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安溪过年风俗
安溪是个充满闽南风味的一个地方,那么安溪的过年有着哪些风俗呢?本文的内容是安溪过年风俗,请看看吧。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各个地区的人民都会以其极具地方特色的活动来庆祝新年,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福建安溪地区也不例外,以极具闽南特色的庆祝活动展示着春节的喜庆与隆重。
一、安溪简介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西溪上游,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北纬24°50′-25°26′,东经117°36′-118°17′。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108万(2008年3月),其中非农业人口137838人。除官桥、湖上、剑斗、白濑等少数畲族居民外,其余均为汉族,通闽南方言。(百度)
二、年前准备
1、送灶神升天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安溪县的祭灶活动于农历二十四举行。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神,民间又称灶君,灶王爷,灶君菩萨等。对于灶神的信仰来源于古代社会对火的崇拜。古人相信与火有关的大神炎帝、祝融就是灶神并且认为灶王的神职是掌管人们的饮食。民以食为天,人们祭灶主要是为了感激和颂扬灶神的功德。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四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让灶王上天之前先甜甜嘴,因而能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2、掸尘扫房子
送走灶神后,家家户户便开始掸尘扫房子。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送走灶神后,人们就开始对家里进行全面细致的大扫除,处处洋溢着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关于这个习俗,有个颇为诡异的故事: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以蜘蛛网为几号标于屋檐下。凡被做上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四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三 大年三十到初一的若干习俗
1、年夜饭
在上午敬拜完菩萨,中午敬拜完祖先之后便是晚上的团圆饭了。在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能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家人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置,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俗话说的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一向都是中国人过春季的重头戏,在安溪也不例外。其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除了有鱼有肉有青菜外,还有年糕。其中“长命菜”颇具地方特色,它是以整棵的青菜(一种形似莴苣叶的长叶青菜)为佐,象征着长命百岁。
2、压岁钱
一般在除夕夜里,长辈会把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u“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有的家长会将168人民币放入红包袋中给孩子压岁,象征着“一路发”,这168一般要随身携带,一年之后才能拿来使用。
3、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关于这个习俗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4、开正(zhēng)
吃过年夜饭,大家一般聚在一起聊天,打扑克,喝茶,看春节联欢晚会等等,初一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鞭炮、“经”(天神用的纸币)等供品(每盘贡品中的东西需为一、三、五等单数),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即玉皇大帝),敬拜的时候一家之主代表全家手握月牙形的“碑”对着天神的排位说出新年愿望(包括敬拜时间、地点以及新年愿望),并征求上天的允许,说完愿望之后手握“碑”拜两下,然后松开双手,让“碑”落地,若“碑”如图一所示(一正一反)表示上天同意你的美好愿望,并会保佑你来年顺顺利利;若如图二所示(两个正面)这表示“爱笑”也就是说没有同意但也不反对,上天对你的请求持一种笑着观看的态度,此时,敬拜者便要再次阐述新年愿望并再次请求上天允许;若如图三所示(两个反面)则表示上天不同意你的请求,此时敬拜者就该换个说话再请求一遍。在得到上天允许后,人们要把放鞭炮,并把“经”烧给天神使用,此时,开正活动方才圆满完成。
月牙形“碑”
恭拜过后,人们会泡茶敬长辈,表达晚辈对长辈们的敬爱之情,并且将祭拜过的果品分一些给大家吃,让亲朋好友们在新年伊始便甜甜美美。敬过甜过之后,人们方才纷纷回房睡觉。
5、“攻炮城”和“贺正”
旧时,初一上午,政府会在中学举办拔河比赛、猜谜大赛、村篮球赛等活动,人们纷纷前往参加观看,最值得一提的是“攻炮城”活动。比赛时,会有一串鞭炮挂在一根竖立着的竹竿上,参赛者点燃另一串鞭炮对准竹竿上的鞭炮投去,裁判以参赛者投炮的次数和精准程度为依据定出一等奖(150元现金)、二等奖(100元现金)、和三等奖(50元现金)。人们积极踊跃参加此项活动,不仅为了增添新年热闹气氛,也不仅仅为了那些奖金,更多是对来年鸿运的美好期望。
而现在此类活动渐渐消失,人们多在家迎客或者外出拜访好友。因此“贺正”取代了以往的活动。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切忌吃稀饭,如此便可避免接下来出访好友时“半途遇雨”)。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此外,在初一之日,妇女们多备好贡品、“经”、鞭炮、香、蜡烛等,纷纷前往离家较近的寺庙“定明院”烧香求福,或者到更远的有名的祈福圣地“清水岩” 烧香祈求来年家人多福多寿。
6、女婿日
正月初二,安溪民俗称之为“女儿女婿日”。据说,过去的这一天清早,女儿一家,穿着盛装,随带鸡、猪脚、面线、猪肚、糕米果和糖果饼干等,一起回娘家。女婿带领一家人给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礼数之重与为老丈人祝寿的差不多。设宴款待,岳父同众女婿以及自己的儿子一桌,岳母同众女儿、儿媳围成一桌,而众多表兄弟姐妹围成一至几桌,尽享大团圆之喜。
7、巡灯
在安溪,人们认为男子为“灯”,“灯”闽南话中发音为’丁’ 家中有多少个男子就哪几个灯,以前多是男子去巡灯,随着时代变迁,现在女子也能去巡灯。
