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春节的资料
年年岁岁“春”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和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古往今来,各地春节习俗大同小异。以下是欢度春节的资料,欢迎阅读。
武威归入中原版图后的第17年才开始过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的历史非常早,早在夏代就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概念。夏朝的历法规定,孟春的元月为正月,是一年的岁首。但商朝有所改变,把腊月当了正月,每年的十二月初一日是“元旦”。秦朝和西汉初期又把每年的十月定为正月。因此,秦汉前,中国人过年的日期是不一样的。那时的过年,以祭神祭祖为主。
武威在元狩二年(前121年)之前,还未融入中原,先民们“逐水草而居”,没有过春节的风俗。直到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底,朝廷大臣们建议修订新的历法,汉武帝命令当时的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在太初元年(前104年)颁发全国,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规定正月初一日为“元旦”,从此得以固定。到民国元年(1911年),政府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不再用太初历规定的正月初一为“元旦”。正月初一作“元旦”的时间为2080年。
全国统一使用太初历的诏令下达到武威郡,也就是武威归入中原版图后的第17年,武威先民们才有了“元旦”这个概念。那时,武威土著的匈奴人被迁往今宁夏、内蒙古黄河沿岸一带,新安置的武威人主要是屯田的军民,汉族人占多数,第一次把春节的中原习俗带到了这里。过春节的武威人有两处:一处是武威郡城里的.汉族官户和流放户,地点在今民勤连城、古城;一处在休屠屯区,是军屯户和犯屯户,地点在今凉州区四坝、民勤蔡旗一带。
那么汉代的武威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呢?主要是祭祀五谷之神。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祭祀五谷之神因此俗称“过年”。“贴春联”这样的活动,在武威出现得较晚,在东汉建武、永平年间才得以普及。在门前挂两块桃木板子,上面绘上鬼神图案,是最早的“春联”形式。后来有了对仗的文字,也是写在桃木板上悬挂的。唐代以后才正式有了纸质的春联。
春节给汉代的武威人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毋出田租,赐百户牛、酒,或赐爵,赦罪人”。《汉书·郊祀志》上记载,西汉后期的皇帝基本“遵旧仪,间岁正月”,要去郊祀,遇上不好的年份,皇帝会在过年时颁诏免除田赋。百户以上的基层官员,可以在过年时分到耕牛和酒,老人们可以享受“赐爵”的荣誉称号,有罪的部分人可以在过年时被赦免刑罚出狱。武威出土的汉简文献上就有“赐爵”、“赐鸠杖”这样的记载。
汉魏晋时期武威人春节穿什么
东汉时期的武威,礼仪文化很浓厚。过春节时,讲究穿戴。这在《后汉书》中有基本的反映:“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东汉、魏、西晋时期,武威的地方官在过年时必须遵守礼仪规则,就是要在大年初一日的凌晨,“夜漏未尽五刻”,头戴青色的头巾(青帻),集体来到衙门外,立起青色的旗幡,同老百姓一起堆土牛,造木人,象征来年耕作吉祥。
东汉建武年间,是武威历史上农业和商业经济特别繁荣的时期,西域和中原的商人涌往武威城交易,但市场面积有限,交易的人又很多。为解决这个问题,地方官想了个办法:一日内分四场,规定时间开市、关市。到了春节前,商业交易更加活跃,人们在通宵达旦地忙着买卖。人们过年时穿戴有严格规定,像当时的凉州牧窦融,上街时乘坐的是安车,冠有三梁,配红色绶带。武威太守梁统的冠是二梁。小吏或文人,则戴“进贤冠”,是一种从山东流传过来的布冠,只能有一梁,多了就是违法行为。
前凉国主张骏过年时穿戴就很特别。正月初一,他到谷水河岸边祭祀,乘坐的是“朱班重牙,贰毂两辖,金薄缪龙”的“金根车” ,六匹白马驾车,马尾被染成红色扎起来。戴旒冕冠,穿红色的鞋,上有絇屦造型。那时的妇女,在过年时穿碧吉布的裙侉。
五凉国时期的春节奇闻
