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范本
第一部分 自律
一、问题和痛苦
1.人生苦难重重。只要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
【就如人生来孤独,每一个人到底是一个孤独的人】
2.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1)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
(2)规避问题和同比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3)正确做法:认识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
(4)自律的技巧:
①推迟满足感
②承担责任
③尊重事实
④保持平衡
【就如打怪兽一样,路上总有各个各样的怪兽,打完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怪兽,但是怎样才能这个过程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那就是心态了,良好的心态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这个过程还要注重技巧:跟谁一起打(伴侣、父母、朋友、同事等等),怎样打(讲究战术,战略)】
二、推迟满足感
1.例子:由一个30岁财务分析师的拖延症说起:总是把容易和喜欢的工作先完成,剩下的时间规避棘手的差事。
2.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就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①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
②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3.栗子:在幼儿园的时期,如果一个五岁的男孩多谢耐心,暂且让同伴先玩玩具,而等自己等到最后,就可以享受更多的快乐,玩到尽兴。【在儿童教育上,要学会推迟孩子满足感,其实成年人也是如此,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通过工作增强成就感,自然拖延症就会治愈】
4.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先看电视,还是再完成作业。还是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正确的做法是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待成长以后,处理同样的问题形成一种习惯或常态。【对照自己,哪些方面没有做到推迟满足感??】
5.为什么做不到“先吃苦,后享受”,还有出现各种问题。这方面,家庭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三、父母的过错
1.缺乏自律的孩子,未必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
2.父母本身难以自律,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3.父母的爱心至关重要,有爱存在,可以培养出懂得自律的孩子。
4.爱,关乎心灵的健康成长。
5.我们爱某样东西,就会乐于为它付出时间。
6.让孩子学会自律,也需要时间。
7.聪明的父母绝不会这样做。【花时间了解孩子实在太重要了,但是还要注意方法】
①花时间了解孩子,对症下药地教育孩子;
②恰当运用督促、鼓励、表扬,或必要的警告和责备;
③灵活调整孩子的发展方向,认真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
④倾听孩子心里话,掌握分寸,张弛有度;
⑤适时亲吻、拥抱、爱抚,及时纠正孩子的问题。
8.父母的爱,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势。【自律的起点】
9.父母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感受的重视程度就越强烈。
10.沐浴父母的爱的孩子,心灵可以健全发展。
12.“我是有价值的人”,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是自律的根基。
13.自尊自爱的感觉,是自律的基础。【自律的核心:学习自我照顾,传承自我价值的重要性。采取一切措施照顾自己】
14.得到父母爱和照顾,内心呢就会拥有安全感。
15.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律;让他们养成自律的意识,对安全感产生信任,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四、解决问题的时机
1.以作者37岁才学会修理日常物品和器具为例子。许多人没付出时间和静力,去解决、社交、心理方面的问题。
2.以财务师为例子,少考虑类似方式是否能解决问题。不愿意花时间来解决问题。
3.以一个30岁单身销售员为例。更低级、更有破坏性的就是希望问题自动消失。
4.忽视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
五、承担责任
1.不能及时解决人生的难题,它们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面前。
2.以一个美国军官酗酒成瘾为例子。
六、神经功能症与人格失调:神经功能症为自己强加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承担责任
1.几乎人人都患有程度不同的神经功能症或人格失调症。人生一世,正确评估自己的角色,判定该为何人、何事负责,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无法回避倾向。人人需要多年经验,让心智不断成熟,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2.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随时可以提供帮助。
①父母需要保持敏感;
②了解孩子的需要;
③投入时间和精力。
3.除了缺乏敏感或者忽视教育,许多父母还有别的缺点。
4.患有人格失调的父母,为孩子树立的是反面的榜样。
七、逃避自由
1.作者以自己为例子,在时间管理问题出现问题。
2.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难处在于它会带来痛苦,而我们却又想极力规避这种痛苦。我们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拱手交给命运、社会、政府、独裁者、上司。
【周围很多人都是采取这样被动的方式,他们就甘愿成为别人的附属】
八、尊重事实:自律的第三种原则
1.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继续努力,不停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第二部分 爱
一、爱的定义
1.自律是人类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自律的原动力—爱。
2.爱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3.以一位胆小怕事的男性病人为例:
①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②爱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③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④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
