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海南万宁春节风俗

时间:2024-03-26 09:47:44 芊喜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海南万宁春节风俗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百姓过一样的春节,却有着不同的民俗。即使在万宁,不同的乡镇据说也有不同的习惯,比如在万宁礼纪镇靠出海打渔为生的渔民,就有着过年时出海的祭奠仪式。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海南万宁春节风俗

  海南万宁春节风俗

  在海南人看来,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为地做出来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均加上一个“做”字,如做清明、做亲家(即结婚),而北方人“过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说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旧年”即过春节。而北方所说的过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过在海南乡下,“新年”是不当年来“做”的。

  人们满怀“做年”的喜悦,把买来的年画贴在客厅里,把对联贴在门楣上,有的人家在家具、果树上还贴上“利市”红纸。年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浸糯米、磨米浆、做年糕,文昌等地方则是忙于做米花糖、花生糖。无论走多远,万宁的人都要赶回来过年。海南有句歇后语“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闲”。因为在海南,无论多拮据的人家,除夕晚上也要借钱借米也要杀鸡杀鸭,红烧肉、猪蹄子、荤菜、素菜七大盘八大碗的摆满香炉前的八仙桌子上,先祭祖先。仪式完毕后,便放鞭炮,候饭菜已凉透后才拿下来全家围着火炉吃年饭(俗称“围炉”)。除夕晚上,室室点灯,家室有灯,夜以继日,一连数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罢。俗称“发灯”,取“添丁发财”之意。三十夜,不少人“守岁”,彻夜不眠,直至初一降临,这时,按照时辰,家家户户争相燃放过年喜炮,意为“迎春接福”,接着各晚辈给长辈人叩头、行礼、祝贺“添福添寿”,长辈则给晚辈--发“压岁钱”。

  初一凌晨,无论老少都得起床吃“斋饭”(即为清净洁白以怀念祖先)。“斋饭”类似于清真食品,吃的东西还须有吉祥寓意,其中必有清炒茄子(茄子,海南话寓意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菜(“芹”与“勤”谐音,祈望全家在新的一年勤勤劳劳)、长粉丝(寓意过日子细水长流)、黄黄的像金元宝状的豆腐干(寓意招财进宝)。大年初一这里禁忌也特别多:不能挑水(除夕那天得把水缸挑满)、不能扫地(即使爆竹纸、果壳纸屑洒遍地,也不能扫,说是把“财神”给扫掉了)、东西丢了不能捡,意味着该丢掉的就丢掉;不能相骂、不能打架、不能打碎器皿(意为“和和气气”),见面须说贺年吉利话……

  万宁初一不能上人家里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初四才开始拜年。拜年的礼品,一般有柑桔或礼品中夹桔子叶,以表示“今年将大吉大利”的祝福。初三,海南的一些地方叫“炒考”,即将大年三十特地多煮的干饭、吃的鸡、鸭头脚用油爆锅炒一炒再吃,以表示去年有东西余到今年,也表示年已过去。

  海南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年三十的烟火,正月十五的灯”。对于海南人来说,未过完正月十五,年是不算结束的,并且这一天才是真正的“压轴大戏”。和内地过元宵的形式一样,海南各地元宵习俗也是围绕一个“闹”字。入夜墟镇农村皆有舞狮、舞龙、游花灯等活动,规模空前。在礼纪、兴隆、牛漏等地区,还会采摘“田兄”(一种可食的野草)拌以米粉、椰肉片、食糖制成裸果,送亲敬友。

  海南万宁春节风俗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

  海南人过年从腊月开始,小年一过,也就意味着完全进入“春节时间”。民国《琼山县志》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取竹枝扫屋尘。是夕祀灶。宣灶经,送灶君朝帝。”

  “腊月二十三,我国北方民间俗称小年,部分南方地区的小年则是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四日送‘灶君’,海南部分农村会换香炉,夜晚备酒果设祭,为‘灶公’送行,有的则修灶、粉刷墙壁。”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昌江黎族自治县文联主席庞大海说,这一天,海南人还有“采屋”的习俗,家中老少齐动手,买来新扫把或找来青竹枝叶自制成大扫帚,将屋顶、屋檐、墙壁以及屋里屋外上上下下全面打扫一遍,并清洁桌椅、床铺,清洗被子、蚊帐等,寓意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家家户户除旧布新,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十四,扫尘日”,年前大扫除的习俗从古时候保留到现在,如今的扫尘多从小年持续到除夕。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在苏鹏程看来,海南过年的味道就是美食的香味,“‘十里一风,百里一俗’,海南部分地区过年吃的美食也不尽相同,炸京果、饺子、煎堆,做糖贡、糍粑、三色饭,蒸‘筐粑’…… 一道道美食凝聚着浓浓的年味。”

