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

时间:2024-10-19 11:07:3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和自由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1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这本读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更加了解儿童的心理、诉求、想法。这本书告诉我们,儿童教育同样要与时俱进,给我带来几点儿童教育的思考。现今我国发展很快,儿童物质生活丰富,现在的儿童还需要什么呢?

  一、儿童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鼓励。大部分的人平时都会给孩子买很多的东西,可是那并不是他最想要的,只有理解和疼爱才是孩子最需要的。请减少与别人孩子的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没有盛开的花朵,请耐心等待他盛开的高光时刻。

  二、儿童需要家人的陪伴。只有时常陪伴在儿童身边,儿童才会感觉到开心快乐,儿童才会感觉到被重视。现在好多儿童一上小学就被父母送进寄宿制学校学习,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缺失了幸福感,更有严重者学习很差,不愿与人交流,甚至发生自闭现象。还有好多农村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很少陪伴孩子,让童年时光失去了色彩,等到孩子大一下进入叛逆期,出现很多过激行为,父母想挽回时就晚了一步,请抽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度过美好时光吧。

  三、儿童需要玩耍时间。现在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抢跑,提前学习与自己年龄不符的知识,而忽略了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就把孩子的创造性给抹杀了,提前学习的知识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创造力,甚至让孩子收到伤害。有个小女孩,小学六年级钢琴十级,为了练好琴,父母费心费力时时监督督促,孩子为了不练琴,把水故意洒在钢琴上,后来钢琴十级证书拿到手后,孩子再也不愿碰钢琴一下。

  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应该重新审视,要符合现在儿童发展的需要,保护儿童恰当的接受教育,尊重儿童的玩耍权利,陪伴好儿童最重要的一段时光。这就是我的读书感悟。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4

  自由怎样给孩子带来纪律?有了自由,孩子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兴趣,TA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规律,TA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控力,最早的纪律形成了。

  什么样的纪律能超过这种自发的纪律呢?

  有人说:被老师/家长用惩罚和所谓教育的方式,来约束和管制的孩子,也很守纪律。也许表面看起来是这样,因为孩子惧怕成人的威力。但,长期被约束的孩子,一旦有了自由,会失去做事的主动性,就像学校好些孩子,家长一不督促成绩就下滑。他们有了自由后,不知道要做什么,无所事事,或等着被分配任务。

  可以说,这样的孩子已经不是自己的主人了。事实上,创造力就是被这些东西一次一次抹杀了。因为创造力是自发的,别人安排不来。而无形中的一种禁忌使孩子不敢去想,不敢去超越这个范围以外的事。这种不是自己主人的状态,若得不到合适的环境去修正,将一直延续到成年,直至生命结束。

  关于不是自己的主人,举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个小女孩平时由保姆带,只要她一动水龙头,保姆就说:“不要动,不可以动,你会把衣服搞湿的。”每次都重复。注意,每次都重复。

  保姆肯定是出于怕麻烦的心理,衣服湿了得洗。后来,这个小女孩去她外婆家玩,外婆家的花园里有个喷水的喷头,小女孩非常想动这个喷头,但她停止了,外婆说:“你动呀,你为什么不动它?”。小女孩非常矛盾,但她最后还是说:“我不能,我不能动它,我的保姆说我不可以动的。”

  外婆说:“她不在呀,外婆让你动呀!",小孩说:“不,我不能动。”

  保姆虽然不在,但依然控制着这个孩子。小女孩做什么听不了自己的心声,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她已经不是自己的主人了。

  当一个人不能成为自己时,就会出现矛盾和挣扎,痛苦就产生了。这也是成人所谓的“心理障碍”的起源。是时候问问自己了,面对自己不敢去做的事情时,自己在害怕什么?是谁把这份恐惧植入你的大脑的?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2

  这是第一本让我这么靠近儿童的书,它让我看到了关于儿童内心世界的种种,从书中的每个事例中都能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些孩子们的生命状态,能看到在爱和自由这个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的专注和认真,能看到在成人们以“爱”的名义压制下的儿童的痛苦和无助,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看见过但却真实存在的儿童心理。

