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阿城《孩子王》的感受
读阿城《孩子王》的感受一
什么是教育,读了十二年书,到头来是不是感叹:十二年都不是在为自己而读,而是为了应付而读呢?寒窗苦读十几年,如今哪里能胜小孩子?
作者以中国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知青盛行为时代背景,写了一位生产大队的老干,被调到当地村庄的一个学校教初三学生语文。他以前是一位知青,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在生产作业中有丰富的经验,他就是这么一个踏踏实实的人。他的踏实和求真,正指导着他的教学,他教学生要务实,作文要写得真实,而不是背抄文章;他教学生要求真,今天的作文不可预知明日之事;他就是那么一个求真务实的人。
小说的特点一开始就已经淋漓尽致地告知读者了:注重细节。如果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这本小说无疑就是绝对的成功。描写非常注重细节,若不往下看,我还真以为这是一本侦探小说呢。大概读之前,我一直在看《The crowd》吧,忽而转看这本小说,不免觉得不费任何思考能力,并且仿佛我已经经历过,或者翻阅了解过这里面的那个时代。或许这是这本小说的另一个特点吧:语言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当我读到“我”被调去当教师后,回宿舍收拾东西时,和老黑他们的对话。“学生闹了,就这么打。”读到这里时,我终于知道这个时代的教育背景是如何的难堪。家长都支持打学生!鼓励打学生!或许因为我受到了现在教育学的授课老师的影响,听到“体罚学生”之类的字眼,我就有种现代教师的情愫:老师只是一枚引导方向的指针,除此之外没任何权利。当作者费重笔墨写王福父子时,我大概能想象一个健壮的哑巴男人,在农村是如何地受人嘲笑、任劳任怨。和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情愫。或许是王七桶受到了欺凌和嘲笑,终于知道教育的重要,而鼓励儿子好好读书;或许是王七桶深知自己生活得无可奈何,却不能让别家孩子想他们父亲嘲笑他那样嘲笑他的儿子,而鼓励孩子读书。但无论是哪种猜测,王七桶是鼓励孩子读书的。在村里王七桶是唯一的公认的傻,的确,他真的是唯一的傻。
可以想象,孩子读了十几年书,还是回到生产队里工作,生产队上只要劳动即可,文字这东西很难接触得到。在村里学校读书,学生只是在熬日子,只要熬过十八岁可以去生产队了。学校就毫无作用了?!认识到这点的“我”,却坚持鼓励学生识字。但当我看到“我”在教育学生正逐步走向“成功”的时候,在“我”正在教学生写真实的,现在的,实在的文章时,“我”被拉去跟上层谈话了,最后我情理之中地被调回了生产队。一首由来娣和“我”创作的歌曲吼起时:
一二三四五
初三班真苦
识字过三千
毕业能读书
五四三二一
初三班争气
脑袋在肩上
文章靠自己
留下了一串让人陷入沉思的思考题。教育应当如何?那个时代的教育为何这样?难道在这么一个社会,真实的文章真的要绝迹?。。。
“我”看一看,在慢慢地走,不觉轻松起来。但读者读到这里时候,难道不沉重起来了?再想想现在的教育现状难道能轻松起来么?或许当学校去了那个标签时,教育才能真正地算得上进步。
读阿城《孩子王》的感受二
在飞机上读的《孩子王》,到结尾“‘我’留下字典,轻松地慢慢回队”,眼泪水就流出来了。放下书,拉下遮光板,看着外面黑到看不见白云轮廓的夜,深吸一口气,重读一遍,又是一阵喜悦,真是好运能读到这样的好故事。
“三王”之中,《孩子王》是篇幅最长的,不过内容却是三篇之中相对简单的,所以读的很快。我认为,与《棋王》中两条线索及震荡人心的场面和《树王》中两个隐藏的对立人物构成的几组激烈矛盾及其引申出去的深层含义不同,《孩子王》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教学故事,顺便牵连了些阿城的文学主张和对人事真情的肯定。十年的背景并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因为,很实在的,故事中“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不特殊,十年动荡会有这种情况,到了现在,也不是没有,只是程度上和一些细节的差别罢了。
