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端午节的散文1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散文1
又是一年端午节,农人家的庭院里、小区里的阁楼上,到处都飘溢着粽子淡淡的清香。此时,无论伫立窗前还是踱步庭院,这种清香都会扑鼻而来,如醇酒般浓烈如烟雨般缠绵,不知不觉我们便摆渡在了记忆的河流上。
看汨罗江上,屈大夫正博冠宽带怒目圆睁踏浪而来;望吴地惊涛,伍子胥跪哀渔翁仰天长啸;感舜江江畔,孝女曹娥寻父痛哭十七日以身投江感动苍天;叹白蛇仙子,千年修行难敌雄黄酒蛇形尽显;吃粽子,迎涛神,采艾叶,游百病,门插柳,赛龙舟------。一个个传说,一个个习俗,积淀和传承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在粽香中飘飘渺渺地弥漫着。
每年这个时候,妻就忙碌了起来。买糯米,找来粽叶和马莲,将糯米倒上水在盆中浸泡
六、七个小时,再用热水在水桶中冲泡粽叶和马莲,待糯米浸泡好了,就开始用粽叶包裹糯米,包成四角形或三角形的粽子,外面再用马莲缠住扎紧,然后下锅用文火煮,一会儿粽子的香味就从锅里飘出来了。一张张粽叶就是一个个充满欢笑和泪水的日子,用一个个日子、一寸寸光阴裹着妻温暖的心,包出来的粽子怎能不甜美、怎能不清香呢?粽子包好了,好大一盆,若要带到集市上去卖,肯定会很抢手且收益颇丰的。包好了粽子,我家的端午节就有内涵丰富了。
端午节这天一大早,妻就起床了。按我们这里的习俗端午节该去游百病、踩露水、折柳枝、采艾叶。听老人们说端午节这天一大再出去,在山坡田间转转,有病的`病就会甩掉一大半,没病的身体会更好,踩踩草地上的露水,可以除脚气、减少汗臭,折些柳枝来插在门前能阻挡蚊蝇,“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这天采摘的艾叶晒干后不但可用来祛风、抗菌、抗病毒,而且具有镇咳、平喘、祛痰、消炎及抗过敏等作用。妻起床时叫醒了我,让我和她一起去,我才不信她那一套呢!况且我睡得正香,懒得起床。妻没办法,在我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戏谑地说一句“把你睡死!”,便推门而去,我又回到梦中去邂逅屈原拜会伍子胥了。
过了好一阵子,“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梦境中拽了回来,迷迷糊糊中我辞别屈原伍子胥,起床,穿上衣服,开门一看,原来是妻回来了,她此行的收获真不少,一只手拿着一大把柳枝,另一只手抱着一大捆艾叶,脸上红扑扑的,头上冒着汗,口里喘着粗气,一边往门里走一边嚷嚷:“你这个懒虫!赶快把柳条插上,人家门上都插上了,咱家连个柳树叶都没有,你咋能睡得着呢!”
我冲妻嘻嘻一笑,吊儿郎当地说:“杀鸡焉用牛刀,有你这样的贤内助,我就不必操心了!你这个采办今天收获不小嘛!”,说着我接过妻手中的柳枝插在了门上,把艾叶摆开来晾晒在阳台上,然后才去涮牙、洗脸。
已经早上九点多了,放下手中的柳枝、艾叶,妻就去厨房做饭了,因为十一点左右我还要去乡下的老家看望母亲。
妻做饭的时候,我就悄悄打开电脑,在网上读小说。不一会儿,妻做好了早饭,招呼我和孩子们在饭桌前就坐吃饭,然后又唰锅洗碗,忙了个不亦乐乎。
该我出发去老家了,妻过来帮我收拾东西,她边往塑料食品袋里放粽子,一边说:“奎,今年我包的粽子多,给家里多带些吧,别让二哥花钱去集市上买了,挺贵的!”
听完妻的话,我心头一热,端午佳节“粽”是情,爱妻持家暖人心,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似乎都浓缩集中到了妻的身上,我家的端午节内涵更丰富更鲜活了。
端午节,家家的庭院里、房间里都有粽香,但我相信,我家的端午节更草根更令人难忘!
端午节的散文2
天气转暖,温度升高了许多,石榴树开始在枝头炸开一朵又一朵花。“栀子花啦,白兰花啊,要不?”一串如歌似的叫卖声飘在大街小巷,卖花姑娘的周边弥漫着栀子花、白兰花特有的清香。大嫂买了几朵栀子花,头上插一朵,身上别一朵,在家中蚊帐上也别上两朵,呵呵,到晚上,别提帐子里的香气有多浓。哦,又快到端午节了。
节前两天,我们这里家家要买来生长在高邮湖边的芦叶——粽箬叶子,用翠绿的粽箬叶子把雪白的糯米裹成粽子。裹出的粽子特色纷呈,就食材上分,有鲜肉粽、咸肉粽、赤豆粽、蜜枣粽和普通的白糯米粽等等。从粽子的形状上分,有四角粽、跷脚粽等。粽子裹好后,每两只联结在一体成为一对。到了煮粽子的.时间,家家户户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粽叶清香,把整个小城染透,用“香喷喷”这个词来修饰端午节是最恰当不过了。
端午节这天,小城许多人家的大门上要插上蒲草和香艾,用来驱邪。母亲要给孩子的手腕系上五色丝线编成的“百索子”,用来避邪护身。民间有“六月六,百索子抛上屋”的歌谣。“百索子”一定要抛上屋,而不能随意抛弃。据说在六月初六这天,抛上屋的“百索子”,会被等候的喜鹊衔去,用于在银河之上搭起彩桥,让牛郎织女过桥相会呢。小孩的脖子上,还会挂着母亲头一天晚上用彩线编成的网兜,网兜里装着一只煮熟的绿壳咸鸭蛋。
做饭的时辰,户户菜香四溢。在我的记忆中,一年中节日的菜肴,除了春节,就数端午节菜品丰富,也更有特色。这天的菜有“十二红”,这是我们扬州的传统菜式。一般有:炒红苋菜、拌莴苣、拌凉粉、拌黄瓜、盐水毛豆、糖渍西红柿、烧黄鱼、炒河虾、炒黄鳝、红烧肉、红烧鹅和流淌着红油的咸鸭蛋等等。
