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时间:2023-02-26 07:16:1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通用23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

  《把栏杆拍遍》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这片文章的读书笔记。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

  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反观当今社会,也有着许多的“辛弃疾”面临着和他当时一样的命运,我由忠的希望他们能够重新被审视,去他们去该的地方,做他们该做的事,不要让历史再重演了。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2

  梁衡的文章读到现在,最喜欢看他写的议论文。我一向坚信,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将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传递出来的才算是成功。梁衡的议论文与我的评判标准完全重合,句句振振有词、掷地有声。特别是那篇《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思辨的力度,简直让人拜服。但今天其实想呈现的,是一些有关于读了梁老的文章后,我的思辨。

  读了《教材的力量》后,我吃惊于那篇《晋祠》居然影响到了那么多的.学生,更吃惊于我当初读它时却没受什么感动——甚至说,根本没什么感觉。我在读到本书第三单元的时候还特地重读了《晋祠》原文,的的确确是生动美妙。可为什么当初学这篇文章的我,就没有感受到呢?

  我“思辨”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二:

  第一个是因为老师没教好。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在大屏幕上放出了她自己去晋祠游玩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晋祠泯然典型的“中国式景区”,游人密密麻麻,小贩熙熙攘攘。上课了,老师对着大屏幕为我们介绍晋祠:“我去的时候晋祠里面外面都是小摊贩,哎呦,真的是乱七八糟的……好了,我们来看文章……你看这里,描写得多美啊!”殊不知,我们早已因为她对于晋祠的描绘而对之感到乏然无味了。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立志想从事教育行业,我总喜欢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现在,《晋祠》的这个例子又给我带来了这方面的启示。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也是最难达到的是引起学生对于所传授内容的兴趣。

  这一点虽说难达到,但我觉得,至少应该在课堂上、讲课文时,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至少不应该去破坏这个氛围。即使现实真的很骨感,但我们又不是在上社会课。文章中的晋祠,处处透着古朴之美。而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我认为应当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们还原“晋祠式”的美,却不能用现实当中的情形来草率地带入其中,这样反而破坏了这份独一无二的美感。

  第二个原因,私心觉得是因为教材编得不好。且不说排版与插图,单凭教材上对于文章的剪切,就让古色古香的晋祠又一下子逊色了很多。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被用来细细品读的文章就不应该剪切任何子句、段落。读文章好比看“场中美色”(当然不是“一眼即过”)。若要看一个美人是否真美,当然要看未经过任何修饰的样子喽!美人的眉眼多情、腰肢纤细,可若直接扔给你一段细腰、柳眉,和一只骨碌骨碌转的眼珠子,这可哪里还有美感可言呵!

  说得太激动了,有些言过其实。不过我觉得,文章不应该剪,像《晋祠》这样的好文章,更不应该剪。担心课时的话,老师们哪怕略过这些没有什么知识点的句段,也应该保留学生们观赏这“美人”身上各部分的权利,无论美丑。你瞧,《晋祠》原文中,其中有许多关于石像、雕刻的典故,我在读时便能能够结合着这些典故去“游”晋祠,那树、那水、那石,都是有故事的,便更显得活灵活现。可是课文中,却删去了这些段落。失去故事的晋祠变得单薄了许多,单薄到只剩下一页书纸。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剪后的文章早已“花非花”,又怎能不让我们这群年少无知的“蜂蝶”们怀疑真正的“春色”好文在课本之外的地方呢?

  尧尧的话:也是育才的作业。要求读文章,写笔记。我从来不知道“读书笔记"该怎么写,跑到新生群上一问,有一个姑娘答:“边读边写呗。”然后我便意识到读书笔记就是“读书时的笔记”——这样解释可能有点古怪,不过的确给了我启示。我就把自己的在读时的思绪整理,归纳起来,便形成了这篇文章。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3

  我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了解过辛弃疾。

  从初中课文中学到,他能文能武,是绝世的爱国之才,却从未深想他倾注于笔尖的,是满满的忧国忧民;他宣泄于刀尖上的,是对敌人的愤恨和宁死为国的坚定决心。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政途沉浮不定,却不动摇那耿耿爱国心。当时的国势不定,掌权者都选择要听命任之,只有一个辛弃疾,还如此满腔热血,一心救国救民,收复失地。好一个鲜明的对比!

  而历史却只留他抚上栏杆时那轻轻一声叹息。

  事实上,辛弃疾很单纯,满心的为国为民,满腔的`热血激情,只为了能安定祖国,一门心思地为国家着想。朝廷任用他,他必然倾覆所有予以答复;朝廷弃他,他仍心系朝政,自省待命,以便于下一次任用时能更好地回复。可是,愈卖命,却愈招国家的冷落。在朝廷百官乃至天子都认定一切再没有意义,灰心堕落时,辛弃疾炙热血红的爱国心,为国捐躯的忠心和执著的精神对他们而言太过耀眼,刺亮了天空,却穿不破朝廷众人心中的阴暗。于是,他每一次发出光芒,还未唤起人们的热情,就又重新投入了密闭的暗室,只剩他仰空长叹,拍杆叹息。

  那一拍,只轻轻一声,却拍出一个绝世爱国者那无限的惆怅,不能言语的愁绪,孤单的苦闷,无可奈何的悲痛。

  我能想象到,辛弃疾夜半犹不能眠,对酒浇愁愁更愁,他缓步走出楼阁,抚上那早已斑驳的木栏杆,仰头看那邃蓝天上一轮孤月,只照得地上一片萧条,怎能不愁?怎能不忧?敌军近在眼前,自己却仍被朝廷弃之一边,只能眼睁睁看农民百姓饥荒逃亡;只能听奄奄一息的村落民众被侵略者夺去性命时痛苦的哀叫;只能如今与孤楼相依,抚栏空想,无能为力。一声轻叹,小的听不到,轻的可以忽略,却真真实实地,从那能文能武的臣子嘴边叹出,忍下几声鸣咽。真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啊!

  这样一个辛弃疾,不得不让我钦佩。他的骨气,决心,伴着无奈和愁绪,就这样穿过历史,随那在栏杆上的轻拍,一声声,传到我心里。

  好一个伟人。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4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暑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字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其实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5

  南宋的墙上挂着矛和盾,另一张脸在下面走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南宋时期,战争四起,乱世纷争,生与死的扭曲,血与泪的翻滚,终于,翻出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梁秋雨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塑造了一位爱国、凄惨的辛弃疾,揭示了他从爱国志士到爱国诗人的过程。

  读多了繁杂枯燥的文字,回头来看这篇散文,只觉荡气回肠、酣畅淋漓。原来散文不只有少女执红牙板,还能有好汉唱东流去!我不由得赞叹,这篇一流作者写出的一流文章。

  辛弃疾,在从前的'我眼中,不过就是一个怒也笔墨,哀也笔墨的诗人,这五千年中又何缺此等人?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懂,他是辛弃疾,也只能是辛弃疾,他本该一生叱咤战场,却只能将豪情壮志压缩再压缩,滴在诗里。他是一位怀才不遇的战士。王勃、李白、陈子昂,他们将才华投掷于山水,而辛弃疾却一心为国。因此,华夏历史中,属于他的那片土,注定是血红的。

  自古乱世出人才。乱世春秋百家争鸣,安史之乱杜甫蹙眉,而南宋,出了个辛弃疾。如今我们少了昏君,多了和平,却也失了在乱世中看透世俗的伟人,不妨在繁华中想想吧,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像辛弃疾一样站起来,千年以来,浩气永存……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6

  辛公已远,壮志不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残阳如血,沙尘飞扬,辛弃疾手持钢刀利刃在阵前冲锋杀敌,他的胸膛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此时正逢金人入侵,辛弃疾满腹豪情凝聚在了钢刀利剑之上。

  然而,天不遂人愿,自从南宋与金人讲和求得苟安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了一支羊毫软笔,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赴沙场、浴血杀敌,只有将无尽的悲愤融入笔端,留下一声声呐喊与叹息。

  辛弃疾的词不是由笔写成的,而是用利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而写就的。读辛弃疾的词,我们仿佛能够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声声的哭诉,仿佛见到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热泪横流的.怅然形象。

  南归之后,辛弃疾内心的爱国之情变得更加浓烈,作为一个亡国浪子,他并不安于苟生,他那颗爱国心把他全身烧得发热,不管他身处何职、身处何地,他心中总不忘国耻与国恨,在这些年间,他忧民情、志复国,但国家却怕他、怨他、忌他、烦他,于是辛弃疾满腔的情怀只能化为泡影。

  统治者的苟安,注定了南宋的灭亡,辛弃疾纵然拍遍栏杆,也无济于事,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岁月无痕,人去楼毁,栏杆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7

  狼烟卷起飞沙,已是兵临池下。当他立于城墙之上,金戈铁马之时,又何曾想到今后的自己,只能执一支羊毫软笔,镌刻往日的狼烟,今世的血泪,来生的寂寥。当混染烟沙的血泪与浸染悲凉的泪各一半,你,又该怎么圈揽?

