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于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时,距离她的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奥托・弗兰克(Otto H.Frank)安妮・弗兰克的父亲,是弗兰克一家经历纳粹恐怖统治后的唯一幸存者。他的余生致力传扬女儿的日记,1980年去世。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一
日记体作品的最大启发便是如题记所说,给予读者真实的历史感,将一整段不属于你的时空完整地呈现在你面前。而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与社会正是许多人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如此私人化的日记不掺杂任何意识形态灌输,在社会层面之下记录最原始的心理感受,各个时代下都能受到历史学家与普通读者的厚爱。
《安妮日记》是二战期间一位受纳粹迫害的犹太少女的战争生活记录。在两年多的密室生活中,安妮记录了对家庭成员的感受、与密室伙伴的相处、对爱情与战争的看法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一个成长期少女求知的过程与自我意识的觉醒让这本战时日记闪耀着熠熠光辉,一个早已历经世事的成年人都要为之感动。
关于家庭
安妮在日记中透露出对父亲的依赖和对母亲的疏离,而与她性格不同的姐姐成了她了解自己的参照。对于母亲,她写过让她都感到羞愧的话,但当下真实的感受也从某种程度上反应她与母亲的关系。当父亲改让母亲听她的睡前祷告时,安妮很难受地想拒绝,母亲难过地流泪,当晚安妮写到:“是她对我作了那些有欠考虑的评语,开了我那么多残酷的、我不认为有趣的玩笑,使我对她任何爱意的表示都已没有感觉......”在父亲地疼爱与母亲的责难下,安妮在家庭的情感重心全放在了父亲上,对于与母亲的疏离,安妮也很失落,但成长期的孩子可能相似的是,放弃从前弥补的努力,而把情感转移到他觉得可能得到的那些人身上,对于安妮而言,除了父亲,还有同在密室的男孩彼得。
关于彼得
在一九四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安妮写到了密室里流传开的一个大人娱乐的笑话:“战争要是再打个五年,密室就会有婚礼举行”。彼得是弗兰克家朋友凡·丹夫妇的孩子,比安妮大几岁,密室生活开始时安妮还不曾多留意这个男孩,长久度日之后,安妮对彼得萌生深厚的情感,两人开始探究彼此的思想与情感,安妮在日记中吐露心声,美好的爱情萌芽让人感动。“我靠一次接一次的邂逅度日,我时时刻刻希望发现他等不及地看见我。每当留意到他做了些羞怯地尝试,我就欣喜若狂。”安妮对自己的感情如此精准的描述让我很是惊讶,如果不是文字驾驭能力强的人,就算是同样的感情,也不会写出这样细腻的句子。安妮为能和彼得坦然讨论两性关系而欣慰,在两人相互依赖的关系发展下,安妮渐渐深入不善表达的彼得的内心,看到包括自己在内每个个体不同的思想与信仰,只是这样美好的感情在中途便被无情扼杀,安妮永远的小彼得先安妮死在了集中营里,安妮与姐姐玛戈不久也难逃厄运。这个大人之间的小笑话在现在看来如此窝心,与残酷冰冷的现实形成的对比让人扼腕叹息。
关于密室成员
密室中除安妮一家外,还有其友人凡·丹一家以及后来同住的牙医迪塞尔先生。安妮在密室里最小,难免要跟这些大人发生矛盾,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两个家庭之间因为食物、生活习惯的争吵,大人之间谈论政治与生活的言论,在这些平常的相处中安妮只有在日记里才能谈论对他们的看法,这个小大人对大人的态度可真有自己的意见。当大人对她的`言行指手画脚进行责骂时,安妮写到“我要让他们明白我不是昨天才出生的。我会让他们知道,他们该留心的是他们自己的礼貌而不是我的,那时,他们就会端端正正坐着注意听,把他们的嘴巴好好闭起来。他们竟敢这样对待我!”但当生活久了,安妮也会纠正自己偏激的看法,努力让自己摆脱个人愤怒,凡事站在“理”的那一边,客观地评价事实。
关于战争
每次密室险些被陌生人发现,每次外面枪林弹雨的声音持续不断,安妮与其他密室成员都陷入了惊恐,而安妮也深刻地体会了死亡的威胁。当安妮看到窗外的犹太小孩,心中愧疚难当,这种“发现”仿佛是一种“举报”。在恐惧之外,安妮也在认真思考战争问题。“人心里有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除非所有人类都没有例外地经过一场蜕变,否则还是会有战争。苦心建设、培养和种植起来的一切都会被砍到、摧毁,然后又从头来过!”每个人都期待战争的结束,看到和平的到来,那个美好的结果在密室里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当结果显现,安妮的日记也停止了述说。安妮最后面对死亡是怎样的感情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可以做的只能是反思战争,只愿不再像安妮讲的那样重蹈覆辙。
“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部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安妮的日记记录那么多平常琐事,看书、做饭、发呆,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安妮总是充实着自己那实际禁锢的生活,在狭小的世界中像普通的少女那样感受着整个世界,并且在感受的同时,不断进行理性的反思。安妮讲自己以后会从事文字工作,会过一个精彩的人生,看了她15岁的日记,我就从不怀疑这一点,只要可怕的战争永永远远地结束。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二
《妙手仁心》里的Paul说过: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完结尾,要不然心里会觉得有一件事没做完。Annie(多么巧,也叫安妮)说:只喜欢读开头,怕结尾不是自己喜欢的。