  从书中得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真正爱孩子,就做孩子精神上的支持者、服务者,没有毁灭,没有必须,让孩子自身的想法、语言、动作得到释放,这些行为无关对错,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表达方式。我们只需要保护这些纯粹的天分,而非去干涉儿童的本性。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都已然蜕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整体,有自身的灵魂,自身的思想动作,自身的存活方式,我们爱他们,爱的是当下的他们,而不是把我们思想里所认为的“为孩子好”强加给他们。孩子有他自身的成长,他是自然的一部分,希望不要让儿童的天分在我们的强制过程中丧失殆尽。每个孩子的本性都是自然而生,而成人所谓的道德理论对错与孩子本身并没什么关系,但成人却时常拿着自身的经验去干涉孩子的自然秉性,而没有人想着让孩子去做他自身,成人们大概都不觉得孩子也是有感知力、创造力、有自身思想的独立的人。

  不过只说要给孩子爱和自由很简单,要做到确实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毕竟都是在中国式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我们大都被传统的教育文化所局限,那些根深蒂固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大多时候没办法真正做到给孩子爱,我们大都以为管教孩子那就是爱,强制孩子学各种知识那就是爱,甚至打骂都变为爱的表达……没有谁去在意孩子的内在需求和想法。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也是其中之一,用着强压管制的方式去对待我的弟弟妹妹,我一直认为他们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是该说教他们才会变的更好,看这本书我边读边内疚我给他们带来的伤害,现在我有必要向我的弟弟妹妹深深地道个歉,我愿此刻开始用我满满的爱和温暖补偿他们! 也有很多家长打着爱的名义让孩子学习好一点,学的多一点,是为孩子好吗?还是满足成人的虚荣心呢?在外人面前说:看啊,这就是我的孩子,他懂得那多知识,他多棒啊!是真的棒吗?如果孩子成绩差一点,或者某方面不如其他孩子,有些家长就开始念叨了:你看人家那孩子怎么就那优秀……我从小就有一个对手,而且是我永远也比不上的对手,就是“人家那孩子”。其实孩子不用每件事都比别人做得好,他可以没那棒!孩子并没什么错,他就是他自身。

  给孩子足够多的自由,才能让孩子最大限度的了解一切事物的规律,孩子才有机会深入的去认知,这就是充分发展潜能的自由!当然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的基础上的.。然而,在蒙氏教育理念里:纪律必须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因为是自身的主人,当你是自身的主人的时候,当你自动遵循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那你就有了自我控制能力了,人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称之为纪律。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理解的守纪律,就是听爸妈或者老师的话,很乖很安静地坐在那里。其实儿童是非常愿意遵守规则的,他们常常在游戏中自发的约定一些规则并且很好的遵守它,但这些规则都必须是和儿童的内在发展和谐的,是儿童在生活中、在与同伴游戏中自身建立的,是和幼儿的内在需求没有冲突的。对待孩子最好的态度就是让孩子按照自然的状态去发展,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理解,让孩子能在自由中发现规则,他们会自然的把规则带进自身的生活里,在自然中与生活和平相处。此时候规则对孩子来说大概不是一个约束,是大家一起建立起来的平等基础。

  曾经在微博中看到过一个故事,在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在和孩子玩扔球的游戏,老师扔了一个球给孩子,孩子没接住,此时老师说:“笨死了,连个球都接不住!”接着是孩子把球扔给老师,结果,老师也没接住。于是老师就说:“笨死了,连个球都不会扔!”这个故事一直记在我心里,看过之后心疼了很久,心疼故事里的那个孩子。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拯救那些在被成人各种压制的孩子,在这个环境里,孩子有什么错?爱、自由、规则、平等,在这里孩子什么都没有,长大后让他怎么做一个平等的正常的人。真心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的成长。