  望秦淮,昔日刀剑光影重现眼前,不能悲怆地痛拍栏杆;望长安,山河已碎月未圆,看如今铺满宣纸的血泪,只能借酒浇辛酸,含恨轻拍栏杆;斜阳之时望远方,寂寞掩埋浮华,只得登临危楼,斜倚栏杆。木制的栏杆都已经凹陷下去了啊,只是他所待的沙场,所盼的政事,却从未归来过。他便是辛弃疾,词中刻着血和泪的词人。读罢掩卷,我不禁幻想:那些拥有切肤之寂的词句,浸染的到底是何等样的鲜血呢?

  那是混杂着烟沙的血泪吧。小时对战争并无兴趣,也记不得“沙场秋点兵”的萧索,“醉里挑灯看剑”的`凛然,更不知道“一将成万骨枯”的沧桑。但我却能读到辛弃疾深埋于词底血泪的飞沙狼烟,感受着它们从耳边响起时,如风般空洞而萧索;在皮肤上掠过时,带着岁月和历史的粗糙的磨砂之感。他的词里堆砌的,是当年沙场上半城的烟沙;而另一半城,则是飘洒的热血,凝结的恨之血。血溶于沙,而烟沙又是自血里流出,缠缠绵绵,生生世世,缠绵出了刚劲,轮回出了悲凉。——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他要痛拍栏杆:再无法以身许国,只得将一腔热血,囿于笔墨之间,血泪之间。

  那也是悲寂的血泪吧。秦淮河边流淌着他的悲切,而远方临安的政坛里,却再无他的身影。退出政坛也好,能求得一份安静;只是世事偏不如人意,顷刻间突然风起云涌:政局变革,烟沙般的迷茫席卷临安;战火重燃,黏稠的血液浸湿祖国的土地。而他只能在一旁“袖手旁观”,毫无用武之地,无处泄悲愤,无处话凄凉。

  那种眼睁睁地看着一切都崩毁于我们眼前,而我们自己却无力出手挽救的局面,恐怕也是懂的。目睹席卷全球的硝烟,听见被战火撕裂,奄奄一息的房屋所发出的微弱叹息与屋内撕心裂肺的哭声;看见包裹着鲜血的黑云,漫溢到天边;闻见空气中混杂着血腥味的,呛得人直流眼泪的硝烟气味,却只能默默地为自己祈祷,为他们祝福。又听闻祖国哪里发生了地震,惊恐担忧之余,也在懊悔为何不能早发现,为何不能挽救。只得将薄薄一份红纸包裹的钱尽量捐出,以表自己的心意。其实,最通俗的事还不在于此: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叉叉,如同置身于满目疮痍的大地。那些被烙上赤之印记的题无声地哭泣,而那些像血染的乘号似的符号,在对你无声地狰狞地笑着,高昂起头藐视着你。而你这一瞬间仿佛开了窍似的,觉得这些题目似乎都会;可是都会又能怎样呢,你已无力改变镌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法改变已定盘的成绩。是啊,当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悉数崩毁而无力出手相救之时,我们的心就已被那满地的飞沙狼烟所吹打得无处躲藏,只好闭上干涩的双眼无声地喟叹,任凭它们将皮肤划出道道血痕。不过幸运的是,我们还不至于悲寂,我们还有希望。

  而辛弃疾呢?他或许早知道自己命已定盘,不可能在政坛抑或沙场上打出一片天地,亦告诫自己,不要再有徒劳的努力;但在每一个身后藏有漩涡的所谓“希望”面前,又会弃这宿命于不顾,随时准备“冲锋”。最终导致一次次的左迁,无奈只能自我嘲讽。他没有真正的希望,却还信奉着所谓的希望,这恐怕才是他人生最大的悲哀,也是血泪诗篇中,最为沧桑的烟沙。

  那也是溶解了生命的血泪吧,连凝六朝金粉的秦淮河之水,都比不上它的复杂。时代对他的冶炼,春回大地时的忧与寂,身在田间却心在沙场的愁,又有谁能解?

  没有人。那是最深沉的情与思凝成的烟沙,比血还要黏稠。也只有轻拍栏杆才能得到它的理解。

  看见笼罩半城的烟沙,就已经明白了自己一腔热血;金戈铁马,替国争天下之时,就已知晓了今后的宿命。当混染烟沙的血与浸染悲凉的泪各一半,也只有用那些粗糙与沧桑冶炼自己,直到能用唯一可用的羊毫软笔,将那半城的烟沙,浸入到半城的血泪之中去。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8

  因为是一个慷慨激昂的人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写的散文,所以一气呵成,读起来使人心潮澎湃。辛弃疾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只停留在“料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词句中。

  而今读到梁衡的文字,才了解到辛弃疾那卓越的才气、不同凡响的本领中又蕴含怎样的悲怆与无奈。

  所有人都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在距离战争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时隔千年,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与磅礴之势。那种对国家的热爱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是时间所不能消磨的。

  然而,天总是妒忌英才,他空有一身本领,满腔热忱,却无施展之地。总是“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人的一生就这样大起大落,大进大退,大忙大闲着。“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在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呐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曾经的金戈铁马,终成为过眼云烟,残留的只是那报国无门的愤懑。

  我以为经历这样的挫折,他应该自暴自弃,应该消沉低迷,可是他却带着一颗不得志的心,独上高楼,凭栏远眺。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公共那样怒撞不周,他拍栏杆,面向江水,眼泪横流。“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载”,慢慢咀嚼自己的寂寞,体味生命。

  我想梁衡是真正懂辛弃疾的人,或者说是真正能够读懂他诗词的人,正因这样,他才能将辛弃疾的内心展露无遗。甚至可以说,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化身成了稼轩,面朝江海,拍遍栏杆。

  现在的生活很美好,已经不需要再通过拍栏杆来宣泄心中的`不快,但我们仍要像辛弃疾咀嚼寂寞那样,去咀嚼我们的生命。

  如果要用诗来形容生命,那我觉得:生命有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的闲适;有如李清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般的执着;有如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般的美好;也有如孟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般的牵挂;但生命更多的是如平凡人“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一般的精彩。

  生命的宝藏无穷,但需要人们去发掘;生命的情感千丝万缕,但需要人们去咀嚼;生命的精彩无限,但需要人们去创造。生命就像一条小河,表面淡而无味,每当天高气爽,秋天来临,树叶凋零,悠悠落入水中,泛起点点涟漪,给小溪增添了些许色彩,几条游鱼更为它增添了无限活力,看似平平淡淡,却意味无穷。

  生命虽然有限,但我们可以在咀嚼中将其慢慢变长,变得充满韵味。像辛弃疾在凭栏远眺中咀嚼寂寞一样,让自己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有事可以寄托。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9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充分体现了一位胸怀大志,欲血洒战袍,为国捐躯,到最后手中却只剩一根羊毫软笔,只能笔走龙蛇的词人——辛弃疾,欲为国战斗,却被国家抛弃的复杂情感。

  辛弃疾,南宋词人,代表作《破阵子》、《水龙吟》等。他不怕小人,只为报国。可是宋主昏庸,有用之时便启用他,没用时便弃之不顾。他的《破阵子》,除了岳飞的《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之外,没有人再能写出这样豪放的诗词。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王昌龄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想象。只有经历过战争,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横刀立马,才能写出有实战经验的诗句。

  有人说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豪放派词人,可苏轼的豪放只在“大江东去”,而辛弃疾则是胸怀大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他的词中,我感到了无名的愤恨。还有人说他是婉约派,可李清照、柳永的委婉只在“梧桐更兼细雨”,而辛弃疾无法报国的情感,千言万语说不尽啊!我看到了莫名的心酸。