《孩子王》的情节比较简单:“我”作为知青下乡劳动,因为全队也就“我”一个人是正经读过高中的,我被调到学校教一个初三的毕业班。面对极为糟糕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成果,我决心以己之力做一番改变,可在初有成效之际,却因为不按课本、偏离指导思想的教学又被调了回去。
刚刚知道要到学校教书的“我”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一些得意,毕竟有人看得起。为了给学校和学生一个好印象,还特意换上干净的衣裳和新鞋新袜子。能够离开劳累的农活,与同样读过些书的老师们一起从事“有文化”的教育工作,在日子苦哈哈的主人公的眼中看来,的确是一件大好事。不过在另一方面,因为也只读过一年高一,自己也不算多有文化,还是怕误人子弟。
可是到了学校,情况却有所不同,管事的老陈小学毕业,也在像模像样的教初中生,其他人都差不多,按她们的话来说反正毕业了,也没什么高中给这些孩子读,学完就是了。况且课本上面都有规定,照着教就是了。生产队每次发批判材料从来不缺,可学生们就是没有课本,老师上课在黑板上抄,学生在底下抄,抄完了一节课也就差不多了,快下课了老师要是实在想不出什么好说的,就让大家唱歌,震天价响,绝似吵架斗嘴。在这样的环境底下,学生们实际上受到的教育实在少得可怜,读到初三,不仅不认识多少字,碰到一篇文章,连说的是什么也不清楚。
怎么办?没有书,上什么学?老师自己没有文化,又怎么去教小孩?不花任何心思在教书上面,孩子又会用什么心来学,又会学到什么?小孩子来学校读书,大多也不是真心实意的,只不过是因为没到十八岁不能工作,没事情做,上上学读读书算了。这样的情况造成的结果显而易见:读了文章,不知道什么意思;似乎识字,可动笔写,一大半错字别字;初三的人,写作文讲一件事情,说一个人都写不顺。社论上的话却来得个熟,不用教。出个庆祝国庆的作文题,学生们就能把去年的十一社论抄来,一点儿不过时。看到这样的情况,与想象中的情况大相径庭。“我”这个高中生,被迫做了回理想主义教育工作者。在那样的环境底下,没有大声疾呼,也没有跟老陈据理力争,因为其他人根本不会理解,即使理解,也不敢违了上面的意思。“我”只是对自己班的孩子们进行了一番自己认为这个年龄孩子应该接受到的教育(实际上小学就应该了):第一件是认真写字,要清楚,写不好看没关系,但一定要清楚,一笔一划。第二个就是作文不能再抄社论,不管抄什么,反正是不能再抄了。不抄,那写些什么呢?听好,我每次出一个题目,这样吧,也不出题目了。怎么办呢?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这两件事从现在来看确实太简单了些。写清楚字,写顺文章。好像是不值一提的事,可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安身之本啊。“我”并非什么教育专家,不懂什么教育方法,不懂什么教育心理学之类的学问。这也就造成了“我”的教学也并非十全十美,当中比方说没有循序渐进,孩子们连连贯句子都不怎么会造就开始写文章这样的方法确实可以再思考一下。可在歪打之中,还是不经意的做了不少值得赞赏的事,碰到王福第一次交上的作业:
“我家没有表,我起来了,我穿起衣服,
我洗脸,我去伙房打饭,我吃了饭,洗了碗,
我拿了书包,我没有表,我走了多久,
山有雾,我到学校,我坐下,上课。”
我不觉笑起来,说:“好。”迈到前边,将纸放在桌上。这个简单的表扬给了平时写惯了“红旗飘扬,战鼓震天”的孩子极大的鼓励。
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与同学校的老师,与教育科的干部相比,“我”是一个心底还留存一些常识的人,不懂大道理,却又不甘这样随波逐流,误人子弟。这场微小的教育革命,体现出了阿城小说中的一些共性。阿城小说中的动荡十年,与之前读到的王小波、张贤亮笔下的有着不同的风貌,人们并不都带着虚假的面具(《孩子王》中的老黑就是一个典型,只读了一年小学却仍不为外物磨损自己的真性情,对知识也实在敬重);矛盾冲突也不激烈,不会有《黄金年代》里有些与世为敌的主人公,也不会有仗势凌人的队长,大家基本上都心平气和,讲些道理,没有达到一切和仇视一切的角色;主人公特别,对现实都有迷惘(如《棋王》对追忆过去书香和优越环境和坦然面对现在贫困生活的摇摆和《孩子王》中对人和自然、先进与落后、张扬和内敛、强与弱的多重思考),有知识积累(“三王”程度各有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有常识。
常识,这东西,常常被我们忘却,所以有时候会听到这样一句笑话:“常识常识,常常会忘记的知识。”挺悲哀的。在那个时候,似乎情况比我们现在更严重一些。这也就衬托出了“我”当时仍能有些朴实的常识的可贵,也就让那些孩子在“红旗飘扬,战鼓震天”的浮躁后还能踏实下来,好好说话,好好观察生活的归真更加让人感动。在这里,我很想引“我”在离职前给孩子们布置的作文:
