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读书笔记

时间:2024-06-21 09:36:43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语文读书笔记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读书笔记

语文读书笔记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所以我们不应该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语文也是一门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随处可见。因此,在大量的汉语练习中,应该允许学生更直接地接触汉语材料,掌握使用汉语的'规则。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珍惜学生的求知欲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根据以上课程理念,我力求在教学中正确把握语言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每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具备课前准备、课内探究、课外巩固和课外发展等教学环节。课前准备具体允许学生做:

  1、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并借助手边的参考书或上下文链接的方法提前解决。

  2、收集与文本相关的信息。

语文读书笔记2

  多歧为贵,不取苟同——蔡元培

  第一次看到陈日亮先生的这本书《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我就被他的题目《如是我读》所吸引。看完这本书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我有一点感慨在此分享一下。

  在这本书中陈日亮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给我们解读具体的文本,在这些文本解读中我映象最深的是对《春》这篇文章的解读。《春》这篇文章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一篇名篇。我们大部分老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都是从文章结构,文段赏析,优美语句以及关键词语的赏析,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在对《春》这篇文章的文本解读中陈日亮先生提出了:《春》“拆卸”了还有美吗?是啊,我们通常讲解文本时特别喜欢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一点一点的讲解,把一篇文章拆卸的七零八落的。可是作者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不是一点一点的来写的,他们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通篇来布局的。所以我们在文本鉴赏的时候是不是应该遵从文章作者的写作的思路来鉴赏,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章拆卸了不美了。在这篇文本细读中我感受到了文章还是在整体的讲解中会更能体会到文章的美感,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获得美的感受,才能更好的学会体味美鉴赏美。

  以字解文,以文析字,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

语文读书笔记3

  学而思数学演绎推理课的家长席中,结束了最美的语文。意犹未尽,很羡慕夏老师的学生,不负青春时光,不负激情年华,每个人都被尊重,每个孩子都被看成个体。想到自己的高中,丁点的记忆中便有语文老师的人生和情结,便有三年唯一一次的数学题目分享,便有社团的身影,而每天木讷的吃书啃本即便是苦的也没什么记忆,可见能让人满足能激发兴趣的学习和教学是多么的让人回味让人深刻。

  恰巧近来有和一些同学联络,在高中,我们被叫做重点班,在他们眼中,我们都是学霸女,他们都是混迹小社会带头大哥般的学渣男,可是现在看来,又有何区别呢,他们的境界比我更要高,他们的.态度比我更要真实,唯分数的教育,遏制了我们对于美,体,艺术的认知,这便是代价吧?

  本书给我更多的启发是孩子的教育,扪心自问,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反正我自己是凌乱了,如同此时此刻,我带孩子上奥数的目的又是什么,也不想找什么堂而皇之的理由。可是真正的教育有时所追求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这个过程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呵护,夏老师的语文观才是大语文观,而非只是懂诗词懂阅读懂写作。王国维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只有境界才是根本,学习如此,人生如此,千万不能走入小格局的恶性循环。

  再者,给了我家庭教育中更大的反省,在焦虑中寻得片刻安宁,对于两个男孩子的母亲,我要更加大境界,我要给与他们更加男人的教育。

  最后,用书中的话结尾。

  孩子,请听我的话,端正态度,好好学语文。

  因为,

  语文,

  是童年的一问三不知,

  是让人嘤嘤啜泣的考试,

  后来承载熠熠生辉的历史,

  掺杂了很多混混不清的罗织,

  最后化作一块浑然天成的镌石。

  孩子,醒了吧?

  我们一起开始新的一天!

  加油!

语文读书笔记4

  在文本研习时,有一样“好东西”要牢牢抓住,这个“好东西”就是文本本身,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原文。如果我们抓住了原文,就不仅抓住了人文内容(原意),同时也抓住了语言,从而凸显了“语文性”。

  2.语文教学思维没有形成的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最喜欢丢开原文,而把文本转化为课件,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动画,丰富多彩的图片和悦耳动听的配乐,常常忘记了回归原文的路,到头来教出来的学生自然不会阅读,自然不会热爱文本的语言。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曾针砭这种现象说:“看影视多了,读课本少了;听录音多了,教师朗读少了;其他活动多了,语言活动少了……什么PPT,什么链接,什么网络阅读……似乎大家都有一手。”

  3.朗读可以亲近原文,凸显“语文性”。通过朗读,通过反复的朗读,教师可以走出文字的困扰,探幽发微,深得个中三味,而不会人云亦云,生吞活剥参考资料。通过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可以沿波讨源,披文入情,大有醍醐灌顶之感,而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语文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语境寻找文本的原意。师生各自的自学环节自然离不开语境,但课堂教学场景更离不开语境。没有了语境这东西,就是通常所说的“架空分析”。

  5.学习文本,不能“过度理解”,不能过分强调创新性阅读甚至“误读”。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虽然说过“凡阅读必定有罪”……因为“任何人只是一定的知识背景或生活阅历中负载自己主观投射‘看’”,但阿尔都塞本人所祈求的是一种“有道理的罪过”——需要证明它的必然性,以此来捍卫这样的“道理”。