  我们要真正的学会爱,就要先放下心中的假设和期待。没有你的预料,事情按照它的发展轨道去发展,不要在孩子还没摔倒的时候,你就一下把孩子抱到一个安全区域去,并吵骂他不让他去危险的地方玩。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用生命去感知,知道孩子的内在想法,给孩子他真正需要的爱,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健全的成长。爱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大的宽容和理解。

  作为一名刚刚踏进幼教领域的工作者,遇见这本书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特大的幸运,它让我得到的不但是固有观念的转化,更多的是让学会了该如何去爱。爱你如是,非我所愿。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3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讲述爱、自由和秩序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人类内心的本质和关系。作者认为,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创造出秩序和自由。爱是一种无条件的情感,不受外界的影响,但它也可以被转化为一种条件,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存在。

  作者认为,自由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因为它能够让人们摆脱束缚和限制,追求自己的真正幸福。自由也是一种责任,需要人们自己来维护和保障。

  秩序和自由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类内心的本质之一。秩序和自由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只有在秩序和自由的基础上,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潜力。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爱、自由和秩序是人类内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爱的力量,才能够创造出秩序和自由;只有通过自由的责任,才能够维护和保障秩序。只有在秩序和自由的基础上,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潜力,获得真正的幸福。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4

  每年夏天,总有很多小孩子溺水的新闻,令人心痛。前段时间看到北京一位妈妈带着双胞胎女儿去青岛海边,一低头刷手机的功夫,孩子就不见了。再见到孩子就已经是天人永隔,何其悲怆。

  每当这个时候,舆论的发酵点之一,就是父母这一项重要工作竟然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父母这一项工作,从天而降。你甚至不用做任何事,就获得了爸爸妈妈这个角色。

  我的闺蜜孕中期,有一天说她自己前晚看怀孕生娃的帖子,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学会喂奶,吓得睡不着觉。后来看到别人帖子里说,小娃娃一生下来自己就会吸奶,才终于不紧张了。

  我这个比她老资格的妈妈,第一反应是,耻笑她,“哈哈笑死我了,是啊,娃自己会吃奶的。”

  后来仔细想想,虽然我自诩要学习做一个好妈妈,但是看来“不用学习,养娃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观念在我心里也还是非常顽固的。

  这几天看了《爱和自由》这本书,深以为然,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首先简单概括一下这本书:

  爱是独立的前提,自由是成为自己的前提,有了爱和自由,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作者的核心理念来自蒙特梭利教育观,0-6岁是孩子“吸收性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知识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否以其自我发展的.方式探索世界,慢慢从感觉走向概念。父母,能做的是以稳定的精神状态,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体验平台,给予爱,给予自由,帮助他,满足他成长的需要。并且,不错误邀功。这样,孩子才能创造一个完整的自己。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5

  忏悔者爱德华,阿尔弗雷德家族最后一位君王,死于1066年1月,没有留下一男半子。据说,爱德华曾制定其第二个侄子诺曼底公爵威廉为继承人,但也有人说,爱德华在病榻上推翻了这一遗嘱,改由自己的妹夫哈罗德·戈德温伯爵继承王位。历史上认为,威廉收到教皇的支持,而哈罗德被英格兰贤人会议推举。

  哈罗德加冕后,威廉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威廉的嫡系部队是诺曼人。诺曼民族尚武好战。10世纪时诺曼人征服了法国北部的维京人。哈罗德准备迎战威廉的入侵时,看到了凶险的征兆:1066年哈雷彗星穿越英格兰。最终,戈德温三兄弟战死疆场,1066年圣诞节,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威廉顺理成章加冕为威廉一世,正式成为英格兰国王。

  对英国人来说,诺曼征服是一场灾难。本地贵族被夺爵驱遣或没收财产,本地贵族或逃亡、或流散欧洲。威廉开始了一个绝对君主的统治。他将英格兰作为自己的囊中之物,随心所欲的处置。