中午,不客气地热起来的太阳当顶照着村子。家家围着八仙桌吃饭,大人们喝着雄黄酒,戏说着许仙与白娘子的千古传说;孩子们的两只筷子像长了眼睛似的,瞄着炒黄鳝的盘子,夹着香软的黄鳝脊背直往嘴里送。一家人直吃得满面红光、酒足饭饱。
饭后,家长还会带着孩子去浴室洗艾水澡。巧的是,在端午节这天泡艾水澡,到了盛夏时节即便受了暑气,身上也不生疮疱。所以端午节前后三天,邮城大大小小的男浴室,都会打出“艾水澡”的招牌,前来沐浴者不少,一个个唱着歌儿来去。
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就是一顿香喷喷的甘美丰盛的家宴,以及一些驱魔避邪的故事,还有搬运工人在古运河赛龙舟时吼出的震天号子……久远依稀,像一个不散的梦,年年五月初五,如约而来。
端午节的散文3
几段思愁,几段伤,
含泪泣血,祭屈原。
断魂怀伤,话端午,
棕香情浓,拾忧笔。
——文/紫墨青殇
【烟雨思绪,如雾如绡】
独倚在窗前,望着白茫茫的云霄,柔弱的白光迷离了双眸,清风微拂,弥漫着丝丝芳香,飘落了一地的思念,窗棂边缘映着少年模糊的棱角,一股酸意好似要把空洞填满,眼帘泛起了轻雾,视界已看不清窗外的景色。
寂寥的思绪荒凉了这莫名的情愫,窗外迷茫的雾气湿了流年的睫毛,昨晚还依稀掉落成线的雨,未干的路道上仍留有点点积水,湖面荷叶似乎舒展了些许,静卧在荷叶上的水露似在以轻吻的方式问好,柳条末梢垂下的露珠也似在欢呼,鸟儿也叽叽咋咋迎来了这个雨后的清晨。
时光荏苒,在晃眼间,岁月便流失于指缝间了,昨晚小楼又春风,今夕人去楼早空,曾经的场景已不复存在,那个喜欢缅怀的傻小子如今已是默然少年,少了傻傻的笑容,多了冷冷的安静,少了飘荡在村庄的身影,多了寄存在外的思念。
家,家人;故,故乡。简单的字眼却饱含多少游子泪,少许的字眼却记挂多少爱恋,一个熟悉的画面便能引起心中的涟漪,一首儿时的歌谣便能酝酿思念的苦酒。远处的热土,承载着我们儿时梦,远处的亲人,等待着我们的归去。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又要一人在外过着端午……
【字里行间,粽香浓浓】
一个在外求学的游子,一个异地他乡的少年,飘飘荡荡几年,空气中熟悉的味道便是我的愁绪,字里行间的音符便是我的思念,喜欢游走在文字间,拾取零落的记忆,喜欢徜徉在角落里,回味熟悉的记忆。
又是一年端午,粽子的香味已飘远,残留的点滴,模糊了谁的记忆?湿了谁干涸的夜?或许该放下忙碌的心,静静的在那个角落里重拾熟悉的梦,静静的点着鼠标,视界停滞在散文网,把心定格在粽香浓浓的文章里,闭上眼,回忆儿时的一切,缝补记忆的裂痕。
细细地读着一篇‘万水青山粽是情’,用心感知着那份粽情,分享着若兮姐的暖意,‘心如糯米,越粘越紧。情如粽叶,越煮越香。快乐如射线般,无限延长’是的,延长,延长了回忆的思念,延长了心中的泪水。
看着若兮姐和外婆一同包粽子,荧屏前的文字幻化成了童年的画面,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有弟弟,各忙各的,不时抬起头,摆弄自己包的很漂亮的粽子,脸上的笑容似乎在为自己的佳作而满意,爸爸生火,妈妈帮忙,一家人其意浓浓的等待着粽子煮熟。
香味,我闻到了香味,很浓、很浓的粽香……
【思意更浓,干涸无泪】
反复的`上下翻动滚轮,文章一次一次的移至首段,一遍又一遍,一边看一边想,一边揣摩一边回忆,曾经的花儿再次盛开,心得到慰藉,喜欢这种感觉,温馨很充实。
下一刻,心被这一篇‘细水长流,翻不完的相思愁’所俘虏,淡墨笔直的文章,那个和我同年同月同一日生的孩子,他总是能织出美丽而令人遐想乱千的文章,‘我没有带走一片风景,我只是携着故乡的真情,紧紧捧在怀中久久凝视着’是的,凝视着,凝视着岁月的流失,凝视着青春的逝去。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情’,在这城市中,没有故乡的静谧,没有故乡的黑夜,喧嚣的街市,密麻的人流,嘈杂的夜景。抬头,夜空是泛红了,心是凉的,于是便有了那篇‘霓虹灯,红了黑夜的星空’。
感知着淡墨的思意,好想呐喊,故乡的景啊,你可知千里外有人儿在怀念?故乡的人啊,你可知千里外有孩子在想念你?那股思意无处倾诉,那股酸泪肆意搅扰着少年的心绪,如今只有在那个角落静静的独自酌情。
想妹妹了,那个只有几岁的妹妹,我已经很久没回家了……
【含泪泣血,断魂怀伤】
后天便是端午了,江南祭奠屈原的日子,我想那时会有赛龙舟吧。
阵阵鼓声,蛟龙跃江桥。桨叶劈浪,声声鸣千丈。江中水龙,翻腾雀跃起。杆头争彩,岸上人呼啸。
几十条船一同出水,船上的青年们头系红丝巾,铿锵的舞动着手中的浆,挽手插入水中,挑起飞溅的水花,有些船头高翘,船尾潜入水中,船上的人齐声用劲,急浪好似龙嘴里吐纳的雾气,如吞云吐雨般。
这样的状景,不知江畔的人看到没?那个发出‘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的人,那个浅吟‘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的人,多少年过去,多少次祭忌,你已不再是一人,你有我们,有所有的人。
用怨愤、忧愁而著的《离骚》,融进了你的嗟叹,你的悲情,你的离忧。断肠寸断,我们都知晓,我们都跨越了历史的时空,共同经历了那些流放,共同幻想了那些曙光,共同感到了救国无望。
路漫漫,有我们同你一起求索!
