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冬至习俗

时间:2023-12-22 18:41:33 许清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冬至习俗汇总

  俗话说,“冬至如年”。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为我国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冬至习俗,希望能帮到大家!

冬至习俗汇总

  冬至习俗

  一、祭祖

  祭祀祖先是我国许多节日里常有的习俗活动,冬至也是其中之一。《中华全国风俗志》里,就有“冬至节,祭扫坟墓,亦名“鬼节””之说。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祖先的灵魂对于家族的意义,与天地诸神对于国家的力量完全可以相提并论,不可马虎,不可怠慢。祭祀或者是在家庙,或者是在坟地,都是把好吃好喝的东西,尽可能地供奉给祖先。

  二、吃饺子

  在我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节日习俗。吃饺子,又称吃“捏冻耳朵”,源于汉代的一个传说。当年张仲景在长沙做官,他告老还乡时,恰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很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他非常难过,就让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棚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捞起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吃。大家吃了以后,耳朵就都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就模仿这做“捏冻耳朵”吃,后来就称它为“饺子”。

  三、吃馄饨

  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相传宋高宗赵构非常爱吃御厨做的馄饨,因为有一次馄饨没有煮熟,有人就要送这位御厨去大理寺治罪,但因为只有这位御厨会做馄饨,赵构就赦免了他。后来馄饨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民间,品种和花样越来越多,每逢冬至节时,家家户户都包馄饨吃,从而有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四、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就进入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每九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吗,数到81天时,便是“九尽桃花开”。

  老北京自清代起,就有吃“九九火锅”、“九九酒肉”等九九消寒的饮食习俗,在九九当中要吃十次火锅,十次火锅还有十种不同的内容,但都一次火锅,一般都是涮羊肉,这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很盛行。

  五、吃羊肉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以后,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一个好的兆头。

  六、吃汤圆

  冬至节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在明清时代就已经约定俗成。尤其是在江南一带,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吉祥。

  七、冬至赠鞋

  在冬至节里,民间有赠送孩童鞋帽的习惯。赠送鞋帽,主要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在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而现在大多数都是从市场上购买,形式也是紧跟时代潮流。

  八、吃赤豆糯米饭

  相传,共工氏有个儿子,作恶多端,最后在冬至这一天死去,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用以驱邪避鬼,防灾祛病。

  九、苏州冬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在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都会在冬至这天晚上喝冬酿酒。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

  山东冬至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叫“冬节”、“消寒节”,时间一般在阳历12月21-23日之间。这一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直射位置逐渐北移,白昼变长。古人相信阴阳说,由于冬至正值阴极而阳始,在推崇“阳”的社会心态下,这一天便格外受到重视,有“一阳嘉节”之美誉。从汉代首次出现冬至庆贺仪式以来,各地都举行庆贺仪式,到了宋代,达到顶峰。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长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做至后。节日三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市,学生放假,民谣说,“冬至大如年”,所以又称冬至为亚岁、小年。曹植的《冬至献袜履表》中,有“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的句子,其中的“亚岁”指的就是冬至。

  山东各地对冬至普遍很重视。民间有数九盼春的习俗,也有从冬至开始食疗进补的养生习俗,还有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祭祖习俗。数九盼春的习俗包括“数九歌”与画“九九消寒图”。“数九歌”,即“九九消寒歌”,是记叙数九期间寒暖变化规律的歌诀。歌诀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既形象地描绘了寒暖变化,也是为农业生产报道气候信息。“九九消寒图”是以图画的形式标示由冬向春的时间进程,有三类:文字消寒图,由9个笔画为9画的文字组成,如“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共81划,方法是从每年的冬至,即进九的第一天开始,每天涂一画,涂完81画,正好到春分。圆圈消寒图,是在纸上印81个圆圈,旁边写好日期,每日按当日天气的阴、晴、风、雨、雪,分别涂上、下、左、右半圈,或中央。梅花消寒图,是画一幅由81朵没上颜色的花瓣组成的梅花图,每天用画笔给一朵梅花涂色,花瓣涂完色,冬天也就过去了,春天也来到了。

