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关系、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关系、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是作为学界名篇被广泛引用,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也被广大读者所认可。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一、对乡土本色的理解
①乡土性的社会基层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土”字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多是不好的,但其实,土的基本含义是泥土,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并且,家乡的泥土对在外的游子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地位。
②乡土社会的特点
作者提到:直接考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确实,我们中国人,不管到哪儿,谋生的手段离不开种田,种田也就离不开泥土。我们国家作为农业大国,对自己那一方土地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基层人口流动是微乎其微的,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定居,不流动)
作者提到: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在农业活动中,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人们的关系之前,是存在孤立和隔膜的。(人与人之间的孤立和隔膜)
农业本身是没有聚集的,很多人们聚成一个村落,是出于各自的需要,或为进行小农经营,或为水利,或为安全,或为土地平等。因为自给自足,所以村落与村落直接相互独立,不需要往来。(聚村而居,村落与村落间的孤立和隔膜)
作者提到两个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的不流动社会,塑造了熟人社会。作为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一切都靠民间的约定俗称。第一种社会是礼俗社会,第二种社会是法治社会。
在“土气”的乡土社会中,人们是不愿意跟亲人、朋友对簿公堂的,私了率远远大于公了率,这就是“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世界。先是对人的熟悉,其次是对生活环境的熟悉,获得经验性的知识,而并没有去追求何为真理,没有任何陌生、未知吸引他们去探索真理。
③乡土社会与乡土社会格格不入
作者提到: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确实,正因为这样,“土气”被赋予了贬义的色彩。
二、对文字下乡的理解
这一章主要讲到了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知识体系的差异,以及一些乡下人被称为“文盲”的因素。
作者提到: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到一个事件。一位小姐对着苞谷田,冒充着内行,戏称今年的麦子长得真高。这种行为确实让人忍俊不禁,但背后确反映了一种现象:乡下人没去过城里,自然不熟悉城里的环境,不明白怎么坐地铁等等,但城里人到了乡下,同样也不懂乡下的狗怎么赶,所以两者之间是相互的关系,并不是只针对乡下人“土”“没见过世面”。
文中还有一处有趣的地方: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捉蚱蜢捉不过乡下的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其实认字是一种智慧,捉蚱蜢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作者还提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问题,第一是直接下乡的空间格局决定了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第二是一切文化不能没有词和记忆,概念是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为了当下的生活。最后还得提到,为什么乡下人不需要文字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因为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一方面,乡土社会的记忆是世代重复的,因为世代重复,记忆变得多余,历史也是多余的,没有世代之间的时间之隔。另一方面,乡土社会的日常生活也是每天重复的,没有个人的今昔之隔,一辈子的活动范围基本都在自己的家乡,从出生到老死,出远门的机会是很少的。
作者提到,在那样熟悉的乡土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所以有人理解说文字源于空间和时间的阻隔,而乡土社会没有这种阻隔,这种观点是可取的。空间上来说,乡土社会是直接出门就可以社交,在自己的村落里面可活动范围较小,社交只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但是现代社会的社交是比较广泛的,人们通过网络可实现文字社交。时间上来说,如上面提到,乡土社会人们每天经历的生活是重复的,历史是多余的;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每天经历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可能会遇到很多新鲜的人或事,并且历史是受到重视的,也是被需要的.。
三、对差序格局的理解
文中提到:很多乡下工作者反映,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在我的亲身经历中,确实有切身感受。各家的田亩划分得清清楚楚,还有许多地契的存在,各邻居之间,确实有乡里和睦的现象,但是,因为某家一亩三分地吵得不可开交的事件大有发生。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而“私”的毛病,就源于这种差序格局。
随后,作者在文中分别提到西方的社会结构和中国的社会结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双方在个人和家族的关系上,大相径庭。在西方社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管是团体、还是家庭,家的范围是明确的,父母和孩子。而在中国社会,家的范围是十分模糊的,只要跟亲戚搭上边的,都可以说是一家人。并且中国社会很讲究交情,或者有人称为人情世故,这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深有感触,总有人会说,要在现在的社会立足,不认识几个人怎么行,这就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题,因亲疏远近而有差等的次序。
文中重点提到一个儒家文化中的差序格局。这是很容易说通的,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讲究克己复礼,推己及人,这本就是一种差序格局的体现。儒家的思想讲究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递推。
四、对私人道德和礼治秩序的理解
对差序格局有一定理解之后,才又涉及到团体格局。团队格局源于部落形态,差序格局则源于乡土社会。文章提到,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塑造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是社会对个人的制裁力,是一种无形的控制,让他们在安定的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延续。