端午节的散文4
端午节还没有到,就看见大街上卖货郎挑着花花绿绿各种颜色的香包、香囊、五色线的手链、朱砂牌等等,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看得人眼花缭乱,节日的气氛悄然而至,不由我想起了儿时的端午节。 在我小的时候,过端午就是过年之后最开心最喜欢过的节日。那时候我就会有新衣服穿,新玩意戴,还会有好吃的`!哈哈,想想都幸福。 那时虽然我并不知道端午节是咋回事,纪念谁,它的来历,为什么要吃粽子、甑糕,还有五色线及香包的寓意,但我知道,这些东西,我会有,好玩,开心。
我小时候病多,又是家里的独女,更是老婆婆、姥爷、奶奶的宝贝。所以端午节他们都很重视,端午节前两三天奶奶就开始准备了,到村卫生所,几毛钱买一些,雄黄,香料,还有艾叶粉什么的,她去我就跟着去,回来还能带一块洋糖吃,一边往回走,我一边问奶奶“雄黄是什么,香料做什么用,艾叶粉有什么作用。”奶奶就会说,天气热了,虫子多了,你喜欢睡门套地,凉快,有了这些,虫子就会绕着你,不咬你。当时的我稀里糊涂听得不是很明白,反正大概就是驱虫子的药吧!回到家里,我奶奶就把平时准备的碎花布红布都准备好!开始做香包平安牌什么的!只见奶奶把布一剪,捏在手里,放点我也不知道是香料还是雄黄,然后拿针不知道咋缝的,东折一下,西缝一下,一会儿,一个小小的棉骨朵就做好了,就这样,一个上午就可以做一二十个,然后用五色线串起来绑在我手腕上,奶奶看上去好是满足,接下了,我的香包,朱砂牌,一个不少都做,真好。我脖子上手腕上脚环上的,还有衣服扣子上都有,把我打扮得很花哨,浑身香气满满。
把我弄好了,奶奶就开始做端午饭:甑糕。奶奶拿来好多枣,放在水里,又放点碱面,说枣能洗干净,再用清水一洗,然后放在锅里蒸四十分钟就好了。接下了就开始煮江米,奶奶说,一碗米,三碗水,等水开了放米,这要不停地搅拌,不能让米粘锅,直到米煮得粘粘乎乎就可以了。然后找个盆子,舀一勺米铺平,放一层蒸好的枣,一般铺三层最好,再放在大锅里蒸一个小时就好了。奶奶边说边做,很是利索。当时我就很想吃了!香香的!甜甜的,真好。
那时候每年端午节,我就可以穿新衣服了,奶奶常说,过了端午,再把棉衣送,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说,就问她,为什么这样说,奶奶说,过了端午节就是真正的夏天了!天气就不会再冷了,棉衣就可以洗洗放柜子里了!就可以穿单衣服了!你每年都长高,所以你呀,每年都会穿新衣服。每每这样说,我都高兴,因为,奶奶早都给我准备好了!花肚兜,花裤子,花短袖,呵呵!真好! 现在的端午节,虽然过的比以前好,祝贺的短信比比皆是,甑糕,粽子,香包,朱砂牌比以前的都好,随时都可以买到,而且从做工到口味,都比以前的精致,口味也多元化了。可是我就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过得越来越没意思了,再也找不到那种有着浓浓亲情的味道了!唉!想了半天,原来是没有了疼爱我的奶奶,还有一些已故去的亲人。
端午节的散文5
对于桂林的印象,始于小学时期学的一篇课文《桂林山水》。虽然已过而立之年,校园时光早已远去,而课文中的部分语句我至今难以忘怀,尤其是文中的第一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于是乎“荡舟漓江“便成了我一个魂牵梦萦的梦。
可毕业后的日子便像歌词写的那样: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后来结了婚,有了孩子,很多少年的梦想便就此搁浅。
如今小孩大了,工作生活都没有以前的忙碌便想起趁着尚存的时光去看下童年时就慕名的漓江。
6月10号带着刚满6岁的女儿跟着旅游团从广州出发。在车上听着导游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讲解,心中想象着“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好画卷。
由于端午出行人数较多,六小时的车程开了近十个小时,在一片睡意朦胧中到了目的地桂林市阳朔县。
来到阳朔的三天两夜中,感受了蝴蝶泉的美丽,银子岩的壮观;也体会了遇龙河飘游的轻凉惬意,聚龙潭的曲径迥然,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图腾古道的神秘和漓江的感慨!