  旧时山东各地对冬至非常重视。利津、夏津等地过冬至同春节差不多,只是没有拜年这一条。济南、济阳、福山等地,官府庆贺如同春节,知识分子也互相赠送贺片。莒县的士大夫阶层举行酒会,叫做“消寒会”,画“九九消寒图”。海阳吃羊肉,叫做“却寒”,也画“消寒图”,邹县则画九九图,同时亲朋之间互相赠送御寒用具,农家儿童玩一种叫做“拿寨”、“打瓦”的游戏,少年开始学武术,叫做“看冬”,但是没有拜贺的习俗。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乡人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习俗。农家有祭祖的习俗。临沂民间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纸剪制衣服,焚于墓前,尔后添土。莒县则祀祖于祠堂,仪式十分隆重。此外,庆云民间拜冬,曲阜衍圣公派人祭冰。临沂、历城、临朐等地的妇女,习惯回娘家。庆云、无棣从这天开始窖菜,妇女开始做针线。邹县开始筑地窖、织席和纺线。曲阜的妇女则于冬至节前做好布鞋,冬至这天赠送舅姑。日照民间传说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云迎日落,则来年大吉。即墨民间根据冬至的日期预测当年冬天的寒暖。民谣说“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

  山东许多地方冬至这天要吃馄饨或者水饺,有的还要喝酒。据说吃水饺是怕冻掉耳朵,取“饺儿”谐音“胶耳”之意,喝酒则是为了暖身子。临沂、新泰、邹县等地有蒸冬的习俗,临沂蒸冬的方式是用五谷杂粮面蒸窝窝头,邹县则是蒸饽饽,传说蒸冬是为了祈求来年收获季节“扬场有风”,当地有民谣曰:“蒸冬蒸冬,扬场有风。”古代蒸冬是为了庆贺阳至,冬至以后阳生,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团圆子或冬至团,以象征阳圆。蒸窝窝头蒸饽饽之类,显然是蒸团圆子的演变。

  全国各地冬至习俗:

  1、北京

  老北京冬至要吃馄饨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2、河南

  河南要吃“捏冻耳朵”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适逢冬至,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乡亲衣不遮体,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吃。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做“捏冻耳朵”吃。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扁食”或“烫面饺”,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3、江南

  江南要吃赤豆糯米饭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广东冬至有什么习俗?

  1、广州

  旧时,广州人过冬至,有自己的一套。敬神明、拜祖先、饲耗、食汤圆、做腊味糯米饭、劏鸡杀鸭炖八珍。冬至所食汤圆要是咸的,叫“咸汤圆”,以沙葛、猪肉、虾米做馅,配鸡汤,味道“冇得弹”。在乡下,还要给耕牛吃一顿糯米糕,以及米汁、酒糟、萝卜、菜水等,以感谢耕牛一年的辛劳与贡献。

  现在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只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饲耗”也极为少见。

  2、顺德

  宴客以鱼肉腊味蚬菜合煮,众人环锅而食,称之“围炉”。

  3、潮汕

  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潮汕人还有“吃了冬至汤圆就长大一岁”一说。

  4、梅州

  在粤东客家地区梅州,这一天,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当天一大早,在梅县梅西镇,村子的房前屋后青烟袅袅,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

  5、韶关乳源

  各家祭祖,亦至坟墓挂纸,俗称“挂冬”。

  古代冬至习俗

  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北京元代后皇宫在冬至日有向官吏赐送新历书之俗,编印历书(俗称皇历)之俗一直延续至今。北京民间自冬月起在街市上常有新历书出售,皇历曾是旧京百姓家常用的百科全书。明清时宫廷王府及民间冬至时更盛行祭天祭神祭祖之俗。明清历代皇帝都要率众大臣出前门去天坛的“圜丘”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祀典要在坛的北面设圆形蓝缎幄帐,供奉“皇天上帝”的神位和皇帝列祖列宗牌位,由皇帝率大臣在中和乐(明代)、清平乐(清代)等古乐演奏的九曲乐章中进行“迎帝神”、“奠玉帛”等九道礼序的祭天典仪,以祈求皇天庇护保佑和国泰民安。