  南归后40年,他有二十年没有入朝为官,朝廷对他只准旁观,不许插手,不能插嘴。可他还是心系祖国,渴望有一天朝廷又會重用他。回顾他的一生,我们看到一个意气奋发的青年将军,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中年人,一个愤恨而又无奈的白发老人。无奈啊!朝廷为何不用?为何?为何?辛弃疾的诗词与其他文人的并不一样,别人的诗词是用墨写成的,而他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在他的诗词中,我看到了无名的愤恨和无奈,莫名的心酸和无尽的惆怅。

  在南宋的兵荒马乱中,辛弃疾原本该是个天生的将军,可他在命运的操纵下,手中没有了利刃,只剩下一根羊毫软笔;心中没有了报国大志,只剩下无尽的惆怅……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0

  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历史名人,有铁甲烈马,以武起家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有以文为政……

  对林则徐的描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他是一位功臣,又为何同时说他是罪人。

  在禁烟斗争中,林则徐倾尽全力销烟,但皇帝却在他上任一年半后又将他革职到镇海,此后又被贬至伊犁。在大臣王鼎的保举下方得“戴罪治水”,他又一次尽心尽力,但当治水完毕,所有人都得到奖赏,唯独林则徐得到“仍往伊犁”的谕旨,他就是在一次次打击下被赶出关外的。

  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林则徐在西行途中,群众都到他住处慰问,并送鞋、送伞……将他住处围得可谓水泄不通。开封知府邹鸣鹤公开宣示:“有人能救林则徐酬万金。”途中,官吏、百姓都争相迎送,为他减轻痛苦。

  林则徐就像被皇帝甩出的砖头,但这块砖还未落地就被下层官吏和民众轻轻接住,并以身相护,安放在他们中间。

  但恶劣环境的折磨让林则徐吃了许多苦,他“体气衰颓,常患感冒“、”作字不能过二百,看书不能及三十行。而让一个博学而有思想的人、曾有作为的人、一个有大志于未来的人脱离战场,这种寂寞,常人难以体会。但林则徐却没有被压垮,相反,他却在恶劣的环境中用自身的意志和才能改选了环境,在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

  他还进行了一次,将哈密土王所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农民耕种。林则徐在如此困境中仍为民着想,多好的官吏!

  “一个爱国臣子和封建君王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后者爱自己的权位,以天下为己有。”林则徐是爱民的,并一直为国效力,定是一个爱国臣子,我认为他不是罪人,是功臣、是伟人。

  漫漫黄沙、大雪纷飞,荒芜大地……这些林则徐用他的意志扛过;痛苦、寂寞、黑暗,他默默忍受。常人难以想象有困难,这位令人敬重的老爷子却毫不畏惧。

  我被这位民族英雄深深打动,他能为民族、为人民,置个人安危于不成。他的智慧与勇气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事迹也被编入教科书,影响着代代学子。

  作者梁衡更是亲自探访林则徐所到之处,去感受他的伟大。在学习中,我们也要同困难斗争,更上一层楼。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1

  有一位词人,他是辛弃疾。

  一位从小习武,苦修剑法,在22岁便走上战场,一次所谓的南归,将这位满腔投负,一心为国的将军的利剑夺走,却只是换来一根让他欲哭无泪的笔。

  但是,这位将军并没有放弃,他在词中挥洒自己的才华,一首《破阵子》点破自己的忧愁,一首《水龙吟》释放心中的悲愤,一首《永遇乐》写满了对自己嘲笑。

  一位词人,本应像其他人一般在诗中将心中的美写在纸上,而他,诗中却散发着一种禀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这位亡国游子的悲愤又有谁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知他的名号“稼轩一般”将近五十,只能回家种地,这位豪放派的诗人也只能叹息。

  报国无门,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这位豪放派的诗人也因此成为了婉约派,细腻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沧桑。

  郭沫若说过:"将军本色是诗人。"辛疾弃疾虽是词人,但词中尖锐无比,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武将。

  辛弃疾,是一位传奇。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2

  《把栏杆拍遍》是梁衡所著的中学生读本,在读这本书期间,我学习到了许多我未曾了解的知识。

  这本书第一单元是阅读伟人,讲述了范仲淹,柳永,韩愈,周恩来,彭德怀……伟人的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伟人的力量,伟人的奉献。

  第二单元是感悟生命,理解生命的奥秘。

  第三单元是享受自然,带给我从未见过的美景。

  第四单元是行走人生,讲述了一个个人生的小故事。

  当年,人民不满于金的侵略,辛弃疾在22岁时也便拉起一支义军,后与耿京义军合并。

  他奉劝耿京南下归宋并亲自联络,不想这几天又生变故,部将叛乱,耿京被杀,他擒叛将,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余人南下归宋。

  不料世事难测,他南下归宋之后,失去了快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为历史留下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一遍一遍品咂,一遍一遍回味,《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使我爱不释手。合上书时,夕阳如醉。晚风吹拂。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将当之无愧,永垂不朽!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嘴角看,舌在牙先堕。

  前者伟人以心脏最柔弱的地方却铸就坚强的信念城墙,击垮命运的坎坷,铸留恢宏画卷,世代临摹。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3

  梁衡写的人物散文,一向是很出众的,每一句描写和点评都仿佛直勾勾地写到读者心里。古代文人墨客,近现代风流人物,每一篇文章都有点悲壮的意味。尤其是描写辛弃疾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更是一部令人感叹的作品。

  辛弃疾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一名爱国诗人,能文能武,一身正气。无奈不被朝廷赏识,“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晚年的他,已无沙场报国的机会,只得“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梁衡在文章的最后也发出了感慨:“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在当今社会也有很多人自诩才华横溢,苦于不被赏识,就拿辛弃疾的“栏杆拍遍”来顾影自怜。他们在颓废中浪费了青春和激情,最终一事无成。

  我有一个同学,曾经非常喜欢写小说,投过好几次稿,都没有被采用。如此遭受了几次挫折后就来向我倾诉:“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没有人欣赏我的文章?为什么我的才华总是被埋没?”他的神情像一匹千里马找不到伯乐,眉宇间透露着一丝丝悲愤,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他。我哑然失笑,尝试着开导他:“你不必太灰心,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他并没有继续自己的“事业”,一旦有人对他提到文学写作的事情,他就摇摇头自怨自艾,却再也没有动过笔。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总是把责任推脱给别人,从来都没有为自己的梦想不屈不挠地努力过。这和满腔热血的辛弃疾有很大的差别:辛弃疾从小就明确了一生的目标,期间遭遇过挫折,但从没有放弃,纵然怀才不遇,仍然成为一代著名词人。梁衡也在文章末尾提到:“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我们还年轻,还有很多好的机会等待我们争取。早早的放弃自己,大好青春仅仅用来把“栏杆拍遍”,倒不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4

  有一位词人,血洒战场,有一位武将,文采飞扬。这个人,便是辛弃疾。

  一位从小习武,苦修剑法,在22岁便有了自己的实力,与侵略蹂躏的金人抗争,在屡次奔走战场,器宇轩昂的之后,一次所谓的南归,将这位满腔报负,一心为国的将军的.利剑夺走,却只是换来一根让他欲哭无泪的笔。

  但,这位将军并没有放弃,他在词中挥洒自己的才华,一首《破阵子》点破自己的忧愁,一首《水龙吟》释放心中的悲愤,一首《永遇乐》写满了对自己嘲笑。一位词人,本应像其他人一般在诗中,将心中的“美”写在纸中,而他,诗中散发着一种禀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这位亡国游子的悲愤谁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如他的名号“稼轩一般”将近五十,只能回家种地。这位豪放派的诗人只能叹息。报国无门,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这位豪放派的诗人也因此成为了婉约派,细腻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沧桑。

  郭沫若说过:“将军本色是诗人。”而辛弃疾,虽是词人,但词中尖锐无比,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武将。

  辛弃疾,是一位传奇。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5

  有一位女性,在中国3000年历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她许许多多的作品让人迷恋,堪当美神,她便是李清照。

  她经历了快乐与风霜。

  快乐:她是一位官宦家庭出生的高贵女子,视界开阔,善文学,深受父亲母亲文化的熏陶,许许多多的'诗便是从这儿诞生的:“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她的高贵与修养深得当世人的羡慕。也有过快乐年华。

  悲惨:一个游牧民族攻进宋来,打破了快乐年华,她开始了没有边际的逃亡生活,夫妻两个在向江西逃亡时因愁生情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这是多么愁才能从一位婉约派诗人写下豪放派的诗句呢?

