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刘瑜《观念的水位》主要内容

时间:2023-07-08 17:49:2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刘瑜《观念的水位》主要内容

  刘瑜是个太聪明的人,也是个真正聪明的人。但她的书很容易让一些人看了就误以为自己很聪明。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刘瑜《观念的水位》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念的水位内容简述

  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观念的水位》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观念的水位》更生动,更接地气。

  喜欢刘瑜文字的人,在书中仍然可以找到惊喜,她是幽默的:“所谓民主,就是选一个人上去挨骂。”她还是犀利的:“别说什么‘关了灯都一样’,21世纪了,为什么总要关着灯呢。”书中内容,包括、国际时政、政治书评影评以及一些个体化思考的杂论,更为多样化,阅读上带有跳跃感,但并不会有断裂之感,相反,用刘瑜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国值得被反复和清晰地传递”。

  一个更好的社会,更好的制度的降临并不是“自动”的,观念的变化是必要环节,而本书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

  “我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变革应当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

  主要内容摘录

  《自序春天里》

  我不知道人性善恶,只知道人人都追求快乐,而选择的权利--自由--是快乐的前提;同时,权力制衡--民主作为其维度之一--又是自由的前提。

  《素什么质》

  中国社会散沙化,不是强权的原因,而是其结果。

  《民意与伪民意》

  在一个多元意见、选择自由不可能的环境里,民意只能被认为是伪民意。

  鉴定民意的真伪,标准不在于民众选择的那一刻是不是真诚,而在于他们在形成意见时讨论是否自由、观念可否多元、信息是否充分。

  中国人的民主观是“家长式”的,而不是“自由式”的。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看来,领导为老百姓着想,那就是民主了,民众自己犯不着参与到政治决策过程当中去。

  《给理想一点时间》

  “一个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的政府,一定也强大到可以拿走你的一切。”

  相信时间,就意味着相信除了千千万万人日积月累的努力,历史没有进步的捷径。

  制度也许可以一夜之间改写,但是企业家精神、商业家头脑、市场意识,只有通过漫长的学习才能形成。

  历史也许会以进两步退一步的方式螺旋式前进,某代人可能会在那倒退的一步度过倒霉的一生,但我相信在所有的专制者中,时间是最专制的那一个。

  《不知道与宁可不知道》

  “理性的无知”一张选票能改变整个选举结果的可能性极小,为了这张选票而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了解政治实在是“太不划算”。

  刻意的无知可能带来丰厚的利益报酬,在这里,无知是一种精明。选择性的失明则可能带来意识形态上的自我保护,在这里,无知是一种逃避。

  《恶之平庸》

  西谚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漫长,长到处在这个链条的每一个环节的人都看不到这个链条的全貌时,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理由觉得自己无辜。

  而所谓的人性的觉醒,就是从自己所隐身的角色中抽身出来,恢复成独立、完整并需要为自己一举一动负责的人,从制度的深井中一点点爬上来,在更广阔的天空下,看到如何汇成洪水。

  《迷人的愤怒》

  愤怒之所以令人上瘾,大约是因为愤怒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人是需要自我认同的,换个现在流行的说法,人是需要“存在感”的,而正义的自我认识是这种“存在感”的要素之一。……但这些方式看上去都太费劲了,哪有人上网骂人这么高的性价比——这边义正词严地敲三个字,那边镜子里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就已经冉冉升起。

  《肩负自由的疲惫》

  政治学里有一个词叫“批判性公民”。根据这个理论,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众权利和尊严意识提高,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批判性。

  但同时,正是“批判性公民”的警觉,在推动政府完善公共服务。正是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在把这个政府改造得越来越值得信任。

  “试图享受自由的人,必须承受肩负自由的疲惫”。

  《告别印象主义》

  实证精神大约是中国文化里最缺乏根基的传统之一。

  而实证是什么呢?实证无非就是“推敲”二字,就是多问个“此话怎讲”以及“何以见得”。用科学的语言来讲,就是一讲逻辑,二讲论据。在讲求意境美的文化里追求逻辑和论据是讨人嫌的,主要是破坏气氛。

  《弹性的限度》

  “威权式弹性”