图腾古道——甑皮岩人与自然的和谐-
图腾古道位于十里画廊的中心地。据说这里住着的是皮肤黝黑,身着兽皮的甑(汉语拼音zèng)皮岩人,导游把他们称作“野人”。相传甑(汉语拼音zèng)皮岩人是桂林人的'祖先。 北有匈奴,南有南蛮。虽然知道今天我们游行中看到的“野人”应该是当地的村民装扮而成的,但充满地方色彩的风俗文化及原始味浓厚的表演着实还是另我耳目一新,帮助我好好普及了下南蛮文化。
听着当地导游的讲解,我惊讶于古人面对大自然表现出的顽强和智慧。从类人猿到人类的转变,从直立行走到文字的出现,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每一次转变都是一次升化,都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和契机。无论沧海桑田,变化将是这世界永远的主旋律,惟有适应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的人才有改写历史的资格,才有享受成果的机会。
漓江——让我充满充期待满目惆怅的地方
漓江是我此次旅游的焦点所在。在6月10日前往阳朔的车上时就听导游说起这几天桂林大雨,漓江水很急,所以这几天都在封航,此番能否游成漓江就看我们的缘份了。11号早上得知的消息就是水位依然很高,只能先游其它的景点。
直至于11号下午才接到消息明天可以游漓江了。便觉得一阵窃喜,觉得多年的心愿终于可以实现……
12号走到漓江边上时才发现,江水的颜色真如导游所讲,因为下雨的原因已变得犹如黄河一般,再也没有小学课文中讲的那样“清、静、绿”的感觉。我想课文中描述的桂林山水的情境可能已然只能在课文中看到了。好在两旁的青山依旧在,只是绿水可能因为近些年游客的增加及生活垃圾的出现变得不复返了。
乘坐在加有燃料的木伐上,身旁充斥着浩浩荡荡的旅游队伍,再也找寻不到“一叶扁舟横野渡”的情景了。我想这便是现代文明吧。
事物总是不断进化的,一如与当地人民合影,当地人都会举个牌子告诉你:“合影收费10元”。 旅游搞活了经济,经济改变了生活。看来如果想要生活的好,还是要回到现实中多创造价值才行啊!
此时便想起老生常谈的一句话:“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所有的事物”。只是“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这种情景或许只能出现在梦里了。呵呵。
不管如何,漓江我来了!
端午节的散文6
端午节到了,亲朋戚友又免不了相互走动,同祝共贺。然而,我们往往会经常说错一句话,一句不能也不应该说的话。这句话便是:“祝端午节快乐!”
错了吗?错了!稍微想一想,便会恍然大悟,这个日子,真的不能祝大家快乐。
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一个来历特别的'日子,是一个历史上来历特别让人们难已忘却的日子,是一个穿越千百年时空让炎黄子孙铭心刻骨的日子。在这个日子,请别祝贺生者快乐!
农历五月初五,是六月雪,是窦娥冤,是举国殇。忠心为国伍子胥,鸱夷革裹尸沉钱塘江;孝女救父,曹娥含笑扑身舜江;忧国忧民,三闾大夫怀沙愤投汨罗江。江水悠悠,天地悠悠,民心悠悠。
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月份的这个日子,原是民间传说的大凶“重五”,是不吉利的鬼魂节日。还有多少人知道,每当这一天到来,家家户户插菖艾,饮雄黄,吃粽子,竞龙舟,只是为了避邪辟毒逃灾殃。还有多少人知道,端午端午啊,其实就是躲五躲五。
很多很多年已经过去,在不死的民俗文化领域中,百姓虽然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以为纪念,也是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而作为恶月恶日驱避日的习俗,依然如故。
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曾经这样告诫,不是所有的节日都能够互祝快乐,如淸明节,只能互送幸福健康。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不作说教,只摆事实。那好吧,端午节,我们只祝平安吉祥,不说快乐!
端午节的散文7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
这天,吃过午饭夫人让我陪她去超市,说是去买些生活用品顺带看看今年粽子的价格怎样,何适的话买一些送给老人,也算是过节的一点心意。
说实话我是最烦逛超市的,兴许每个男人都不耐烦陪老婆逛超市吧。进了超市浑身一阵清凉,超市的凉气还是很凉爽的。妻子在前面选着日常用品,我推着购物车跟在后面,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粽子专卖柜台前,老婆选起了粽子,而我的双眼随她双手的不停翻动停留在了口味各异、风格不同的各式各样的粽子中,看着看着,忽然内心升起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而这种感觉随着各式粽子在眼前的不断出现而愈发的强烈,以至于情绪激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此时的我就像站在太阳底下赤热难耐……直到出了超市我发动汽车的时候,这种毫无来由的情绪波动也没找到它的出处……
这种道不明的心境一直持续到晚上,带着莫名的失落感吃完了晚饭,坐在沙发上手下意识的拿起了电视遥控器,漫无目的地打开了电视,随意切换了几个频道没有一个看得进的,正百般无奈,突然《舌尖上的中国》几个字映入眼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内心豁然开朗,终于明白,纠结了一下午的心情原来是源于那小小的粽子。睹物思人使我想起了母亲包的各种粽子的味道,原来所谓的“乡愁”就是思念一个人小时候的种种经历。这种思念始终伴随着长大以后的我们,无论在哪里生活工作,但对故乡的怀念,对儿时的点点滴滴的回忆,都是源于对家乡故土的思念,正像《舌尖上的中国》所描述的那样,怀念的'是那山、那水、那小时候舌尖上的美味,即使过去十年二十年那种回味会更加浓郁,我纠结了大半天的情结原来是源于这样一种乡愁,一种对儿时家乡的美食的怀恋……
说实在的,我很怀念小时候过端午节时,家乡的那种节日氛围,现在想起来依然沥沥在目。
记得端午节的前几天,母亲会先把芦苇叶釆回来洗刷干净,临过节的前一天母亲会先把糯米泡好,然后根据我们兄弟几个的口味,母亲会分别准备好花生、红枣、肉、排骨、豆沙这么几样馅。等要包的时候,母亲往往会把所有的食材摆放在院子里,邀请邻居阿姨们过来一起包,各包各的,一来是图个热闹,二来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把粽子包完了。这种邻里的亲情现在的城里人是体会不到的。然后各自回家准备煮粽子。
煮粽子也是有讲究的,先要在锅底铺上芦苇叶,然后再把粽子摆进去。煮粽子是最费时间的,往往要花一个晚上的时间,这期间还要起来照看几回,怕把水煮干了,因为时间越长糯米才会糯也才会更好吃……
第二天早早的,母亲会买一些片片糖和一把艾草回来,艾草一部分煮水,给我们洗澡,说是洗去一年的污气不生病,一部分挂在门边,这一部分我记不清是为什么了,反正要一直挂到来年的端午节。
等我们兄弟几个起床了,母亲就会把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端出来,我们会一人一手拿粽子,一手拿片糖,吃得满嘴生香,肚子园园的,然后才会恋恋不舍地去上学。
许多年过去了,每每回忆起当年的这一幕,都会感叹时间的流逝,它带走了儿时的欢乐,催老了父母们的岁月……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物质也丰富了,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是不是会觉得少了当年的那一份邻里之间的和谐氛围?
