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大家看看下面的山东端午节的风俗哦!
山东端午节的风俗
饮食习俗
黄米枣粽子
说起端午节的美食习俗,自然不能少了粽子,已有数千年历史。咱们山东人钟爱用糯米或黄米包粽子,馅料众多,不过最传统的还是黄粘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角形,俗称“枣粽子”。临沂沂蒙山区和日照等地区,常用山坡上一种波勒树叶包粽子。
艾草煮鸡蛋
除粽子这一端午特定食品之外,山东各地还有端午节吃艾叶煮鸡蛋的习俗。端午一大早,家人便将新鲜的艾草放在锅里煮鸡蛋。鸡蛋熟时,蛋皮变成微绿色,还带着微微的艾草香。
碧筒饮
碧筒饮是济南地区的习俗。采摘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将叶心捅破使之与叶茎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人饮莲茎,酒流入口中,成为端午乃至炎夏的消暑饮。史料记载:古代,大明湖荷花盛开之际,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边避暑,他们把湖中大莲叶割下来,盛上美酒,用簪子将莲叶中心部分刺开,使之与空心荷茎相通。从荷茎末端吸酒喝,“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
五毒饼
五毒饼是北方端午节特有的节令食品,初夏时节正是毒物滋生活跃的时候,因此古人会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祈求健康。五毒饼其实就是玫瑰饼,只不过用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盖在酥皮儿玫瑰饼上。有杏蓉、枣泥、绿豆蓉、芝麻等馅料。
传统习俗
古代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中的恶日,阴阳交错之日,多瘟疫病鬼毒气。所以,端午节的活动内容主要是驱邪避恶。作为兴起于南方的`传统节日,地处北方的山东人端午节怎么过呢?好客君咨询了相关民俗学专家,一起来瞧瞧!
插艾蒿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山东地区普遍会在家门口插艾蒿。艾蒿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除了插艾蒿,胶东部分地区还插桃枝,临沂地区则在大门上插柏枝,用以驱邪。
采药
端午节,许多地方会有采药习俗。史料记载:“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胶东地区,人们在日出前到田里、地里采摘车前子、紫花地丁、小麦苗、艾蒿等,带回家晒干后挂起,日后留做药材用。
拉露水
端午节这天,在胶东一带,家家户户起大早,在日出前,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拉草叶上的露水给孩子擦脸,尤其是擦眼睛和耳朵,据说可以耳聪目明,一年不害眼病。民间认为,大人用露水擦脸和胳膊,一年身体好,牲口吃了端午草,不得杂病。
五彩线
端午节系五彩线的习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五彩线俗称“长命线”,是用5种颜色的丝线捻成。这5种颜色必须是青、白、红、黑、黄,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这五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象征东、西、南、北、中,蕴含着五方神力。
五毒兜
在山东,端午这天,孩子们要带“五毒兜”。上面绣有五毒图(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寓意以毒攻毒,确保健康。老人会在兜里放一个温热的鸡蛋,或用温热的鸡蛋在小肚儿上滚几滚,边做边说“一年不会肚子痛”一类的话。临清地区,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会穿上母亲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挂香包
“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爱。”给孩子戴香包,这是济南端午节普遍流行的习俗。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
剪纸
端午节张贴剪纸的习俗,在蓬莱长岛等地流行较广,长岛县北面如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北隍城岛还保留着这一古老风俗。端午当天大门上要贴一对黄牛,房门上贴葫芦、宝剑,窗上贴虎、猫。凡是房间有孔通外面的地方都要贴。在滨州一带,有在大门上贴艾虎和剪纸葫芦的习俗。
画门符
济南人过端午节流行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五毒”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贴在门上。据说,这样做可以驱“五毒”,防瘟疫。
雄黄酒
端午节这天,山东许多地方撒雄黄、龙黄于屋内墙角、窗台、食物贮存处及厨房,以防害虫,熏蛇、蝎等毒虫。费县人喜欢喝雄黄酒,相信雄黄酒有杀菌功能。邹平地区,端午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招远、诸城一带,妇女儿童也习惯将雄黄酒涂在额头等部位,驱邪防病!
节日活动
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重要的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山东部分地区也会在端午节举办大型赛龙舟活动。
【山东端午节的风俗】相关文章:
山东的过年风俗05-03
山东威海的过年风俗05-27
山东各地的过年风俗05-07
山东临沂过年风俗06-02
山东德州过年风俗05-24
山东过年风俗作文(通用5篇)02-23
端午节的风俗15篇12-27
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作文09-03
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