文中还提到西洋“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是绝离不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神是团体的代表,是无私的,而耶稣则象征的是“团体构成分子”,每个人的独立和平等的人格就是如此确立的。这显然跟我们的“克己复礼”不同,从“己”推出去的两条线,一条是亲属,也就是孝与悌,另一条则是朋友,也就是忠信。并且在儒家思想中,“仁”的观念是对维系着私人道德的总和,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仁,并不等于西方社会中追求普遍的爱。
这里还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差序格局的道德体系中,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以我的理解,也就是说,是不是“仁”,何为仁,何为不仁,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在礼治秩序一章中,作者提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字面上很好理解,但是要强调的是,乡土社会并不等于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是不需要任何外力来维持的,不治而治的状态。而乡土社会正因为有着差序格局的存在,无政府状态是不可能的,人们需要依靠政府。
文中说: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相信在很多人的理解中,“礼”是好的,孔子大推“克己复礼”并不是毫无道理。但是我们仍要清楚的认识到①礼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含义。②礼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也就是说,只要符合“仁”的标准下的杀人,是可以被接受的。③礼未必符合现代的道德标准。我们推崇民主、珍爱生命,是受到一定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而这之前,暴力与否不是用来衡量合乎礼的标准。
下面就提到了礼治与法治的区别。首先从本质上来说这两者就大有不同,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而法是国家权力机构规定的行为规范。其次便是维持两者的力量不同,维持礼的是传统,我们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很强的;而维持法的则是国家权力机构,是具有强制性的,有形的。法律不同于道德很好区别,而道德不同于礼,则要仔细辨别。礼是一种习惯,靠个人习惯来维持,违背了礼,是自己内心觉得不适,礼是个人对传统的绝对服从。针对社会形态来说,礼治以熟悉社会为背景,而法治则以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为背景。所以,法治是符合当前中国发展的。
四、对家族、男女有别、无讼的理解
家族其实可以概述到差序格局当中,差序格局的存在对家族的影响是绝对性的。家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由家庭不断拓展成家族,这也导致了亲子结构的扩大和复杂化。
在乡土社会中,男女有别是个很大的话题。性别的鸿沟称为乡土社会的基本阻碍。人与人之间,性别决定了两人的关系发展,男女关系是有隔膜的。一个从形式上:男女授受不亲,从内容上:两者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一样,观念很难契合。这也导致了在乡土社会,大多数夫妻关系是不亲近的,两人很难不谋而合。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隔阂,分工明确,从一定程度上也维持了乡土社会的稳定。
作者提到的无讼也是乡土社会很鲜明的一个点,我在前文也提到过,公了率是远远低于私了率的,大家都愿意私下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是有一排斥的,所以在乡下的律师并不是那么吃香。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则是乡土社会与现代司法是冲突的。乡土社会是讲究差序格局的,而现代司法则宣扬人人平等。于是,当有人觉得自己被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所伤害,对其不满,这才愿意选择现代司法。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像将法治推行到乡土社会,是很难进行的。
五、总结
看完《乡土中国》,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乡下人和城里人之间,总是格格不入。毕竟生长大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者费孝通在文中对乡土社会的深刻分析,让我从感受“土味”,即中国文化的起源开始,进而分析到中国的社会结构,无论是乡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的,二者间没有谁上谁下。不管是乡土社会的经验主义,还是现代社会所衍生的知识体系,都是一种智慧,文字下乡,必须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们必须认清了现在的乡土社会,才能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方法。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
按:由于在西藏出差,时间和精力比较有限,每天的内容可能会少。乡土中国的笔记我本来可以一次写完的,现在决定分三次。这一次是谈一谈大尺度的特点。
中国的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底色。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大多数都是农民,都生活在农村。在改革开放后,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人才。但他们小时候基本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村文化的影响。以至于在中国目前的社会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中国农村社会的.影子。
费孝通先生这本乡土中国是我很早就想读的,但一直没有足够的动力。前段时间在得到上购买了每天听本书的会员,看到有这本书,认真听过几遍后把一些笔记整理在这儿。
首先,从大的尺度看,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口的流动性非常有限,因为人们都被绑在不可流动的土地之上。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相互熟悉,相互制约。所谓制约就是大家都认同了一套传统的“礼治”,读书笔记.在礼治中,人们遵循这一些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在现代法律的视角下可能是不甚合理的,但是却在农村这个小集体中获得人们的认可。农民们坚定地甚至有些死板地固守着一些传统。
在我看来,这便是某种“共生”。在生产力底下的农村,人们需要彼此帮助和协作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要更好地互助,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他们有某种共同的理念和认识,这些理念中,有大量的东西是在强调”他人的看法“。比如中国人很喜欢说的一个词,”面子“,正是这样的理念的体现。因为共生,人们才需要在意在别人眼中自己的样子,才会在各个方面小心翼翼。在这样共生的体系下,孕育了很多独特的社会的文化,比如说婚姻文化。至少在我爷爷那一辈那里,老夫老妻不代表着情感深厚,只是相互忍耐的时间比较长。因为从感情的一开始,双方就往往不是以相互的爱而走到一起的,更多地是考虑社会关系的结合,考虑门当户对。在大的共生体系下,婚姻实际上是把小共生体转变为更大共生体的一个纽带。这样去理解所谓的”逼婚“,或者是”宅男“现象,都会有不一样的视角。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4