写到此处,我不知道还能写点什么,此时我的眼前晃动着当年的影像,恍惚中,仿佛又看见了母亲忙碌的身影……
但我知道这一幕不可能再现了,大家围在一起吃粽子的情形,和母亲包粽子的那一镜头似乎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
我怀念那样一种氛围,更怀念那一份亲情。
端午节的散文8
难忘的端午节随笔散文
6月16日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骑摩托车到离城很远的山上踏青。一路顺风顺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刚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车后轮胎突然瘪了。我们只好推着泄了气的摩托车打道回府。
因为这里离市区很远,所以在短时间内没有地方修理。摩托车本来就比较重,再加上没有气,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后面推,爸爸在前面推,过了不大一会儿,我们两个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妈妈不但一直给我们鼓劲,而且还积极的寻找修理点。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因为我自己也尽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经过一番拼搏和努力,我们足足走了5公里,但还是没有到达目的地。向当地村民一打听,说再往前走半小时会有一个修车的地方,到那里就会有希望了。虽然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但一听到这话,我还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来。在这半小时里,可能是我这一生中最漫长的30分钟,路上我竭尽全力的向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就是胜利。终于,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这段艰难的旅程。
这次特殊的旅行,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相信这次旅行会让我终身难忘,我想今后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束手无策了。
端午节的散文9
岁月里那不温不火的过往,最终成了难以忘怀的幸福。
——题记
一场场夏雨过后,农家的稻田里积满了水,就坐着看那青绿的稻苗一天天拔节了。
通常,这是,端午的前奏。有一种叫端午李的果子就成熟了。我们村上就有两棵端午李,还未等到树叶上的雨水干透,小孩子们就忍不住要爬上树摘李子。树下围着一圈小馋鬼,盯着那黄澄澄的端午李,花猫似的脸上又多淌了两道口水。
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起先,妈妈不会包粽子,院子里的二娘会包。虽然她都会送给我们煮好了的粽子,但我吃不够。恨不得把粽叶也吞了。又一年,妈妈决心要向二娘学包粽子了。
端午的前几天,也是刚雨过天晴,妈妈和村子里的人就提着篮子到山上采粽叶去了,粽叶采回来后妈妈把它们一一洗的发亮。
又一个晚上,二娘就来教妈妈包粽子了,事先淘好的糯米,里面掺了花生,黄豆。我自己最喜欢吃腊肉的,但家里没有肉,妈妈总是很精心地想把生活过得很好。那时我家里没有电灯,妈妈和二娘就着一盏煤油灯边聊天边包粽子。我和二娘的女儿小芳趁着月光到处乱跑。妈妈就是那天学会的包粽子,以后的几年,因为妈妈在,我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妈妈的粽子只有两种:白味的和掺黄豆花生的。煮熟了的粽子吊在门框上,我总是一会儿有去扯一个,我喜欢白味的`,冷的,就着白糖吃,好香。
第二天妈妈会到田地里割些艾草放在窗上,于是艾香和粽子香飘满了小屋。
以后我念中学了,第一次离家住校。每到赶集,妈妈就要给我捎一些东西来,什么李子啊麻花啊。第二年,妈妈出去打工了。端午节,那时学校不放假。下课的时候,我听见有同学叫我,然后我看见爸爸来了,他讪笑着,递给我一个袋子就走了。是五个粽子。回家时弟弟告诉我粽子是二娘送的,一共还不到十个呢。爸爸知道我爱吃,就送来了。
又一年端午节,我以为我吃不到粽子了。因为爸爸妈妈都已不在家了。中午的时候,那个少年送我一个大粽子。可惜没煮熟,我仍吞完了。很高兴。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端午了,以后都只是一个人在外过,由于工作忙,也没来得及买粽子。只是会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听听他们的声音。
夜晚,我希望能梦到他们。妈妈在灯下埋头转动粽叶,放糯米,裹粽叶,捆扎,然后一个一头尖一头圆的粽子乖乖地做好了。你不知道这个画面有多美。
你不知道,那个时候啊,我有多喜欢过端午,多喜欢和妈妈在一起!那样的时光,能否再多一些呢?