  6.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穷尽力量教好课文、一学期的几个月里,老师拿着教材一课时一课时、一篇一篇地教下去,最终也没有走出课文的'‘井’。所以,她提倡课堂教学要有“大容量、高密度”。主张“广度-开放性”。

  7.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确保三个意识——原文意识、语境意识、互文意识,落实好三个措施——亲近原文、触摸语境、延展文本。也可以简单地说,阅读教学的本体性评价有三个维度:原文、语境、互文。

  8.能够从纷繁复杂的课堂表象中感知到“语言的存在”(一种本质性、本体性存在),是一个语文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拥有“语言的自觉”,是语文课走向成功的一项最重要的标志。

  9.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于语言之中。从这一点来说,人所创造的一切即人文价值,也是存在于语言之中的。

  10.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过去重视孩子们如何阅读,而忘记了教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为了使孩子们“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他还提出了一个十分高明的办法——给学生读书听。关于读书,吉姆·特利里斯指出:“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

语文读书笔记5

  关于第一章(《导言:语文科课程论》)

  说实话,翻开书,要先把“可读性最差”的第一章通读下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我偏于感性,爱把“文字要感性才好看”这句话挂在嘴边,但这些年一直从事相关语文教学的课题研究,还是深知理性的不易的。读完第一章,感受最深的就是王荣生先生的“理性”。敏锐的洞察力和缜密深刻的思辨力简直令我折服。

  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的建构需要理性。理性的建构——用韩雪屏先生的话形容,是基于“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做了大量的清理和整饬工作”的基础上的“高屋建瓴的构架”。以往,我对语文教学研究的感知是“连成一片”的,教材问题、教法问题、研究课题……几者似乎都是同一个平面上的若干点,有些具体问题甚至纠缠在一起,无法“择”清楚。王荣生先生对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的建构思路异常清晰,他区分出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类型)和七个层面(范围)(P35),并对每一种性质、每一个层面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和状态的描述。

  王荣生先生归属参照系的建构,使我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坐标轴。眼下,我似乎很可以借此给自己所做的相关语文教学的各种工作先做个定位——实际的语文教学、教研组长、景山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我这几年从事的以“景山写作学院”为基地,开展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系统的建构与实践的课题研究,我所开设的探究式语文活动课(“关注北京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这些工作,究竟属于语文教育研究的哪种类型(性质)、隶属于哪个层面(范围)。我需要对这些工作的性质和范围做清楚准确的界定。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使我未来的工作得以按照它隶属的类型与层面所应有的工作方法而展开。如何给自己的工作准确定位则是后话,这需要我继续深入研读《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对这个归属参照系精确地理解并掌握。

  关于第二章(《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

  这一章读起来不算吃力。关于这一点,我要感谢首师大的饶杰腾先生。近几年,屡次听饶先生的讲座。04年在首师大读研究生课程,那是第三次听饶先生谈论对课标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个目标的看法吧。我的笔记记录了饶先生当时所言,他说:“翻开新课标,看第一部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只是两个角度。”“把“工具”与人文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是不恰当的。何谓‘工具’?它是根据人的需要产生的。一根粗一些的树枝掉在地上,这还不是工具。但被原始人拿起来够树上的果子,这根粗一些的树枝就变成工具,成为人的手臂的延伸了。工具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供人使用的,否则树枝还是树枝。这根树枝本身,深深打上人的烙印,它的产生和使用就充分体现了人文性。工具是不能与人割裂开来的`,它本身就有人文性,这是‘工具的人文性’。”饶先生的这一番话在当时带给我不小的震动。一方面引发了我对“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关系的思考,另一方面,使我开始学着用审视的目光去解读课程标准,在实践课标标准的过程中不那么盲从。

  饶先生此番评价与王荣生先生在第二章第2节《袭用分析框架的批判》开始部分中的分析观点相同,都是反对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置于对峙的两极。王荣生先生对袭用分析框架做出了质疑(“破”),除此,还建构了“层叠蕴涵分析”的新框架(“立”)。我正处在初步学习阶段中,对这新框架以及后面的取样(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比较暂不做评价,单是这种边一“破”即“立”、“破”边“立”的研究方法,我就非常欣赏。

  我认为,“破”是批判,某种意义上说,是破坏甚至摧毁。事实上,这些年语文教育界的改革,“破”的事做得相当多了。(而且还有个怪现象,对语文学科,谁似乎都有资格也有能力“破”它一“破”。)但“立”呢?实在是少之又少。在我看来,“破”是否定秩序,而“立”是建设,是建立新秩序,至少能为建立新秩序提供可能。这才是推动事物(不论是教育还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 在语文教育界不能让只“破”不立的风气与势力占上风。否则,危害甚大。对语文教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清算是极为必要的,但后来的建设,即提出新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更为重要。王荣生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立”的范例。

  关于第六、七章(《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

  我想我真是非常幸运的。

  幸运之一:在北京景山学校执教,这是一所教改试验的学校。我有很多参与教改的机会。

  幸运之二:从01年起,景山学校启动了我校九年义务教育制初中四年学段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至今已经五年。作为为数甚少的编委会成员,我有幸参加了教材编写工作。

