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时间:2020-12-29 20:40:5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读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作者简介

读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三毛,本名陈懋平,因为学不会写“懋"字,就自己改名为陈平。十三岁就跷家去小琉球玩,初中时逃学去坟墓堆读闲书。

  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最快乐与最疼痛都夹杂其中。

  她没有数字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写作之初纯粹是为了让父母开心。

  她看到一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于是决定搬去住,苦恋她的荷西也二话不说地跟着去了。

  然后她和荷西在沙漠结婚了,从此写出一系列风靡无数读者的散文作品,把大漠的狂野温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淋漓尽致展现在大家面前,“三毛热"迅速的从台港横扫整个华文世界,而“流浪文学"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接着,安定的归属却突然急转直下,与挚爱的荷西锥心的死别,让她差点要放弃生命,直到去了一趟中南美旅游,才终于重新提笔写作。接着她尝试写剧本、填歌词,每次出手必定撼动人心。

  最终,她又像儿时那样不按常理出牌,逃离到没人知道的远方,继续以自由不羁的灵魂浪迹天涯。

  读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早年间读过些三毛的作品,但大多一知半解,读不出什么滋味。或许浮躁的内心本就不适合这些静谧的文学,而三毛展现给人们的恰恰都是一些平淡的生活,波澜不惊,无关风月。

  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变以及时岁的变迁,现在倒也多少有些感悟。我很珍惜三毛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句,我觉得这些都是她灵动的性情,仔细斟酌,每一个字符仿佛都有它背后的故事。

  读三毛的撒哈拉时,给我最初的印象便应该是一个诗情满腹,衣袖长舒的女子,在长须一样的雾里,思考定性的人生哲理。不曾想,三毛竟是一个如此洒脱,真性情,敢于追求自由,崇尚生活的“凡女子”。因为一张照片,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便可抛下一切奔赴撒哈拉。所幸汝之素年,夫予锦时,有荷西一路相伴,举案齐眉,姑且不去想这段凄美的.爱恋,只来品读这个能将半生漂泊的三毛心留下的地方。

  诚然,撒哈拉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着自由气息的国度。在这里,无垠的沙漠始终追赶着天空的脚步;在这里,有如大海般宽广的胸襟,可以容纳世间一切的美好;在这里,回归大自然的淳朴,驱除落拓的功利浮云。在这样一片自由的土地和天空下,当地的撒哈拉威人却好似没能尽情的呼吸每一寸自由的空气。从三毛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有十几岁的小姑娘姑卡,因为家庭以及风俗的约束被迫提前成为了娃娃新娘,开始了她并不自由的一生;还有地主家的哑奴,因为种族被视作奴隶变卖,成为地主家贩卖劳力的工具,终其一生,苦哀隔世;以及沙漠途中散落的搭车客,混沌的沙巴军曹,这一片被自由深深渲染的风景里他们的不自由却是如此平凡。纵然身处于此,也唯叹不合时宜。

  对于外来客的三毛来说并没有这些所谓的传统世俗的约束,宗亲礼教的捆绑。在这里,理应是自由的旅人。但是,自由往往没有如此单纯,它从不出现在任何理所当然的地方。三毛和荷西同样被俗世左右,这个圈子似乎无法逃离。他们白手起家,金钱和物质的横流照样无情的冲刷着他们追求自由的内心,撒哈拉威人的野蛮,坟场区的枯燥生活以及当地一些古怪的宗教,无一不在牵制住他们。

  但是,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同样,能改变人的也不会是这些世俗功利的东西。三毛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女子,将生活照样活出了云彩的味道。她是沙滩上的素人渔夫,是广袤天地的荒山观星者,也是创造温馨房屋的艺术家。我知道,在这个女子心中,自由是永恒的。

  自由在高处,它往往在人们触不可及的那片天空。你永远无法用身处的环境来丈量自由的长度,因为那样会显得肤浅和稚气,也不要妄想得到绝对的自由,因为在绝对背后永远站着一个假面人。

  自由在高处,只有升华自己的心灵,才有机会去触摸自由。但是,请记住,往往高处又是寒峭的所在,请将心儿捂热了,再放飞到更高的天空。

  咸咸的海风吹拂在我的脸上,我独自在窗前斟一盏清茶,沉淀的是阳光的颜色和味道。窗外,仿佛可以看见三毛在自由的高处平凡的生活。

【读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有感】相关文章: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经典语录05-27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05-08

关于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经典语录05-30

读《三毛传》有感01-07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1200字04-21

念三毛与《撒哈拉的故事》1200字读后感02-15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06-29

读《爱迪生的故事》有感02-01

读《好的故事》有感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