  古人认为冬至后白昼长了阳气回升,是个吉日,故古人极重视此节并大事庆贺。冬至本是24节气之一,但因其是最早测定出的节气,周朝时的历法即以冬至日为岁除,次日是周历的大年初一。杜甫曾有“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效天礼数隆,鸾旗象辇出深宫”等咏诵冬至节的诗句,描写了封建帝王和官吏们在冬至节到郊外举行祭祀盛典情景。

  汉代时曾把冬至列为“冬节”,官府要放假七天,南宋时也有放假三天之俗。周密的《武林旧事》载:“朝廷大朝会,庆祝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谓之像过年。”故古代冬至又有冬节、贺冬、亚岁、如正之称。

  冬至节与众多节令一样,在老北京的民间也传承着很多习俗。自汉代至清代冬至日有敬送尊长履袜的节礼,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有云:“亚岁迎祥、履长纳庆”。冬至日影长之至(长日),古人用竹竿立在地上在正午时观其影最长时刻即测定为冬至,长至,由此产生以履袜献给师长、长辈,让其在此日穿上新鞋袜足践最长的日影,即可迎来长寿之福,故冬至又有“履长节”之称。

  民间冬学在冬至日这天要举行拜师活动,在城乡老师的家中像过大节一样,在庭房高挂孔子像,上书“大哉至圣先师孔子”,学生先在孔子像前行跪拜礼,然后学生向老师请安,礼毕,学生要在老师家中抢着做些家务活,老师则要设宴招待前来拜师的学生。

  当数九寒天之时,一些文人雅士还喜欢相约九人于每逢数九之日聚宴摆“九九件”,即席间要摆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寓意。而旧京缺衣少食的穷苦人在寒冷的严冬时则是另一番情景,民国时北京曾流传着一首民谣:“数九天儿,肚内空空没钱买吃食儿……唉,又飞了雪花儿,冷得抱着肩儿,老天爷呀竟和咱穷人闹着玩儿。”民谣道出了穷苦百姓在严冬中的凄惨生活景象。

  另外,冬至日还有“观兆测年”之俗,农谚有“冬至三九则冰坚”、“冬至有霜年有雪”、“冬至多风,寒冷年丰”、“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中央,无雪亦无霜;冬至在月尾,卜寒正二月”等,农家观知天象可预卜来年的好光景。那些喜爱学习武术的青少年均在冬至日这天拜师开始学艺,老北京时称为“看冬”之俗。

  清代,有的旗人为了消灾祈福。于冬至日五更时分,邀请本家嫡亲姑表及挚友齐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码儿”或牌位,杀猪祭天。顺便祭“祖宗杆子”(系两、三丈高的旗杆,顶端为葫芦形,稍下为“刁斗”,斗下悬旗,代表祖先)。祭罢,亲朋围坐吃“白肉”,这种白肉谓之“神余”。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游的,亦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同时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燕俗则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无此举。

  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的活动风俗

  1、祭天

  古人认为自然界的季节变化是天神支配下的阴阳消长造成的。冬至是阴气极盛、阳气始生之时,即阴穷而阳萌。《周礼·春官·宗伯下》说,冬日至,大司乐要在地上的圜丘(天然圆形的山上)奏乐,演奏六次,则天神降,可以礼神。这是有关冬至圜丘祭天最早的记载。不过《礼记·月令》主张正月祭祀上帝以祈谷。于是祭天便有了正月和冬至两种理论。同是祭天而有冬至和正月两种主张,原因在于以十一月冬至为岁首的周历被以正月立春为岁首的夏历代替,而导致二说并存,并影响至相关风俗。就历朝祭天时间而言,王莽从冬天祭天说,但未见实行。明确采取《周礼》冬至圜丘祭天说而实行的是魏晋南北朝时代,大致上说北朝多冬至祭天,东晋南朝行正月祭天,后加上冬至祭天。隋唐承继北魏以来的制度,正月、冬至祭祀上帝。宋及明清,继承唐制,于冬至和正月祭祀昊天上帝,而元朝是冬至祭天。古人相信冬至祭天具有感知自然的功能,裴达《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之物》说:“圜丘才展礼,佳气近初分”,便是这种体验。