  幸运之三:由于参加校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得以有机会对初中九年义务阶段的其他教材进行比较研究。

  幸运之四:初中四年教材已经完成首轮的编写工作。编写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有很多困惑。大的困惑如:如何突出景山学校语文教学的传统特色,做出适合景山学校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发展的教材?小的困惑如:历史上景山学校的语文教学曾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写作为中心”,目前我们则是大力提倡以读带写、以写促读,那么究竟该如何在教材中协调读与写的关系?初中阶段乃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究竟有没有规律性?写作教学究竟能不能安排出相对合理的序列?文言文教学在初中阶段应该有怎样的地位?具体应当有多大的比重?(刚刚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一点又将给语文教材的建设带来怎样的变化?)

  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恰恰就是我们应当着力研究的课题。那么,研究的方法与过程该如何?我很庆幸的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读到了王荣生先生此书中《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这样两个章节。的确有顿开茅塞之感。在我面前,多了一条研究的路径(P240“课程内容的研制与教材编制的工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多了一种审视自编教材(为教材定性)的角度,多了一种可供参考甚至实践的教材选文方式……我尤其欣赏王荣生先生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的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分类标准。特别是在界定每一个类型的时候,展开了国内外选文案例的比较,这一点对读者(如我)非常直观有效。我个人很喜欢书中列举的那些高水平的国外教材选文的例子,很开眼界。(且激发了我学好英语的兴趣)对照这些例子,我想,我校的自编教材同样有比较突出的“‘定篇’低档、‘例文’失当、‘样本’不当”、“‘用件’连‘当’的机会也没有”的问题。(P317)反思教材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与研究不够有直接的关系(研究的水平取决于研究者的态度、能力,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等诸多要素)。两个研究都不够:课程内容的研制与教材编制的工作本应是两套人马完成,但现在我们没有分开,特别是对课程内容的研制,在我的主观印象里这几乎是空白。另外,对景山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研究得不够。哪些能够保留下来,哪些不是规律性的东西,哪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我个人认为,景山学校六十年代的语文教改的成功经验从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过于感性了,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从理论上论证、甄别、提升。这一步工作力度不够,课程内容没有明确,教材编写水平就上不去,或者也是过于感性,凭经验、凭编写者个人(或小集体)的喜好。(研究是要能沉下心来,要有不急功近利的态度。我们的教材编写,不论从我校的小局部,还是更多教材的编写,据我所知,还是比较浮躁的。)

  幸运的是,我校的校本教材还在修订之中,不论以教材编写者或执教者哪一个身份,我都还有机会继续实践。特别是作为执教者,应该有自觉的意识、清醒的头脑处理教材。用教材教——按照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分类标准甄别教材选文,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是作为执教者所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王荣生先生的这套分类标准会不会带来更好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还要在实践中拭目以待。

语文读书笔记6

  小学是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重要时期,培养阅读的方法有无数,如何让小学生易记易操作,向陶行知请教是最聪明的事。这位学贯中西的大教育家,深知中国国情,对于贫民教育情有独钟,总是深入浅出,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让受教育者明白事理,他对阅读的见解,今天照样适用于广大的中小学生。

  有一次,师生向他求教学习“秘诀”,他微笑着拿出一首名为《八位顾问》的诗来,念给大家听: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告诉我。”

  你若问他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来?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在此基础上,他又创立了“五路探索”的治学方法,即在实践中体验、读书、求师、访友、思考。也就是从五条路去寻求知识。

  通过求“八贤”探“五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总结出读书十字秘诀:

  一曰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二曰勤,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勤奋好学,刻苦攻读,才能学有所成;

  三曰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四曰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博采众长;

  五曰问,不耻下问,像孔子那样遇到不懂便“每事问”;

  六曰记,即多动笔墨,勤作笔记,勤于积累;

  七曰习,即做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八曰专,即专心致志,专一博广,静心思虑;

  九曰思,即学思结合,勤于思考,学会运用;

  十曰创,即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勇于创新。

  陶行知先生所传授的序、勤、恒、博、问、记、习、专、思、创十字诀,易懂,易记,易做。正确反映了阅读的客观规律。这也让我联想到今日在读常龙生局长的博文中,所记叙的杨振宁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名家论坛上,所作的“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主题报告。其中的观点与陶先生是非常相通的。归纳一下大致为:1.要容得下不同的观点,往往相异的见解能够产生出新的观点。这个观点是说,相异才有比较,鉴别。2.学会归纳法非常重要,这才能有血有肉。理论是骨,事实是血肉。3.要学会与人合作,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的理解,古人的智慧不能忘,通俗地说,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出智慧。4.确定了目标,就要义无反顾,决不放弃。我的理解就是认定的事,坚持了才能做成,做好。

  杨振宁博士说的不止于读书,也指做学问,但无论如何,读书一定要与做事相结合的'。

  读书是吸氧、补钙,更是健脑、生智的终身之大事,但在与国外人的读书相比,我国的读书在量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因而有日本人说中国人读书比日本人少,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与反思。读书并不是万能,但读书,特别是读好书,绝对不是坏事。尤其是我们做老师的,不读书,怎能为人师,怎能指导学生读书呢?

