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马特遗书》读书笔记
导语:若不向世界妥协,就接受被它伤害。
《蒙马特遗书》读书笔记一
如果邱妙津还活着,要有四十三岁了,可以完全地逃出年少轻狂了吧。但是,她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出逃了,逃出了人潮拥挤的冰冷,逃向温暖的天堂。自从兔兔(她与女友的宠物)跑去了冷寒宫,她就开始做着去寻找兔兔的准备,这本《蒙马特遗书》就是她准备告别的一部分,是遗书,亦是情书,写给她爱过的,亦爱过她的拉子们。
邱妙津的拉子身份比她的作品更著名,骆以军曾为此愤愤不平,他认为邱妙津是何其优秀的作家,却得不到公众的认同。反而是女同身份湮灭了她的艺术才华。写作累她、身份累她、感情累她,人会被累死,可哀莫大于心死。我曾经见过照片中的邱妙津,超短发、机车装,戴黑超,酷绝的样子,她说她从十几岁开始就明确地欲望女人身体,所以她是兔兔爸爸的角色,她觉得她的女人都是她选来的,她有极强的控制欲。
很多人想读这本“拉子”的身后之作,是抱着猎奇的心理,毕竟俗世对同性恋人的宽容还没达到她们所期望的地步。人们反对一件事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他们与我们不同,而不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读过邱妙津的“遗书”的人,会为她的坦白所震撼,她说,“世界总没有错,错的是心灵的脆弱性,我们不能免除于世界的伤害,于是我们就要长期生着灵魂的病”。她觉得她所失掉的爱情,是因为灵魂生了病。她一边对那个叫“絮”的姑娘倾诉爱恋,一边对她的拒绝躲避表达仇恨;她一边对絮说,我用灵魂爱你,一边用身体出轨释放恨意。她伤人,也自伤,就是她不懂向这个世界妥协。她要灵魂,更要肉体,她希望二者和一,这是纯粹的爱之洁癖,可这洁癖在世间没有生存的氧气。
邱妙津说,“不喜欢世上有这么多伤害,当世界上还是继续有那么多伤害,我也不要活在其中。”由此可见,她是个爱情的理想主义者。可她不知道的是,世界上有多少爱就有多少种伤害,爱是牢笼,也是桎梏。她觉得自己是非世俗的人,所以她恨透了絮的背叛,生活、意志和身体的背叛,她都完全不接受。她像世俗的浮萍,找不到完美的同类,只有被异类无情地伤害。可她说,你们为什么这么奇怪地看着我?我也是人类。的确,她的爱是人类里最坦荡、最炽热、最洁净的。
我曾经问过一位法国人,怎么看待出轨?他说,如果他和妻子长期在一起,妻子出轨的话,他一定会去检讨自己哪里不对;如果他长年在中国,妻子这样做的话,他完全可以理解。这就是法兰西浪漫国度缔造的妥协者,他懂得自我解脱,打破世界找出口。可邱妙津却是“出于爱的不爱和出于不爱的爱”之间的混沌者,她挣扎、她悔恨、她抗拒、她施暴,她献出一个真实、诚信的自己,终于,迷失在死亡里。
拉子们在现实中所承受的生存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占绝大多数的异性恋者早已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地审判她们的爱情。《蒙马特遗书》为我们敞开了她们的爱之世界,令我们为之心动,为之哭泣,令我们洞悉她们的欲望之美。当读到邱妙津给巴黎五个中心写信,询问卵子与卵子结合,是否可以生育时?我哭了。她们之间已经在承受自然的负累,我们何苦还要再向她们施以冷暴力。 我觉得温特森是强大的,这位英国著名的女同作家,有傲视群雄的勇气,轻视一切不认同她存在的.人。与她相比,邱妙津仍然是个内心温婉的东方女性,尽管外表硬朗,可她还不懂得如何用爱去伤害。她想把这本小说叫做,“致我所深爱人们的遗书”她对爱感恩,向爱致谢。
合上书,我仍在想,自杀的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邱妙津的死是因为爱多还是恨多?她一直都像个斯巴达勇士,自己与自己作战,身体与灵魂作战,生命与死亡作战!她说,她必须以死的方式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她输了,还是赢了?