“经典著作,总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乡土中国》作为一本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版的著作,距今已有七十多年。跨越半个世纪之多的书,仍在现今呈现在我们的必读书单中,一定是有它对于中学生不可泯去的教育意义。读完导读部分,我也对《乡土中国》这本书有了整体的把握。
社会学著作的类别,是在以前的阅读中从未接触到过的,因此,阅读《乡土中国》也是对自己的一项极大挑战。一项觉得对自己很有意义的发现,就是费先生在阐述观点时所运用的逻辑和层次。4个单元,14篇文章,看上去各自独立,实则自成体系。从开篇《乡土本色》统领全书,围绕“中国的.基层是乡土社会”,逐层表达自己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见解和看法。有时间和空间,有传统和历史,有现代和世界……不同的纬度,不同的角度,构建出了费先生心中的乡土社会。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由社会到家族……积累起了乡土社会的理论大厦,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细读精读《乡土中国》的念头。这样分明有内在联系的层次,在感叹费老师深厚文笔之余,也提醒了自己在以后写作时需要注意的点。
读完费老师的生平简介,不禁惊艳于费老师的成就和荣誉。从出生到离去,费老师在95年间铸就了多少令我震撼的辉煌。但最让我钦佩的还是费老师的一片赤诚之心。面对专制者的残暴,演讲时的费老师没有退缩,而是发出了比枪声更为响亮的呼声:“不但在黑暗中我们要呼吁和平,在枪声中我们呼吁和平!”字字句句掷地有声,震撼人心,迸发出的是民族团结和平的力量!不禁让我想到了闻一多先生的《红烛》,我想,费先生的心,是实实在在和红烛一样“红”吧!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对费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相信在学习生涯中,能有一位这样的引路人,我会更加目的明确,心有理想地大步前进!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5
本书的作者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实地调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写下了诸多在学界极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除了《乡土中国》外,他还有《皇权与绅权》《江村经济》《中国士绅》等著作,曾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日本亚洲文化奖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旭东曾评价说,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吸引的不仅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家们对于中国乡村的理解,它的影响范围可以说包括了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界。
全书一共由十四篇论文组成,是费孝通先生经过长期在乡村地区的社会调研和考察整理出来的详实资料。从解释什么是真正的“乡土”开始,他将乡土社会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等,用浅显风趣的例子和语言生动得表达出来,并且纠正了我们对“乡下人”的一些偏见认识。
本书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描写,而是从现实生活的社会中提炼出来的一些概念,让我们搞清楚“乡土”究竟是什么意思,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中国社会。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在农耕文明长期作为发展主流的中国,许多乡土社会中形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都对今天的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这些沿袭下来的乡土特色是中国社会的根基。
费孝通先生自己在书中说:“这本书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描写,而是从现实生活的社会中提炼出来的一些概念。搞清楚“乡土”究竟是什么意思,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中国社会。”
从字面意思看,乡土就是家乡、故土,是哺育我们成长的地方。那怎么哺育呢?在以农耕作为传统文明的中国,农民辛勤劳作,就是我们吃饱穿暖的基础。因此,费孝通先生主要想研究的是农民和农村。他为什么想要研究农民和农村呢?因为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换句话说,中国许多的阶层都是从农村分离出去的。那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以及农村社会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构成了许多阶层,乃至中国社会的根基。
费孝通先生,他出生在清朝末年,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曾经是中国本土最早拿到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的青年学者。上世纪四十年代,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任职,教授“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程。但是他不愿意“照本宣科”地为学生授课,而是希望能够和学生一起探索,做一些有意义的内容。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性研究和社会调查,甚至为了掌握更详实的第一手数据,多次不辞辛劳的奔赴乡间进行考察。最终这些内容经过整理,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论文集结而成的《乡土中国》这本书。费孝通先生从看似人尽皆知的事情中深挖出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可谓是字字珠玑,真知灼见。直到今天,这本书依然是社会学家们研究社会结构时所必须参考的材料之一。
《乡土中国》中谈到的“乡土”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国广大乡村非常常见,但却极少被人认真的谈起或者论证。费孝通先生通过自己大量的社会调查,附加上生动的.例子,将乡土社会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会”“差序格局”“维持乡土社会正常运行的四种权力”等,较为普遍的社会关系一一进行解释。
相互熟悉的耕作模式是中国乡村传统的生活模式,构成这种生活模式的每一个角色,彼此之间都是互相熟悉的。在这种熟悉的环境里,有一种叫做“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产生了,一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通过婚姻,来建立并且扩大自己的关系网。想要维持这些社会关系的运转,必须要依靠各种各样的权力,有四种权力是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而“同意权力”直到今天还没有过时。
由此可见,《乡土中国》虽然是费孝通先生考察当时乡村的社会生活、生产状况所总结出来的内容,但是书中的内容并没有因为时代前进而失去意义,相反,在今天,国家大力改革农村运行模式,新政策与旧传统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变得更具参考价值。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6
乡土本色是什么“色”?