  因此,当下从学习陶行知的身体力行中,我们会得到许多的启发。读书不但要自己读懂,还要用简便的方法,用学生能够接受明白的语言进行表述,这才是真正地读好了书。也才是教师的本分与职责。

语文读书笔记7

  于永正老先生虽已辞世,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于老师生前将自己对教育和对语文教学的实践及感悟,用自己满腔的热情、时间和汗水书写成了一本又一本教学著作,让如我一般的晚辈们,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做得更好,少走更多弯路。

  阅读于老师的著作,颇像一位德高望重的仙风道骨的老者,在对我娓娓道来他这一路上风里雨里的收获。在余老的作品里,我深刻体会到“大道至简”四个字的真正意蕴。全文没有一丝一毫的,看似高大上的专业术语,没有半点学究气,没有堆砌一套又一套的学院派的理论,全书都是通俗易懂的文字,像拉家常一样,像知己与你面对面的聊天,你一看就懂,一看就能吸收,一看就不禁拍手叫妙,一看就想拿去试一试。好的思想分享就应该有冲动去学、冲动去用的效果。

  这本书有许多短小篇章构成,读来不累,最适合杂事繁多的民办教师们打开阅读。可以从头到尾地拜读,也可以根据需要找到相应的页码,认真就某一问题研读,每一篇都是余老先生的实践,都是于老先生在工作闲暇之余用心用笔记录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他用他的作品来说明语文就得日积月累,正如他把一篇又一篇的教学随笔,根据主题归纳,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

  难怪他曾说一个老师写三年教案成不了名师,而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坚持写反思,坚持写教学随笔,成功的,失败的,意外惊喜的等等,这些倘若都信笔记下来,年复一年,我们普通老师是不是也会有满满的职业幸福感?也会体悟到教学,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充满无穷无尽的探究的远方?

  余老先生在书的前言里,以《人生留痕》为标题,我想,于老师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刻起,就对自己的教育一生提出了高要求,他坚决不允许自己死教书,直到教书死。他的一世,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而要不平凡,就得每天为自己留下工作的痕迹——写反思和随笔。他相信,在这样用心写的过程当中,他的内心会越来越澄明,很多模糊的东西会如拨云见日、朝暾渐朗,他会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近,他会找到通往成功的路径。

  于老成功了,他过去的所有的随笔成了一部又一部有营养价值的作品,滋养了后来的千千万万个老师。

  而作为晚辈,我心感惭愧。教学反思和随笔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常常因时间和精力懒于记录,现在想来,真的是没有时间吗?真的是没有精力吗?下班回到家心里对自己说,先放松一下,于是拿起手机打开淘宝刷一刷,再打开微信看一看,偶尔回复一下可回可不回的信息,一来二去,时间就在指尖溜去,然后再打开其他的应用软件刷一刷,点开一些吸引自己眼球的链接,进去看一看,时间又在悄然流逝,更要命的是,人的精力也在消逝,待到再想好好看书,写点东西的时候,此时大脑真的疲倦了,眼睛真的也要休息了,这时才恍然大悟,刷手机根本不是放松,是拖延找的借口。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是他更有毅力、更有目标、更懂得时间和精力的管理。

  没事别在刷手机,当你想拿起手机的时候,在旁边放一本书,用翻书替代翻手机吧!作为老师,手机里的很多信息并不会改变你的人生,几乎不利你正确的人生。

  老师的成长在阅读的书本里、记录的文字里。阅读和写作才是真正的思考,思考在,进步和收获才会在,进步和收获在,快乐和成就感才会在,快乐和成就感在,所有的空虚、无聊、无助和烦恼,也都统统有了解药。

  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笔记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于永正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是于老师的从教五十多年的全面总结,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坛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的心得与经验。这本书,语言平实,事例鲜活,读来令人愉悦,也让我受益匪浅。于老师在这本书中第八章“把课上得有意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对我的教学课堂有很大的启发。

  于永正老师是如何把作文课上得有意思的呢?

  一、为学生选择、提供他们喜欢的、容易写的素材。老师们在备作文课时,常常为找不到合适的题目、合适的写作素材而犯愁。老师们选材尚且为难,学生就更不用说了。而于永正老师从来没有为写作素材发愁过。为什么?因为他有素材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就会为自己、为学生发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素材意识来自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有了这种责任感,就留神了,心就细了,心眼儿也就多了,目光也就敏锐了。素材意识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有爱才能有发现,才能有赏识;发现了,赏识了,才能有表达的欲望。素材意识来自学习。人一定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素材意识来自动笔习惯。要想为小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写作素材,老师还得有一颗童心。有了一颗童心,才能理解学生,知道他们喜欢写什么,不喜欢写什么,他们应该写什么,不写什么。

  二、把说、写训练寓于活动之中。

  三、“题好文一半”,讲究命题的艺术。

  命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要有趣味性,命题要让学生学生“情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命题要“命”到学生心眼里去。

