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意义
雄黄酒,即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意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喝雄黄酒的风俗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龙舟节、粽子节等等。各地过端午节的风俗多种多样,很多地方,端午饮雄黄酒,给小孩子身体上抹雄黄酒,在小孩子们的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上一个“王”字的风俗也自古代传承了下来,据说说和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战国时代,诗人屈原被流放,有着远大抱负的诗人难以抑制忧郁悲愤之情,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的诗篇,后听到王死城破的噩耗,万念俱灰之下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得知屈原投江自尽,都纷纷前来寻找打捞屈原的尸体(这演变成后来赛龙舟的风俗)。人们拿出家中的粽子投入江中,好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尸身。其中有郎中就把雄黄酒也倒入江中,以药昏水中的蛟龙,使屈原的尸身不致遭伤害。没曾想,水面上真的浮起了一条昏死过去的蛟龙。于是从此人们就用雄黄酒在小孩子们的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致来伤害孩子,大人们则喝雄黄酒,既是保护自己,也以此纪念诗人屈原。
在古代,雄黄作为一种中药药材,被用做解毒剂、杀虫药。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古人缺乏科学观念,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蜈蚣等,加上误以为疾病的产生皆由鬼邪作崇所引起,连有着千年道行的白蛇精喝下雄黄酒后都被打回原形,那喝些雄黄酒自然可以保健、避疫。就连不能喝酒的孩子的头上、身上也要抹上雄黄酒,以求这样可使百鬼畏惧,孩子得以长命百岁。
这些风俗里满含着人们平安过日子的愿望,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喝雄黄酒对人体是极有害的,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黄酒涂在孩子的头上、身上,也不可取。由于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发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人饮用后即会中毒,毫不夸张地说喝雄黄酒实际上等于吃砒霜,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能不能以雄黄酒之毒攻毒,或者只喝一点雄黄酒不会有事,这样做都是很危险的。如果为了应端午节令,一定要用雄黄酒,可将其喷一点在墙角,驱驱夏日里的毒虫。
历史沿革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在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其中说:“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杭谚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于,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形成端午节饮雄黄酒风俗。同时,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民间还将吃剩的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或贮藏起来,乎日遇有虫咬红肿,可以涂抹解毒消肿。有井人家,还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中国汉族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古人以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故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医理。要说香包先说雄黄和雄黄酒。雄黄许多地方都盛产,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用雄黄酿成雄黄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建宁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香包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况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民间习俗
习俗一:插艾草挂香囊的作用:驱蚊虫防感冒
过端午,很有的讲究。“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这一天天一亮,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要插上两根艾草和菖蒲,艾草能避邪气。
另外,家长会给孩子挂个香囊,也是可以辟邪驱瘴气,香囊用到的中药有川芎、白芷、苍术、冰片、薄荷,每味各5克。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室内或车内。
上海一位中医科主任蔡德亨教授说,从中医角度讲,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可以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中医认为香囊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防蚊防病的作用。孩子们将香囊悬挂在胸口,可以闻闻可以驱蚊,另外,可以预防感冒。
习俗二:喝雄黄酒的副作用:会引起贫血(待考究)
端午这一天,人们要聚在一起喝雄黄酒,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中国神话传说中常出现用雄黄来克制修炼成精的动物的情节,比如变成人形的白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黄酒,失去控制现出原形。所以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辟邪,让自己不生病。蔡德亨教授说:“雄黄酒里含有砷,这是砒霜的主要成分,喝雄黄酒等于吃砒霜,喝了会抑制造血功能,会造成贫血。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雄黄具有腐蚀作用。”
但含砷元素并不能说明雄黄有毒,雄黄与砒霜的分子结构不同,就决定两者不同的化学性质。就例如硫酸钡和氯化钡,分子结构不同决定两者毒性完全不同。
习俗三:吃五红作用:增加阳气,多数是文化意义
在端午节中午要吃五红,到底是哪五红呢,在君和堂门诊大厅的端午节展示区内,记者看到了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和黄鳝,吃五红是为了吓退蛇、蜘蛛、蝎子、蜈蚣还有壁虎这五种毒物,希望它们不要进自己的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中华文化学院特约研究员吉文辉,吃五红是过端午的一个重要议程。这个端午习俗很有讲头,这个传统不能丢。端午,其实告诉人们,盛夏即将来临,提醒老百姓要注意防病祛虫。这些红菜主要增加人们的阳气。当然,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的端午。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意义】相关文章:
喝奶茶测出你的恋爱能力01-07
从喜欢喝的酒测试性格03-13
活着的意义作文01-08
探险的意义作文01-08
存在的意义作文01-07
旅行的意义作文01-07
冬至的地理意义10-24
跟空气要水喝的阅读答案07-12
上班族喝什么茶?12-13
喝果汁测出你的的年终奖金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