  寄希望于持续的政策创新来替代权力结构的改革,也许能走到莫斯科,却很难走到罗马。

  《法治何以可能》

  一个威权主义者和经济放任主义者都经常忽略的事实是:权利的前提本质上是权力,在权力失衡的情况下,法治往往成为泡影。

  《吵吵更健康》

  民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想的自由,因为自由哺育观念的多样性。

  《敲开最好的可能》

  正如市场经济体系中缺少的往往不是资本,而是引导这些资本流向合理项目的中间人,一个正常社会中缺少的往往不是人的善意,而是引导这些善意流向弱势群体的中间人。

  《提问时间到》

  不过如果我是一个议员,很可能不愿去参加类似的节目,因为它实在太考验官员的神经了:你不但要有承担当面批评而保持风度的心理素质,还要有随时可以拿出道理和数据来说话的专业技能。话又说回来,政治家“日子不太好过”不是坏事,因为他们的诚惶诚恐可能意味着民众的大摇大摆。而在官员既无需风度也无需知识的国家里,官员的日子也许好过了,民众的日子则不一定。

  《倒霉的英国议员》

  问题——曝光——改革

  《过去的怎样让它过去》

  那些拒绝从历史中学习的人注定要重复它的悲剧。——乔治·桑塔亚

  一个国家走向怎样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悲剧其实也可以是财富,而拒绝挖掘这个财富则往往导致一个国家在死胡同里原地踏步。

  拒绝反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导致的往往是苦难的死循环。

  《沉默罪》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其不作为和胡作非为一样可怕。

  只有一个独立于权势的法庭才应该同时独立于民愤,否则民愤很可能是平衡权势的一种有效方式。

  《大家一起来算账》

  成熟民主制和不成熟民主制之间的一个核心不同,那就是政治辩论的技术含量。好的政治辩论应当集中于具体的政策,而不是煽情或人身攻击。

  最差的论文往往是最难改的。因为你要评论一个人的论点,首先你要知道他在说些什么,而差论文的特点就是你不知道它在说些什么。就是说,对具体清晰的逃避也就是对批评的封闭。这一点大约不仅仅适合学生论文,也适用于政府报告。虽然现在各国都在提倡政府“信息公开”,但在我看来,如果仅仅把政策“一锅粥”地端出来,既不归纳问题或阐述方案,也不解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公众面对它,就像一个老师面对一篇不知所云的论文,很可能还是不知道如何参与对它的讨论。

  固然,技术化讨论背后往往都有意识形态的影子,但是人们愿意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寻找论据、做出论证,而不仅仅是喊喊口号、攻击对方的“动机”和“人品”,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进步。当然这样“学术化”的政治讨论,相比喊口号和挖动机,相比议会里的揪头发扔鞋子,往往显得枯燥无味,没有娱乐性,但正如偷懒不可能获得科学或者商业上的成就,良好政治也没有捷径。它也许需要“热泪盈眶”或者“热血沸腾”,但它更需要每一个人,上至政治家下至普通公民,从老老实实做政策知识上的功课开始。

  《选举式独裁》

  也许有人要说:管他有多少成就呢!反正他是民选的,尊重民主就要尊重查韦斯的胜利。这就牵涉到如何看待委内瑞拉民主,确切地说,民粹主义盛行的拉美式民主。

  很多拉美国家的民主都有一个特征:它注重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垂直呼应,但忽视政府和立法、司法机构之间的水平制衡。

  而我始终认为,一个健康政治制度的真谛在于制衡,而不是民粹。一个好的民主制度不仅仅在于选举的“那一刹那”政治家是否赢得了高选票,而且还在于两个“刹那”之间的岁月里,能够有制度性制衡来推动不同机构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协商互动。一个只注重垂直呼应民意而忽视水平制衡的政府,也许合法性很高,但是合理性很低。

  《重新发现我们自己》

  国家仅仅是个国民谋求幸福的工具而已。那种把国家无无限神话化的“拜国家教”,往往不过是统治家族、利益集团、阶级自我神话、稳固权力的遮羞布而已,根本上颠倒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熊培云

  《像一滴水一样》

  思想改造的“配方”:资源的垄断式供给+全面改写历史前提下的信息封闭与观念灌输+在群体中孤立个体+强力威胁;以及这种“思想改造”外科手术般的“程序”:封闭的学习文件→组织群体对个体进行批评与攻击→自我羞辱式的检查与“交心”→必要时的惩罚甚至暴力惩罚→纠偏阶段受害者的感激涕零。