  四、师生共写,当好“对话教学”的“首席”。

  在作文教学中于永正老师要求学生写的,一般情况下,他也写,有时可能写两篇,甚至三篇。一“下水”,便知“水”的深浅,便取得了指导学生的发言权。

  五、当堂面批学生作文。

  “作前指导”,只是提提要求,并不细说。作前指导越细,要求越具体,对学生的束缚越大,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等学生都写好了,通过点评三五位学生的习作,以及听老师读“下水文”,学生定能从中得到启迪,发现自己的不足,领悟到应该怎样改——删掉什么,增添什么。

  六、让学生的'习作“上墙”。

  “作文上墙”具有巨大的激励性。所有学生都渴望老师讲评作文时朗读他的作文,至于“作文上墙”更是梦寐以求的事儿。作文上墙,既有激励作用,也有交流作用。

  七、适当开展“作文比赛”。

  研究和实践表明,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社会性的竞赛,历来被认为是激发人们的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获得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竞赛过程中,威信性动机或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由于在竞赛中学习兴趣和解决困难的毅力大增,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要好得多。当然,比赛不可频繁,要恪守“中庸之道”。

  八、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读书呢?

  一是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兴趣是在尝到甜头的前提下,慢慢激发出来的;习惯则是在长期实践中慢慢养成的。到后来,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

  第二,告诉学生,要抱着学习写作文的目的读书。读书的目的固然很多,但不要忘了“书是最好的作文辅导老师”,不要忘记从书中学习写作文。首先,要学语言;其次,学习表达方法。

  一位老师能善待学生,又有较好的语文素养,他怎么都能把课上好。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是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封笔”之作。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书,正如于永正先生自己在书的前言中所说:“本书是我对自己从教五十多年的较为全面的总结。”书中描述了于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在教学活动中的偶得,但更多是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愿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经验告诉我,作为老师,想让一部分学生喜欢你很容易,但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你真的很难。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呢?从于老师的书,让我对学生喜欢的老师,对师生关系,也有了更深刻,更丰富,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1、学生喜欢的老师:如“甘草”,性温、味甘、包容、调和。

  于老师说,要让孩子喜欢你,必须做一个甘草似的教师,温和而宽厚,要真心的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学生就要放下架子,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把学生放在心上。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一样能够温暖人,只要老师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但是做老师,一味的“温厚”就可以了吗?于老师说:“一味温和是不行,还必须要‘严’.但是一味严厉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到严而有爱,严而有方。

  2、学生喜欢的老师,童心不泯。

  于老师认为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在他的课堂上,于老师带孩子表演小品,让孩子们爆笑,让学生感觉他就是一位知心朋友。课后游戏,他也要求自己站到学生中间,同孩子们一起玩耍;大扫除任务,他也主动去班长那里领任务,和学生们一起打扫卫生,俨然是一个孩子,让孩子特别愿意亲近他。于老师把童心不泯总结为这么几点:一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二是“孩子气”;三是理解和体谅学生;四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

  3、学生喜欢的老师,亦师亦友。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我始终认为教师就应该爱自己的学生,并且要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学生感受到了爱,他自然就会同样的爱上你这位老师,也会对你所教的课程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会有主动学习的动力了。在书中,于老师说:“我们要理解学生,不妨放下架子,不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不带有色眼镜评价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于老师就是这样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赢得的学生对他喜欢,从而喜欢上他的课堂。

  总之,读到共鸣处,我不仅在心里为于老师鼓掌,被他朴实的才华和实在的教学艺术所折服;看到于老师幽默化解师生之间许多尴尬的瞬间,拍手叫好,我觉得不论是小学老师还是幼儿园老师,不论是语文老师还是艺术老师,他们都是相通的,只有你真心的爱学生,爱教育事业,学生才会爱你,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自古以来我们就赞美老师爱生如子,然而时至今日很多爱生如子的老师常常感叹:一腔爱心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不解与埋怨,这种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个老师思考:应该怎样教育学生才更有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告诉我我:老师仅仅热爱学生是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人去对待,这样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尽管每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原因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她的幽默,喜欢她写得很漂亮得板书,甚至只因为你对他说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但他们喜欢的是尊重自己,了解自己需要,注意与自己交流感情的老师。

  是呀,尊重是每个人渴望拥有的,学生亦然。尊重学生,正是保护学生自尊心,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失掉自尊心的孩子,怎能达到自我实现,又更何谈竞争、创新?当老师们恨铁不成钢,便用讽刺、挖苦、甚至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时,不仅不能让孩子理解你的爱,触动他们的心灵,更有甚者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抹杀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这不是与老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吗?老师啊,千万别用爱的名义行践踏学生之实。