  盎格鲁编年史记载:他要求彻底进行财产清查,不能隐瞒一寸土地、一头公牛、一头奶牛、或者一头猪。调查成果就是我们熟知的《末日审判书》(DomesdayBook),也称《最终税册》,为了收取租税,调查细致严苛,被调查者如履薄冰,好像在接受末日审判,故调查结果被称为《末日审判书》。威廉几乎将整个国家分赐给他的雇佣军和忠实的臣下。至少92%的土地封给了生于海峡另一边的人,200多名大地主中只有两个是本地人:阿尔丁的索克尔和林肯的考斯文。当新贵族安顿下来开始享受他们的特权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被淡忘。诺曼征服,也将英格兰置于讲法语的贵族统治下。

  盎格鲁—撒克逊人,尤其是伦敦商人,有意识的藏起了他们的英吉利身份,口音带上了法国腔,以便跻身上层社会。想攀高枝的不限城里人,历史学家发现,1114年的.某个农庄,登记薄上尽是索朗、雷诺等很法国的名字。哪些古英国名字,只有5个幸存下来了:阿尔弗雷德,埃德加,埃德温,阿德蒙德,以及至今仍然很流行的爱德华。英国人战败不仅导致诺曼名字流行,就连肉类的词汇也可见一斑。说英语的农夫招呼家畜用的是最质朴的语言:cow,pig,sheep。现在诺曼领主的餐盘纷纷换成了法语词语的新名字:beef,pork,mutton。

  政治词汇也未能幸免,“贤人会议”、“习惯权利”等词语渐渐绝迹,新涌现出来的是“效忠”、“封臣”、“佃农”、“农奴”等。朝向个人自由、契约自由以及平等使用普通法的进程被阻断了。“英国人高声哀叹他们失去的自由,不断谋划怎么撼动整个如此严苛、忍无可忍的枷锁”。砸锁诺曼枷锁的想法,激励着后代英国人与斯图亚特王朝展开斗争,后来又在北美的革命中复活。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6

  《爱和自由》这本书不知不觉中已经翻看到第十二章了,很高兴越来越多的网友跟着华衣一起读好书,谢谢你们的支持!华衣一定继续努力得为大家推荐好书,认真写好读书笔记,我觉得写的过程也是自己审视自己育儿的一个过程,也是提升自己的的一个过程!

  第十二章又有很多地方被华衣圈圈点点,因为有太多的共鸣!

  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旁边观察,逐渐理解并适应这个环境,这需要耐心和时间。事情总是这样的,说原则的东西、抽象的东西容易,生活的事情、具体的事情做起来就不容易。这里孙老师指出了许多家长都容易犯的一点:没时间!我们经常会抱怨没有时间跟孩子一起读书、交流,没有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感受。而好不容易和孩子在一起时,我们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心不在焉,不去理解孩子。

  可是正如孙老师所说的“原则的东西、抽象的东西容易,生活的事情、具体的事情做起来就不容易。”,对于一个自由中的孩子我们要付出的是大量的工作和精力和时间,成人大多不愿意把时间放在孩子身上,挣钱重要,看电视重要,聊天重要,睡觉重要……这其实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华衣很赞同孙老师的说法:在人的一生,拿出6年时间给孩子,并通过孩子发展自己,是最有价值的。

  心理学家认为:在儿童期间,一是建立儿童完整的人格和开发儿童的智力,另一点就是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审美观建立的好坏,决定孩子从小到大能否远离丑恶和犯罪,也就是说审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道德观。

  在这里孙老师举了个儿子吃豆沙饼追求完美的实例,华衣惊讶得发现彤彤也有过这样的“追求完美”的情结,也就是她所说的“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相信这样的事情,很多父母都有可能经历过,这也说明“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而成人误解了孩子的本意,儿童认为掰意味着破坏了一个整体的完整,咬一口却不算破坏。这便是孩子的内心所认为的。而当时彤彤让妈妈吃时,华衣也曾经贪图方便得掰过一点给他吃,结果当然是跟孙老师一样得到类似的遭遇:彤彤不吃那块被我掰过的饼,他硬是哭着闹着要新的饼!华衣当时没有去细想这个原因,只是心里虽然生气还是强压着,又递过另一块豆沙饼,而彤彤也跟孙老师的儿子一样立即高兴了起来,还很大方得让妈妈在他那个饼子上轻轻得咬一口。然后彤彤就甜甜得冲着我笑着说:“妈妈,我爱你!”