我想,大概是泥土的颜色。
从泥土中,中华儿女得到传承,得到根,得到延续上千年的民族精神。
从“女娲补天”的神话到当今农作物的`丰产,中国人从土地中诞生,又回归土地劳作。漫长时光转瞬即逝,中华文明再也离不开土地——我们无论迁徙去到蒙古还是西伯利亚,都会撒下种子,无论是否发芽;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苦难,即使失去家园,也要找到土地,拼命地活。这也许是一个民族的惯性,“生根”“发芽”的动作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了。
在两河流域讨生活的农民,为了便于耕种,聚村而居,一代代的传承,土地已成了我们的根!我们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劳作,死去。
离开家乡的中国人总会感到孤独,“独在异乡为异客”,身边没了熟悉的人,一切都是陌生的,谨小慎微是必然的变化。但我们有韧性,这韧性让我们积极融入陌生的世界。因为没有熟人就相当于在抢收时没了帮手,决堤时没有人冲着你喊“快跑!”,在困难时别人难以伸出援手。“人情社会”大抵如此。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7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对20世纪中国农村的观察和思考成果,是一本充满了学术诚意的书。它凝聚着费孝通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学术情感,他的中国农村在20世纪的故事。正如我们在本书中看到的,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故事,而是中国的,甚至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都离不开农村。我们下面还会回来谈到这个问题。
这里的风俗是全然生疏的;而这些不平凡的,在风土人情的变迁中,已经约定俗成,积习难返。我有时很怕写信给住在乡下的人,因为他们回信的信末,照例要写上“乡下人不好通信”七个字,为的是叫我们隔了一两礼拜总得写信催一催,表示他们好像在天天盼望。欠人东西,要人讨,使人痛苦,欠无头债,更使人痛苦。债务不过一个数目;无头债,尤其是无头债,又何尝不是一个数目呢?但数目字,久而久之,也可以把债还清。可是“无头债”却何时了?欠债的人何日才不会想起这件事?这是最使人痛苦的了。所以乡下人不好通信。
费孝通先生将“礼”分为两种,一种是周遭的小礼小节,另一种是应付外界的大礼大节。我想这就像是人们对于宗教的态度吧。宗教是一种信仰,一种理念。乡土中国中说中国人不是宗教的,因为宗教是一种超越现世的境界,而中国人对现世的超越,是依靠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如祖先崇拜就是一种超越现世的宗教。而中国人对超越现世的追求常常与儒释道三教相结合。我们不难想象一下一个安安静静的寺院或庙宇中供奉着一尊尊神仙佛祖的场景,和那众多的烧香拜佛的人,就如我们在乡土中国的笔下看到的一幕幕。宗教是人对超越现世的追求的.反映,在追求中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最后谈谈这本小书给我留下的印象。书中所提到的许多社会现象在现在依然存在。中国人的乡土本性决定了中国人对故土的依恋和难以割舍。中国的乡土制度是一种小农经济,靠天吃饭,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制度必然是小农经济。中国的经济制度又是封闭的,这种封闭的经济制度导致了中国人的自私和冷漠。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大家都是熟人社会”,“我们的孩子在大家的阳光下长大”。这些话让我感到一种温暖和亲切。但是,“熟人社会”也会导致中国人的不信任和猜疑。“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因为家务事太多太杂,又缺乏客观标准,很难判断清楚。这就是乡土中国给我留下的印象。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8
作者把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称作“小家族”,是从结构的原则上说明中西社会里“家”的区别。
家庭在人类学上指亲子所构成的剩余社群。亲子指结构,生育指功能。
但家庭也赋予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氏族和部落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是这样。我们的'家既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主轴在父子之间。在中国家庭里有家法,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女子有“三从四德”的标准,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中国家的扩大路线是单系的,即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称作“氏族”。
乡土社会中的家,在结构原则上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夫妻之间的感情淡漠,在作者看来,是由于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引起的后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9
梳理一下,整部书讲了主要三个问题:什么是乡土?乡土社会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如何维持的?