  但她的悲惨生活并没有结束她又经过了三重磨难:

  1、再婚又再婚,情感生活的磨难,让她心痛不已。

  2、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让她瘦弱的身子屡受磨难。

  3、超越时空的孤独。

  这一点体现在一件事上,李清照向一位正在玩耍的小女孩说:“我老了。我将我的学识都传授给你吧,但回答却让她无比伤心“才藻非女子事也!”被这个时代孤立,无人能欣赏他的才华。

  这位诗人以心抗世,一笔换天,是当之无愧乱世中的美神。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6

  “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是那么脍炙人口!而它们都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诸葛亮。

  1800年前,诸葛亮在与曹魏的战争中去世,蜀国一时失去栋梁,霎时间,蜀国像一个没有支柱的楼摇摇欲坠,举国上下无不悲痛,在民心难违,武侯寺就这样建成了,是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合庙,在人们心中永久的保留了下来。

  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仿佛跃然心中,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又仿佛看到了他身着八卦衣,借东风的场景,这位哲人,就这样在人们心中扎根,仿佛还能看到他为蜀国凝神沉思的情景,正如梁衡所说:“我看到了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军灰飞烟灭,我看到了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浑浊泪,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是那一颗无私的心……

  1700年前,他输给了曹魏,但却赢得了从此以后所有人的`心,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成为了我们的榜样,也许曹魏并没有那么”恶”但诸葛亮却像在眼前一般,手挥羽扇,微微笑着的那么亲切。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他便是死的重于泰山,深深的记载我的脑海里,无法忘记!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7

  积北宋两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题记。

  想起宋政治之黑暗,心中一阵悸动;但想到辛弃疾,仿佛又看到了曙光。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从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确定了他的词除了文学气质之外还有一种特点。

  当年,人民不满于金的侵略,辛弃疾在22岁时也便拉起一支义军,后与耿京义军合并。他奉劝耿京南下归宋并亲自联络,不想这几天又生变故,部将叛乱,耿京被杀,他擒叛将,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余人南下归宋。不料世事难测,他南下归宋之后,失去了快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为历史留下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辛弃疾愿为国弃疾,可当大权由一个昏庸的人掌握,忠臣是否还有说话的机会?只有将谏言咽下,将忠心深藏,登危楼,怒拍栏杆,痛拍栏杆,这时的他对朝廷仍抱有一丝希望,可到了晚年,便明白报国无望,只得哀叹: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心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辛弃疾的词,是在时代的运动里,磨出来的。他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到一边,被迫冷静思考。正是寄予宋几百年动荡,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8

  我认为中国外国各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是李清照,另一个便是玛丽·居里。

  看过小学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我认识了她——一位为寻找“镭”元素的美丽女科学家,但细细品味,她的美丽可不仅于此。更是在于她的伟大精神。

  她可以不顾名利:当她得到很多很多具有非凡意义的奖牌时,她并没有珍惜这些名利,而是更上一层,去探究更深奥的科学知识,当她的奖牌被她的女儿玩耍时,她并没有斥责她的女儿,不仅如此,她还将许许多多的奖金捐出去,去捐给科研事业的法国。

  她可以不顾外貌:莫泊桑说过:“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门庭的标志!”但居里夫人辛苦地为寻找镭而操劳时,她的外貌已不知不觉的被大量的化学材料所侵蚀。当她找到“镭”元素时,她本大大的美丽的眼睛早已凹陷身体虚弱。早已没有了姿色,妩媚。但她为找到“镭”而高兴,为人类付出而高兴。

  现在“镭”依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但人们不仅记住了“镭”——略带蓝色荧光,还会自动放热的伟大元素。更记住了“那个淡淡的生活,静静的'思考,执着的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的驾驭规律,而永保美丽”的美丽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9

  在我看来,韩愈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不光满腹经纶,下笔成章,而且一心为国,清正廉洁。为人则面对困境,泰然处之。

  韩愈为官时期,因为勇于向唐宪宗提出不同意见而被贬潮州,在潮州期间,他既不像柳宗元那样哀叹怀才不遇,也不像苏东坡那样无所事事便寄情山水,而是尽其所能为民办事,八个月时间做了四件大事,使荒芜之地潮州焕然一新。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以分为四种:

  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

  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

  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

  四曰生命之危,身处绝境。

  处逆境之心亦分四种:

  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

  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

  四是泰然处之,尽力而为。

  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委屈,历史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

  忽然想到范仲淹“求古仁人之心”时说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想韩愈就是其中的.代表吧。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20

  也许这个故事你并生疏——一位老人,在一个山住了15年,与许多人一起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带,3700亩林网……与风沙抗争,虽已经81岁了,但他依然留在这里,准备好了棺材,在付出心血的山里等待死亡。

  山沟里的树没有白杨的挺拔,没有街旁边树的公整如一,为城市增添魅力,而只是稍微倾斜,有的已被被雨水冲刷的七零八落,但他们所在的山坡上,已经形成了一层一层的梯形。老人说:“这些树下有2米多的淤泥呀。”那些树便像老人一般坚守自己的职责,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老人从中年到老年,身体渐渐虚弱,拄着拐杖,每一天在自己的小院门口看着自己的'成果,有时拿起自己快不能拿动的锄头与树苗,一种下,浇水。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的坚守。15年做成了常人不敢想象的巨大任务。并还将自己的辛苦换来的钱全给大家,一冬天,便为村民一人买下了一个彩电。

  山,绿色与微风相映成趣,满山的翠绿,生机勃勃,老人已与这山融为一体。他的生命更已经转化成了青山,永远不老。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21

  辛弃疾,一个武者,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年少时杀反贼,摛叛将,一腔报国热血,却不料,性直烈,久置闲,只得泪洒纸上。生活中的壮志难畴,化作点点词句,最终功绩寥寥,所作诗词流传于世。

  悲壮?是的,但不止是。

  有人说,他不受重用,是朝廷有眼无珠。可能吧。他带的一小支军队,战斗力再大,也势单力薄。显然,他需要皇帝的支持。于是他上书百封,作诗千首,生怕皇帝不知他的爱国之心。可换个角度,皇帝想要的是什么,是安宁,不是打回去。他以此番作为,正直,但并没有最高成效。既在朝中,不仅要为国拼杀,也要通世故人情,想法让皇帝认同自己的想法,要取得他的信任和更多的影响他想法的机会。试想,如果他用了政治家般的手段,又会怎样?

  还有人说了,这种做法正是辛弃疾之所以为辛弃疾的所在。并不见得,辛弃疾人格所在,是爱国的魂,不是性情(这只是表现形式)。只要他仍心忧国家,他就是他。为了报国这个志向,他既便无法如前文所说一样,也应该收敛一些,得到更多领兵的机会,同时谨慎为官,使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不再动摇。

  于是有人又说,他的热烈的报国之心是无法抑制的。他的做法,应落到报国上,而不是抑制情感上。目标是收回失地,结果若是收复成功,那中途的辛酸也终会为爱国之人所容。毕竟能达到的`话,表达方式的改变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辛弃疾,历史长河上如此耀眼的星。如果能稍做改变,也许他在世时,能少几分忧愁,历史上会多一位能臣。至于文坛上那位身披战甲却远离沙场,只能寄情于词话中的诗人会怎样,也就不得而知了。

  终究,历史无法改写,辛弃疾的血泪成为了后人们对他的悲情赞歌。可这歌声,他听不见了,只能在无奈于慨叹中了完一生。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所谓爱国,也能明白让人生无悔的一种选择。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22

  刚接触这本书是在高中时期,近来读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境。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是该词引用的一个典故: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作者认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提到书,一定要提到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让人比较欣赏的人。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后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等学校课本。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之后《海思》也被选入鄂教版语文中学教材。

  多读读有思想的人作品,可以将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提升。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23

  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

  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通用2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01-28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02-20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01-20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02-24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精选20篇)08-09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篇04-24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0篇01-20

梁衡《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2-13

拍一拍的搞笑文案01-10

游遍深圳好玩景点02-20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通用23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

  《把栏杆拍遍》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这片文章的读书笔记。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以下几个经历:

  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活脱脱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作者客观地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为朝廷喜欢的种种原因: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

  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

  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反观当今社会,也有着许多的“辛弃疾”面临着和他当时一样的命运,我由忠的希望他们能够重新被审视,去他们去该的地方,做他们该做的事,不要让历史再重演了。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2

  梁衡的文章读到现在,最喜欢看他写的议论文。我一向坚信,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将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传递出来的才算是成功。梁衡的议论文与我的评判标准完全重合,句句振振有词、掷地有声。特别是那篇《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思辨的力度,简直让人拜服。但今天其实想呈现的,是一些有关于读了梁老的文章后,我的思辨。

  读了《教材的力量》后,我吃惊于那篇《晋祠》居然影响到了那么多的.学生,更吃惊于我当初读它时却没受什么感动——甚至说,根本没什么感觉。我在读到本书第三单元的时候还特地重读了《晋祠》原文,的的确确是生动美妙。可为什么当初学这篇文章的我,就没有感受到呢?