4.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常常为爱的本质所迷惑。
二、陷入情网
1.关于把堕入情网当成是爱的荒谬,堕入情网起码是爱的体现。
①陷入情网,通常涉及与性有关的欲望,只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性冲动,才会使我们陷入情网。
②堕入情网的“爱”不会持续太久,不管爱的对象是谁,早晚我们都会从情网的羁绊中“爬出”。
2.要了解堕入情网的本质,我们必须认识心理学上所谓“自我界限”。
3.以婴儿的成长为例。
①婴儿出生最初七个月,还无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
②随着婴儿慢慢成长,认识和经验不断增加,于是发现他和世界不是一回事。
③当婴儿意识到他的愿望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周围世界的愿望,他就开始在自己和世界之间做出区分。
④自我界限的认识和发展,持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后,孩子到了两三岁左右,更能认识到能力有限。
4.永远活在“自我界限”中,只会给人带来孤寂。
①堕入情网,似乎能使够使之实现“逃亡”,摆脱孤独和寂寞(尽管这种摆脱是暂时性的)
②堕入情网,意味着自我限界的某一部分突然奔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
5.堕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现象。
6.堕入情网,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不是计划、有意识的选择。
7.堕入情网,只能使自我界限的某一项部分,发生暂时性的崩溃。
8.堕入情网,唯一好处就是消除寂寞。
9.堕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其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三、浪漫爱情的神话
1.堕入情网,可以造成“爱是永恒”这一幻觉,这一事实推动了婚姻和家庭的运转。事实是:我们把初恋时爱的感觉,当成永恒的爱,这是一种错觉,一种误会,我们后悔不迭,要么一辈子的痛苦,要么与对方分到扬镳。
2.神话蕴涵人生最朴素或伟大的真理,从实质上说,它们是一种可怕的谎言。
3.我的病人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四、自我界限
1.堕入情网通常只是幻觉,却可以骗过大部分世人,使人民神魂颠倒,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堕入情网的感觉,跟真正的爱极为相似。
2.真正的爱,是自我完善的特殊体验,跟自我界限有着密切关联。陶醉在爱的情感里,我们感觉灵魂无限延伸,奔向心爱的对象,我们渴望给对方滋养,我们希望对方成长。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对象吸引,迫使我们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正是所爱的人或所爱的事物。倾心于自我界限以外的某个对象,就会使之占据我们的心灵。
3.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精神贯注的境界里,自我界限开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会归于消失,而我们的心智会成熟。爱不断释放,自我与世界的区别也越来越模糊,我们与外在世界融为一体。随着堕入情网的切底终结,我们一次又一次产生狂喜,我们与所爱的对象真正结合。
4.性和爱不是一回事,却可能同时发生。
5.真正的爱带来的狂喜,延续的时间更为长久,可使我们和宇宙融为一体,这种情形称为“人性和神性的结合”。
五、依赖性
1.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对爱的误解,就是将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心理医生天天都会碰到这类问题。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罢了。
2.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不管我们看起来多么强壮,也不管我们花多大的心思,竭力做出无须关心的样子,但从内心深处,我们都渴望过依赖他人的感觉。【得确是这样的,内心深处还是渴望依赖别人的】
3.仅仅把得到别人的爱当成最高目标,你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想要别人真正爱你,恐怕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满脑子想的只是消极接受别人的爱,就不可能成为值得爱的人。【现在都在宣扬这个观点,要让别人爱上你,你首先要成为值得被爱的,那么值得被爱的人到底是怎样子的呢?我个人认为:①要干净整洁;②情绪控制力强;③幽默;④有同理心;⑤最重要的是有强烈的责任感;⑥温和】
4.消极性依赖心理的特征之一,是缺乏真正的爱。
5.真正的爱和自律性相辅相成。
六、精神贯注
1.过分依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和心智的成熟无关。
2.培养某种特殊嗜好,是自我滋养的有效手段。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
3.真正的爱的滋养,远比一般意义的抚养复杂得多。其实,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含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成、得体的批评、恰当的给予、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依据理性的判断,而不能仅凭直觉,必须经过认真思考和周末的计划,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决定。
七、“自我牺牲”
1.不合理的给予以及破坏性的滋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给予者以“爱”做幌子,只是想满足自己的需要,从不把对方心智成熟当一回事。
2.爱的一种极为复杂的行为,不仅需要用心,更需要用脑。爱得过分,还莫如不爱;改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区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是对爱的滥用。
3.摆正角色,不能对家人唯命是从,要适当表达愤怒、不满和期望,这对于家人的健康有好处。爱,绝不是无原则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
4.我们真心去爱某个人,是因为我们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在于我们渴望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一种自我扩充,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真正的爱,能使自我更为完善。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的追求则是自我。爱——永远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正的爱。
八、爱,不是感觉
1.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不少人声称富有爱心,充其量只是渴望爱的感觉,他们所做的事情,没有爱的部分,甚至有破坏性。真正有爱心的人,及时面对他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也能表现出爱的姿态,他们心中蕴藏的爱,才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爱【这是博爱啊,上帝啊!】