这里的乡土,指的是一种社会结构,可以理解为传统中国结构,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费先生40年代在西南联大讲社会学,用到的教材是西方的,时值革命新思想正开始进入旧农村,文字下乡,法律下乡,与当地的风土人情产生了冲突,他于是结合西方的社会结构开始研究中国,“乡土中国”这一说法由此诞生。(时至今日这份讲课的小册子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必读的`经典书目之一,可见这份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见解是多么深刻通透。)
乡土社会,说到底是一种熟人的社会,这个社会以姓氏为中心产生家庭,进而扩大为村落,而由于农耕特点,使得村落长久在一个地方固定下来,进而成为部落、城镇。熟人社会里讲的是礼俗,是从先辈那儿传承下来的待人之道、礼俗规矩,这种礼俗规矩起到了约束乡人、教化部落的作用,外来的文字到了这里成了西洋景,外来的法律到了这儿反而会受到对抗,因为在乡人们看来,文字不如方言来得亲切,法律更是不讲人情,是不合情理的。(在我们通常的认识里,会觉得中国人有人情味,而西方人冷冰冰互不来往,这也许就是与社会结构有关。中国人讲究的是以“我”为中心的关系扩散,凡是和“我”有关的都是亲人。而西方人看重的是团队,一支支独立的团队,团队内部关系密切,团队外保持距离。)
乡土社会的关系一般需要四种权力维持:一是横暴权力,二是同意权力,三是长老权力,四是时势权力。横暴权力,顾名思义与专制和暴力有关,是社会冲突下、阶级对抗的产物,这个权力带有强制性,体现着阶层之间的控制和稳定。比如政权的更迭、王朝的替换,都是在横暴权力下产生的。同意权力,则是社会合作下的产物,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原来自耕自足不求人的状况渐渐被分工合作、共享发展所取代,这时候就特别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合作,这份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也稳定了横暴权力的力量。比如无论在哪个王朝,都会有集市、商埠、贸易,这些不是横暴权力下产生,往往与民间的自主合作、共产共赢有关。
长老权力,则带有一种教化性味道,是在共同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权力,我想到了孔子的游学,所谓“为政以德”的宣传和教化,有时是高于政治权力的,它产生于民心,影响于君心,有一种稳定社会根基的力量。以上三种权力并非各自独立,相反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政权格局下孰轻孰重而已,但大多出现在太平时期。而时势权力,往往产生于乱世,取名于“时势造英雄”,即乱世中人心涣散,这时候产生的英雄人物往往发挥时势权力,能够起到一统天下、稳定民心的作用。
如今,乡土社会的“乡土”气息渐渐远去,村落渐渐被楼房、社区所取代,熟人的社会开始向商业化、陌生化社会发展,血缘关系(因生育关系而聚集)开始向地缘关系(因居住或工作关系而聚集)发展,人与人之间,少了默契和规矩,少了感性和情义,渐渐多了戒备和距离,这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在呼唤西方的“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往往产生在陌生人之间,基于一种共同的文化和信仰,基于冷静和理性。
这本书的价值也许在于从理论上引导你读懂中国传统社会,以此来帮助你理解国情人性。我是一只笨鸟,很多书需要多读几遍才能真正明白。初读《乡土中国》,仅能获得一个初步感知,很多内容尚需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明白理解。权且记下初读感受,以备来日复读深究。作者:位世英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0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影响颇大的书,全书仅五万多字,可谓“大家小书”。而全文通俗易懂,语言活泼,描述了一个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读完这本书后,应对大作,当然不敢谈有什么意见,只是浅谈一下自我的看法。
一、乡土本色
费先生在书中给我们展示了乡土社会的特点所在。
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u中国的礼貌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资于土地的古往今来,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传统,安土重迁,口袋里有了点积蓄就去买地。哪天衣锦还乡了,就得置地购宅。或许大家都觉得,别的东西说不定哪些时候就失去了,而仅有土地它是正正当当地就在那里的
乡土的非流动性就直接导致了血缘和地缘的出现。血缘是一套根据血缘亲疏关系来决定对对方权力和义务的体系,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而地缘在人口不流动的原始状态下是和血缘合一的也就是说血缘相近的群体在土地允许的状况下是生活在一齐的,仅有土地上的资源不够了,才会有一部分人漂流带到外地,要么在另外一个群体里生活下去,要么重新开辟一个群体。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个群体所理解的,因为在地缘上他们是不相接近的
从社会秩序来看,在乡土社会中,“礼治秩序”是占主要地位的`我们能够说乡土社会是“无法”的社会,因为它是“礼治”的社会。但礼治并不是说是根据个人好恶的统治,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所说的“礼治”也并不是君子统治,它包含着国家暴力,社会阶层的严格命定,各种在今日看来属于野蛮残暴的某些行为也是属于“礼治”的范畴。比如陪葬,株连等那都是礼,是人们心中构成的共同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乡土社会中,人服于礼是主动的,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念。但“礼治”在表面上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构成的秩序,其实不然,它只是主动服从于成规而已。也就是说,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能够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但在一个社会变迁很快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时无法维持的,所以费先生指出,“礼治”也将会在社会变迁中慢慢走向“法治”,这是“礼治秩序”的未来,也是乡土社会的未来。
费先生也在书中提到乡土社会中权利的四种性质方式: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利,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统一权力,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从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长老权力是强势的,而时势权力则相对不发达。时势权力的权力的构成充分地说明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环境是固定的,变迁慢。
二、浅谈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费先生的独创,在书中,他打了个比方,将西洋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的“差序格局”区分开来: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必须的捆、扎、把;而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经过这个比喻,费先生把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首先是执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实在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弊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能够显现这点。而在西洋的团体格局中,道德的观念是建立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的,团体是超于个人的存在。其次是确定标准的随机性。中国社会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随着势力的大小而变化,对于不一样的环境和人事,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对待方法,我们往往讲的是攀关系,讲交情。而西洋社会将的是权,社会对每个人是公道的人对人遵守的是一样的规则,就是要互相尊重权利,而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会组织的界限。比如在书中提到的关于“家庭”的概念,在中国,“家庭”这词是含糊得很,能够是自我和太太,能够是加上孩子,还能够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类的而在西洋社会,“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确得很。最终就是社会结构的层次化。中国的传统社会向来就是阶级社会,上下级关系的明确规定,使得社会层次分明,乡土中国的社会网络是由等级差别的而在团体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视同仁的