  我“思辨”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二:

  第一个是因为老师没教好。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在大屏幕上放出了她自己去晋祠游玩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晋祠泯然典型的“中国式景区”,游人密密麻麻,小贩熙熙攘攘。上课了,老师对着大屏幕为我们介绍晋祠:“我去的时候晋祠里面外面都是小摊贩,哎呦,真的是乱七八糟的……好了,我们来看文章……你看这里,描写得多美啊!”殊不知,我们早已因为她对于晋祠的描绘而对之感到乏然无味了。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立志想从事教育行业,我总喜欢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现在,《晋祠》的这个例子又给我带来了这方面的启示。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也是最难达到的是引起学生对于所传授内容的兴趣。

  这一点虽说难达到,但我觉得,至少应该在课堂上、讲课文时,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至少不应该去破坏这个氛围。即使现实真的很骨感,但我们又不是在上社会课。文章中的晋祠,处处透着古朴之美。而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我认为应当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们还原“晋祠式”的美,却不能用现实当中的情形来草率地带入其中,这样反而破坏了这份独一无二的美感。

  第二个原因,私心觉得是因为教材编得不好。且不说排版与插图,单凭教材上对于文章的剪切,就让古色古香的晋祠又一下子逊色了很多。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被用来细细品读的文章就不应该剪切任何子句、段落。读文章好比看“场中美色”(当然不是“一眼即过”)。若要看一个美人是否真美,当然要看未经过任何修饰的样子喽!美人的眉眼多情、腰肢纤细,可若直接扔给你一段细腰、柳眉,和一只骨碌骨碌转的眼珠子,这可哪里还有美感可言呵!

  说得太激动了,有些言过其实。不过我觉得,文章不应该剪,像《晋祠》这样的好文章,更不应该剪。担心课时的话,老师们哪怕略过这些没有什么知识点的句段,也应该保留学生们观赏这“美人”身上各部分的权利,无论美丑。你瞧,《晋祠》原文中,其中有许多关于石像、雕刻的典故,我在读时便能能够结合着这些典故去“游”晋祠,那树、那水、那石,都是有故事的,便更显得活灵活现。可是课文中,却删去了这些段落。失去故事的晋祠变得单薄了许多,单薄到只剩下一页书纸。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剪后的文章早已“花非花”,又怎能不让我们这群年少无知的“蜂蝶”们怀疑真正的“春色”好文在课本之外的地方呢?

  尧尧的话:也是育才的作业。要求读文章,写笔记。我从来不知道“读书笔记"该怎么写,跑到新生群上一问,有一个姑娘答:“边读边写呗。”然后我便意识到读书笔记就是“读书时的笔记”——这样解释可能有点古怪,不过的确给了我启示。我就把自己的在读时的思绪整理,归纳起来,便形成了这篇文章。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3

  我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了解过辛弃疾。

  从初中课文中学到,他能文能武,是绝世的爱国之才,却从未深想他倾注于笔尖的,是满满的忧国忧民;他宣泄于刀尖上的,是对敌人的愤恨和宁死为国的坚定决心。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政途沉浮不定,却不动摇那耿耿爱国心。当时的国势不定,掌权者都选择要听命任之,只有一个辛弃疾,还如此满腔热血,一心救国救民,收复失地。好一个鲜明的对比!

  而历史却只留他抚上栏杆时那轻轻一声叹息。

  事实上,辛弃疾很单纯,满心的为国为民,满腔的`热血激情,只为了能安定祖国,一门心思地为国家着想。朝廷任用他,他必然倾覆所有予以答复;朝廷弃他,他仍心系朝政,自省待命,以便于下一次任用时能更好地回复。可是,愈卖命,却愈招国家的冷落。在朝廷百官乃至天子都认定一切再没有意义,灰心堕落时,辛弃疾炙热血红的爱国心,为国捐躯的忠心和执著的精神对他们而言太过耀眼,刺亮了天空,却穿不破朝廷众人心中的阴暗。于是,他每一次发出光芒,还未唤起人们的热情,就又重新投入了密闭的暗室,只剩他仰空长叹,拍杆叹息。

  那一拍,只轻轻一声,却拍出一个绝世爱国者那无限的惆怅,不能言语的愁绪,孤单的苦闷,无可奈何的悲痛。

  我能想象到,辛弃疾夜半犹不能眠,对酒浇愁愁更愁,他缓步走出楼阁,抚上那早已斑驳的木栏杆,仰头看那邃蓝天上一轮孤月,只照得地上一片萧条,怎能不愁?怎能不忧?敌军近在眼前,自己却仍被朝廷弃之一边,只能眼睁睁看农民百姓饥荒逃亡;只能听奄奄一息的村落民众被侵略者夺去性命时痛苦的哀叫;只能如今与孤楼相依,抚栏空想,无能为力。一声轻叹,小的听不到,轻的可以忽略,却真真实实地,从那能文能武的臣子嘴边叹出,忍下几声鸣咽。真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啊!

  这样一个辛弃疾,不得不让我钦佩。他的骨气,决心,伴着无奈和愁绪,就这样穿过历史,随那在栏杆上的轻拍,一声声,传到我心里。

  好一个伟人。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4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暑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字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其实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5

  南宋的墙上挂着矛和盾,另一张脸在下面走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南宋时期,战争四起,乱世纷争,生与死的扭曲,血与泪的翻滚,终于,翻出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梁秋雨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塑造了一位爱国、凄惨的辛弃疾,揭示了他从爱国志士到爱国诗人的过程。

  读多了繁杂枯燥的文字,回头来看这篇散文,只觉荡气回肠、酣畅淋漓。原来散文不只有少女执红牙板,还能有好汉唱东流去!我不由得赞叹,这篇一流作者写出的一流文章。

  辛弃疾,在从前的'我眼中,不过就是一个怒也笔墨,哀也笔墨的诗人,这五千年中又何缺此等人?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懂,他是辛弃疾,也只能是辛弃疾,他本该一生叱咤战场,却只能将豪情壮志压缩再压缩,滴在诗里。他是一位怀才不遇的战士。王勃、李白、陈子昂,他们将才华投掷于山水,而辛弃疾却一心为国。因此,华夏历史中,属于他的那片土,注定是血红的。

  自古乱世出人才。乱世春秋百家争鸣,安史之乱杜甫蹙眉,而南宋,出了个辛弃疾。如今我们少了昏君,多了和平,却也失了在乱世中看透世俗的伟人,不妨在繁华中想想吧,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像辛弃疾一样站起来,千年以来,浩气永存……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6

  辛公已远,壮志不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残阳如血,沙尘飞扬,辛弃疾手持钢刀利刃在阵前冲锋杀敌,他的胸膛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此时正逢金人入侵,辛弃疾满腹豪情凝聚在了钢刀利剑之上。

  然而,天不遂人愿,自从南宋与金人讲和求得苟安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了一支羊毫软笔,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赴沙场、浴血杀敌,只有将无尽的悲愤融入笔端,留下一声声呐喊与叹息。

  辛弃疾的词不是由笔写成的,而是用利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而写就的。读辛弃疾的词,我们仿佛能够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声声的哭诉,仿佛见到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热泪横流的.怅然形象。

  南归之后,辛弃疾内心的爱国之情变得更加浓烈,作为一个亡国浪子,他并不安于苟生,他那颗爱国心把他全身烧得发热,不管他身处何职、身处何地,他心中总不忘国耻与国恨,在这些年间,他忧民情、志复国,但国家却怕他、怨他、忌他、烦他,于是辛弃疾满腔的情怀只能化为泡影。

  统治者的苟安,注定了南宋的灭亡,辛弃疾纵然拍遍栏杆,也无济于事,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声声悲怆的呼喊,岁月无痕,人去楼毁,栏杆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7

  狼烟卷起飞沙,已是兵临池下。当他立于城墙之上,金戈铁马之时,又何曾想到今后的自己,只能执一支羊毫软笔,镌刻往日的狼烟,今世的血泪,来生的寂寥。当混染烟沙的血泪与浸染悲凉的泪各一半,你,又该怎么圈揽?