  现在回想起来,原来孩子都是如此聪明的,又是如此维护着他们的物权的,当你突然夺过属于他们的饼时,他们已经觉得物权被侵犯了,接着你的掰,更加破坏了他们追求完美的情结,孩子因此而哭泣。成人们一般都无法接受孩子此时的这种哭泣,认为他们是在胡闹,无法去理解孩子的这一行为。

  有了爱和自由,儿童就具备了基本成长的条件。有一天,自由和爱就会在漫长的儿童时代过去后,在一个人身上形成最美的、最崇高、最具人格魅力的品质。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7

  以下是关于爱和自由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1. 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它不求回报,只求真诚。爱可以跨越国界、种族、文化和性别的差异,因为它是一种普世的情感,适用于所有人。

  2. 自由是一种权利,它使人们能够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自由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选择。

  3. 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权利和自由。自由和权利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互相尊重和保护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和平等。

  4. 爱和自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在爱和自由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 爱和自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它们是人类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爱和自由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6. 爱和自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也是每个人应该追求和实现的人生目标。只有在爱和自由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自我超越和成长。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8

  《爱和自由》是著名心理学家、作家萨提亚·娜拉所著的一部心理学著作,书中探讨了爱和自由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获得这些重要品质。以下是摘抄和感悟:

  1. 爱和自由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我们需要爱和被爱,也需要自由和独立。

  2. 爱和自由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爱,自由就会缺乏意义;没有自由,爱就无法存在。

  3. 爱和自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缺乏爱和自由时,我们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当我们拥有爱和自由时,我们会感到幸福和满足。

  4. 爱和自由的品质是人类内在的核心,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关系,提高自我价值感,增强自信和自尊。

  5. 爱和自由不是永恒的,但它们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不断地努力和自我成长,不断地获得爱和自由。

  6. 爱和自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需要不断地培养这些品质,并将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爱和自由的价值,才能将它们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在生活中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9

  是的,读书只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开始。

  当我拿起孙瑞雪老师写的《爱和自由》的时候,我觉得抓住和把握一个儿童的前六年,真的太重要了,我们都以为自己很爱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爱孩子,往往也便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但是,这和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听下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恐惧,是不是基于自己的焦虑和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有候就会觉得,我们真的要像孙瑞雪老师说的那样,学会从一切如是里面将爱剥离出来,那样的时候孩子才可以真的的接受到爱的礼物。

  从事幼儿教育4年以来,自认为是一位充满爱心和活力的“妈妈老师”,在看完了孙瑞雪老师的《爱与自由》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爱有多么的狭窄。我们总在为了孩子考虑的周周全全,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老师叫你这么做,你就这么做。因为老师是爱你的,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的发展规律。

  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最怕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发生磕磕碰碰,哪怕是小小的擦伤,我们都无法向家长们交代,因此我们处处小心,告诉孩子,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碰……始终让孩子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我相信这是我们大部分的老师都在做的事情。看完《爱与自由》这本书以后,我想,作为一名80后的教师,一定要转变我们的'这种心态,改变“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要去多关注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做一个有心的人,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想,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同时,我们在改变自己的时候,要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家长,可能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过很多头疼的事情,不妨每一天抽出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看这本《爱和自由》,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便会发现,这是一扇窗,发现儿童,亦发现自己。

  我想,我们一生能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10

  耐心等待,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一位学生在学习上落后,是因为之前的学习问题逐渐积累形成的,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所以解决这个问题自然也需要时间。