凉州,是五凉时期前、后、南、北四凉国的都城。春节年俗基本保持汉制。每逢过年,国王们都要在正月初一日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如“昼漏未尽十八刻”这个时间要“天郊祭”,“夜漏未尽八刻”要“夕牲祭”,“昼漏未尽十四刻”要祭祀“明堂”、“宗庙”等。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是国王主持的祭祀春耕仪式,在武威城外的“先农祠”举行,时间是择定吉日的“昼漏上水”,相当于现在的零时正。祭祀仪式结束后,国王首先在一块田里吆喝耕牛犁地,百姓一片欢呼。每到年尾,国王们都颁发内容固定的“宽大书”,这是目前“宽大处理”这个成语的来源。内容是:“方春东作,敬始慎微,动作从之。罪非殊死,且勿案验,皆须麦秋。退贪残,进柔良,下当用者,如故事。”各级官员逐层宣传,做到民间尽知。
前凉、后凉时期,国势较强大,西域各国都在腊月早早来到凉州城进贡。《凉国搜神记》载:后凉国太安二年(387年),后凉附顺国龟兹国国王派遣使者来到凉州姑臧城,向凉州牧、酒泉公吕光进贡稀奇贵重的物品,还有汗血宝马。后凉麟嘉五年(393年),后凉的臣属国于阗国国王,派遣使者来到凉州,进贡拿火一烧就洁净的布匹和擅长跳舞的宝马。过年时,国王组织大臣饮宴,众多文武官员斗六博戏,获取彩头,甚是热闹。
五凉时期,史书上记载的春节事件也不少。前凉国王张祚选择在正月初一举行即皇位的大典。后凉国王吕光在腊月底病死,他的儿子们在春节就发生了争夺王位的血腥屠杀事件。武威人素来就有“酒礼相会”的春节习俗,五凉时期酒礼活动很多,但也因此产生了许多麻烦。
唐代上元灯会名动天下
唐代武威城是西北仅次于长安的都会,年俗更加丰富,“守岁”、“压岁钱”、“拜年”、“接喜神”等春节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也与中原更趋同。在武威成型的“西凉伎”就是在春节群众性狮子舞的表演中不断创新、完善起来的。唐代诗人元稹名作《西凉伎》中描写:“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结合了《狮舞》与《胡腾舞》,是《西凉伎》发展的第一阶段,乃中国狮舞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传统舞剧的最早雏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同题《西凉伎》,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西凉伎”的内容、演出形式,而且还细腻地刻画了观“西凉伎”者的心情。“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唐代武威人在腊月或春节期间还举办群众性的“赛田神”活动。唐代诗人王维《凉州郊外游望》诗中描写道:“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乡村里的人们敲着萧鼓祭祀田神,把酒洒到草扎的狗身上,燃香祭拜木头做的神像,旁边的女巫跳舞助兴。
最有名的要数在正月十五日夜的凉州花灯会。清代西北地区《风俗志》上记载:“凉州元宵前后,四市竖坊,盛张灯炬,且架高山,蒙纱画佛像,名鳌山灯者,不一而足。镇海、姑洗两塔,亦层层燃灯。一时燃爆竹,吹箫管,火树银花,与日月交辉;笙歌欢腾,彻夜不休;人民云集游乐,以为太平丰余之兆,自唐时已然。”说明武威春节灯会的历史非常悠久。
唐人小说《集异记》里有一段记述唐玄宗神游凉州的故事:唐明皇于某年正月十五在上阳宫张灯结彩,各种彩灯的样式新颖且十分好看,从宫室到殿门,照耀如同白昼。当时有一个叫作叶法善的道士对玄宗说:“今夜京师灯火之盛,天下和地上没有比得了的,惟有凉州还算不错。”玄宗问:“你经常到凉州吗?”叶法善说:“我刚到那里就被你叫来了。”玄宗感到惊异,问他说:“我想到凉州看看行吗?”叶法善要玄宗闭上眼睛,不一会儿,玄宗就腾空到了凉州,果然见“千条银烛,十里香尘,红楼逦迤以如昼,清夜萤煌而似春。” 唐代辞赋家王棨在《玄宗幸西凉府观灯赋》中详细描述道:“郡实武威,事同仙境,彩摇金像之色,光夺玉蟾之影。一游一豫,忽此地以微行;不识不知,竟何人而望幸。於时有露沾草,无云在天,金鸭扬辉而光散,冰荷含耀以星连。乐异梨园,徒笙歌之满听;人非别馆,空罗绮以盈前。既而斗转玉绳,漏深银箭,周回未惬于睿旨,历览尚劳於宸眷。”
明清时期,武威人过年的主要娱乐方式是“闹社火”,目前还在延续。这实际上是在祭祀田神、社稷神等古老春节习俗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欢度春节的资料】相关文章:
欢度春节手抄报的资料12-02
欢度春节的手抄报资料04-16
欢度春节手抄报图片资料05-22
欢度春节手抄报资料大全01-09
欢度春节迎新年黑板报01-09
爱耳日的资料03-08
关于柳树的资料09-29
过年的风俗资料02-26
元旦的有关资料02-08
元旦的来历资料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