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端午节随笔优秀

时间:2024-06-16 08:28:36 端午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端午节随笔优秀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随笔优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随笔优秀

端午节随笔优秀1

  那时的我,总期望着天天过大年,日日迎小节。吃好的、穿新的、玩奇的,只有那屈指可数的几天,成了我希冀的天堂,放飞的`天空。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来临之际,你准备好迎接过端午了么。

端午节随笔优秀2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艾蒿插在大门上,田野一片麦儿黄,家家户户过端阳。”不知不觉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又让我想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小的时候每年的端午,都是我哥哥他们到田野里去割艾蒿的,我那时小,爸妈不让我去。我们小孩子间都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端午门头不插艾,死了会变老鳖盖”,那时候我们也不懂是什意思,别人说我们也就跟着说。但我们小孩子都知道,如果不插艾就不好。

  每年端午来临时,大街上有好多在卖艾草和菖蒲的`,买的人也特别多,几乎挨家挨户门口都挂着,据说有驱蚊辟邪之功效,不管是真是假,但也代表了大家心中的美好愿望,通过这样一种习俗,我们可以追思伟大祖先屈原其人其事,寄托一种神圣的感情,屈原的伟大作品流传,还有高尚的人格对后代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端午节随笔优秀3

  端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绑成一个近三角的形状,馅有许多,如蜜枣、绿豆、红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包,可以说“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当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时,你又没有想到怎样包粽子吗,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几个小时,用二张青绿的叶子叠加在一起折成一个锥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里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胀开,然后把上面的口用青叶合拢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有细绳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家乡有送粽子的习俗,每年到了端午,家家户户走亲访友,免不了提着粽子互相馈赠。或许刚开始只是一种礼尚往来,可不知不觉却成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内容。

端午节随笔优秀4

  端午,已经不是一个节日这么简单了,它还饱含着我们对以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时的端午满载的是童真童趣,伴着欢声笑语,粽飘香成为我现在最深有味道的回忆。将回忆拨弄到小时候的.端午画面,孩子们总是活蹦乱跳地期盼着快点儿吃上喷香美味的粽子,而在厅堂与院里来来回回追赶着。大人一般在厅堂忙活着,邻里邻外的互相包着粽子,分外的热闹。家乡的粽子是比较讲究款式的,每一种形态都赋予着不同的寓意。其中一款“母带群子”深感我心,永难忘却。本地土方言不懂说就只能这样简单的表述了。一挂粽子由一个特别大的粽子跟十个很小形态尖尖的小粽组成,大的被比作母亲小的自然而然被比作小孩了。我们那有一个习俗,周岁左右的小孩赶上这端午时节是要背粽子的。挂在身上背一背寄寓着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孩子围绕着背粽子的小孩子边唱童谣边起哄,场景欢快十足。我自然也是背过粽子跟起过哄的,如今这种场景只有寄予在梦乡里了。

  那时候的我们很是快乐。

【端午节随笔优秀】相关文章:

端午节随笔06-12

难忘的端午节随笔12-04

端午节生活随笔04-26

端午节假期随笔11-25

端午节随笔(优)07-12

端午节随笔精选15篇06-15

有关端午节的叙事随笔11-28

端午节随笔13篇06-30

端午节随笔15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