端午节的散文10
时光如水,流逝的太快,不经意的一个转身,已流走了大好的青春年华。猛然间抬头看到桌边的日历,才知又是一年端午时节,粽香萦绕、思绪飘香,遥远的画面慢慢浮现,一幕一幕……
端午节在一年众多节日中也是一个很重要很特别的节日,它的特别在于这一天吃的是各种各样口味的粽子而不是其他,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变着花样的做出各种花样的粽子,让孩子们吃的尽兴,享受其中。
端午节的习俗来源于楚国一个叫屈原的诗人,他满怀豪情壮志,却无以报效国家,郁郁寡欢中为后人留下《离骚》,便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抱恨投入沽罗江。当地百姓闻讯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不见屈原尸体,百姓怕河里鱼虾吃掉他的身体,纷纷拿来家中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演变成了5月5吃粽子,赛龙舟以此纪念屈原。
我生在新疆,长在兵团,这里无江,因此不存在龙舟。只是每年的这一天家里都会煮上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粽子,从早晨吃到晚上,算下来估计吃的得有20个。
年少时,总是很盼望节日,端午也不例外,总是在节前的一周就开始盼望了,催促着父母准备包粽子的原料,一般情况都是父亲去鱼池边,渠道旁拔芦苇叶子,而母亲负责购买糯米、红枣、蜜枣、猪肉、红豆、葡萄干、花生米等原料,而我跟家中的姐们则是负责吃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位很高的团场,连队周边的渠道、泉子、都积满了水。一到春天,渠道里、泉眼边都会长满芦苇,绿油油的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每到端午时节,正值芦苇生长旺季,叶片肥而大,就好像为端午节做准备似的,这时候连队的大人孩子也会相约一起寻着最茂盛的芦苇荡去採叶子,一般情况都会採一尿素袋子,用不完的用开水烫过晾干,放起来随时待用。
我是一个非常热衷于做这些事的人,大中午的骑着自行车来到芦苇密集的水渠边,一头扎进密不透风的芦苇荡身手利索的寻着最大的叶子迅速扯下,一片两片直到堆积的左手实在拿不下才扎成一把放入袋中。汗留下来将额前的短发侵湿都疼不出手抹一把,这份兴奋和热情是难以言语的。
回到家父亲总是劳动的那一个,他动作不快,总是慢慢悠悠的将芦苇叶子交叉成三角在放点米、几个葡萄干、一颗蜜枣、几颗红豆,然后很认真的卷成棱锥形,反正四个角都被他的手捏的平平整整的才取一根线绳将它五花大绑,扔进盆中。我学着他的样子试过很多回,每次都是扁扁的像个漏嘴的`小沙包,样子丑及了。无奈呀,我的手在父亲的教导下始终没有创造出奇迹。
长大成家后每年的端午节依然只能从父母那里掠夺一些粽子来吃,我就想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学会包呢,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我的同事家包粽子,我跑过去苦苦的学了一个上午,她交的包法简单快捷,不需用线绳,也不需用草藤捆,只是把第三片芦苇叶子将包出造型的粽子顺着四个角的方向缠一遍最后用一根大针穿住芦苇尖穿过粽子即可,当我成功的学会后竟然兴奋的跑去父母家将这一年要包的粽子一个人包了大半天,真是腰酸背疼啊,不过当我看着自己包的粽子在大锅里冒着腾腾热气的时候,心里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从那次之后,包粽子,煮粽子的日子在也没有了,因为离开了故乡来到了乌市,这边没有芦苇,大家都是买着吃,我也只能如此了,少了拔叶子、包粽子的环节,吃粽子的时候难免少了点什么,不过粽子的香味依然会让我一边吃的津津有味,一边回味那些曾经快乐的日子,依然很甜美,依然温暖。
端午节的散文11
端午节的散文12
適逢紅袖,二八之歲,恰遇五月,正值端午,外省歸來,故壇重遊。豈料論壇,沸揚不堪,諸君罔顧,謾罵成風,倒板之風,甚囂塵上,喬君悲憤,怒而抹版,故饗同祭:
君子之言,不責其俗,以彰其明;君子之行,不貴茍難,以顯其哲;明以趨吉,哲以保身。故君以言,詩之誨之;故君以行,歌之名之。皭然清操,流垂今古。
蓮出汙水,蟬蛻淖泥,察察之身,哺糟之鼠,歠釃之輩,其可同謂?
觀諸版主,綁架上墻,用而生疑,諫而受謗,憂壇費事,備受謾罵,屢遭辱沒。富君德者,勸之止之;小人之心,公器私用,刪之毀之,以至途窮,無奈之下,全體死節,親者恨之,仇者快之,滿地雞毛,喬君奈何?
世之君子,喜德愛美,辭潔信芳,文約旨遠,其情諄諄;天下小人,貪淫好色,汙言穢語,詞不達意,臭鼻惡心。
斯文猶在,日月同輝。屈子既沒,諸君尚在,企仰大夫,吾等後學,拙語劣文,何足壹哂?
清烈已去,天下燕安,斯文流芳,斯德千古,不甚希噓。
戲如人生!
尚饗!
端午节的散文13
端午,我最喜欢的节日。
褪去春的点点滴滴的料峭,端端的,明媚的初夏,爽朗的如约而至。像这会儿久雨后喧哗的风,到来的这样坦坦荡荡。
端午,我最喜欢的节日。
因为雨的丰沛,绿荫下的池塘河川,满满当当都是水,天生女儿是水做的吗?就是发洪水都不会让我烦忧,倒是好久不下雨叫我悲天悯人。这端午前后,就像热带雨林一般,霎时风,霎时雨,霎时阳光,植物被催情般抚弄得摇曳生姿,情不自禁,天地都是它们在肆意纵情,倒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端午,我最喜欢的节日。
没有哪个节日是全民同一天做同一样的事的,你初夏只管招摇,我也有事做,我包粽子。
如果说清明是去与天人对话,不免几许凄凉,端午的遥想就增添了好多滋味,晶莹洁白的糯米,青翠欲滴的粽叶,清香飘逸,包裹着崇敬,包裹着祭奠,包裹着心情,包裹着期盼,包裹着爱恋,包裹着情谊,包裹着一份玩的心绪,包裹着清清白白做人的美好愿望。
端午,我最喜欢的节日。
