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雨水节气有什么说法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大家知道雨水节气有什么说法吗?下面是中国人才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雨水节气简介,欢迎阅读。
雨水节气有什么说法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 雨水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时节话养生
春天,是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其间经过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五个节气。
2月19日,太阳到达黄经330度,这天即是一年当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
“雨水”的来临表示冬天最寒冷的时节已经过去,而人体相应的就是阳气开始浮动,但这会导致一些人的身体根基不稳,中焦空虚,小儿多会表现出体虚的病症。因此,我们应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注意养阳、养脾胃。
雨水养生保健:
雨水至惊蛰期间可于每日上午10时前后及晚上睡前做下列运动。
漱口吞津:每日上午10时前后,用舌体搅拌口腔,产生唾液后慢慢咽下,每日36次,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有益健康。
中医认为,唾液在体内化生为精气,为生命须臾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强肾益脑等作用。现代医学证实:唾液除具有灭杀微生物、健齿助消化等功能外,还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皮肤表皮细胞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唾液能消除从氧气和食物中产生的对人体十分有害的自由基;唾液还有很强的防癌效果。
撮谷道:即做收缩肛门的小动作。其具体做法概括归纳为“吸、舔、撮、闭”四字诀。即“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每天坚持收(提)缩一百,每次1―2分钟,若大便后应延长至2―3分钟,可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静脉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痔、外痔、肛瘘、慢性肠炎等;同时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效果。
揉腹:即用手来回擦或搓介于胸和骨盆之间。最佳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前后以及和晚上睡前。每次先用右手大约在胃腔部按顺时针方向揉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120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居中,负责主运化水谷精微和统摄精血神液来充养敷布全身,令五脏六腑常壮无恙。通过揉腹,可以收到调理脾胃,通和气血,培补神元等功效。现代医学证实:揉腹有强壮脾、胃、肠和腹壁肌,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和减肥作用,还有治疗中老年性便秘、胃溃疡、周期性失眠、遗精、心血管病等疾患的功效。至于揉腹次数可因人而异,但饱食或空腹或腹部患有炎证、肿瘤等则不宜施行。
深谙“脏腑顺安工程的理论”的闫珉川强调,春与五脏肝相应,同时,肝过于旺盛将使脾胃虚弱。因此,雨水经络养生的核心是保持肝、肾、脾三经脏腑、经络的气血、津液运行的通畅。
其方法是:在雨水前、中、后三天晚上睡前,用温水浴足同时,用两手大拇指或中指点按两侧太冲穴、三阴交穴和涌泉穴各36次,可达到育肾、疏肝、健脾的功效。
雨水养生食谱:
桂圆阿胶红枣粥
[配料]粳米100克、桂圆肉20克、阿胶10克、枣(干)1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涨,沥干水分;取一只大杯,倒入开水,将阿胶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将小杯子坐于开水中直至阿胶溶解;桂圆肉去杂质,洗净,红枣洗净去核;锅内加入约2000毫升冷水和桂圆、红枣,用中火煮至水分剩余三分之一;加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煮成粥;加入融化的阿胶搅匀即可。
[功效]益气滋阴、补肾强身、活血养血、润肤美颜。
凉拌双耳
[配料]水发银耳、黑木耳各100克,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麻油适量。
[做法]水发银耳、黑木耳除去杂质,清水洗净,沸水焯5分钟后放入冷水中冷却5分钟,控干水后装盘。依个人口味将上述调味品放入碗中用冷开水调匀,浇在“双耳”上拌匀即可。
[功效] 益气补血、养肝益肾。
红枣首乌粥
[配料]何首乌50克、粳米100克、红枣5枚,红糖适量。
[做法]将何首乌置于砂锅中,加水1000毫升,水开后用文火再煎15分钟,去渣取浓汁500毫升,将粳米、红枣放入砂锅内煮粥。粥成后,放入红糖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养肝益肾。
雨水时节要谨防的几种疾病!