  《一九八四》中,历史是不断被改写的——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不同的历史,于是历史就像橡皮泥一样不断被揉捏、被塑造成“政治正确”的形状服务于现实政治。

  读书笔记

  去年在万圣书园见到刘瑜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她的《送你一颗子弹》请她签字,我说:感谢您的前一本书,好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窗的感觉。她边签字边笑着说:是吗,那我可要继续努力了。

  她的前一本书,是指那本《民主的细节》,那时候我刚买了一个kindle dxg,用那个东西开始了最近两年的飙书历程,那时的我刚刚开始伸出触角,关注这个社会,经常在微博上寻找真相、转发真相,在那时来到我面前的刘瑜的这本《民主的细节》,加上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便是为懵懵懂懂的我打开窗户的书,从这些书开始,我逐渐知道了“民主”这两个简单的字背后的东西。

  《送你一颗子弹》一书则更多的是刘瑜作为一个女人的随笔,里面有她生活中的各种感悟,这些感悟细到了——用一位好友的话说——矫情的地步,对我而言,则让我知道了,那个循循善诱剥茧抽丝,用事例耐心的给人讲民主的人,和那个讲自己生活中的吃吃喝喝的小事的女人,其实是同一个人。

  后来今年突然看到她又出了一本《观念的水位》,简介里说,是她的专栏集结成书,在这之前没看过她专栏文字的我心想,遭了,可别又跟《送你一颗子弹》似的都在讲女人心事,不是说不能讲或者讲出来不好,只是我更喜欢看到别的东西。豆瓣里有这本书的试读,在前言里,刘瑜说:“这些文字大多在网上都能找到——想省钱的读者可以放下此书,去买杯拿铁或一碗牛肉拉面。”

  全书读下来,有这样一个感觉,如果你是一个关注社会的人,你觉得社会上有很多的问题,也觉得民主、宪政、法治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觉得所谓“西方民主”并不是那么虚伪,但遇到被称作“五毛”的人时却不知道如何交流,或者根本就懒得交流,上来就恶语相向,那么,这本书可以作为你的教材,可以教你如何跟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交流。书中以社会现象为引子,预设了很多问题,都是经常能看到的,对这些问题,刘瑜并不是一句恶言拍过去,而是一个一个的剥茧抽丝,用顺畅易懂的文字和逻辑,给出浅显又温和的回答。

  当然,“五毛”这个词,作为一个预设的标签,本身就不太合适,好友k说:事物都有它们自己的原貌,可一旦被贴上各种标签,就很难单纯地被看见,真正看见。“五毛”、“公知”便是这样的标签,预设了这样的标签,就已经给自己带上了有色眼镜和变声器,本来可以沟通的事情,也变得难以沟通。对我而言,五毛就是曾经的自己,若在我年少时有人肯这样带我,也不至于年近而立,还在吭哧吭哧的修整我的观念。

  说到用什么样的话语去回答那些问题,龙应台的《野火集》中也给出了她的答案,这里暂不讨论刘瑜和龙应台相比之高下,仅看两书风格,正如两书之名,《野火集》的就像野火一样,干脆、透彻、直指人心,直接把现实和道理拿出来,啪的一声摔在面前,让人无法忽视又醍醐灌顶、大喊过瘾,而《观念的水位》则像水一样,涓涓细流,不急不躁,润物细无声,细细思量,果然有她的道理。

  感谢刘瑜和林达的那些书,在它们的熏陶之下,读起这本《观念的水位》来,难免会觉得有些过于浅显,可能正如书中标题所寓意的:水位已经涨起来了。刘瑜在观念的水位中说:我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变革应当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刘瑜和林达的前几本书,就是帮我涨起了水位,如同龙应台的“野火”给当年台湾的社会变革添了温度一样,我希望刘瑜的书,也能帮助中国的社会变革,增加一点“观念的水位”。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

  《观念的水位》是她近年来的专栏和随笔集,之所以要集结成册出版,还是出于作者对于启迪民智、传递心得的迫切需求。

  刘瑜是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梁文道评价她的文字是替苍白的名词补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时代最需要的营养剂。