儿时是那么喜欢依偎在母亲身边,尤其是我,不能去哪里,跑跑跳跳的游戏不能参加,满心里就想跟母亲依偎,哪怕是骂骂我,说说我都行。可是她好忙,整天不着家,干活,买菜,做饭,完了有空就去找她的一帮人玩,最可气的是不让我跟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喜欢跟着母亲,跟她一帮阿姨在一起,有时候也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就傻乎乎地看着她们笑得前仰后合,我也傻笑。现在想起来,小时候都以为做了妈妈都是好大好大,好老好老,其实不然,她们也有她们的秘密,恐怕我懂,恐怕她们自己不好意思,所以就不愿意我跟着,而我就一心一意想跟着她。如果被母亲撵走,就只能一个人,或者坐在井边看人家洗衣服,不然就去房头青石板上坐下,看鹞子在空中盘旋,看杜鹃开得火红,看身边的小草小花像我现在一样。心里面慢慢滋生着一些叫着幻想和惆怅的东西。
母亲也不能总是跑,孩子多,家务事也多,赶着哪天,她不走了,或者补衣服裤子,或者做点什么吃的。做针线时她会叫我锁扣眼,或者叫我挑边,我不喜欢做,可是不行,母亲总是怕我手笨嫁不出去,天天骂我:“十个指头没剪开,以后有婆婆不骂死你。”
骂多了,就时常看自己的手,叹息着自己为什么这样笨?几年后,许是长大了,母亲又这样说的时候,我没有了愧疚,没有了自责,理直气壮地说:“笨就笨,你做呗。”
母亲忽然就钳口。从此这个事也让我释然了,这是后话。
我们这个年代的女孩为什么这样懂事,就是过早的理会了父母的艰难。虽然我笨,也不喜欢干针线活,但是只要依偎在母亲身边看她飞针走线,听她絮絮叨叨,心里就万分妥贴,安安的,定定的,这会如果就是天塌下来,我想我也不会慌张。
后来,这一切颠倒了过来,卧病在床的母亲一天就像小时候我盼她一样地盼我。我一去,保姆就说:“阿姨知道你要来,一天就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办?”我听了心里酸酸的,她两只眼睛看着我忙活,话里话外就是不舍得我走,我经常就陪着她睡,那种依赖那种幸福那种自在,让我心里好沉重。
真的,这些都是后话了,母亲已逝,说什么不是后话呢?只在暗夜中感觉母亲几乎失明的双眼不见眼泪(已经没有眼泪了),只见深深地眷念。人生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吗?真的有点扯远了。
最喜欢的事儿,是端午到了,母亲给我们包粽子。糯米准备好,粽叶准备好,母亲就开始包,我高兴地搬个小凳子在一边坐着,也张牙舞爪蠢蠢欲动,其实吃还在其次,又能跟母亲腻一会了才是真,觉得好幸福。
这时候的.母亲最慈祥,不管我,只自己忙活着,我虽然不会包,却一定找最好看的叶子来试,我们这里的粽子有两种包法,一种是尖尖粽,一种是狗头粽,大叶子包尖尖粽,两片小叶子就包狗头粽,我什么都不会,只能把形状弄完,捆就不会了,急急地叫着:“妈,妈,你快点。”
母亲笑盈盈地接过去三下两下就包好了,这种时候不会说我笨,因为包粽子这件事是有点灵性的,它跟你笨不笨,巧不巧没有关系,也许你一会就学会,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好像是缘分,是感悟,所以母亲不会说我笨,也许她在得意她与粽子之间这种不可言喻的神通呢?
我只管享受这片刻与母亲的私会,体验一种温馨与满足。因为生活,因为性格,她真的太爱跑了,哥哥弟弟们更是爱跑,爸爸是忙的影子都见不着,好像一辈子,都是我一个人在屋子里空旷地踟蹰。
慢慢长大,工作、结婚、生子,母亲的身边已经没有太多的诱惑了,粽子从来都不是我所爱,有就吃,没有也罢。一天头脑里乱糟糟的,不能细品生活,不能捋清思绪,就连最爱的文字都一放二十多年。
终于多病的母亲去了,揪心的孩子长大了,我也心力交瘁地退休了。于是寂静中,拣起了文字,收拾了心情,当端午又到时,我想包粽子了,不是想吃,是想应景,在我喜欢的这个节日里干点我喜欢的事,不会包,叫来聪明的闺蜜,包自己喜欢的口味。
第二年,准备好东西又准备包,坐在透着清香的叶子和米之间,等着闺蜜,自己也有一搭无一搭的包着,忽然之间觉得有神灵附体,心里一动,手里就包成了一个,不敢怠慢,屏住呼吸,一个一个,啊,我会包了,虽然不是很好看,但是结结实实的一个个小狗头,精精神神地看着我,我心花怒放,赶紧给闺蜜打电话:“你不要来了,我会包了。”
连续三年我都包,年年总结经验,今天包的是我有史以来最好吃也最好看的一次。
旧年间,看屈原,喜欢了楚辞,喜欢了橘颂,喜欢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喜欢了那时代人的纯情,当屈原衣袂飘飘纵身投入汨罗江的瞬间,我喜欢了端午。喜欢了这么高雅的祭奠,喜欢了这民间的纪念,喜欢了端午丰盈的水,喜欢了端午浓密的绿。
端午,是我最喜欢的节日,还是女儿节,清代端午极力打扮小女儿,已出嫁之女也可回家归宁,称之“女儿节”。怎么极力打扮呢?一辈子没有好好做女儿,没有好好做女人,绿水盈盈的端午,天青地碧,清风徐徐,没有太冷不会太热,华衣丽衫正好穿着,妖娆一回,妩媚一次,回味半夏,于是端午在箬叶的清香里,糯米的甘甜中,细密的雨,温柔的风,缱绻的心,给痴缠的满满都是情。
弄个香囊,辟邪,求爱。
其实就只是买了一束清苦回甘的艾蒿和菖蒲,挂在门口,祈求平安吧。
端午节的散文14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在延续了一千多年之后,今天又如期而至。
尽管韩国人已经把我们神圣的节日拿去作为了他们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已向国际组织申遗。自然也不会衰减我们中国老百姓对于这一天的深厚感情。
没有自嘲,也没有嫉妒,更不用自卑。龙舟照样划,粽子照样吃,祖祖辈辈不间断,我们现在仍旧不会间断。尤其是今天,我们国家还把这一天定做了国家法令假日,更是叫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为之称颂。
三天小长假,对于所有的上班族来说真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出门旅游逛风景,走亲访友串家门,一时间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
压力已经够大了,我也不妨趁假期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给自己一点懒散与慵怠——懒觉是一定要睡好的,三餐也可以减少。不去想琐事,不去想明天,不去想未来的日子该怎样度过。
没想到的是,当时钟走到生物钟的那个档口,思维的轮子还是照样地旋转起来。闪念的思想还没有记录,该写的书也还没有完成,所有的美妙构思都还只是停留在那瞬间美好的状态……我哪里还能安稳在床上啊?!