费先生说,在差序格局中,以己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能够这么说,在立体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石头,而当这些石头一齐扔进水中的时候,就产生了许多的中心点,这些点各自推出去的波纹在不断交汇,并且还不断移动,由此我们能够联想到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强弱也会因相互作用而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或者说个人“圈子”的范围在不断地“伸缩”,这样的动态模式也许能够更形象地体现出“差序格局”中人与人之间复杂和变动的相互关系。
而在中国复杂和变动的社会关系是有着它的社会根源,能够这么说,“差序格局”的构成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之中的在《乡土中国》里,费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来的,而孔子所提出来的“推己及人”正是这样一种模式,在中国这种社会结构里,从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种推的过程,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关系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伦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正是传统“差序格局”的状况,就是要建立社会等级和社会制度。
以上是本人看完《乡土中国》后的一些想法,其实看完《乡土中国》之后有许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将能成文者呈现出来了。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1
最近读完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是一本解读农耕文化下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书,处处充盈真知灼见,解释了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来源。特别是有过一段社会经历后读这本书,能帮助理解很多社会现象,产生共鸣。
中国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城市人不愿承认(他们认为乡下人土气),可他们不知,城市人也是从土气的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城里人嘲笑乡里人愚笨,事实上,城里人分不清韭菜和麦子跟乡里人不知道给车子让路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缺少见识,并不是智力不及,因为在乡下不需要让车子这种智力。
很多事情都类似,比如现代社会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需要的自然用得顺畅,没有需求的自然一窍不通。
而说到“私”这种性格特征,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认为“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别人瓦上霜”,特别是一遇到公家的财产和设备,就觉得是免费的,都可以凑上一脚。这也是外国人一直以来对我们的诟病。
关于管理制度,法治在乡土社会中并不见得有优势。我们国家在战国时期就提出了法制治国,可两千年来依然是人治。因为乡土中国生活在稳定的圈子里,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这种生活背景下显然没有法律和合同之类东西存在的.必要,因为法治是对陌生人的管理制度,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现代人才需要。对中国人来说,分得太清楚未免伤了感情。
乡土社会的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这些权力结构只能慢慢改变,法律也是没有办法的。
在书中,也说到了中国式的婚姻,中国人的婚姻中不爱才是天经地义,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男主外女主内,各自管好自己的工作,一切相安无事。至于爱,同性之间才有,人们往往认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非要寻找两性间的爱,也往往不在妻子身上找,而是到酒肆、勾栏之中找,而且往往成为一段佳话。
这本书尽管写得浅显明白,但是思想深刻,一个观点就能引申出一篇论文来,阅历多一些的时候会有更深的感触。
作为既接受了西方现代文化,又深受中国乡土文化影响的现代青年人来说,一边要应付现代文明,一边没法彻底清除深入骨血的乡土文化,内心难免会感到撕扯。我想,多一点自己的主张,少一点得失之心,总会在这撕扯中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的。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就变得豁然开朗,越来越顺利了。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2
《乡土中国》第一次让我思考了中国现在社会结构,社会现象的成因。以前从没有想到要追根溯源过,也从没想过这些问题的背后,竟有如此深层次的或简单或复杂的原因。
在费孝通先生的笔下,中国人的特性是和土地分不开的。是的,中国作为千年的农业大国,无论如今城市化发展如何汹涌,中国人的基因里永远有一句话被传承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可见,那时的中国,对土地对上天,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崇拜。我认为,从一点就能体现出来,就是人们见面时的打招呼的方式。西方国家尤其沿海,需要看上天的脸色,决定是否出海,于是他们搭讪的方式就形成了“今天天气怎么样”,而中国,同样是要看上天的脸色,却总结出了“今天吃了么”这样的句子。“吃”字一出,就让人联想到食物,而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土地。所以,在中国人心中,土地是衣食父母,相比于上天,土地在人们心中更为重要,再加上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也让中国人留下了些许潜意识,向上天祈求只能是心灵上的慰藉,真的想要生存下去,要靠自己的双手,上天可以决定这年收成好不好,而土地和双手可以决定今年是不是有收成。在中国,一片土地就像是一位母亲,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一个乡村,一个镇,年代久了,每个围绕在土地上的人,多少沾些亲带些故。每个人彼此熟悉,每个人守一小片土地,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人们就安于这样的现状,不愿意改变,于是家族式的社会就产生了。
家族,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亦可称为家属。如陈氏家族、王氏家族等。提到家族,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充分反映了所谓的中国人的丑陋一面,费先生在书中说,“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所谓政府的“贪污无能”;所谓企业的“经营不善”都是这“私”的毛病在作祟。当家族的一个人“发迹了”,那么以这个人为中心的恨不得祖宗八代有关系的都成了亲戚;倘若他落魄了,这个家,可能也就缩小成了三口之家。私心、崇尚权力、为自己能得到的那些好处不遗余力的争取,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此体现出来。而让这种劣根持续生长的正是中国人世世代代从传承下来的中国式社会结构——家。不过,中国除了私,还有一点特色,就是值得称赞的孝。所谓百善孝为先,虽然乡土中国的私心很重,但是并不能掩盖中华传统美德,从土地发展起来,一家族为基本结构的社会,并不存在过多的法制。虽然历朝历代都有衙门有公堂,但乡土中国的人们通常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而除了法律还有什么能约束人们的行为呢,就是那“传统美德”了。中国人信奉宗教的不多,大多信仰儒家,“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古老中国的礼治。