  望秦淮,昔日刀剑光影重现眼前,不能悲怆地痛拍栏杆;望长安,山河已碎月未圆,看如今铺满宣纸的血泪,只能借酒浇辛酸,含恨轻拍栏杆;斜阳之时望远方,寂寞掩埋浮华,只得登临危楼,斜倚栏杆。木制的栏杆都已经凹陷下去了啊,只是他所待的沙场,所盼的政事,却从未归来过。他便是辛弃疾,词中刻着血和泪的词人。读罢掩卷,我不禁幻想:那些拥有切肤之寂的词句,浸染的到底是何等样的鲜血呢?

  那是混杂着烟沙的血泪吧。小时对战争并无兴趣,也记不得“沙场秋点兵”的萧索,“醉里挑灯看剑”的`凛然,更不知道“一将成万骨枯”的沧桑。但我却能读到辛弃疾深埋于词底血泪的飞沙狼烟,感受着它们从耳边响起时,如风般空洞而萧索;在皮肤上掠过时,带着岁月和历史的粗糙的磨砂之感。他的词里堆砌的,是当年沙场上半城的烟沙;而另一半城,则是飘洒的热血,凝结的恨之血。血溶于沙,而烟沙又是自血里流出,缠缠绵绵,生生世世,缠绵出了刚劲,轮回出了悲凉。——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他要痛拍栏杆:再无法以身许国,只得将一腔热血,囿于笔墨之间,血泪之间。

  那也是悲寂的血泪吧。秦淮河边流淌着他的悲切,而远方临安的政坛里,却再无他的身影。退出政坛也好,能求得一份安静;只是世事偏不如人意,顷刻间突然风起云涌:政局变革,烟沙般的迷茫席卷临安;战火重燃,黏稠的血液浸湿祖国的土地。而他只能在一旁“袖手旁观”,毫无用武之地,无处泄悲愤,无处话凄凉。

  那种眼睁睁地看着一切都崩毁于我们眼前,而我们自己却无力出手挽救的局面,恐怕也是懂的。目睹席卷全球的硝烟,听见被战火撕裂,奄奄一息的房屋所发出的微弱叹息与屋内撕心裂肺的哭声;看见包裹着鲜血的黑云,漫溢到天边;闻见空气中混杂着血腥味的,呛得人直流眼泪的硝烟气味,却只能默默地为自己祈祷,为他们祝福。又听闻祖国哪里发生了地震,惊恐担忧之余,也在懊悔为何不能早发现,为何不能挽救。只得将薄薄一份红纸包裹的钱尽量捐出,以表自己的心意。其实,最通俗的事还不在于此: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叉叉,如同置身于满目疮痍的大地。那些被烙上赤之印记的题无声地哭泣,而那些像血染的乘号似的符号,在对你无声地狰狞地笑着,高昂起头藐视着你。而你这一瞬间仿佛开了窍似的,觉得这些题目似乎都会;可是都会又能怎样呢,你已无力改变镌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法改变已定盘的成绩。是啊,当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悉数崩毁而无力出手相救之时,我们的心就已被那满地的飞沙狼烟所吹打得无处躲藏,只好闭上干涩的双眼无声地喟叹,任凭它们将皮肤划出道道血痕。不过幸运的是,我们还不至于悲寂,我们还有希望。

  而辛弃疾呢?他或许早知道自己命已定盘,不可能在政坛抑或沙场上打出一片天地,亦告诫自己,不要再有徒劳的努力;但在每一个身后藏有漩涡的所谓“希望”面前,又会弃这宿命于不顾,随时准备“冲锋”。最终导致一次次的左迁,无奈只能自我嘲讽。他没有真正的希望,却还信奉着所谓的希望,这恐怕才是他人生最大的悲哀,也是血泪诗篇中,最为沧桑的烟沙。

  那也是溶解了生命的血泪吧,连凝六朝金粉的秦淮河之水,都比不上它的复杂。时代对他的冶炼,春回大地时的忧与寂,身在田间却心在沙场的愁,又有谁能解?

  没有人。那是最深沉的情与思凝成的烟沙,比血还要黏稠。也只有轻拍栏杆才能得到它的理解。

  看见笼罩半城的烟沙,就已经明白了自己一腔热血;金戈铁马,替国争天下之时,就已知晓了今后的宿命。当混染烟沙的血与浸染悲凉的泪各一半,也只有用那些粗糙与沧桑冶炼自己,直到能用唯一可用的羊毫软笔,将那半城的烟沙,浸入到半城的血泪之中去。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8

  因为是一个慷慨激昂的人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写的散文,所以一气呵成,读起来使人心潮澎湃。辛弃疾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只停留在“料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词句中。

  而今读到梁衡的文字,才了解到辛弃疾那卓越的才气、不同凡响的本领中又蕴含怎样的悲怆与无奈。

  所有人都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在距离战争最近的地方,把感情深深地刻到生活和历史的记忆里面去。时隔千年,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与磅礴之势。那种对国家的热爱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是时间所不能消磨的。

  然而,天总是妒忌英才,他空有一身本领,满腔热忱,却无施展之地。总是“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人的一生就这样大起大落,大进大退,大忙大闲着。“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在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呐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曾经的金戈铁马,终成为过眼云烟,残留的只是那报国无门的愤懑。

  我以为经历这样的挫折,他应该自暴自弃,应该消沉低迷,可是他却带着一颗不得志的心,独上高楼,凭栏远眺。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公共那样怒撞不周,他拍栏杆,面向江水,眼泪横流。“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载”,慢慢咀嚼自己的寂寞,体味生命。

  我想梁衡是真正懂辛弃疾的人,或者说是真正能够读懂他诗词的人,正因这样,他才能将辛弃疾的内心展露无遗。甚至可以说,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化身成了稼轩,面朝江海,拍遍栏杆。

  现在的生活很美好,已经不需要再通过拍栏杆来宣泄心中的`不快,但我们仍要像辛弃疾咀嚼寂寞那样,去咀嚼我们的生命。

  如果要用诗来形容生命,那我觉得:生命有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的闲适;有如李清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般的执着;有如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般的美好;也有如孟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般的牵挂;但生命更多的是如平凡人“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一般的精彩。

  生命的宝藏无穷,但需要人们去发掘;生命的情感千丝万缕,但需要人们去咀嚼;生命的精彩无限,但需要人们去创造。生命就像一条小河,表面淡而无味,每当天高气爽,秋天来临,树叶凋零,悠悠落入水中,泛起点点涟漪,给小溪增添了些许色彩,几条游鱼更为它增添了无限活力,看似平平淡淡,却意味无穷。

  生命虽然有限,但我们可以在咀嚼中将其慢慢变长,变得充满韵味。像辛弃疾在凭栏远眺中咀嚼寂寞一样,让自己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有事可以寄托。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9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充分体现了一位胸怀大志,欲血洒战袍,为国捐躯,到最后手中却只剩一根羊毫软笔,只能笔走龙蛇的词人——辛弃疾,欲为国战斗,却被国家抛弃的复杂情感。

  辛弃疾,南宋词人,代表作《破阵子》、《水龙吟》等。他不怕小人,只为报国。可是宋主昏庸,有用之时便启用他,没用时便弃之不顾。他的《破阵子》,除了岳飞的《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之外,没有人再能写出这样豪放的诗词。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王昌龄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想象。只有经历过战争,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横刀立马,才能写出有实战经验的诗句。

  有人说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豪放派词人,可苏轼的豪放只在“大江东去”,而辛弃疾则是胸怀大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他的词中,我感到了无名的愤恨。还有人说他是婉约派,可李清照、柳永的委婉只在“梧桐更兼细雨”,而辛弃疾无法报国的情感,千言万语说不尽啊!我看到了莫名的心酸。