  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

  对学生要有耐心,首先就要对他们有信心。知识的积累,思想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好学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树立信心。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总是唉声叹气,却不知自己已经放弃了成功。成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构成的。转化差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差生没有了信心,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耐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错误。对学生没有耐心,失去耐心就等于失败,因此,耐心需要树立信心,需要坚定的信念。

  而后要具备责任感。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最纯净、最伟大、最光荣的职业。这是社会对我们的敬重,也是我们所承担的压力和责任。如果一个教师不负责任,对学生漠不关心,那么很难做到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11

  《爱和自由》是一本由孙瑞雪所写的教育儿童书籍,主要探讨了儿童教育和成长中的爱与自由的重要性。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其内容深刻而独到,让我重新审视了儿童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书中的许多观点都让我印象深刻,例如作者强调了儿童需要充分的自由去探索和发现世界,同时也需要父母的爱来建立安全感。这种平衡是儿童成长的关键,过度的限制或缺乏关爱都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书中的许多案例也让我有所启发。例如,作者描述了一个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然发展,最终成为一位优秀画家的例子。这个例子让我明白,儿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力,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空间和信任,他们就能展现出惊人的才华。

  此外,书中的一些理论也让我受益匪浅。例如,作者提出了“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强调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的.重要性。这种理念让我认识到,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去探索和尝试,同时也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总的来说,《爱和自由》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不仅让我重新审视了儿童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也让我认识到了爱和自由的重要性。我强烈推荐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阅读这本书,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深刻的启示和帮助。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12

  看了孙瑞雪的著作《爱与自由》,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相信我们成年人很清楚,可是又有多少家长认真的想过,考虑过爱的含义,爱的表达方式,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自由,家长们一直在给孩子策划未来,大到前途,小到吃穿,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开始为他设计他的人生,他要走的路.以为那就是对孩子表达爱的最好方式。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我们所理解认为的爱,那不是爱,是残酷,是毁灭。我们束缚了孩子的心、行动、自由,还有可能亲手毁灭了孩子的幸福。

  虽然我还没有做妈妈,可是每每听到同事说双休日都没休息,要送女儿上辅导班、补习班、兴趣班,不光孩子累,自己也累的够呛。我不禁会想以后我也会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去吗?我也会让我的孩子去上那么多的“班”吗?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休息天?可是同事又会说:“人家的孩子会优雅的弹着钢琴,会一口流利的英文,会跳着优美的舞蹈??你愿意自己的孩子落后与人家吗?你想让孩子在老师眼里是个一般般的“差生”吗?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已经饱尝了竞争之苦。谁还愿意让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呢?”可是这样做孩子真的喜欢吗?真的开心吗?真的愿意吗?

  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儿童,往往失去了本身属于他们的时间与自由,大人们对于孩子的一些“专制”与“越权”,使得孩子不得不“被逼”着去做自己不喜欢甚至讨厌做的事情,只是为了达到家长的虚荣心。家长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必须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才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效果。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做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蒙台梭利认为:孩子6岁前,其成长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信息环境,让孩子接收积极信号。在6岁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因为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自由到极致,他就变得自律与顺从。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认知的是真理,而不是畏惧强权,迷失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幸福。

  作为教师的我,往往也会“剥夺”孩子们的“自由”,对孩子有太多过分的“呵护”,例如看到孩子自己吃饭吃的慢又到处都是;穿衣服慢慢吞吞??我就

  会“一手包办”,这些好意的“呵护”往往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甚至有的家长怕孩子在做事情时弄脏或遇到危险,也为了自身的方便,甚至不准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穿衣,迅速地“帮助”孩子完成任务,而同时口中永远在喋喋不休“不行”二字,这样的行为无意间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经验,而孩子最终要么变得不知天高地厚,自己瞎闯,不懂得保护自己,要么变得懒惰和胆小,丧失了自身独立的人格。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爱孩子,理解孩子,给孩子自由呢?