如今,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发展,追求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国际上的法制社会看上去的完全公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中国终于由孔儒教诲的礼治社会渐渐转型为时髦的法治社会,礼治与法治的冲突也就此开始出现。中国人讲究仁、义、礼、智、信,礼治与法治的冲突就可从这其中的一个字体现出来——信。在传统中国人脑海里,信,不仅是美德,还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我们可以轻轻体会“言而无信”这四个字说出口时的感觉,透露的是何种失望、厌恶与气愤,这就是中国人对信得感觉。乡土的中国人合作一件事的事后凭的就是相互的信任,而这种单纯朴素的感情,却被法治打击的体无完肤,法律不讲信,讲的是证据。乡土中国的人不懂什么合同,他们只认这个人,并且相信这个人,脑子里没有什么证据的概念,没有凡事签个合同来保障自己权利的习惯,可是这样,在如今的社会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我们总能听说一些因为不懂法的冤枉案子,把那些受了委屈还不得公平的主人公称之为“法盲”我不敢苟同这个称号,难道几千年传下来的礼教就全是错的么?为什么我们不能称那些钻法律空子‘缺德不违法’的人叫“礼盲”呢?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3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对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乡村社会所作的社会学研究。在本书中,费孝通先生从经验出发,运用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治研究和分析中国的基层社会。在书中,他将基层社会定义为“乡下人”或者“农民”,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和特点,进而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及其变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乡土中国》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尤其是书中的`一句话:“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人们依赖于土地和农作物为生,注重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和传统。”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乡土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深厚底蕴和特点。
书中的分析非常详细和深刻,作者通过研究和分析中国的基层社会,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特点和问题。例如,作者指出中国基层社会存在着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和传统,这种凝聚力和传统源于人们对土地和家族的依赖和忠诚。同时,作者也指出了中国基层社会存在着封建迷信和宗法制度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乡土中国的魅力和问题。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基层社会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乡土中国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总的来说,《乡土中国》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基层社会和文化传统,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思考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4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同时,正在学习有关社会学的内容。故将两者结合起来,粗浅的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中国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现代社会,某些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带了些许“后现代社会”的意味。最纯粹的“乡土社会”与发展完善后的“后现代社会”几乎是从封建社会到现在,这个社会的最初与最末。所以,它们在社会特点、家的概念、秩序维护和个人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通过对比两者,我们这些社会学的初尝者能体会到社会发展的剧烈性。接下来我将从社会特点与家庭观念来进行对比。
1.社会特点
《乡土中国》中写到“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缚”。乡土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的百姓从事农业耕种。他们直接取资于土地,生活、工作都围绕一块土地展开。他们之中,除非是通过科举,大多数人一生都将奉献给这一片土地。根据贝克的抽离和嵌入理论,我暂且将这样的工作方式称为不再“抽离”的“嵌入”。而后现代社会,却是“流动的再嵌入”。首先,可供人们选择的职业形形色色,人们可以自由的在这些职业见进行转换,导致“流动“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的高度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大化。比起高薪,人们更注重职业的自由度,比起,传统的,所谓的“正经”职业,人们更愿意从事自由职业。自由职业在保障人们与传统职业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础上,给予人们更多私人化的空间,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现代进一步模糊,就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来看,与乡土社会的耕种的工作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所谓自由职业,自由当然是核心,这也是人们长期“抽离”甚至可能不再“嵌入”的原因。
由于土地的固有属性,农民们难以发生流动。祖祖辈辈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对于周围的不管是环境还是人,都无比的熟悉,这样的看来,乡土社会又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都有一种天生的联系。但后现代社会却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由于后现代社会“流动性”,“个人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虽然后现代社会存在许多公共空间,但这些空间是“公共但不公民”的。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将现代的“公共但不公民”的空间分为四种类型——排异之地、噬异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这四种类型的公共空间都有多人参与,且都是为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参与的人之间却没有也没有太大必要产生关系。。
从以上两点来看,乡土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它是一个极度稳定甚至固化的社会;后现代社会是个典型的陌生人的社会,它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2.家庭观念
乡土社会的家族观念极强,大部分事情都在家族内部解决,官府一般会止步于家族门前,将更多的自由空间留给家族内部。上文提到,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活动围绕土地展开,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当一个家的人数不断增多,原来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大家庭的维持,精神支撑的情况。
后现代社会的极度个人化,让家庭观念逐渐消失。首先社会上,大部分都是一个个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几乎已经消失。其次,特别是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自我生活的品质,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和照顾基本止步18岁。之后,孩子会搬离家庭,通过国家贷款继续学习和生活。中国社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现代家的观念虽然远不及乡土社会,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约束相较于西方强了许多。但许多社会学家观察到,现在中国的家庭观念有向西方靠近的趋势。一方面,许多孩子远离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在长时间帮子女做家务,带孩子,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如继续学习或者周游世界等。
几年前,许多学者批评中国家庭观念太强,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倡导大家学习西方模式。但近年来,随着家庭化的消解,个人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家族观念真的无可取之处吗?