  定安县下田村八旬老人徐家昌回忆,村里有条件的人家常在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开始做“筐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年糕。“筐粑”的做法,一般是用浸过的糯米(有的加少量的粳米)加水磨成浆,滤去多余水分,捏成小圆条,放入大锅中,加适量红糖或白糖和清水,煮熟时用两根木棍伸进锅内搅拌均匀。待熟透成胶糊状,倒进扁形竹筐内,放凉后可用白线切割,邻里间相互赠送。“‘筐粑’放置几天会逐渐干硬,还可切成薄块油煎后吃。”徐家昌说。

  香煎“筐粑”。资料图

  “糖贡、饺子酥、‘领带花’等是文昌人过年的必备品。在文昌人看来,过年吃糖贡,寓意着一家人甜甜蜜蜜,吃饺子酥象征着团团圆圆。”文昌市会文镇文林村“95后”女孩王欣说,过年前,村里家家户户都会飘出阵阵糯米的香气,馋嘴的孩子们常常围坐在灶台旁,等着尝一口新鲜出炉的糖贡。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农历腊月廿九,除夕

  “廿八九没有磨盘闲,三十没刀砧闲”,这句海南民谚生动体现了过年前几天的繁忙景象。

  除夕这天,海南人家家户户打扫屋内屋外卫生,张贴各式年符,呈现一派除旧迎新的景象。“海南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除夕的年夜饭上自然少不了白斩鸡。”苏鹏程说,海南农村许多地方的村民会在八仙桌上摆放鸡、鱼、猪肉等菜肴,祭拜“公祖”(即祖先)。

  苏鹏程认为,海南人祭拜“公祖”这一习俗,既有求祖先保佑全家身体健康、出入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期望,也蕴含着海南人对先人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除夕的年夜饭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祭拜“公祖”后,海南人开始吃年夜饭,琼岛部分地区把吃年夜饭称为“吃围炉”。一顿“围炉饭”总是要吃上好几个小时,年轻一辈会向家中老人汇报一年来工作、生活的情况,老人则会勉励年轻一辈,并将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

  春节期间,海南各地还有点灯驱邪的习俗。在除夕夜点燃煤油灯,直至第二天天亮或至大年初三才熄灭,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点煤油灯逐渐被开电灯取代。

  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欢欢喜喜迎接春节的到来,海南民间称之为“迎年”。

  “大年初一,逢人要讲吉利话,忌骂人、争吵、讲粗话、挑水、扫地、杀生,米缸不能空。”苏鹏程说,在海南人看来,在大年初一这天,即使爆竹碎纸盈庭、果皮纸屑满地也不能扫除,这些均被视为“钱宝”,一旦打扫,就会把“福”和“财”都扫掉。

  由于讲究正月初一“不杀生”,当天吃“斋”便是海口等地诸多习俗中的一种。海口人说的“斋”,从广义来说就是素食,原料包括腐竹、粉丝、黄花菜、冬菇、黑木耳等素菜,用鸡汤或清水煮制,调味后就是海南名菜——斋菜煲。正月初一吃“斋”,有“清净洁白”之意,同时也能缓解年夜饭的油腻感。

  海南人过年期间吃的食物同样蕴含着吉祥的寓意,如茄子(在海南话的发音里与“强”字同音,寓意一年更比一年强)、咸鱼(年年有余)、芹菜(发音与“勤”字同音,祈望新年勤劳致富)、长粉丝(日子细水长流)、炸得金黄的豆腐干(寓意招财进宝)、生菜(即生财)等。

  正月十二

  过年期间,除了走亲访友,海南许多农村地区都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

  在昌江地区,有荡秋千的习俗。“荡秋千的日子一般会选在正月十二,分为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荡秋千年俗只在军话地区流行,荡秋千时边荡边用军话对歌。”庞大海说,这种形式最初只是在青年男女中流行,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体育游艺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

  海南俗称元宵节为“年仔”“小年”,是春节的延续,故海南有“不过元宵不算出年”的说法。元宵节当天,除拜祭祖先外,海南不少地方有花灯巡游、装军、舞狮舞龙等习俗。

  元宵节习俗中,不得不提海口府城的换花节。换花节起源于“换香节”,“换香”是老百姓互换香火,有换吉纳祥、发财旺丁的寓意。后来府城民间把“换香”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人们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也成为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新习俗。

【海南万宁春节风俗】相关文章:

海南春节的风俗09-23

海南临高春节的风俗09-21

海南文昌的春节风俗01-10

海南春节习俗02-04

春节的风俗03-30

春节风俗作文11-21

春节的风俗大全02-07

荆州的春节风俗03-22

南方春节风俗03-13

闽南春节风俗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