  首先,我觉得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现在家庭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们总在思考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忽略了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就是一面折射自己的镜子,你在孩子面前是什么样子,孩子将毫无保留的将你的样子在同伴或他人面前折射出来。老师亦是如此,在幼儿面前的一举一动也会全部在家长面前折射出来。幼儿很爱模仿,家长、老师正是他们愿意模仿的对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不仅仅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让自己的言

  行影响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

  其次,给幼儿犯错的自由空间,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东西,有的家长见情况便会不问青红皂白的批评孩子,一味的职责他,会让他觉得自己要小心翼翼的做事,要提起心来做事,而且不能犯错,一旦犯错就会遭到家人的批评。这样,孩子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中,他失去了犯错的自由。孩子难免会犯错,即使是大人,谁能保证自己不犯错呢?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告诉他,应该怎样解决自己犯下的错,在今后怎样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这样,孩子的内心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孩子不再自卑,也有了自由!

  最后,我觉得真正的爱,应该是无私的,包容的,源源不断的,而爱的发展轨道就是这个孩子必须拥有了自由,这个自由是心灵、行动、空间和时间的自由。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孩子虽然小,但他也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我们应该尊重他,给他自由的权利,让孩子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主人。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13

  《爱和自由》是孙瑞雪的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它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她曾经说过“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代替: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务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本书将蒙氏思想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如精神胚胎,孩子的工作,感觉练习,敏感期,智力的形成等作了通俗化的介绍,并用相应的.事例做了说明,虽然有些事例似是而非,但增强了可读性。

  这段内容可以修改如下:“当我们让儿童拥有自由时”,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核心思想。作者所强调的“爱和自由”是儿童应当享有的权利,他们是主角,而成人则应该为他们创造条件。作者呼吁成人尽可能地了解孩子,给予他们科学的爱和尽可能多的自由。然而,尽管这种爱和自由经常被修饰,但这并不改变它们是一种赋予关系,孩子仍然是被动的、从属的。这意味着成人在决定爱和自由的种类和方式上具有权力。无论给予何种爱和自由,以及如何给予,都取决于成人认为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益。然而,这种给予的爱和自由并非功利主义的,也不会因社会压力而不断修正和变化,最终导致妥协和放弃。

  读完这本书,我们可能会记住一些叮嘱,会改善你的一些行为,给孩子“爱和自由”。但如果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把这些作为望子成龙的手段,而不是从本质上放弃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生命,有权利做自己的决定,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这些改良能坚持多久呢?当升学的压力和诱惑摆在你面前,能给孩子多少真正的选择自由呢?

  如今,我已经是一位小学教师,对于孩子的“爱和自由”更需要理解和相关的知识。有时候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会忍不住经常问自己,我该怎么让幼儿能更加好的学习,更加做到在游戏中学习。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时候会让我忍不住发火,但是我爱他们,爱的那样深切,爱的那样无奈,更让我不知道该如何人来面对他们。在那个时候,我就会用一些规矩来压制他们,虽然我也知道这样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很好,但是在爱和自由中,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那时候的我更甚至认为爱和自由不能存在。但是孙瑞雪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她说无人打扰的儿童是作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存在的,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姿态。而那些对环境无法感知的儿童是因为他受到的压制太大了,当压制大到足以使他的痛苦时,他不但不能把握这个环境,而且他一旦发现这个环境中没有人约束他,他就开始破坏,发泄自己。

  在自由状态下,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他们的一切举止和行动都是基于自己的决定。因此,不遵守规定的行为只是偶尔发生的现象。

  但是在我们的国家中,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的知识和道德,这样我们必然走到了一条歧路上。

  原来,爱和自由可以同在,而且都非常重要。爱和自由可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得更有趣,更自信,更快乐。作为一名教师,让孩子们学得开心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他们在痛苦中学习,还不如不学。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会自我学习,通过我的爱让他们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14

  我有一串十分淘气的钥匙,总喜欢和我“捉迷藏”。二年级,妈妈见我学习进步,便放心地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我,嘱咐我要好好保管它。“嗯,保证完成任务!”我一脸自信地答道,妈妈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从此以后,我的钥匙便一周“失踪”一次,我也一周和它捉一次迷藏,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