  南归后40年,他有二十年没有入朝为官,朝廷对他只准旁观,不许插手,不能插嘴。可他还是心系祖国,渴望有一天朝廷又會重用他。回顾他的一生,我们看到一个意气奋发的青年将军,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中年人,一个愤恨而又无奈的白发老人。无奈啊!朝廷为何不用?为何?为何?辛弃疾的诗词与其他文人的并不一样,别人的诗词是用墨写成的,而他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在他的诗词中,我看到了无名的愤恨和无奈,莫名的心酸和无尽的惆怅。

  在南宋的兵荒马乱中,辛弃疾原本该是个天生的将军,可他在命运的操纵下,手中没有了利刃,只剩下一根羊毫软笔;心中没有了报国大志,只剩下无尽的惆怅……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0

  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历史名人,有铁甲烈马,以武起家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有以文为政……

  对林则徐的描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他是一位功臣,又为何同时说他是罪人。

  在禁烟斗争中,林则徐倾尽全力销烟,但皇帝却在他上任一年半后又将他革职到镇海,此后又被贬至伊犁。在大臣王鼎的保举下方得“戴罪治水”,他又一次尽心尽力,但当治水完毕,所有人都得到奖赏,唯独林则徐得到“仍往伊犁”的谕旨,他就是在一次次打击下被赶出关外的。

  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林则徐在西行途中,群众都到他住处慰问,并送鞋、送伞……将他住处围得可谓水泄不通。开封知府邹鸣鹤公开宣示:“有人能救林则徐酬万金。”途中,官吏、百姓都争相迎送,为他减轻痛苦。

  林则徐就像被皇帝甩出的砖头,但这块砖还未落地就被下层官吏和民众轻轻接住,并以身相护,安放在他们中间。

  但恶劣环境的折磨让林则徐吃了许多苦,他“体气衰颓,常患感冒“、”作字不能过二百,看书不能及三十行。而让一个博学而有思想的人、曾有作为的人、一个有大志于未来的人脱离战场,这种寂寞,常人难以体会。但林则徐却没有被压垮,相反,他却在恶劣的环境中用自身的意志和才能改选了环境,在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

  他还进行了一次,将哈密土王所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农民耕种。林则徐在如此困境中仍为民着想,多好的官吏!

  “一个爱国臣子和封建君王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后者爱自己的权位,以天下为己有。”林则徐是爱民的,并一直为国效力,定是一个爱国臣子,我认为他不是罪人,是功臣、是伟人。

  漫漫黄沙、大雪纷飞,荒芜大地……这些林则徐用他的意志扛过;痛苦、寂寞、黑暗,他默默忍受。常人难以想象有困难,这位令人敬重的老爷子却毫不畏惧。

  我被这位民族英雄深深打动,他能为民族、为人民,置个人安危于不成。他的智慧与勇气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事迹也被编入教科书,影响着代代学子。

  作者梁衡更是亲自探访林则徐所到之处,去感受他的伟大。在学习中,我们也要同困难斗争,更上一层楼。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1

  有一位词人,他是辛弃疾。

  一位从小习武,苦修剑法,在22岁便走上战场,一次所谓的南归,将这位满腔投负,一心为国的将军的利剑夺走,却只是换来一根让他欲哭无泪的笔。

  但是,这位将军并没有放弃,他在词中挥洒自己的才华,一首《破阵子》点破自己的忧愁,一首《水龙吟》释放心中的悲愤,一首《永遇乐》写满了对自己嘲笑。

  一位词人,本应像其他人一般在诗中将心中的美写在纸上,而他,诗中却散发着一种禀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这位亡国游子的悲愤又有谁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知他的名号“稼轩一般”将近五十,只能回家种地,这位豪放派的诗人也只能叹息。

  报国无门,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这位豪放派的诗人也因此成为了婉约派,细腻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沧桑。

  郭沫若说过:"将军本色是诗人。"辛疾弃疾虽是词人,但词中尖锐无比,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武将。

  辛弃疾,是一位传奇。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2

  《把栏杆拍遍》是梁衡所著的中学生读本,在读这本书期间,我学习到了许多我未曾了解的知识。

  这本书第一单元是阅读伟人,讲述了范仲淹,柳永,韩愈,周恩来,彭德怀……伟人的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伟人的力量,伟人的奉献。

  第二单元是感悟生命,理解生命的奥秘。

  第三单元是享受自然,带给我从未见过的美景。

  第四单元是行走人生,讲述了一个个人生的小故事。

  当年,人民不满于金的侵略,辛弃疾在22岁时也便拉起一支义军,后与耿京义军合并。

  他奉劝耿京南下归宋并亲自联络,不想这几天又生变故,部将叛乱,耿京被杀,他擒叛将,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余人南下归宋。

  不料世事难测,他南下归宋之后,失去了快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为历史留下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一遍一遍品咂,一遍一遍回味,《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使我爱不释手。合上书时,夕阳如醉。晚风吹拂。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将当之无愧,永垂不朽!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嘴角看,舌在牙先堕。

  前者伟人以心脏最柔弱的地方却铸就坚强的信念城墙,击垮命运的坎坷,铸留恢宏画卷,世代临摹。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3

  梁衡写的人物散文,一向是很出众的,每一句描写和点评都仿佛直勾勾地写到读者心里。古代文人墨客,近现代风流人物,每一篇文章都有点悲壮的意味。尤其是描写辛弃疾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更是一部令人感叹的作品。

  辛弃疾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一名爱国诗人,能文能武,一身正气。无奈不被朝廷赏识,“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晚年的他,已无沙场报国的机会,只得“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梁衡在文章的最后也发出了感慨:“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在当今社会也有很多人自诩才华横溢,苦于不被赏识,就拿辛弃疾的“栏杆拍遍”来顾影自怜。他们在颓废中浪费了青春和激情,最终一事无成。

  我有一个同学,曾经非常喜欢写小说,投过好几次稿,都没有被采用。如此遭受了几次挫折后就来向我倾诉:“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没有人欣赏我的文章?为什么我的才华总是被埋没?”他的神情像一匹千里马找不到伯乐,眉宇间透露着一丝丝悲愤,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他。我哑然失笑,尝试着开导他:“你不必太灰心,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他并没有继续自己的“事业”,一旦有人对他提到文学写作的事情,他就摇摇头自怨自艾,却再也没有动过笔。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总是把责任推脱给别人,从来都没有为自己的梦想不屈不挠地努力过。这和满腔热血的辛弃疾有很大的差别:辛弃疾从小就明确了一生的目标,期间遭遇过挫折,但从没有放弃,纵然怀才不遇,仍然成为一代著名词人。梁衡也在文章末尾提到:“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我们还年轻,还有很多好的机会等待我们争取。早早的放弃自己,大好青春仅仅用来把“栏杆拍遍”,倒不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4

  有一位词人,血洒战场,有一位武将,文采飞扬。这个人,便是辛弃疾。

  一位从小习武,苦修剑法,在22岁便有了自己的实力,与侵略蹂躏的金人抗争,在屡次奔走战场,器宇轩昂的之后,一次所谓的南归,将这位满腔报负,一心为国的将军的.利剑夺走,却只是换来一根让他欲哭无泪的笔。

  但,这位将军并没有放弃,他在词中挥洒自己的才华,一首《破阵子》点破自己的忧愁,一首《水龙吟》释放心中的悲愤,一首《永遇乐》写满了对自己嘲笑。一位词人,本应像其他人一般在诗中,将心中的“美”写在纸中,而他,诗中散发着一种禀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这位亡国游子的悲愤谁能品味?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正如他的名号“稼轩一般”将近五十,只能回家种地。这位豪放派的诗人只能叹息。报国无门,只能在房前咀嚼自己的哀愁。这位豪放派的诗人也因此成为了婉约派,细腻的心思中,包含一番沧桑。

  郭沫若说过:“将军本色是诗人。”而辛弃疾,虽是词人,但词中尖锐无比,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武将。

  辛弃疾,是一位传奇。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5

  有一位女性,在中国3000年历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她许许多多的作品让人迷恋,堪当美神,她便是李清照。

  她经历了快乐与风霜。

  快乐:她是一位官宦家庭出生的高贵女子,视界开阔,善文学,深受父亲母亲文化的熏陶,许许多多的'诗便是从这儿诞生的:“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她的高贵与修养深得当世人的羡慕。也有过快乐年华。

  悲惨:一个游牧民族攻进宋来,打破了快乐年华,她开始了没有边际的逃亡生活,夫妻两个在向江西逃亡时因愁生情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这是多么愁才能从一位婉约派诗人写下豪放派的诗句呢?