  天坛圜丘冬至于圜丘祭天,所谓圜丘,就是高出地面的圆土丘,象征天圆。现存北京天坛,是明清两朝南郊祭天之所,“天坛”的中央是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东北是牺牲所,西南为斋宫。圜丘是用三层汉白玉砌成的平台,每层石块数均为九的倍数,以象征天有九重的阳数。冬至南郊大祀是国家的大典。

  2、测日影·添线·飞灰

  冬至对于古人十分重要,因此要正确地判断冬至的时间。《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记载以土圭日影测量土地的方法。它是一根直立于地面的杆,太阳位置不同,影子长短与方向不同,可知季节变化和地区方位。夏季日影最短,冬至日影最长,能较正确地测定冬至日期。隋炀帝《冬至日乾阳殿受朝》有句“圭影正八表,道路均四方”,就说明了圭表的作用。《史记·天官书》还记载有“悬土炭”,以炭动定冬至的方法。集解引孟康解释说,在冬至前三天,把土和炭悬挂在衡的两边,使其平衡,冬至日阳光至则炭重,便失去平衡。《史记·天官书》还从物候变化如鹿解角、兰根出、泉水跃来感知阳光以判断冬至。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方法是不能精确判定冬至的。司马迁也深知此点,故又说:“略以知日至,要决晷量。”即认为只是略知大概,起决定作用的是“晷量”,仍重视以日影测定方法。测冬至的方法影响到古人的生活,唐人裴度《至日登乐游园》诗有“验炭论时政”“晷移长日至”的诗句。冬至后白天渐长的自然现象,还影响了风俗。《荆楚岁时记》说:“冬至日量日影。”其注曰“晋魏间,宫中以红线量日影”。《岁时广记》卷三《添红线》在此句下有“冬至后,日添一线”的话。后世还编了歌咏这一风俗的诗文,如杜甫《冬至遣兴奉寄两院遗补》有“愁日愁添一线长”句,说明此俗的含义是因冬至后的白昼渐长,刺绣有多添一线的工夫。

  清陈枚绘《月曼清游图册·文窗刺绣》杜甫另有《小至》一诗,说“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前一句讲宫女刺绣添线事,后句讲了当时的另一种风俗。类似后句的诗文还有,如韩偓《冬至夜作》“中宵忽见动葭(ji`)灰”,石敏若《长至二首》“阳和散逐管灰浮”“漏春消息管灰知”。诗中的“管灰”“葭灰”“飞灰”均是古代“候气之法”的反映。据《后汉书·律历上》记载,为了预测节气,在特制里外三层的室中,杀牲以血涂遍缝隙,挂满缇(tí,丹黄色,浅绛色)缦,将葭膜烧成灰,放在十二乐律玉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所以上述诗中的专门词汇均与候气相关。

  3、履长与献鞋袜

  古代有把冬至称为“履长”的习惯,如陈后主有《五言画堂良夜履长在节歌管赋诗列筵命酒十韵成篇》咏冬至诗,“履长古节”即冬至节之意。关于履长的含义,《初学记》卷四引《玉烛宝典》说:十一月建子是周的正月,“冬至日南极景极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律当黄钟,其管最长,故有履长之贺”,即认为冬至既是日影最长,又在十二律中相当于黄钟律,冬至是竹簧在音阶中最长的日子。所以《礼记·月令》说12个月各配有相应的律,11月为黄钟。此说影响很大,很多人视之为“履长”的本义。近世有冬至日儿媳妇向公婆献鞋袜的风俗。如明代《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春场》说冬至时:“惟妇制履舃,上其舅姑。”《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苍委丛谈》则说:“妇女献鞋袜于尊长,亦古人履长之义也。”清光绪《荆州府志》记载“袜之献舅姑,仪如北地”,可知清末尚此俗而且盛行于北方。

