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讲述从洋务运动开始,一百多年之间,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一直是在官商结合的道路上徘徊,而不具有确定性。商场和官场之间,有一条看得见的发财当官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生生不息的官商结合模式。企业究竟应该由谁来办?私人,还是政府;官僚,还是商人?中国企业发展的路径、轨迹,事实上与中国的制度变迁一直正相关。“政府越搞越大,市场越来越小”,这种反相关的逻辑关系,就是今天中国经济的现实。张树新、王石、任志强、柳传志、王中军、冯仑、刘晓光、王文京、毛振华、华生、田溯宁、沈南鹏、戴志康……一座座民族绵延起伏的精神山脉,在作者穷追猛打的终极拷问与极致挖掘下,披露了其事业、人生中最尴尬、最不堪的往事,揭开了其内心深处最隐秘最深藏的世界,暴露了其生存现状、原罪救赎与痛苦挣扎阅尽繁华后的喟叹。由此,一幅幅转型社会中企业家的梦想与光荣、官商关系的纠结与错杂、罪罚明灭沉浮的悲情画卷缓缓展开。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堪称中国企业家“绞刑架下的报告”。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读书笔记一
独立知识分子苏小和新出了本大作,叫《中国企业家黑皮书》。封面很醒目地点出是“一本尖锐的官商结合调查报告”。据说该书描述了12位顶尖级“企业家”事业、人生中的跌宕过往,揭露了其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本我世界。
“官商结合”四个字十分打动人心,因为它一语道破了中国企业界的主流现状。今天是某石油公司的总裁,明天就可能调任中央某部委;前天的航空公司高管,忽然就当上了国家某某局的的书记,如此新闻早就见惯不惊了,而这些都是官商结合的活生生典范。
中国官商结合的传统由来已久。哈耶克曾把社会分成两种类型:有了钱才有权的社会以及有了权才有钱的社会。中国无疑是后一种。洋务运动虽然给了企业家诞生的土壤,但这块贫瘠的土壤却同时滋生了一种叫“官商结合”的毒。在官商结合、亦官亦商的钱权互动下,“政府越大、企业越小”乃注定的经济结局。此情此境,决定了中国的“企业家”很难进化成真正当代意义上的企业家,更多的成为一种政治体制下的附属品。毕竟,不是坐上了大型企业的CEO就一定担得起“企业家”称号的。如果干企业是为了当官,当官才能更好地管理企业;如果没有官的庇佑,企业很难做大做强;如果官如皮,商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这样的企业家绝不是社会想要的,也绝不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什么正面作用的。
中国鲜有真正的企业家,更多的只是官商结合模式下的兼职商人。权力虽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财富的分配;谁手中的权力大,谁的企业就可能挣得多。至于努力经营、创新冒险,虽说也需要,但绝没有权力的庇佑来钱快、来钱稳。在这种公认的经济规则下,企业家的本义也被扭曲歪解了。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是从法语中借来的,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可令人费解的是,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本干脆没有收入这个词,不知道是不知如何解释呢还是有意疏漏了。
在我看来,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而不是一种职务或职业。企业家不同于商人,也不完全是职业经理人。他们是有着深刻内涵的一群人,他们懂得创新,善于冒险,需要有社会责任和荣誉担当。他们也逐利,但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他们也经营,但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冷静但不冷血,爱财但不吝财,既深悉自己肩上的责任重担,也能清醒对待舍得问题。《中国企业家黑皮书》中的田溯宁、张树新和郭为等人即是如此之人。
官商结合的现象早已臭水横流,成为企业界默认并遵守的潜规则了。与其说这是管理者的选择,不如说是体制下的无奈和悲哀。套用《中国企业家黑皮书》中的一句话:原罪的救赎与痛苦的挣扎,浸透了繁华阅尽后的光荣与梦想;明灭沉浮的悲情画卷,缓缓延展成一部中国企业家‘精神绞刑架下的报告’。面对官商结合的铜墙铁壁,真正的企业家只能一边被压制,一边倔强地成长着。