我读书是一定要读到结尾的,要不然真像Paul说的那样,觉得有一件事情没做完。
但是,这本书我不希望读到结尾。
刚开始读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日记里记得全是小女孩的心事。这是个快乐、勇敢、话多的女孩,和我认识的十三四岁的女孩没有区别。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个女孩变了,或者说是长大了。日记里面开始反省自己,开始思考,写自己的理想,也写青春期的困惑。我越来越被她吸引,随着她欢喜忧伤。有些时候甚至觉得里面的思想不像是十四岁小女孩所能有的,她理想明确,才十四岁啊。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很独到,有深度,有些感悟是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才感悟到的,她才十四岁,而且那些年一直生活在密室中,与外隔绝。她在某一篇日记里甚至提到了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问题。天啊!正如她在日记里说的一样:她坚信,要是能活下去,她的成就一定比自己的母亲要大。
我不想读到结尾,就想一直这样读下去,看着她成长,一直读,一直读,没有尽头。
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个样子。
我还是好奇,好多次偷偷翻看过结尾那一夜,我一直怕那句话来到,也想象过几种真的看到结尾时自己的表现。
这个清冷的下午,拿起书,看看厚度所剩不多。一页一页的读。读到安妮深刻剖析自己的一篇。她写到自己是分裂为二的,“一面是我的先蹦活泼,我的轻率,我的乐在人生的喜悦,最重要的是,我欣赏事物轻松面的能力”,“这一面的我,通常埋伏着,等着偷袭我的另一面,纯净、深刻、优雅得多的一面”,“没有人晓得安妮有这个比较好的一面”。安妮生于6月12日,和我也一样,都是双子座,我很能理解她所说的两面和安妮相比我的两面可能和她正好相反,我欣赏着往下看,我要翻页了。
“安妮的日记在此结束”
一阵战栗袭向了我的全身。
这句话我偷偷看了好多次,真的来临的时候还是难以承受。我耐着心看完了最后一页。死亡有好多种,这种怕是最可怕的吧。你还在想明天继续写你的日记,突然明天没有了。你还在想明天的考试,突然明天没有了。给人希望,突然又让人陷入绝望,甚至绝望的时间都不留给你,这是最恐怖的吧。
“总有一天,可怕的战争会结束,到那时,我们又会变成人,而不只是犹太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安妮的日记在8月1日结束。1945年胜利前夕死于德国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距离她十六岁生日尚差3个月。她带着她那做一个记者、作家的理想,永远离开了人世。
注:二战期间帮助安妮•弗兰克一家并发现、协助出版《安妮日记》的梅普•吉斯(Miep Gies)于2010年1月11日在荷兰去世,享年100岁。梅普•吉斯也是当年帮助犹太人的荷兰人群体中最后一位幸存者。
梅普•吉斯1909年2月15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33年,吉斯在荷兰认识了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并在他的调味料公司任秘书。1942年起,安妮一家和其他4位犹太人躲进了自家公司的阁楼躲避纳粹迫害。当时奥托问梅普•吉斯能否帮助他们家人躲藏在公司阁楼,“我回答:‘是的,当然。’这对我是一个很自然的回答。他们如此无助,他们也不知道还可以投靠谁。” 梅普•吉斯回忆说。
在此期间,梅普•吉斯和周围的荷兰人冒着失去自由和生命的危险,为安妮一家提供生活帮助,传递外界消息,安妮一家在躲藏25个月后,在1944年8月被告发而被送到纳粹集中营。梅普•吉斯也险些丧命。在纳粹搜索了阁楼之后,吉斯在一片狼藉中发现了安妮的日记。1945年3月,安妮在集中营里死去,2周后集中营解放。吉斯在1945年4月确认安妮死后,将它交给阁楼唯一的幸存者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在奥托和吉斯的合作下,《安妮日记》于1947年出版,并很快被翻译成65种文字。奥托也一直与梅普•吉斯一家生活在一起,直到1952年再婚。1980年奥托去世。
《安妮日记》成了二战黑暗岁月的历史见证。因为这段历史,梅普•吉斯获得华伦柏格奖、“国际义士”奖等。1997年,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也授予了吉斯爵士头衔。梅普•吉斯毕生致力于揭露二战大屠杀的真相,并极力反驳《安妮日记》系伪造一说。
尽管被视为英雄,但梅普•吉斯一直拒绝这样的荣誉。1997年在一次对学生的演讲中,梅普•吉斯说:“我不想被当作英雄。年轻人也许会认为,尽你做人的职责就可以成为英雄。如果这样,我担心不会有人再会去帮助其他人。因为谁是英雄?我不是。我只是一个普通家庭主妇和秘书。”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安妮日记精彩读书笔记07-24
安妮日记优秀读书笔记02-23
名著安妮日记读书笔记01-20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参考材料08-09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400字02-23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1000字02-23
《安妮日记》400字读书笔记02-23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800字02-23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600字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