  有的老师为了保持师道尊严,居高临下不苟言笑,为了不让学生小瞧老师的能力,事无巨细全部包揽,容不得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学生有错,便使出“浑身解数”批评指责。然而管理效果却不理想,学生与老师心理距离拉大了,学生对老师虽有敬畏之心,却无亲近之情,更不敢吐露心声,班上气氛严肃有余,却无生动活泼之气。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平等的交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于是学生亲近了,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正如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决是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老师要放下身段。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对于班上的事,不能老师一个人说了算,老师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的商量,允许学生中有与老师不同的声音。并且要重视学生的意见,为他们创造机会,巧妙的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自我的冲动。班里有了问题、出了事情,也总是尊重学生自己以及班干部的意见,充分听取他们的申辩,然后再进行恰当的处理,有时还可以防患于未然。这样既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又能让学生更深的感受到老师的信任,期望,反过来他们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从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性循环。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经历着由依附向自主急剧转变的过程,他们会对老师从早到晚过细的关心指导感到厌烦,他们更渴望老师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感情。如果老师忽略了这一点,将给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心理伤害。常常提醒自己:让学生丢脸不是教育目的。如果教育方法是用伤害学生宝贵的自尊心为代价去惩罚学生,这还能达到教育目的吗?一个连自尊心都没有的人,能知错而改吗?难道没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了吗?树有皮,人有脸,即使再差的学生,也需要老师呵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心。尊人者,人尊之,只有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学生才会更尊重、信赖、热爱老师,这样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尊重学生,老师要学会等待。陶行知曾经说过:“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做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当年是你的小学生?。”十个手指有长短,一个班三四十个活生生的人,个体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的,又怎能一个样?面对认知不一的学生,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不是不闻不问,而是留心观察等待教育时机。在老师期望的等待中学困生会默默追赶,在老师期望的等待中违纪生会渐渐收敛,在老师期望的等待中优等生会发愤图强。在等待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

  仅有热爱是不够的,尊重学生比热爱学生更重要。尊重产生爱,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真正地把爱送到学生心中,落到教育目标上。而且尊重学生的老师一定会获得学生的尊敬!(张丽娟)

  我是正能量小孩读书笔记

语文读书笔记8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应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择。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所以,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本事、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教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构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确定。应当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当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平淡中体现神奇。

语文读书笔记9

  学生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20xx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的完成。

  一、营造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好的环境氛围总是给人耳濡目染的熏陶,读书也一样。要让学生搜集名言警句、名人故事,在班级或学校的故事会上朗读和演讲。将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张贴于教室墙壁、写入班级墙报,同时建立班级图书角,使学生时时处处都可以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从心底爱上阅读。对学生每周的阅读摘抄进行检查,在班上让学生朗读阅读感言。每周评选“阅读之星”,在校园报上选登学生阅读感言,让学生体验成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推荐材料,拓展阅读范围

  (1)整本书的推荐阅读。一是学段推荐。根据课标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集合社区、学校、班级和学生个人的图书资源,向学生推荐著名儿童文学家杨红樱、曹文轩、黑柳彻子等的作品。把推荐书目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选择性阅读。二是学期推荐。根据每期教材中的名著单元向学生推荐经典。例如,由《武松打虎》推荐《水浒传》,由《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推荐《西游记》等。

  (2)诗文段的推荐阅读。一是古诗词。将课标中规定必背的70首古诗词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每周选一至二首督促背诵。二是单元阅读。按单元主题推荐阅读文章。如教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真诚的心”时,让学生阅读有关诚实的文章、名言及名家故事。三是课前课后阅读。课前鼓励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自主选择阅读作者介绍、文章历史背景、文中人物故事的相关文章材料。课后补充阅读课堂上学生认识不全或有疑问的地方。例如,学《凡卡》一文时,就让学生去读俄国同时代作品高尔基的《童年》。四是积少成多阅读。百花园中的“积少成多”,除教材熟记外,鼓励学生积累类似内容。像以上这样将课内外阅读链接起来,使学生不仅有内容读,还做到了有目的'地读,自觉自愿地读。

  三、教给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1)传授阅读方法。“得法于课内,彰显于课外。”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方法,让其在课外阅读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品味,品析人物之美、感悟作品之美。例如,教学《孔明借箭》时,可以从教材中人物的对话、神态的描写去品析人物、去品味语言。从鲁肃的“惊”、孔明的“笑”品味作品语言之美,品析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对写事写活动的文章,抓住场面、细节描写,感受场面的激烈、细节的精彩。对散文、诗歌、儿歌的教学,要创设情境、想象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悟作品语言的经典之美。还要抓住文章的构思、布局读文章。如抓《永远的歌声》首尾照应、点明主题的写法,让学生感悟文章结构之美,品味作品的语言意境之美。学生将课内阅读中学到的方法,灵活地运用于课外阅读,同时,把课外阅读到的材料加以整合,不仅提高了课外阅读质量,还能很好地服务课堂,提高课堂阅读的质量。如:教学《十年后的礼物》,让学生在课前做链接阅读,在理解礼物的珍贵时,不仅从文段中理解到四个理由,还联系上下文找到了两个理由:这是达格妮苦等了十年的礼物;这也是她对生活失望时意外收到的礼物。有学生读了原文《一篮枞果》后说:这是格里格去世一个月后,达格妮收到的礼物。后三个理由一个比一个精彩,这都是学生课内外阅读链接的成果。