在我看来,家族观念增加了社会的温情,·让大多数人不至于失去奋斗的意义。个人化增加了社会的自由度,满足了人们个性发展的需要。但极度的个人终将让社会失去温情,这样的社会就像失去润滑油的机器,能继续运转下去,却难免发出沉重的哀鸣声。我们无法说出到底哪种模式更好,但在个人化趋势无法阻挡的现状下,我们至少要有意识地去维护家庭的温情,不要让自己变成仅为自己的“机器”。
仅谈及社会特点和家庭观念,已经可以看出乡土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极大差异。但此处人有许多领域值得探讨,过程中你将获得极大的惊喜。
处于向后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的我们,再次回望“乡土社会”,每个人都将有不同的思考。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5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云南乡村中,有一所聚集了全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的学府,名曰西南联大。在联大里教书的,都是各个科目的顶尖专家。费孝通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教授乡村社会学。十四讲的乡村社会学讲义结成册,就成了我手中这本《乡土中国》。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语言并不算是极佳的典范,逻辑性也有待商榷,但是其中蕴含的许多思想,经过了七十年的沧桑变迁,仍然历久弥新。
作者首先提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他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而这一说法,即便是经历了改革开放、生产劳动力向城市显著迁移的当今,仍是正确的。新闻联播里总提到“走基层”,领导人走的便是农村农户小作坊小工厂,可见中国的基层便是乡土社会。城市里的人,多半也都是由农村迁移而来,他们的思维模式也具乡土性,总想去寻找土地。譬如说我的父母亲,他们便来自湖南的小村庄里,现在在北京享受着城市的各种便利,却总想去整一块地种,喜欢去近郊的田野山区,最爱的大概是回老家吧。作者提到中国人具有以土地为根基的文化思想,一点不错,我认为这是因为土地给人安全感。现在许多人期望在城市里买一套自己的房,明明只是租一套房可以省下更多钱、甚至有更好的居住环境,人们还是乐意住在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五十平米的小屋里,这便是因为安全感。这种对安全感的渴望,来自于农耕民族的文化根基。若是天天东奔西跑,住在蒙古包里的游牧民族,恐怕也不会这么地对“房子”有追求。鄂尔多斯能成为鬼城,除去规划的不合理外,游牧民族的文化也是重要的因素。蒙古族的人往往爱花大价钱买越野车,恐怕也是祖上遗留的文化基因吧。
作者也提到了乡土社会是长老社会,也一点不错。在我的老家,人去世后,葬礼是异常重要的.。乡下人办丧事,有很多习俗要遵循。有的人,儿孙都到城市去了,西去之后还能按规矩办事,便是靠着村里“长老”们的帮忙。该请多少桌,做什么菜,进行什么仪式,长老们都谙熟于心,他们是乡土文化的传承者。
不过,国家发展到现在,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早已不再是几亿人生活的唯一依靠,没有多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生活,农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也就诞生了“农民工”一词。领导走基层,见到的多数是留在村子里的老人和小孩,青壮年很少。农业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未来的逆城市化,则是我国步入发达国家的重要一步。所以说,乡土中国面临着消失的局面。当农业不再需要很多人拿着锄头牵着黄牛的时候,乡土社会也便消失了。
如若费先生在此,必会哀叹传统的消失,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一方面,人类的文化是随环境、生产力而产生变化的。另一方面,人类的发展的方向是多元、高效,也即物理中的熵增焓减论。两相结合,不难看出乡土社会的慢慢消失是一种自然。就如同北京的城墙,当年梁思成先生竭力主张不要拆除,却还是被国家拆掉了。这其实很正常,我们的社会由君主专制转向民主集中,从封建主义变为社会主义,安能保留那象征封闭的城墙?政府最终留下紫禁城作为文化单位,选择在旁侧的首都办公,与明人焚毁元朝宫殿相比,好得太多。
有人曾表达过自己对乡土社会的向往:“我想闻一闻村口的垃圾,听一听村头老汉的争吵,我相信那一定是真实的”不错得很,村口的垃圾真的很脏很臭,裹同着牛羊鸡豚的粪便味,变质腐烂的猪饲料味,真实的无可附加。村头老汉的争吵也真的无聊至极,无非就是昨天你打牌少给了我两块钱这类事情罢了。乡土社会,绝不是什么理想。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愿小国寡民,但那时没有工厂,没有汽车,没有计算机,没有互联网,没有核弹头,也没有高效的农业技术,两千多年以后拥有这些的我们,自然对这个世界应该有不同的期许。但不管怎么发展,乡土社会“无争”的思想,都会为世人所铭记,老子渴求的和平,也永远不会被人忘却。因为世界上,最宝贵的永远是和平。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2-29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4-22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7-16
乡土中国的小学读书笔记07-08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范文05-17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08-28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15篇)09-21
《乡土中国》3000字读书笔记08-06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78篇)11-17