  约 1700 年作纸本水彩画“做袜”北方的这种活动早在北朝已成传统,唐人《酉阳杂俎》卷一说:“北朝之妇,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玉烛宝典》卷十一载北魏崔浩《女仪》言:“近古妇以冬至,进履袜于妇姑。”此“近古”不知何时,据《中华古今注》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可知此俗兴起于汉代。那么何为“履长”呢?谢肇淛《五杂俎》卷二《天部二》认为:传记载,冬至日当南极,晷景极长,故有履长之贺,非也。夫晷景极长,则昼漏极短。圣人惜寸阴,惟日不足,至短之日,何以贺为?盖冬至一阳初生,日由此渐长,有剥而就复,乱而复治之机。不贺其盛,而贺其发端者,古人“月恒”“日升”之义也。其曰履长即履端之意,非谓晷景之长也。晋、魏宫中女工,至后日长一线,故妇于舅姑,以是日献履、袜,表女工之始也。魏崔浩女献袜,谓“阳升于下,日永于天;长履景福,至于亿年”,可谓得之矣。谢肇淛将冬至贺冬解释为冬至一阳初生,日由此渐长,贺其发端;履长即履端之意;妇向舅姑献履、袜表示女工之始。值得注意的是三国魏时代的曹植,其《冬至献袜履表》反映的是朝廷活动的仪礼,对于我们认识履长和献鞋袜的真实含义很有帮助。曹植说:“仪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以迎福践长。先臣或为之颂(指东汉章帝时崔姻的《袜铭》)。臣既玩其嘉藻,愿述朝庆。……并献纹履七量,附袜若干。”贡献鞋袜是为了“践长”,而“践长”的含义,我很同意学者中村乔的观点:是冬至日为了鼓舞太阳的力量,践踏地上的日影的古俗。因为这是接受太阳的气于身,所以产生了祓厄迎福、得以长久的观念。这与《诗经》中美嫄践帝迹而孕,踏青使草茂盛且身受生命力的观念一致,是咒的行为。

  4、挑灯笼

  在南方,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挑灯笼,寓意着祈求明年顺顺利利,不受黑暗的影响。在北方,人们也会点烛火,以祈求平安和好运。

  5、放炮竹

  放炮竹是冬至庆祝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放烟花和爆竹,希望驱走邪恶、祈求好运。

  6、晒太阳

  冬至是一年中太阳角度最低的时候,因此一些地区的人们会在这一天晒太阳,以希望迎来一个健康和温暖的新年。

  7、祈福

  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进行祈福仪式,祈求来年的好运和丰收。例如在湖南,人们会燃起篝火,祈求新年平安、吉祥。

  8、篝火

  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点燃篝火,以象征着温暖和希望。在西藏,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点燃传统的麻香火,希望来年平安吉祥。

  9、唱歌跳舞

  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唱歌跳舞,以表达对这个节日的热爱和祝福。例如在四川,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跳舞庆祝,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10、贺冬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11、团聚

  冬至通用范围最广,最统一的习俗,是团聚。无论是南方北方,是古时还是今代,冬至最大的习俗,就是团聚。一家人聚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是幸福的。

  12、祭祖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

  闽台有俗谚“冬至大过年,唔(“不”的意思)返无祖宗”,所有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过年,表示年终有归宿。

  在广东潮汕地区,冬至这日要备齐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此后家人围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家人聚会。

  但在饶平之海山沿海地区,则会赶在渔民出海捕鱼前,清晨来祭祖,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

【冬至习俗】相关文章:

冬至习俗07-29

南方冬至习俗11-09

冬至祭祖习俗10-21

杭州冬至习俗12-22

我国冬至习俗12-23

冬至的由来与习俗03-29

古代冬至习俗10-26

描写冬至习俗的句子12-23

广东过冬至的习俗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