  (2)教会做笔记。新课标提倡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做笔记的方法。其一,勾画、批注。教学生在语言精彩处、印象深刻处做出勾画,并批注自己的感触。其二,摘抄。课内教学时把文中用得好的词语补在词语花篮中,将写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课外阅读时,把借阅的阅读材料中的佳词妙句也摘抄在笔记本上。其三,写感言。将自己对文章认识、有启发的内容和值得自己借鉴学习的地方写下来。“拓读于课外,得益于课内”。教给学生读书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后,既可以让学生时常玩味于精彩的语言之中,也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悟文章的主旨,有效地将课内外阅读链接起来,大大提高阅读的质量。

  四、检查落实,增强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半途而废。学生在家,请家长督促。学生在校,每周检查摘抄感言,要求学生读、抄、感一体。同时,安排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周三经典阅读、周五自由阅读、周一展示、佳作欣赏等。另外组织一些演讲、故事会等,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能,充分展示自己阅读的收获与快乐,都能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语文读书笔记10

  一、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内容相当广泛: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都可以纳入学生的语文学习范围,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鼓励学生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中学习语言的使用,在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中体味语文的妙用,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中搜寻语文的影子,做到随时随处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是基础课程的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对每个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着坚实的基础,可有的孩子偏偏不重视语文的学习,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减弱,兴趣不浓。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条件,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浓厚的兴趣应该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研究的课题,尽量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把语文上得生动些,丰富些,有趣些,感染力更强一些。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基本功水平,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使自己一站上讲台就成为一本语文的活教材,让自己对语文的热忱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此外,不断学习修炼,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将语文课堂变成师生人际交往、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圣地,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语文教师不能只关心学生当前的语文考试成绩,更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于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的习惯,主动阅读并作读书笔记的习惯,正确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倾听、表达习惯,利用身边资源查找资料的习惯等等。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海洋里快乐遨游,以兴趣为出发点,以习惯为主线,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语文读书笔记11

  感谢上天造就了人类,但人又有很多种:有伟人、好人、坏人……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敬佩的人。我敬佩的人就是像詹天佑这样的人。而且我也会努力做一个像詹天佑一样的人。

  今天上语文课时,我们学习了《詹天佑》这语文课文。从我读完这语文读书笔记500字课文开始,一种敬意从我的心里由然而起。我敬佩他是因为他不怕困难;我敬佩他是因为他不怕嘲笑;我敬佩他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想知道为什么我这么敬佩他吗?下面就请听我慢慢道来。

  《詹天佑》这主要讲的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在这之前,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他还用自己的智慧打通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并且设计了“人”字型线路。

  詹天佑这个有着丰功伟绩的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他遇到困难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则,不但若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他总是把这句话作为前进的动力,所以他遇到困难总是毫不畏惧。这让我不得不敬佩他。

  再想想我自己,如果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像詹天佑那样想,也不退缩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和学不会的知识呢?

  詹天佑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语文读书笔记12

  假期里,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让我在作文练笔教学这一块中顿感明朗,读着读着,时而倍有同感,时而像被指引导航,时而灵感顿生,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更系统的认识。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对于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我们常常会有“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的困惑,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能够潜心会文,何愁天涯无芳草呢?

  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是甲虫夫妻间爱意的流露,在这深情的对视中,作为与丈夫阔别多时的妻子的你,会与丈夫倾诉些什么呢?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当然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质量的训练。

  二、 丰润文本空白处——为文本主角代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而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插入文本“空白”填补,让孩子们充当故事的主人翁,想他所想,说他所说,填补故事中主人公心理、语言的空白处,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直接进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的练笔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是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与主人公的融合,这样的练笔带动的是孩子们真实的感悟和思考,在思维与情感引发主动积极的情态下,学生所言就会言之有物,言之动情,让文本生色不少,同时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本的主题,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利效果。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模拟被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励同学与死神搏斗,争取时间最后获救的情景,让学生从身心参与中感受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丰富了阿曼达的勇敢坚强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和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老人生前视海鸥如亲人,从他十年如一日般坚持给海鸥喂食中,从他对海鸥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呼唤中,可见他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鸥们十多天找不到这位与它们相依相随十多年的老人,它们心中是多么的焦急、忧虑啊!当它们眼前出现老人的遗像时,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当时可能说些什么呢?当海鸥们意识到人们要把遗像带走,它们要与老人永别了,“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再一次“大声鸣叫着”,它们多么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遗像能多留一会,它们的大声鸣叫想对老人说什么?想对人们说什么?此情此景,海鸥们的伤痛、无奈、焦虑,千言万语让学生们流泻于笔下,人鸥情深的一幕便永远定格于学生的脑海中。

语文读书笔记13

  一、从兴趣入手,使学生爱读书

  树立榜样。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吸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以身作则。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或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重视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会用读书方法。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选读、精读、速读三种读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他们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选读或速读,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植物的文章时,可引导学生为各种植物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讲。我班坚持每天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农村新貌、校园生活、环保教育、国家大事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前,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百年奥运梦》等。