2.精神贯注和真正的爱容易混淆,但仍有显著区别。
①精神贯注的对象,不一定是有生命的事物,因此就不见得具有心灵的感受。
②对某种事物产生精神的人,未必会重视其心智的成熟。患有消极性依赖症的人,甚至害怕贯注对象成长和进步。
③精神贯注可能与智慧和责任无关。
3.真正的爱,须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甚至是自我牺牲),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惟有真正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最有效的方式。健康的婚姻和健康的治疗一样,双方都是做出适当的牺牲,把个人好恶暂且放在一旁,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同样,当伴侣双方的求偶本能结束,最终走出初恋的幻觉时,当双方愿意各自到别处呆上一段时间时,他们的爱才开始接受真正的检验,彼此之间才能够发现爱是否真的存在。
4.在心里治疗或婚姻关系中,拥有健康情感的人,也可能产生精神贯注。真正的爱,来自双方心灵的意愿,而不是一时冲动;真正的爱,是自我决定和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时刻都有爱的感觉,诚然是一件好事,而爱能否持久地延续,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爱的意愿,是否有风险精神。爱的感觉,也许是无限的,爱的火苗,随时可能在心头燃起,但是,我们能够付出的爱有限,不能随意选择爱的对象。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5.把真正的爱与爱的感觉混为一谈,只能自欺欺人。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真正的爱出自自我意愿,只能依靠实际行动来证明。"爱"与‘非爱“的区别,正如”善“和”恶“的区别,有着各自客观的、既定的标准。爱是行动,不是空想,爱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头脑的主观意象。
九、关注的艺术
1.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心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我们必须把成见放到一边,调整心理状态,满足对方的需要。我们对对方的关注,是出自自我意愿、摒弃惰性的行为。
2.体现关注,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举个栗子: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每天大约用一个小时阅读,两个小时谈话,八个小时倾听。给予者的`倾听模式:孩子需要的不是语言交流,而是和父母间的亲密感。【太正确了,正如很多情侣,女方多一些,经常会说,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其实她需要的是一种亲密感】在他们大量的话语中,父母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听与不听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找到平衡点,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3.真正的倾听,不论时间多么短暂,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①需要倾听者做到全神贯注。【这一点我做得不好,有时候听别说话,我做不到全神贯注】
②把注意力放到六岁的讲话上,需要的努力甚至多于倾听一次演说。
③孩子说的事情,难以让成年人持久地感兴趣。没有爱,父母就难以产生倾听的动力。
4.值得花时间倾听孩子
①愿意这样做,证明你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②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们有价值的表达也就越多。
③对孩子倾听得越多,就越是能够意识到:在无数的停顿、重复、结巴,乃至唠叨中,孩子确说出了有价值的东西。
④对孩子了解得越多,就越是愿意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
⑤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们就会觉得,你把他们看成是出色的人。
5.子女需要倾听,这一点永远不会过时。
6.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
7.用心倾听,是一种爱的行为,而婚姻是其最佳的表达场所。
8.必须在孩子身上花足够多的时间。对孩子而言,父母的关注意味着陪伴,注意力越多,关注的质量就越高。
九、死亡的风险
1.爱是行动、爱需要与懒惰对抗,与恐惧较量。
2.生命的品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
十、独立的风险
1.人生就是一种冒险。人生惟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2.心智的成熟还需要什么条件?
①敢于追求独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爱的体现
②除了自我完善的意愿,还需要强烈的安全感
十一、承诺的风险
1.做出承诺,是真正的爱的基石之一。
2.做出承诺,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
3.家长的角色和心理医生相似。
十二、冲突的风险
1.爱的最大风险之一,是以谦逊的态度行使权力,这种行为最普遍的结果就是爱的冲突。
2.真正具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批评别人或与对方发生冲突,他们竭尽避免给对方造成傲慢的印象。
3.勤于自省,才能走出这种境地。
4.自我反省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5.冲突或者批评,是人际关系中特殊的控制权,如果恰当地运用,就可以改进人际关系进程,继而改变所爱的人一生。
6.行使爱的权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甚至是要冒很大的风险。
十三、爱的自律
1.自律的力量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的自我约束,以此促进对方心智的成熟。
2.人不应该被情感所奴役,也不能把情感压抑的荡然无存。
3.“爱”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感,必须适当约束。
十四、爱与独立
1.帮助他人心灵成长,也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2.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来危害
十五、爱与心理治疗
十六、爱的神秘性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范本】相关文章:
河南郑州职业倾向测试:有人测试少人相信09-18
求职不走寻常路的职场故事04-14
求职不走寻常路职场故事02-02
ofo创始人会走周航的路吗05-11
看看这几则求职故事,你能少走很多弯路07-21
形容知识少的成语及解释02-24
复活节的由来少字02-22
成功面试礼节不可少08-10
求职简历的哪些内容不能少写02-14
写给做互联网创业的所有人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