  但她的悲惨生活并没有结束她又经过了三重磨难:

  1、再婚又再婚,情感生活的磨难,让她心痛不已。

  2、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让她瘦弱的身子屡受磨难。

  3、超越时空的孤独。

  这一点体现在一件事上,李清照向一位正在玩耍的小女孩说:“我老了。我将我的学识都传授给你吧,但回答却让她无比伤心“才藻非女子事也!”被这个时代孤立,无人能欣赏他的才华。

  这位诗人以心抗世,一笔换天,是当之无愧乱世中的美神。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6

  “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是那么脍炙人口!而它们都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诸葛亮。

  1800年前,诸葛亮在与曹魏的战争中去世,蜀国一时失去栋梁,霎时间,蜀国像一个没有支柱的楼摇摇欲坠,举国上下无不悲痛,在民心难违,武侯寺就这样建成了,是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合庙,在人们心中永久的保留了下来。

  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仿佛跃然心中,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又仿佛看到了他身着八卦衣,借东风的场景,这位哲人,就这样在人们心中扎根,仿佛还能看到他为蜀国凝神沉思的情景,正如梁衡所说:“我看到了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军灰飞烟灭,我看到了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浑浊泪,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是那一颗无私的心……

  1700年前,他输给了曹魏,但却赢得了从此以后所有人的`心,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成为了我们的榜样,也许曹魏并没有那么”恶”但诸葛亮却像在眼前一般,手挥羽扇,微微笑着的那么亲切。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他便是死的重于泰山,深深的记载我的脑海里,无法忘记!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7

  积北宋两三百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题记。

  想起宋政治之黑暗,心中一阵悸动;但想到辛弃疾,仿佛又看到了曙光。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从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确定了他的词除了文学气质之外还有一种特点。

  当年,人民不满于金的侵略,辛弃疾在22岁时也便拉起一支义军,后与耿京义军合并。他奉劝耿京南下归宋并亲自联络,不想这几天又生变故,部将叛乱,耿京被杀,他擒叛将,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余人南下归宋。不料世事难测,他南下归宋之后,失去了快刀利剑,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为历史留下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辛弃疾愿为国弃疾,可当大权由一个昏庸的人掌握,忠臣是否还有说话的机会?只有将谏言咽下,将忠心深藏,登危楼,怒拍栏杆,痛拍栏杆,这时的他对朝廷仍抱有一丝希望,可到了晚年,便明白报国无望,只得哀叹: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心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辛弃疾的词,是在时代的运动里,磨出来的。他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到一边,被迫冷静思考。正是寄予宋几百年动荡,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8

  我认为中国外国各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是李清照,另一个便是玛丽·居里。

  看过小学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我认识了她——一位为寻找“镭”元素的美丽女科学家,但细细品味,她的美丽可不仅于此。更是在于她的伟大精神。

  她可以不顾名利:当她得到很多很多具有非凡意义的奖牌时,她并没有珍惜这些名利,而是更上一层,去探究更深奥的科学知识,当她的奖牌被她的女儿玩耍时,她并没有斥责她的女儿,不仅如此,她还将许许多多的奖金捐出去,去捐给科研事业的法国。

  她可以不顾外貌:莫泊桑说过:“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门庭的标志!”但居里夫人辛苦地为寻找镭而操劳时,她的外貌已不知不觉的被大量的化学材料所侵蚀。当她找到“镭”元素时,她本大大的美丽的眼睛早已凹陷身体虚弱。早已没有了姿色,妩媚。但她为找到“镭”而高兴,为人类付出而高兴。

  现在“镭”依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但人们不仅记住了“镭”——略带蓝色荧光,还会自动放热的伟大元素。更记住了“那个淡淡的生活,静静的'思考,执着的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的驾驭规律,而永保美丽”的美丽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19

  在我看来,韩愈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不光满腹经纶,下笔成章,而且一心为国,清正廉洁。为人则面对困境,泰然处之。

  韩愈为官时期,因为勇于向唐宪宗提出不同意见而被贬潮州,在潮州期间,他既不像柳宗元那样哀叹怀才不遇,也不像苏东坡那样无所事事便寄情山水,而是尽其所能为民办事,八个月时间做了四件大事,使荒芜之地潮州焕然一新。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以分为四种:

  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

  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

  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

  四曰生命之危,身处绝境。

  处逆境之心亦分四种:

  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

  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

  四是泰然处之,尽力而为。

  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委屈,历史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

  忽然想到范仲淹“求古仁人之心”时说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想韩愈就是其中的.代表吧。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20

  也许这个故事你并生疏——一位老人,在一个山住了15年,与许多人一起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带,3700亩林网……与风沙抗争,虽已经81岁了,但他依然留在这里,准备好了棺材,在付出心血的山里等待死亡。

  山沟里的树没有白杨的挺拔,没有街旁边树的公整如一,为城市增添魅力,而只是稍微倾斜,有的已被被雨水冲刷的七零八落,但他们所在的山坡上,已经形成了一层一层的梯形。老人说:“这些树下有2米多的淤泥呀。”那些树便像老人一般坚守自己的职责,付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老人从中年到老年,身体渐渐虚弱,拄着拐杖,每一天在自己的小院门口看着自己的'成果,有时拿起自己快不能拿动的锄头与树苗,一种下,浇水。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的坚守。15年做成了常人不敢想象的巨大任务。并还将自己的辛苦换来的钱全给大家,一冬天,便为村民一人买下了一个彩电。

  山,绿色与微风相映成趣,满山的翠绿,生机勃勃,老人已与这山融为一体。他的生命更已经转化成了青山,永远不老。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21

  辛弃疾,一个武者,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年少时杀反贼,摛叛将,一腔报国热血,却不料,性直烈,久置闲,只得泪洒纸上。生活中的壮志难畴,化作点点词句,最终功绩寥寥,所作诗词流传于世。

  悲壮?是的,但不止是。

  有人说,他不受重用,是朝廷有眼无珠。可能吧。他带的一小支军队,战斗力再大,也势单力薄。显然,他需要皇帝的支持。于是他上书百封,作诗千首,生怕皇帝不知他的爱国之心。可换个角度,皇帝想要的是什么,是安宁,不是打回去。他以此番作为,正直,但并没有最高成效。既在朝中,不仅要为国拼杀,也要通世故人情,想法让皇帝认同自己的想法,要取得他的信任和更多的影响他想法的机会。试想,如果他用了政治家般的手段,又会怎样?

  还有人说了,这种做法正是辛弃疾之所以为辛弃疾的所在。并不见得,辛弃疾人格所在,是爱国的魂,不是性情(这只是表现形式)。只要他仍心忧国家,他就是他。为了报国这个志向,他既便无法如前文所说一样,也应该收敛一些,得到更多领兵的机会,同时谨慎为官,使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不再动摇。

  于是有人又说,他的热烈的报国之心是无法抑制的。他的做法,应落到报国上,而不是抑制情感上。目标是收回失地,结果若是收复成功,那中途的辛酸也终会为爱国之人所容。毕竟能达到的`话,表达方式的改变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辛弃疾,历史长河上如此耀眼的星。如果能稍做改变,也许他在世时,能少几分忧愁,历史上会多一位能臣。至于文坛上那位身披战甲却远离沙场,只能寄情于词话中的诗人会怎样,也就不得而知了。

  终究,历史无法改写,辛弃疾的血泪成为了后人们对他的悲情赞歌。可这歌声,他听不见了,只能在无奈于慨叹中了完一生。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所谓爱国,也能明白让人生无悔的一种选择。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22

  刚接触这本书是在高中时期,近来读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境。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是该词引用的一个典故: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作者认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提到书,一定要提到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让人比较欣赏的人。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后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等学校课本。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之后《海思》也被选入鄂教版语文中学教材。

  多读读有思想的人作品,可以将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提升。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篇23

  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通过此文我才真正了解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掩卷沉思,再三咀嚼。如不是有渊博的学识,深邃博大的思想,梁衡先生怎能从中发出如此多的感悟?《把栏杆拍遍》一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如同一泓清泉沁人心扉,笔下所绘的稼轩一颦一笑若隐若现。

  于是,在梁衡先生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中,真切感受到先生对词人的'同情和惋惜。我想如果稼轩在世,也会有当年白乐天那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感慨。当然,更有知音为何在千年之后出生的余恨。而我在阅读此文时,时而为其绝妙的一笔而赞叹,时而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哲理,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