如果官员手中的权力依然被上升到顶礼膜拜的地位,如果“官商结合”的“癞皮之癣”一直不能被真正治愈,那么中国的企业家将很难壮大成一个有为阶层,而中国的经济也难以持久地繁荣下去。优秀的企业家就如同从体制硬土中破壳的种子,我们衷心地希望,官商结合不要成为中国企业家无法打破的宿命。
《中国企业家黑皮书》读书笔记二
百多年来,中国企业一直在官商结合的道路上徘徊。亦官亦商、钱权互动的明潮暗涌下,“政府越大、市场越小”乃注定的经济结局。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是一颗从体制硬土中破壳的种子;而他们的经历、感悟、思想、观点,则是折射商业发展史的明镜。本书通过对12位顶尖企业家的终极考问,深入挖掘了其事业、人生中的跌宕过往,揭露了其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本我世界。原罪的救赎与痛苦的挣扎,浸透了繁华阅尽后的光荣与梦想;明灭沉浮的悲情画卷,缓缓延展成一部中国企业家“精神绞刑架下的报告”。
我坚定地认为,企业家问题才是今天最重要的“中国问题”。这既是一个复杂的分工命题,也是一个复杂的制度改进问题。按照米塞斯的分析框架,当眼下中国大量的官僚经理和大量的市场企业家并存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两个企业家队伍之间的自由竞争,而是一种互为牵制的倒退。一方面是大量的官僚经理以市场竞争为名,大肆用垄断的方式破坏市场,一方面则是大量的市场企业家以企业战略为名,大肆寻找官商结合的纽带。中国的经济运行体系中,出现了一个黑色地带,人们既不能用纯粹的国家重商主义思维来看待那些趾高气扬的官僚经理,因为他们会利用明显存在的黑色地带,去寻找利益,人们也不能用纯粹的自由市场理念去看待一批新生的市场企业家,因为他们对官僚资源的渴求,有时候甚至超过了那些官僚经理。
一切都在黑暗的地带进行,黑色成为企业家的面皮。这几乎成为一种习惯,企业家离开这种黑色地带,就不会做企业了。这就是中国企业家阶层最让人沮丧的现实。黄光裕本可以沿着全球最大的家电经销商的战略去发展,这个行业干净,透明,完全的自由竞争,缺点是不够黑色,不好浑水摸鱼。中国所谓“水至清则无鱼”的庸俗哲理,终于害了黄光裕,他用了全部身家,都要进入黑色地带,和大批的欲壑难填的官员勾肩搭背,切入房地产行业,搞什么资本坐庄,并购,他甚至跑到公海去赌博,去开山寨卷烟厂,因为这一切的商业行为,都黑幕重重,都可以暗箱操作,巨大的黑色背景下,黄光裕以为自己可以发横财,以为再也不用守着国美家电零售行业苦度时日了。
是不是黄光裕对企业战略的判断有道理呢,难道家电零售行业,永远只能小打小闹吗?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短视的,经不起任何证伪的判断,沃尔玛就是靠着零售,多年来稳居全球商业500强的头把交椅,渠道和服务成为它无人匹敌的商业价值。但中国的企业家似乎不信这一套,多年前有个叫做杨斌的人,好不容易积攒了一点财富,因为在中国巴结不到政府资源,匪夷所思地跑到朝鲜,和金氏政权共建经济特区,最后不仅身家尽失,还锒铛入狱。即使是当年曾经靠着满世界闯荡的温州企业家群,如今也是钻破脑袋,要成为政府的座上宾,如此一来,既可以给自己捞一个主流的名分,还可以巴结一些新型商业资源。今天的温州人,已经很难找到当年的游牧精神了。
局面有时候让人很悲观。偌大一个中国市场,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企业家,所有的人都以黑皮为荣,连那些跑到中国来做生意的外资企业,都很快学会了暗箱操作、行贿受贿。思科似乎就是靠着和中国政府的关系才赚得盆满钵满,雅虎为了在中国的利益竟然可以出卖客户资料,澳大利亚力拓公司的胡士泰不走运,因为在中国行贿进了牢房。此情此景,真是令人不解,为什么在欧美市场好好做生意的企业家,一旦来到中国,就成了一群蛀虫,成了一群嘴巴上冠冕堂皇,背地里男盗女娼的奸商呢?
不解决企业家问题才是今天最重要的“中国问题”。这既是一个复杂的分工命题,也是一个复杂的制度改进问题。按照米塞斯的分析框架,当眼下中国大量的官僚经理和大量的市场企业家并存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两个企业家队伍之间的自由竞争,也由此而论:再拿出个4万亿也就不了中国经济!发展市场和繁荣经济只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国经济才有发展。
苏小和只给出了明晰的调查报告,解决问题要靠法律、制度、这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蓝海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