《蒙马特遗书》读书笔记二
邱妙津和顾城是同出一辙的灵魂,他们是由百分之百的毒性、百分之百的香气、百分之百的敏感度调和而成的。他们天生就渴望绝对,他们天生就面朝死亡。世间行走的时间里自然会经历巨大又巨大的痛苦,但想必也能获得纯度极高,我们无法体会的幸福。
邱妙津对于潜藏在自我内心最明亮的特性已迷信到不能再深,那些纯粹、绝对、永恒都已经被着成了欲滴的纯白色,她即使与絮一直相爱,(当然,这对于厌恶他人性的灵魂来说几乎不可能)也会走到死亡。与其说絮是她无可奈何的命运,不如说她灵魂的材料构成就已经规划好了她命运的长度及上面布满的酷刑。这才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与她是不是失去最爱,是不是同性恋都没有关系,死亡是一个打算完全遵循自己规则处事又不幸拥有超乎寻常的敏感神经的人的必然归宿。
这样的灵魂美好是美好,但太危险,纯度太高的事物都太危险,这当然是功利的自我劝告,这其中就有邱妙津痛恨的他人性,但是她不知道人和人之间的千差万别也许本身就是命运的镌刻,那种虚伪性、自私性、不诚实,很多都来自对于信息的接收处理后的积攒,能力的强弱导致看待世界的方式截然不同,但是,对于迷信绝对美好的灵魂没有道理可讲,他们通常有天才,有热情,尽情的爱世界,他们学不会平衡,也不屑,他们敌视一切中规中矩的价值观,认为那是体态卑微的求饶,他们单纯又幼稚,永远不想长大,但是他们不知道,一个不愿长大的人有原罪,他会连累许多人,他会让环绕周围的人被迫的加速成长,甚至灵魂受损。
他们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的纯洁性被人类放在最最高处,标志着人类可以完全放弃动物性,到达精神的顶点,可是下面是一寸寸深埋的沉默与哭声,那些如提奥般的人物光辉如此也成了神的祭品。
我非常着迷于这些短暂却炙热的盛放,但我也并不愿不断反省自身的迟钝和苟且,这是大自然的布置,有些生命能生存于悬崖峭壁,有些生命连在温室里也常常命悬一线,各种生命各有各内在的精神,造物主是在高远处绣一副图,而我们也许只能看见背面乱七八糟的走线。
几年前,我看顾城的《英儿》和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时痛哭不止,那种惋惜和着迷不能言表,那种天才体内绝望的、自毁的孤独感总会很轻易把我打倒,当时只能明白世界残酷,做人不易。事到如今,遇见相同的灵魂时已经不再会被巨大的悲伤淹没,并不全是成长导致的世故,而是明白世界有自己的节奏,每个生命也有自己的节奏,不能彼此倾听的时候也许结束既是最有力的退让也是最圆满的和睦。
每一个完美、激烈的灵魂都极爱这个世界,这是现在的我能认知到的。
PS:不要因为邱妙津的作品用了一种几乎满足读者窥视欲的结构和形式就把对人格和道德观的讨论加入评价作品中。这完全是两回事。再缺失的人格都可能创造天才的作品,最忠实于自己才是作品应当的道德观。邱妙津这份作品对我来说最成功的就是自我呓语的专心。最终,不是她的深度成就了这部作品,是她用尽生命的自说自话使作品有了表情和姿态。
【《蒙马特遗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利昂和多特》读书笔记12-07
汉娜阿伦特的读书笔记01-09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读书笔记01-05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01-13
《玛特廖娜的家》读书笔记01-26
《送你一匹马》读书笔记01-14
马蒂森写作课读书笔记12-23
《马提与祖父》读书笔记优秀范文12-19
草房子细马读书笔记范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