又是王福先交上来。我拿在手中慢慢地看,不由吃了一惊。上面写道: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世界中力气最大的人。他在队里扛麻袋,别人都比不过他。我的父亲又是世界中吃饭最多的人。家里的饭,都是母亲让他吃饱。这很对,因为父亲要做工,每月拿钱来养活一家人。但是父亲说:“我没有王福力气大,因为王福在识字。”父亲是一个不能讲话的人,但我懂他的意思。队上有人欺负他,我明白。所以我要好好学文化,替他说话。父亲很辛苦,今天他病了,后来慢慢爬起来,还要去干活,不愿失去一天的钱。我要上学,现在还替不了他。早上出的白太阳,父亲在山上走,走进白太阳里去。我想,父亲有力气啦。
我呆了很久,将王福的这张纸放在桌上,向王福望去。王福低着头在写什么,大约是别科的功课,有些黄的头发,当中一个旋对着我。我慢慢看外面,地面热得有些颤动。我忽然觉得眼睛干涩,便挤一挤眼睛,想,我能教那多的东西么?
我不会说,王福到了这个程度就不用继续学下去了。人长大以后,当然还有不少东西需要去学,可是,正如作者在这里缓缓的描写:“我慢慢看外面,地面热得有些颤动。我忽然觉得眼睛干涩,便挤一挤眼睛,想,我能教那多的东西么?”我们都能在王福简短、有些不通顺的文字里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情感。这种情感,我们不会在“红旗飘扬,战鼓震天”里读到,也不会在王福曾经“我家没有表,我起来了,我穿起衣服”这样的文字里读到。必须指出,不能真情至上,《孩子王》给了孩子们纯真心灵的复兴,也实实在在给他们表达自己真情实感、说自己心里话的途径,是知识无用时代的革命。
说到现在,你能说我们就很好了么?如今知识有用,顶大用,高考成功似乎就意味着不错的未来。可我们的知识,究竟有多少是固化的?我们看似崇尚知识,实际上不是拿知识当作“成就自我”的工具,这种崇尚,难道不是更深的伤害?原来是忽视,现在是喊着尊敬的口号进一步的蔑视。我们小学时候会用“回家的路上,我们回忆着这一个意犹未尽的一天”或者“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将来的富强添砖加瓦”,中考的时候,会有“五段三件事,纵式结构,人生成长”的作文套路,高考写些大家都会说,却又常常不认可比如“人不应该只关注钱财”的话,而到最后填志愿大家全填财会专业。我们学了数学,大多数人却从未考虑到这门学科美丽的地方,不会从其中很多解题思路中发现人生的哲理,反而一味谴责应试。知识,知识,究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而教育,究竟应该是怎么一个模样?这件事,我们得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况且正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教育也一定会与时俱进,不会停留。可阿城在《孩子王》中,说出了一个我们都可以承认的公理:用心教,用心学,用心对待知识。这个,我想,是毋庸置疑的吧。在文章的最后,革命遭遇了失败,这个结局似乎是注定了的。可是我服输吗?我觉得并不是,当我们读到:“‘我’带走孩子们给我留下的最后一次作业,趁了大雾,掮行李沿山路去三队。太阳依旧是白白的一圈。慢慢地走,不觉轻松起来。”我们似乎又感受到了《棋王》中的那股子仙气,那股子坐看云起的平静,孩子们的将来,在初三最后的一段时间,可能会在遭遇一位得过且过的老师,可是,“孩子王”为之付出的努力的勇气,我想,会留存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在将来,还会看见那轮美丽的白太阳,还是会感慨重新获得力气的父亲,他们会遭遇失败,会颓废,可要是想到这次“不入流”的教育革命,是不是还是会重拾信心?就像故事的开头,提到了是发生在1976年,回过头想想,阿城应该也是有希望的吧。
【读阿城《孩子王》的感受】相关文章:
孩子王2015校园招聘信息07-24
读西游记的感受04-25
读朝花夕拾心得感受范文06-09
与孩子共读《鼹鼠的月亮河》的感受09-23
感受父亲 感受父亲节07-18
★感受上海感受速度作文2篇07-21
军训感受07-31
开学感受09-08
感受母爱09-09
感受快乐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