  作者环顾四周,发现习惯性谎言对人的智力羞辱还在继续;一句“制度的问题”反复被用以推卸作恶中的个体责任;经济问题道德化,为民粹主义培育着延绵不绝的土壤;以儒家观念或西方极右话语否定“平等”之价值,将自身设置为精英然后翘着兰花指赞美前现代式的精英主义;对精致品味与审美旨趣的追求遮蔽了很多知识分子的真问题意识。

  这本书试图传递的信息是既需要对国家之顽固、也需要对普通人之麻木、乃至知识分子的骄矜说“不”。这本书以一种不艰深不晦涩的讲述,传递着作者对于民智启迪的决心。

  刘瑜认为一个人不可以告诉他人他们所不知道的观念,事实上他只能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所以所谓的启蒙,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对蒙蔽理性的擦拭。

  那么作者是如何对蒙蔽的理性进行擦拭的呢?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

  我们应该如何读书呢?

  在如何读书、读什么书的体验上,你我或许都有着这样的经历,打开豆瓣,亦或是点击当当、卓越准备补充精神食粮的时候,往往都有一瞬间不知所措的茫然。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阅读噩梦,当在阅读一部非常艰深晦涩的经典著作时,寸步难行。大多时候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偶尔似懂非懂又觉得作者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坐在那里两个小时只能翻四页这种体验,好像从沼泽里往外拽一辆马车。

  类似的阅读体验,刘瑜经历过许多,每每都有大声质问作者的冲动。后来细想,与其问别人,不如问自己:既然自己读的这么痛苦,为什么要读呢?

  在年少缺乏自信的时候,一旦不能读懂一本书或者读懂了,但完全不知道她好在哪里,多半会很心虚,觉得责任肯定都在自己身上:这么经典的书我都不知道她好在哪里,一定是我笨极了。既然如此,不仅要接着读,还要在餐桌上不经意的讲道:“其实福柯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具有一种意指共生的关系,而罗兰巴特晚年对欲爱的诠释,构成了对这一关系最好的回应……”

  以至于刘瑜有段时间很偏激的相信,世上本没有经典,装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

  这句话当然过于傲慢,更准确的表达方式说则是:一个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她,而是她真的能帮助你认识所处的世界与自己。如果她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暂时还不够去读懂她,要么是她真的也没什么。

  所以刘瑜现在主张的是,一种从经验、从问题出发的读书态度。

  这个转变还基于一个认识:大多数哲学与社科经典都写作于“实证“几乎不可能的时代。那个时代缺乏大规模民意调查、完整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数据、科学上严谨的统计技术,多数经典的写作方式只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推断到推断,从灵感到灵感。这种写作方式往往能创造出很多很漂亮的很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但是很难校验这些理论的可能性。

  所以作者的读书历程,是一个不断从经典下降为经验,从意识形态下降为实证论证的历程。不是说经典失去了其吸引力,或者我们停止阅读经典

  事实上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不是的重返经典并从中获益,并且吸引我们去重读经典的,是问题意识的箭头,而不是餐桌上的虚荣心。

  例如,作者这样谈到,她以前若是关心“资产阶级的民主是不是虚伪的”这个问题,可能去读马克思、卢梭和施密特,而现在可能去读关于议员投票记录和民意测验对比的研究、投票率和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的研究等书籍、文章甚至新闻报道。

  这些研究也许讨论的都是小问题,但是他们往往用一种有理有据、严格论证的方式来抵达那些小结论。这种虽然微观但严密的论证方式,在我看来,比虽宏大但浮空的论断要有力的许多。

  类似的,我的阅读体验也是,从大型的随机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各个亚组分析之间的差异,从而探索发现最佳效益风险比人群,合理个体化用药。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好书?

  所以我们现在读书并不指望醍醐灌顶,更不觉得书架上有什么神明。

  真正的好书,都向着证伪敞开,而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启示。

  在思考自己要读什么书之前,我们要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的问题才能引向真诚的阅读,阅读如此美好,任何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她的玷污。

【刘瑜《观念的水位》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刘瑜的语录30条10-06

刘瑜的语录39句09-27

刘瑜的语录30句12-05

刘瑜的语录38条12-22

刘瑜的语录35句05-02

刘瑜的语录集合40条01-29

刘瑜的语录合集35条04-01

刘瑜的语录集合39句03-17

刘瑜的语录集合35句08-14

刘瑜的语录汇编35句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