语文读书笔记14

  读了李镇西教师的《做最好的教师》一书,感受很深。这本书是李教师25年教育教育思维和才智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论述了李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办理、思维工作、心思教育以及语文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李教师把他的教育思维、教育机敏、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言语朴素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溢热情。读着书,让人不由为之激动、赞赏、信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教师提出教育者是否具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天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爱好,教师的工作要求咱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一同的爱好爱好,多一种与学生一同的爱好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教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遗忘自己的“庄重”,学生越会对教师情不自禁亲热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教师深深感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爱”是李镇西教师永久的.教育理念,他能够和孩子一同春节,一同玩雪、拼字照相,实在融入学生日子,在一次次的“师爱”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教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傲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抚躬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动自己的教育办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尽力控制自己的心情,平心静气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视点考虑问题。李教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入的了解:

  爱,不单单是赏识优异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职责把赏识与等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高高在上的‘和蔼可亲’,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过错严加追查,而是“广博的胸襟”“对学生的宽恕”。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怂恿,而是“必定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必要的合理的赏罚”。

  爱,不只是关怀学生的学习、日子、身体,而是要“长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维感情投入日子,和学生一同忧伤、一同欢喜”。

  爱,不只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担任,而是“对学生的生长以致未来终身的担任”。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容纳一颗颗童心,而是“需求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磕碰童心。

  爱便是“一份纯真,一份庄重,一份职责感”,便是民主,便是相等,便是把“幼年还给幼年”,便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夸姣的初步。只要这样的爱,才是实在的爱,只要这样的教育,才是实在的教育。

语文读书笔记15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来的语文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都很大,因此,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尤其重要。但是现行语文教材中没有涉及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内容,所以,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探索,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笔者在农村小学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谈几点尝试。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是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无话可写的根源是语言积累匮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无话可写实际上是因为脑中无“米”下炊。要想有话可说,头脑中的语言必须充足,语言来自平时的阅读摘抄积累。所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库,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书和写作的关系。读书其实就是读者和作者进行交流,好词好句好段积累得多了,语言库才能建立起来,才能培养语感,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设班级图书角、课前讲故事、课前美文欣赏等。农村小学的条件有限,学生的阅读面很窄,为了让学生读到更多的书,我在班里开设“小小图书角”。让每位学生捐出自己的课外读物,放在教室一角的柜子里,由学生组长负责管理。每周三、五进行借阅并登记,并统计学生阅读数量,对读书多、读书积极的学生给予“周读书之星”称号。这个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写读书摘抄笔记,将文中的好句好段摘抄下来,每人一个摘抄本,每周进行一次摘抄比赛,对那些摘抄积极并能背下来的学生给予“周摘抄明星”称号,以此鼓励学生学会阅读并注重读书摘抄背诵的结果。除了班级图书角外,我还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讲故事、课前美文朗读活动,按照学生学号或座位号的顺序,每天由一个学生登台讲或读,文中的好句段让全班学生及时记录下来。每周开展评选我最喜欢的“讲故事大王、美文朗读之星”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前三分钟阅读的积极性。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阅读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渐渐培养起来。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有了阅读摘抄的兴趣,只是为写作准备了素材库,要想写出好作品,必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勤写”的好习惯,学会动手运用素材表情达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培养学生写日记习惯做起。低年级学生写日记可能有一定困难,会遇到许多不会写的字,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等上到中年级学会查字典了,再鼓励学生查字典解决并标注出来,同时把低年级时写的日记进行修改,将拼音换成汉字,并标注在旁。这样学生既丰富了词汇,又学习了语文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很重要,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把日记当做一种爱好去完成。我在教学中,每周开展优秀日记评比展览,对获胜学生给予奖励,每天让写得好的学生登台朗读自己写的日记,每周评比出“优秀日记之星”,并颁发小红花。因此,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小小日记使学生体验到动手写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写作兴趣渐渐被激发出来。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掘写作源泉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和人情构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懂得了世情和人情,才能写出好文章,有力地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道理。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精辟地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了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小学生写作的内容,来源于他们的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使他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如我按照时令组织学生进

  一些课外活动。春天组织学生春游,把学生带到野外,组织“广宗一日游”,让学生欣赏到郊野春光之美,并引导学生注意从景美、人美两个角度仔细观察。夏天带领学生来到一望无际的麦田,看农民伯伯收麦之喜悦之辛苦,使他们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秋天,带领学生来到一望无边的白色海洋——棉田,与棉农共享收获的乐趣、劳动的快乐;带领学生来到秋天的果园,红色的苹果、黄色的大鸭梨,红灯笼似的柿子,使学生明白了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冬天雪后带领学生来到田野打雪仗,让学生尽情玩耍。每次活动之后,我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比赛,优秀作品以手抄报的形式张贴在班级文化角,学生们纷纷阅览,在文章中找着同学的趣事儿和自己的影子。

【语文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语文读书笔记05-17

小学语文读书笔记03-30

小学语文读书笔记15篇04-07

小学语文读书笔记(精选23篇)11-09

(精华)语文读书笔记15篇11-29

语文读书笔记15篇(优)10-16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11-18

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心得11-07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