关于福建安溪茶风俗的介绍
安溪县人民不但精干种茶、制茶,而且善于泡茶、品茶。古往今来,积累了一套富有情趣的泡饮技艺。分烧水、烫浇茶具、落茶、冲水、落盖、出茶、饮尝等程序,每道程序都有一个别致的名称,引经据典,比喻贴切,形象生动,饶有情趣,在重大场合,特别是茶王赛,还常常进行精彩的茶艺表演,使人领略茶艺文化的真谛和妙趣。下面就福建安溪茶风俗做一介绍。
主要程序依次为:
烹煮泉水:当山溪泉水煮到“虾目”转“鱼罗”的“一沸水”最为适宜。
沐霖瓯杯(孟臣沐霖、若深出浴):烫洗茶壶盖瓯和茶杯(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家,后人把名贵茶壶喻为孟臣;若深清初人,以善制茶杯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琢)。
观音进轿:用茶勺从茶罐中取出适量茶叶。
观音入宫(落泡):把乌龙茶放人茶壶或盖瓯。用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三四分。
悬壶高冲(冲水):把盛开水的烧水壶提高冲水,以使茶叶转动。
春风拂面:用茶壶盖或匝盖轻轻刮去飘浮的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瓯里催香:茶叶冲水后,盖上瓯盖,浸泡几分钟,以使茶叶香气溢出。
细闻幽香(也叫梦里寻芳);静嗅乌龙茶的香气。 三龙护鼎: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这样既稳妥又雅观。
行云流水:将茶瓯在茶盘边沿轻轻一抹,去掉附在瓯底的水滴。
关公巡城(出茶):把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紧靠的小茶杯。
韩信点兵:茶水倒到最后少许时,也要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这样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鉴赏汤色:认真观看杯中茶水的颜色。
品啜甘霖:细致地品尝天真味道。
福建安溪过年风俗
安溪,这座充满着浓郁茶文化的美丽山城,在过年时有着独特而丰富多彩的风俗。
一进入腊月,安溪的年味便渐渐浓了起来。家家户户开始忙碌地准备年货,街道上也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纷纷前往集市,购买各种食材、新衣、春联、鞭炮等物品。
在安溪,扫尘是过年的重要前奏。腊月中旬左右,人们会选一个晴朗的日子,全家出动,对房屋进行彻底的清扫。从天花板到地板,从家具到窗户,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扫尘不仅是为了清洁环境,更是寓意着扫除过去一年的晦气和不如意,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随着春节的临近,写春联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活动。在安溪的一些老街巷里,常常可以看到书法爱好者们摆开桌子,挥毫泼墨,为人们免费书写春联。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对家庭幸福的祝福,也有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赞美。人们拿着一幅幅红彤彤的春联,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新年的气息。
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早早地起床,开始忙碌地准备年夜饭。安溪的年夜饭非常丰盛,通常有鸡、鸭、鱼、肉等各种美味佳肴。其中,鸡象征着吉祥如意,鱼则寓意着年年有余。在准备年夜饭的过程中,一家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充满了温馨和欢乐。
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水果、零食,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整个安溪城顿时鞭炮齐鸣,烟花绽放。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点燃鞭炮和烟花,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鞭炮声震耳欲聋,烟花绚丽多彩,照亮了整个夜空,也照亮了人们幸福的脸庞。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在拜年的过程中,人们会送上新年的祝福,表达对亲朋好友的关爱和问候。孩子们则是最开心的,他们可以收到长辈们给的红包,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在安溪,还有一项独特的过年风俗——“请火”。“请火”是一种民间信仰活动,通常在大年初三或初四举行。人们会前往寺庙或祠堂,点燃香火,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庭幸福。“请火”活动非常隆重,人们穿着整齐,手持香火,排着长长的队伍,缓缓前行。在活动过程中,还会有舞龙、舞狮、高甲戏等表演,热闹非凡。
除了“请火”之外,安溪的民间文艺表演也是过年期间的一大亮点。高甲戏、布袋戏、南音等传统艺术形式纷纷登场,为人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这些表演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安溪的传统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脚步渐渐临近。在安溪,元宵节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元宵象征着团圆和美满,花灯则寓意着光明和希望。在安溪的一些公园和广场上,会举办大型的花灯展览,各种各样的花灯造型精美,色彩斑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猜灯谜也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在花灯下驻足思考,互相讨论,猜对灯谜的人还可以获得小奖品,充满了乐趣。
安溪的过年风俗丰富多彩,充满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这些风俗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更是安溪人民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新的一年里,安溪人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安溪过年风俗】相关文章:
过年的风俗02-12
苗族的过年风俗05-16
宜昌的过年风俗05-16
过年的风俗作文07-16
浙江过年的风俗06-22
陕西过年风俗10-13
满族的过年风俗06-04
湘西过年风俗07-08
菏泽过年风俗06-08
湖南的过年风俗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