  一天,妈妈终于忍不住了,问我:“你的钥匙这么会一周就不见一次啊?你应该一回来就把钥匙放进书包,或者把它放进一个固定的地方!我真后悔把钥匙交给你!”我低下头,轻轻地“哦”了一声,显得十分没有底气。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仍旧“老方一帖”,一回来就把钥匙扔桌上。也许是报应吧,今天,我的钥匙又和我捉起了迷藏。可是,这次我无论怎么找都找不着。书柜,沙发,桌子,冰箱……我几乎把整个家都翻遍了,但是仍然找不到钥匙,我顿时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我昨天回来之后是放桌子上的.,怎么会……”我一边用手比划着昨天回家时的行走路线,一边嘟嘟囔囔地说着话。“啊!”我一拍脑门,用手指指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肯定是你们。我昨天一回家就把钥匙放在桌子上了,肯定是你们拿的!”“胡说八道!”妈妈反驳道,“你总是想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却不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究竟把钥匙放在哪儿了。真不像一个男子汉!”“对。”我说,“我的确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究竟钥匙被带到哪儿去过了。”于是,我开始想:“我先回来看电视,然后去冰箱拿橙汁……“对了!橙汁!”

  我直奔冰箱,打开门,钥匙原来躲在橙汁下面了,怪不得我找不着呢!通过这件事,我记住了,丢三落四可不是一个好习惯,我要改正它,争取以后再也不和自己的东西“捉迷藏”了。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 篇爱和幸福这是一则深受小朋友喜爱的童话,这是一则充满了爱和宽容的童话,这还是一则寓意深刻的童话。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巨人的花园》主要内容是:有一个自私的巨人,他不让孩子们在他的花园里玩耍,还砌起围墙,不让孩子们进来。因此,巨人的花园里始终是冬天。后来有一个小男孩提醒巨人,巨人这才知道春天为什么迟迟不来自己的花园了。巨人让孩子们进到他的花园来玩耍,春天也来到了花园,巨人这才感到无比的幸福。我明白了助人为乐是快乐之本。巨人后来感到幸福是因为小男孩帮他除去了心魔,赶走了他那任性又冷酷的心和冬天,唤醒了他那善良、热情的心和春天。我懂得了孩子们是春天里的那一颗奋发向上的树,有了这些能把春天带来的孩子,无论多么寒冷,你的心仍然是热热乎乎的。在充满孩子欢笑的地方没有冷酷、自私和寒冷,只有善良、热情和温暖。爱和自由读书笔记当然还需要一颗始终认为幸福和愉快、只需助人和知错就改的心来画龙点睛。以前,哥哥向我借东西,我不管什么东西我都借给他,可是叫他还,他总是一天拖一天,他的借口不是忘带了,就是没看完,这倒没什么,可是他有什么东西都不借给我。有一次,我在二爸的汽车上发现了两本“哆来A梦”,我把书带回家后,哥哥看见了大叫起来:“你带来干吗?赶快放回车上去。”我气极了,心想:我以前借了他很多东西,他非但不还,而我想借他的东西,他就是不愿意,我以后要用以牙还牙的方法来报复他,永远不借他东西。

  现在想想,觉得那时我真可笑,不就是一些身外之物嘛。再想想,我那时借他东西他都很开心,我从中知道了自己很有眼光,挑的东西都很好。幸福是帮助别人,爱是别人帮助你。幸福和爱只需要帮助别人、改正自己的过错就可以得到。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15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这本书表达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给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我们凡是应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不要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己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杀掉了,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让自己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老师的工作,要保证自己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快乐幸福的!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08-26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15篇01-07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 15篇01-17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 (15篇)06-19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15篇)02-17

《爱,和时间赛跑》读书笔记03-23

《爱和自由》读书的心得体会(精选51篇)02-25

《论自由》读书笔记11-14

不羁放纵爱自由说说02-22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