“雨水”节气。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相对增加,天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会有一定影响,同时也免不了导致感冒、发热、骨关节炎和肠胃不适等疾病高发。
一、寒热交替 肠胃病高发
最近上海天气阴冷,经常小雨,本来就胃口不好的小朱总感到胃不舒服……记者发现,最近雨天较多,随着进入“雨水”节气,降雨增多,寒湿之气最易困扰脾脏,因此,在“雨水”前后特别应注重养护脾脏。
“近日来,肠胃道疾病处于高发水平! ”上海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朱凌云教授分析说,这主要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春节前后饮食相关,节日里遗留下来的“食积”带来了胃胀胃痛,而年前年后甜食、荤食、坚果等油腻食物又吃得较多,加上饮酒,易诱发胃食管反流病。二是与季节因素更替有关,这个时段胃溃疡类的疾病很容易复发,最常见的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有过病史的市民尤要注意防护。
季节多变时,需及时添加相应衣物,注意保暖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发病。在饮食上,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食甜味,以养脾脏之气。朱凌云教授建议,多喝用一半大米、一半糯米加红枣熬成的粥,对养胃并防止胃溃疡复发有一定帮助。此外,还要注重精神调摄,以养元气。同时日常起居劳逸结合也很重要,做到起居有常,顺应自然。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调整,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寒湿气易致骨关节炎病发
“雨水”节气将至,随着降雨增加,加之天气寒冷,昼夜温差较大,不少有骨关节炎的中老年市民不免开始担心“老病复发”。 90%的关节炎病人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甚至比天气预报还灵。对于空气中的湿度上升、冷热无常,都可能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加重,甚至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关节疾患。黄浦区中心医院骨伤科主任邱德华教授分析说,根据传统中医以及其延伸的气象医学认为,雨水过多、湿气侵入会诱发相关致病因子,在受寒或着凉后,人的防御能力下降,也会使这些疾病复发,甚至病情加重。
在雨水较多的春季,身体偏热的人容易凭感觉减少外衣,结果湿寒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因此,以前患过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保暖避湿,避免受寒。在饮食方面,改变过量饮酒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防止关节恶化。其次,劳逸结合十分重要,老年人以及日常工作生活需要久坐、伏案的人,要坚持体育锻炼,特别要注意舒展全身筋骨,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有助于骨骼活动,避免让关节由于过度疲劳而经受长期压力,降低患关节炎的几率。
三、季节交替之际预防感冒
“雨水”之季的气温变化较大,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春捂秋冻”中的“春捂”也是有讲究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捂好腿和脚。很多人习惯减衣时先减去几条裤子,其实,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较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受寒后伤肺,容易引起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因此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中老年人和儿童。在此提醒市民保持每天查看天气预报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通风,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雨水节气有什么说法
雨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到来。这个节气不仅标志着气候的变化,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那么,雨水节令的来历、习俗和讲究有哪些呢?
一、来历
雨水节气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文化。此时,随着冬季的严寒逐渐退去,春雨开始滋润大地,万物复苏。人们观察到这一自然现象,并根据农历日历将其定为雨水,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二、习俗
1. 雨水祈福:在雨水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祈福的传统。人们会在家中或到寺庙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健康。
2. 赛诗会:雨水时节也是诗人们灵感涌现的时候,因此有些地方会举办赛诗会,以雨水为主题,创作和吟诵春天的诗歌。
3. 春饼尝鲜:一些地方在雨水时会吃春饼,以示庆祝春天的丰收和祈求新的一年好运。
三、讲究
1. 春捂秋冻:雨水时节气温仍然较低,但天气变化无常。因此,人们会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2. 饮食调理:雨水时节应多吃温性食物,如红枣、枸杞、姜等,以养脾胃,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也要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影响身体的健康。
3. 调节情绪:随着春天的到来,人们的心情也会变得愉悦。但同时也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影响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雨水节令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情感寄托。通过了解其来历、习俗和讲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这个节气的文化魅力,也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