,壮阳第一,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行;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11、涌泉穴:肾经大穴,引火下行

  涌泉穴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常按摩涌泉穴可治疗多种疾病,但在三伏天进行三伏灸时,涌泉穴最大的作用是降火!建议进行三伏灸的消费者每天晚上泡脚后再睡觉,这样可以引火下行,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医艾灸,消除因三伏灸火力过猛造成的火大!

  以上这些穴位,如果在三伏天艾灸,会极大的提升你身体内的元阳!试问:如果你身体的元阳提高了,外邪不可侵犯,你还会生病吗?你的老病根会自然好转的!

  以上穴位可每天选穴艾灸10-15分钟。

  三伏天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艾灸前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空气对流不能太强。夏天也是,不可吹电扇不可开空调。

  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艾灸中

  1、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2、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3、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艾灸后

  1、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不可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3、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三伏天艾灸的作用和禁忌】相关文章:

三伏贴的作用及禁忌07-19

立春习俗和禁忌03-16

中元节的来历和禁忌07-30

中元节的习俗和禁忌08-05

藏族传统礼仪习俗和禁忌08-04

中元节的风俗和禁忌08-04

人才测评的功能和作用09-07

艾灸品牌广告词12-28

生育保险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10-21

吸引顾客的艾灸广告语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