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4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资料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资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 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1.什么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有哪些特征?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衍生性、扩散性等特点。
2.我国突发事件是如何分级的?
在我国,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突发事件性质和可控性等因素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1)一般事件。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2)较大事件。预计将要发生较大以上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3)重大事件。预计将要发生重大以上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4)特大事件。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在不断蔓延。
3.什么是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涵盖哪些活动?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为了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在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所进行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等活动的总称。它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应急管理贯穿于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二是应急管理是事前、事后的管理和事发、事中的应急的有机统一。
4.应急管理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什么?
应急管理的基本任务有:
(1)预防准备。要通过应急管理预防行动和准备行动,建立突发事件源头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制度,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准备。
(2)预测预警。采取传统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预测,将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不可消除的突发事件,及时向社会预警。
(3)响应控制。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
(4)资源协调。应急管理机构应该在合理布局应急资源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资源共享与调配机制,以有效利用可用资源,防止在应急中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
(5)抢险救援。确保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科学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安全转送人员,以降低伤亡率、减少突发事件损失。
(6)信息管理。突发事件信息的管理是避免引起公众恐慌的重要手段。应急管理机构应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如综合信息应急平台,保持信息的畅通,以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
(7)善后恢复。应急处置后,应急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安抚受害人员及其家属、稳定局面、清理受灾现场、尽快使系统功能恢复或者部分恢复上,并及时调查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性质,评估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
5.我国应急管理机构是如何设置的?
目前,应急管理机构主要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办事机构、地方机构、咨询机构等。
(1)领导机构。国务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国务院负责处置涉及跨省级行政区域的,或超出事发地省级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按照分工对相关领域的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全权负责,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与处置。地方各级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工作机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是突发事件应对的工作机构,其职责是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件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承担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工作,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指导、协助下级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3)办事机构。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必要在其内部设立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综合办事机构,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
(4)地方机构。地方各级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应急处置重点是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的组织领导工作。街道、社区、乡镇等基层政府建立突发事件工作机制和责任部门,有些特殊行业的突发事件的信息员要设置到社区、行政村。
(5)咨询机构。国内外大量事例表明,应对突发事件除了健全的管理体制,灵活的社会参与机制外,设置咨询机构,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制度十分必要,让应急管理专家参与处置与预防工作,可以为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决策出谋划策,起参谋作用。
6.什么是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救援预案或应急计划,是政府为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它提供突发事件应对的标准化反应程序,是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规则和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一般应覆盖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和应急恢复全过程。
7.什么是值守应急工作?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值守应急是指为及时掌握和报告单位(辖区内)重大突发事件情况和动态、办理向上级报送紧急重要事项、保证与各级各部门联络畅通而进行的专门值班工作。值守应急工作作为单位(辖区内)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主要承担信息采集、上传下达和综合协调等工作,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处置突发事件的首要环节,是保障信息通畅的基础性工作。
值守应急工作主要内容有:
(1)负责日常值班和紧急事务的处置。负责接收和处理单位(辖区内)各类上报的紧急重大情况;及时向领导和上级政府报告区域内发生的紧急重大情况。
(2)协助领导和部门进行应急处置,并及时反馈处置情况。
(3)调查分析单位(辖区内)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各类矛盾并及时上报。(4)建立值班信息网络,确保通信联络畅通,随时了解、掌握单位(辖区内)发生的突发事件情况和动态。
(5)建立健全值守应急工作各项制度和规范,推进值守应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6)负责对所属各部门、单位值守应急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建立值班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单位(辖区内)值班工作情况;组织值守应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7)负责与非所属部门(辖区外)单位建立畅通的联络渠道,开展业务交流、互通信息等工作。
(8)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8.什么是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应急演练是在事先虚拟的事件(事故)条件下,应急指挥体系中各个组成部门、单位或群体的人员针对假设的特定情况,执行实际突发事件发生时各自职责和任务的排练活动,简单地讲就是一种模拟突发事件发生的应对演习。实践证明,应急演练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迅速从各种灾难中恢复正常状态。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应急演练不完全等于应急预案演练,由于应急演练一般都需要事前作出计划和方案,因此应急演练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应急预案演练,但这个"预案"还包括了临时性的策划、计划和行动方案。应急演练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提高应对突发事件风险意识。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事件及应急处置过程能给参与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直观上、感性上真正认识突发事件,提高对突发事件风险源的警惕性,能促使公众在没有发生突发事件时,增强应急意识,主动学习应急知识,掌握应急知识和处置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2)检验应急预案效果的可操作性。通过应急演练,可以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暴露预案的缺点,验证预案在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方面所具备的适应性,找出预案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可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以及应急反应的准备情况,验证应急预案的整体或关键性局部是否可以有效地付诸实施;可以检验应急工作机制是否完善,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是否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一致等。
(3)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应急演练是检验、提高和评价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接近真实的亲身体验的应急演练,可以提高各级领导者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可以帮助应急管理人员和各类救援人员熟悉突发事件情景,提高应急熟练程度和实战技能,改善各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可以让公众学会在突发事件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恐惧感,配合政府和部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应急反应能力。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来历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五月这些自然灾害要防范
近日,自治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厅、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中心会同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水利厅、林业和草原局、气象局、地震局等部门单位对2024年5月份全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会商研判,提醒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监测预警,积极开展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特别是要加强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及时分析研判风险形势,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及时调整应对措施,切实做好大风、冰雹、暴雨洪涝、低温冻害、寒潮、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5月北疆西部、天山北坡和南疆西部要密切监测冰雹、强降水等局地强对流天气,提前做好人工防雹消雹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注意防范局地霜冻对农业、林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要进一步完善细化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坚持关口前移,通过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升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洪旱灾害防范应对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雨水情监测预报,重大气象预警期间要加强巡查和值班值守,及时提醒危险区人员避险转移。要持续开展水利工程、河道险工险段、山洪易发区、涉河建设项目等重点部位风险隐患排查,落实整改措施,保证河道行洪畅通。提前统筹做好抗旱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应急抗旱措施,做好洪水调度利用工作,用好用足洪水资源,在保证水库安全前提下,运用有效库容,加大水库蓄水,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水库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防汛度汛预案,落实水库汛限水位管理要求,确保汛期水库防洪安全。
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盯极端天气过程,密切监测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及人群聚集区,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信息。充分发挥普适型监测预警点作用,完善专业监测预警与群测群防体系有机结合、有效融合的工作机制,压实群测群防各个环节责任,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时效性。充分发挥驻守队伍专业技术力量,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学校、医院、村庄等人员密集区域等重点地段的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工作,落实防灾责任。
森林草原火灾防范应对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重点林区的巡护力度,持续不间断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问效,逐项抓好整治落实。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基础投入,把防火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抓手,广泛运用好多种媒体宣传手段,提升全社会林草防火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