没有太多的节日回忆与怀想,也不再走进儿时的草丛去沾几滴露水洒向鬓边,更没有把屈老爷子请进自己的情绪。推辞掉所有的生意与应酬,我想一个人静静地打发这个难得的节日时光。
我想,当年的屈老也应该是常常处于这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境界的吧?
可是,现代不同于古代的主要区别就是:喧嚣与宁静、强加与独享、骚扰与静谧……
当我还来不及把自己好好封闭的时候,手机上的短信、电视里的宣传,甚至连街上的音乐也防不胜防地从窗外飘进来挤满了我的小屋。
哎,毕竟是节日啊!“人生逢节莫虚度。”曾记得爸爸在世时经常对我们讲这句话。尽管他老人家今天已经不能分享这节日的快乐了,但老人的话却是那么深刻地映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是啊,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今天还鲜活的生命,说不定哪天就不声不响地没了;今天还拥有的幸福日子,说不定哪天就随风而逝了。有谁能说得清楚今天、明天和明天的明天呢?
是节莫虚度!趁着外面正热闹,我赶紧走出了家门。徒步走在大街上,任目光飘飞、任思绪起舞。假如有缘能看中一件像样的衣物,能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也算是件很不错的事啊!
深圳的东门步行街,是一个富裕得让人眼谗的地方。在这里,除非你口袋没钱,不然你所想要的东西,无论上中下等、无论大小物件、无论家电细软,你随时随地都可能如愿以偿。
走入商场,我信步在密集的商业铺面中暗暗寻访。只见那三尺柜台连接起买卖双方,商人在察言观色中淄洙必取,顾客在斤斤计较中分文必争,交易在讨价还价中慢慢地谈拢。
让脚步在物质的.夹缝中穿梭,一个不小心,我突然发现自己很快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挤窄了眼光、被横流的物欲淹没了思想。浑身的不自在叫我进退两难!
不敢购物啊,不敢购物是怕物质把理想的脊梁压弯,不敢购物是怕铜味把灵魂熏染!
当我一无所获地摆脱开繁华与喧嚣时,我的心突然无比沉重起来:曾几何时节日的光芒能将古人与现代承接?曾几何时幸福的光芒能将灾难与幸运转接?曾几何时物质的享受能将精神的追求淹灭?
节日的时光仍然在飞逝,节日的旋律却不曾减少。可是,想到本该是一个令人忧伤和缅怀的日子、本该是一段灾后重建的岁月、本该是一腔家愁国忧的情怀……怎一个节假日能够承受得了?!
好一个20xx年的端午节!这个端午节过得真叫人如此凄凄切切!
端午节的散文15
端午节每年都有,然而在农村人民公社时期,不是每人每年都可以过端午节的。原因大约有三:一是政府不提倡,认为过端午节是搞“四旧”,要破除;二是当时正处于农忙时节,社员们都要全力以赴地忙农活,那能放假休息;三是社员手里没有钱,所谓过节,就是要买点好吃的或者是穿的,那时资金大权都在生产队里,生产队给钱,社员们才有钱,生产队不给钱,社员们就没有钱。所以那时的端午节是可有可无的,可过可不过的。
但也有例外。因为端午节是农村劳动人民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的意思在劳动人民的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所以有的时候还是要过端午节的。
在我们那个生产队里,多数时间是悄悄地过端午节的。生产队的干部也是人,他们既是生产队的干部,同时又是生产队里的一名社员,这生产队的干部也不是终身制,今天要你干,你就是干部,明天不要你干了,你就是一个普通的社员了,所以他们也希望能和一般的社员一样,能过个端午节,所以就采取悄悄过端午节的办法。先把生产队里的农活安排好,有些急需要干的活,抓紧时间干完,有些不是急需要干的活,就推迟一天,尽量能放一天假,一天的假放不了就放半天,男劳动力不能放假,就放妇女的假。队长的.这一着是挺受社员们欢迎的。
生产队的干部知道,队里不给钱,社员们就没有钱过节,这个时候又是农业生产需要大量投入的时候,生产队里的资金也不足,也没有钱分给社员,生产队就想些其它一些办法,尽量能使社员们能过一个满意的节日。那时上面提倡搞多种经营,我们那个村子过去有开粉坊的习惯,上面提倡搞多种经营的时候,生产队里就办起了粉坊,因为办粉坊有大量的粉糟,一是可以作为肥料,又可以作为养猪饲料,于是有人提出,何不先把粉糟用来养猪,猪拉的粪仍然可以作为肥料。于是又养起了猪。因为有了猪,又不需要花钱去买,所以每到端午节的前夕,生产队里就要杀头猪,家家户户分点肉,一是改善一下社员的生活,二是可以用来招待客人。
在我们生产队里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解放前,我们村子里有一个人,小的时候在脉旺街上一家勤行铺当学徒,在当学徒期间学会了做京果、麻枣、绿豆糕、发油条、发虾散等加工食品。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为了照顾年迈的老母亲,带着家小回到了家乡。这个时候生产队里过端午节的时候,他就派上了用场。每到过节日的时候,就安排他组织几个人做些时令食品,如端午节的时候做绿豆糕、发虾散分给社员们吃,社员们都喜得不得了。
还有少数家庭是必须要过端午节的,如头一年有接新媳妇进来的,或是有女儿出嫁的家庭,是一定要过端午节的。即使是生产队里不放假,也要请假一天过这个节日的。如是新媳妇,这一天要带上一些礼品和丈夫双双回到娘家,孝敬自己的父母亲;如是出嫁的女儿,这一天女儿和新女婿也要双双回到娘家来,父母亲就要热情地招待女儿和新女婿的。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娶回媳妇的准女婿,这一天更是马虎不得,是一定要带上礼品,孝敬岳父岳母,还要给未来的新媳妇送上一些穿的或者用的礼品,向新媳妇示好。
【端午节的散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散文05-15
端午节的散文(优秀)05-17
端午节的散文15篇[优秀]06-13
散文—绿叶07-22
秋景散文07-23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设计08-21
朱自清散文的句子03-20
秋雨散文作文07-25
写秋雨的散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