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莆田春节风俗

时间:2021-06-12 11:27:07 春节 我要投稿

莆田春节风俗

  福建莆田是个神奇的地方,因为人多地少,近三分之一的莆田人到世界各地谋生意、求发展。那么,你知道莆田春节有怎样的风俗吗?

莆田春节风俗


  

  莆田春节风俗

  五岁日

  莆田人的“春节”是从初一过到初五,俗称“五日岁”,这独一无二的习俗与抗倭有关。

  明嘉靖41年11月间,倭寇进犯兴化,杀戮掠夺,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尸骸遍地,惨不忍睹。

  农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难的人陆续回来,悲喜交集,既为幸存者庆幸,又为死者悲伤。此时亲友之间急先互相探望,然后擦干眼泪,重过春节,补做大岁,庆贺光复。

  因家家都没过大年节,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以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并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

  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亲友家拜年过,初二日就不必忌讳了。

  白头联

  全国各地春联均为一色满红,唯独兴化春联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红白相间,格外醒目。

  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时值春节,清廷又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有人在贴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流传至今。

  车鼓

  车鼓表演是莆田市喜庆节日常见的民俗文艺表演形式之一,目前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兴化府志》记载,莆田车鼓的产生也与抗倭有关,戚继光曾数度率领戚家军入莆抗击倭寇,一次作战时,由于兵力分散,戚继光便邀请民间勇士以车载鼓参战,鼓舞士气,倭寇果然吓得弃械而逃。从此,莆田人便爱上了具有战鼓之风的车鼓,并在民间喜庆节日时表演。

  莆田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俗称“五日岁”。

  初一这天,人们吃面、拜年、游春。清晨起来大家换上节日盛装,燃放鞭炮,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寓意“福寿绵长”。第一口不喝面汤,俗称“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子、糖果、蜜饯、寿面飨客,告辞时主任要馈赠红桔一双,表示福吉。是日,人们到城镇或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

  初二不串门。初二在莆田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此习俗源于明嘉靖年间,倭寇攻陷兴化府城,莆人被杀者众多,人们纷纷出外避难,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勇歼倭寇,收复兴化府城。避难的人们这时才于次年二月初二日返家收殓遭难的'亲属,串门都是吊丧的人,因此初二串门就成为不吉利之事,此后又改为正月初二不串门的习俗。

  初三为祭井、开张、回娘家日。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不打水,初三早晨才祭井神开井门汲水。此习俗已被自来水供水所破。有经营生意者,初三放鞭炮开店门,开始新一年的营业。新嫁女在这一天由老公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

  初四莆仙特别的风俗,就是“正月初四做大岁”。每年正月初四的那一天,莆田民间家家户户重过一次年,俗称“初四做大岁”。此习俗同源于倭寇窜犯莆仙,百姓连夜逃难,没有在家过“除夕”,翌年二月初一才回家园,于初四夜补过“除夕”,为了纪念这一大事件,莆田地区都把时间改为正月初四晚重新过年,叫做“做大岁”,把大年除夕晚称为“做小岁”,相沿至今。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吃一碗面,然后出门游春或探亲访友。

  初一至初五,不扫地(寓意怕扫走财神,此俗已破),不打骂孩子,不说不吉利的话,不损坏日常用品(尤其碗罐陶瓷之类)。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在春节里,除了拜年、探亲访友、出游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活动,如在上世纪黄石镇西洪村,连续开展“春节篮球比赛”;黄石镇江东村开展的梅妃故里迎春书画展等,为春节注入新的民风民俗,延伸了春节风俗内涵。所以,能弘扬和提升传统节日,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爱国爱家爱乡的感情,必须大力传承和发扬。

  福建其他地方的春节习俗

  厦门

  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泉州

  “敬天公、贺正”泉州过新年风俗。敬天公: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贺正: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禁忌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命菜”。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莆田春节风俗】相关文章:

莆田湄洲岛旅游攻略05-07

莆田公积金提取材料02-14

新年春节风俗话题黑板报01-09

春节过年的风俗作文(通用29篇)01-15

2017莆田住房公积金新政策03-28

迎新年黑板报资料:斗门春节风俗01-09

海南省春节各地过年的民俗风俗调查范文08-25

汉满朝鲜族的春节风俗黑板报内容01-07

北京订婚风俗02-15

订婚风俗种类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